?

人體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加強素質教育的探索

2014-04-01 08:16
關鍵詞:解剖學人體素質教育

王 偉

(河南醫學高等??茖W校,鄭州 451191)

全面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新趨勢。如何在高等護理職業教育的解剖學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是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筆者就2010~2012級護理專業護理應用解剖學教學中,加強素質教育的探索進行總結。

1 制定加強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加強高等職業教育中的素質教育和職業道德培養,使畢業生成為專業知識扎實、實踐應用能力強、職業道德和素質高的“高素質知識技能型護理人才”,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人體解剖學作為醫學基礎課程,是學好其他醫學課程的基礎和前提。為此筆者進一步明確了人體解剖學教學目標:①知識目標:熟練掌握人體各系統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形態結構。②技能目標:標本模型上指出或描述人體結構的位置和形態結構;活體上指出人體表面標志、器官的體表投影。③態度目標:刻苦、認真、主動的學習態度,良好的溝通和協助精神,較好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

2 優化教學內容

執行護理專業課程體制改革的目標要求,解剖學教研室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中、高級職稱教師合作編寫了護理專業專用的配套教材《正常人體結構》。該教材的內容選擇和篇章編排,都進行了較明顯的改進和改革。組織學的內容以微細結構為主,減少了超微結構的內容;胚胎學的內容以胚胎早期發育為主,且增加了多胎、聯體和先天性畸形的內容。大體解剖學的內容緊扣護理專業的目標要求,且增加了護理專業必修的“人體表面解剖”和“護理應用解剖學”的內容。

教師對應于護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和護理應用解剖學教學大綱的修訂,對該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相應地改革和改進:①增加了實驗實訓課的比例,由原來的36%,增加至46.4%。②理論教學由原來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傳授為主,改進為基本理論講授和實踐技能傳授并重。③改變過去固守人體解剖學的學科意識和系統性,而為“護理專業需要的人體解剖學知識為主”。與護理專業需要不密切的人體解剖學知識,不講或僅概述處理。④實驗教學改變過去固守系統解剖學的系統性和主要器官的形態結構為重,而是弱化系統解剖學的系統性,突出解剖學知識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系統解剖學知識的系統性筆者主要以電教或實習錄像的形式傳授。重要器官的形態結構和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的實踐技能,不但要實習,而且要實訓和應用。⑤加強實驗教學的管理:實驗課有考勤。實驗報告不但有作業題,還有思考題和繪圖題。篇章實習結束還有標本考試。以上三項不但認真督促執行,其結果還作為實驗課成績,計入學科總成績。

3 豐富教學手段

傳統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地接受,這種“填鴨式”授課,容易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學生,不能適應護理工作的實際需求。筆者不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更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解決問題。①集體備課,做好預案:教研室的八或九位教師都承擔有每屆的護理應用解剖學課程,充分利用新生軍訓、周四下午業務學習等時間,進行集體備課、觀摩同行的教學技巧、交流教學心得、改進教學課件等。對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之處,教研室主任和老教師與年輕教師共同制定應對措施和處理技巧。②落實“授之以漁”教學方針:教師的教學成績不在于教師講授了多么多、多么深,而在于學生吸收和掌握了多少。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培養出合格、優秀的學生。該課程的緒論,增加了本課程的概述、教學過程和方法、學生如何學習掌握和應對考試等。課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借閱或購買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圖譜,彌補教材中插圖的不足。利用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在同一教材,解剖學與生理學教學同時進行的特點,教師要求學生及時把大體結構與微細結構相結合,正常人體結構與正常人體功能相結合。③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教師的教學課件、輔導教學的實習錄像、人體結構的科普片等,留在教室多媒體上,讓班級學習委員和解剖學學習小組組織同學復習、討論和擴大知識面。解剖學教研室連續九年與學生社團共同組織了十一屆“基礎醫學知識競賽”活動,通過初賽、復賽和決賽環節,每次吸引幾百名學生參加,不但復習了基礎醫學知識,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探索知識、應用知識的積極性。④課外輔導:在護理系的組織和安排下,教師給2010~2013級護理專業的每屆新生課前做了“如何學好人體解剖學”的講座。根據不同學期授課內容的需要,解剖學教研室組織教師定期開放實驗室、標本陳列室、模型室,進行課外輔導和專題講座。

4 完善教學考評制度

教學考評制度是檢驗教與學質量的尺度。實施素質教育必須建立新型考評制度。①對教師的教學監督機制:包括以教研室主任和主管部門為主把關教師備課、授課、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效果評估等,以教務處和教學督導處為主對教師的教學情況和遵守教學紀律情況的進行的監督和評價。學期末學生對授課教師的評價,只能作為鑒定或整體督促。②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的考評,改變了過去期末單一的筆試形式。與教學目標相一致,分為解剖學理論知識考試和實踐技能的測評。前者增加了段考,一般是對一個篇章或幾個章節進行測評,測驗學生對節段性教學目標的掌握情況,使學生及時了解各階段學習效果和學習方法的對或錯,避免“夾生”現象和及時調整學習方法和精力投入。期末考試的內容與形式與過去相同,但是其成績在課程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適當減少。實踐技能的測評改革,一方面是增加了實踐技能成績在總成績中的比例,使之與實驗教學的比例相稱;另一方面豐富了實踐技能的測評的形式。如實驗報告中增加了思考題、綜述題、臨床護理應用的解剖學基礎等題型。實物考試改變了過去以插圖和模型的結構辨認為主,改為以標本、模型、活體、器官的功能展現等為主,切實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實習中學習、應用中學習、解決臨床問題中學習的本質。

護理應用解剖學的課程評價中,理論知識考試成績由原來的75% ~80%,調整為60% ~70%。實踐技能的測評成績由原來的20% ~25%,增加至30%~40%。改革的目的,一方面是實現教學大綱要求的理論課與實驗課的比例相一致,另一方面是引導和落實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加強實踐,重在應用。

在學校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推動下,人體解剖學教研室在教學改革實踐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摸索了一點經驗。但是,與國家對高職高專教育的目標和要求相比,筆者還有許多目標沒有達到,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革和改進。教師要繼續努力,“以市場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學生和社會為宗旨”,消除惰性和固有觀念,銳意改革和進取,培養社會用得上、醫院滿意的“高素質知識技能型護理人才”。

[1]王松濤,崔衛剛.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加強醫學生素質教育[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9):72-112.

[2]梁 蕭.高職班實施解剖學科素質教育初探[J].醫學信息.2013,10(26):36.

[3]張健富.素質教育背景下解剖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才智,2014,(4):152.

猜你喜歡
解剖學人體素質教育
人體“修補匠”
人體冷知識(一)
排便順暢,人體無毒一身輕
大學素質教育的實施策略
奇妙的人體止咳點
CBL結合微課在神經解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論美育中的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中的音樂教育
如何有效滲透素質教育理念
素質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解剖學教師培養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