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芥連翹湯治療耳痛驗案6則

2014-04-15 16:48蔣健
江蘇中醫藥 2014年11期
關鍵詞:耳痛荊芥白芷

蔣健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 200021)

荊芥連翹湯治療耳痛驗案6則

蔣健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 200021)

耳痛 荊芥連翹湯 驗案

耳痛之癥最早可追溯至《靈樞·厥病》:“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膿?!鼻宕t陳士鐸對耳痛認識頗詳,其在《辨證錄·耳痛門》中述道:“人有雙耳忽然腫痛,內流清水……耳內如沸湯之響,或如蟬鳴,此少陽膽氣不舒,而風邪乘之,火不得散”;“人有耳中如針之觸而生痛者,并無水生,止有聲沸,皆云火邪作祟,不知乃腎水之耗也”;“人有不交感而兩耳無恙,一交接婦女,耳中作痛,或癢發不已,或流臭水,以涼物投之則快甚,人以為腎火之盛,誰知是腎火之虛乎”。由此可見,耳痛的病因病機不外乎虛實兩端,虛則腎虧、氣血兩虛,實則風熱邪毒、痰瘀內阻,或有虛實夾雜。

荊芥連翹湯出自明代龔廷賢《萬病回春·卷五》,系由荊芥、連翹、防風、當歸、川芎、白芍、柴胡、枳殼、黃芩、山梔、白芷、桔梗各等分,甘草減半組成,主治腎經風熱之兩耳出膿以及膽熱移腦之鼻淵。古人評價此方:“治兩耳腫痛神效?!睌的陙?,筆者臨床遭遇耳痛實證投之輒效,始知此方名不虛傳。因念及知此方者甚少,有必要介紹如下,不可獨自竊喜。

1 驗案舉隅

1.1 耳痛并頜下淋巴結腫痛

趙某,女,53歲。2006年11月24日就診。

主訴:兩耳疼痛月余。1年前因乳腺癌接受手術和化療以來,頜下淋巴結腫大疼痛,頭痛,易自汗,經中藥調理后已愈??滔聝啥弁匆延性掠?,右上腹刺痛,大便欠通暢。舌淡紅、苔薄黃,脈細弦。素有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診斷:耳痛(風熱阻竅、瘀毒內蘊)。治以清疏風熱、活血止痛,予荊芥連翹湯加減,處方:

荊芥12g,連翹12g,防風12g,當歸30g,川芎15g,白芍30g,柴胡12g,枳殼12g,黃芩12g,山梔12g,白芷12g,桔梗10g,甘草10g,延胡索30g,瓜蔞皮40g,虎仗30g,桑葉30g。7劑。

二診(12月1日):耳痛昨日止,右上腹不痛,大便較為通暢,舌脈同前。再予原方10劑以資鞏固。后隨訪再無耳痛發生。

按:本案耳痛伴頜下淋巴結腫大疼痛,此乃瘀毒內蘊,痹阻絡竅,復感風熱,壅滯耳竅,不通則痛。方中荊芥、防風、白芷疏風散邪;柴胡、枳殼理氣通竅;桔梗引藥上行;連翹、黃芩、山梔清熱解毒;當歸、川芎、延胡索活血止痛;瓜蔞皮、虎杖、桑葉一則疏風泄熱,二則能通大便,使熱下泄有道。全方集疏風、清熱、解毒、活血、理氣、通竅為一體,證治相合,諸癥悉平。

1.2 耳帶狀皰疹

金某,女,58歲。2013年12月13日就診。

主訴:右耳疼痛將近4月。3年前曾罹患帶狀皰疹,發于右側面部三叉神經處,帶狀皰疹愈后遺留神經痛至今,疼痛逐漸由面部向耳后轉移,并逐漸出現明顯的右側耳后頸動脈搏動聲(聽診器)。曾于滬上某知名醫院神經內科就診,行血管造影及頸動脈超聲檢查,均無異常發現。曾服用過各類止痛西藥、中藥及藏藥,皆告罔效??滔伦杂X右耳刺痛明顯,伴有明顯耳后頸動脈搏動聲(聽診器),疼痛嚴重,影響睡眠,需服用止痛藥方能入睡。舌淡紅、苔薄,舌下靜脈迂曲,脈細弦。診斷:耳帶狀皰疹,耳痛(瘀毒內蘊)。治以解毒、化瘀,予荊芥連翹湯加減,處方:

荊芥12g,連翹30g,防風12g,當歸15g,川芎40g,白芍15g,柴胡12g,枳殼12g,黃芩12g,山梔12g,白芷12g,桔梗12g,甘草9g,炙乳沒(各)15g,五靈脂15g,全蝎粉2g(吞服),蜈蚣粉2g(吞服),水蛭粉2g(吞服)。7劑。

二診(12月20日):服上藥后,右側耳痛幾止,耳后頸動脈搏動聲減弱,服中藥期間未服用止痛西藥。舌脈同上。續原方14劑。2013年12月31日隨訪:訴二診藥后諸癥改善明顯,右耳痛已止,耳后頸動脈搏動聲亦減輕六七成左右。

按:本案為耳帶狀皰疹,其病機一般為瘀毒內蘊。荊芥連翹湯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活血化瘀,甚為對癥。因患者病勢頑固,且耳痛程度嚴重,故在原方基礎上加大連翹、川芎用量,另配炙乳沒、五靈脂、全蝎粉、蜈蚣粉、水蛭粉,意圖加強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效。區區7劑,三年頑疾,十去八九。

1.3 耳痛并咽痛、舌痛

李某,女,64歲。2014年1月28日就診。

主訴:兩耳疼痛月余。耳痛多為刺痛,呈持續性發作,伴有滿舌痛、咽喉紅腫疼痛、口干、頭冷痛。平素睡眠欠佳。舌淡紅、苔薄,脈細弦。診斷:耳痛(熱毒、瘀血阻竅)。治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予荊芥連翹湯加減,處方:

荊芥12g,連翹15g,防風12g,當歸12g,川芎15g,柴胡12g,枳殼12g,黃芩12g,山梔12g,白芷15g,桔梗12g,甘草9g,黃連9g,夜交藤30g。14劑。

二診(3月4日):因春節停診,遲至今日復診。訴服上藥后耳痛即止,舌痛、咽痛有所減輕。舌淡紅、苔薄黃,脈細弦。處方:金銀花30g,連翹30g,黃連9g。7劑。3月11日隨訪:耳痛未再復發,舌痛大減,咽痛減而未盡。

按:耳為七竅之一,七竅內在相通,耳咽通過咽鼓管相通,故耳痛與咽痛??上嗉娑?。本案患者耳痛為刺痛,提示瘀血內阻;又咽喉紅腫疼痛、滿舌痛、口干,提示熱毒內侵。瘀血熱毒互結,羈留耳咽。荊芥連翹湯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方證對應,藥到病除。

1.4 耳痛并咳嗽咳痰

薛某,女,68歲。2012年1月13日就診。

主訴:咳嗽咯痰兩耳疼痛2月。慢性咳嗽2年余,近2月來,咽癢咳嗽連及兩耳疼痛,咯痰色黃,時而口苦。舌淡紅有齒痕、苔薄,脈細弦。診斷:咳嗽,耳痛(痰熱阻竅)。治以疏風清熱、止咳化痰,予荊芥連翹湯加減,處方:

荊芥12g,連翹12g,防風12g,當歸12g,川芎12g,枳殼12g,黃芩30g,山梔12g,白芷12g,桔梗12g,甘草12g,百部15g,白前12g,紫菀30g,款冬30g,魚腥草30g,蒲公英30g。7劑。

二診(1月20日):服藥數劑耳痛即止,咳嗽減半,唯仍咽癢有痰,舌脈同上。原方續服14劑。之后耳痛未再作。

按:本案患者有長期慢性咽癢咳嗽病史,耳咽相連,或為咽病波及耳竅發為耳痛。從其咯痰色黃,時伴口苦可知,本病病機當屬痰熱內蘊。荊芥連翹湯疏風通竅、清熱解毒,唯恐其清熱化痰止咳之力有所不逮,故加蒲公英、魚腥草、百部、白前、紫菀、款冬。全方緊扣痰熱內蘊之病機,再加清熱解毒止咳之品,藥僅數劑,耳痛即愈。

1.5 耳痛外感后復發加重

王某,女,57歲。2013年4月12日就診。

主訴:右側耳內疼痛2月余,加重3周。近2月來右側耳內疼痛,3周前感冒后,右耳痛加重并伴有腫脹感??滔虏轶w見右耳內紅腫,無滲出液及流膿。平素自汗較甚,多集中于面部、胸背部及大腿根部。舌淡紅、苔薄膩,脈細弦。診斷:耳痛(風熱阻竅)。治以疏風清熱,予荊芥連翹湯,處方:

荊芥12g,連翹15g,防風12g,當歸12g,川芎12g,柴胡12g,枳殼12g,黃芩12g,山梔12g,白芷12g,桔梗12g,甘草12g。7劑。

二診(4月26日):上藥服數劑耳痛即止,自行停藥。唯自汗未見明顯改善,調治自汗。

6月7日診:近日不慎外感后,右側耳痛又起,但診查耳內無明顯腫脹。自汗,時有胸骨后疼痛,氣短,舌淡紅、苔薄,脈細弦。再予荊芥連翹湯加減,4月12日方加白芍12g、蒲公英30g、金銀花30g、麻黃根12g、桂枝12g、丹參30g,14劑。

6月28日隨訪:耳痛止,氣短、胸痛、自汗減而未盡。

按:本案患者素有耳痛,兩次于外感后加重。荊芥連翹湯本有疏散風熱之功且其力較強,投之即效,再投再效,足可見荊芥連翹湯之神。原方以外藥物均為隨證所加。

1.6 耳痛并頭痛

馮某,女,64歲。2013年6月4日就診。

主訴:左側后腦勺及太陽穴處疼痛1年余,近3月頭痛牽連及左耳疼痛。伴有口干、口苦、口臭。舌淡紅、苔薄,脈細弦。診斷:頭痛,耳痛(火熱上炎)。治以疏散風熱、清瀉胃火,予荊芥連翹湯合清胃散加減,處方:

荊芥12g,連翹15g,防風12g,當歸12g,川芎50g,柴胡12g,枳殼12g,黃芩12g,山梔12g,白芷12g,桔梗12g,石膏15g,黃連12g,生地12g,丹皮12g,升麻12g,全蝎粉2g(吞服)。7劑。

二診(6月18日):上周因事未及時復診,故停藥1周。今訴藥后耳痛即止,左側后腦勺及太陽穴疼痛減輕,唯口干苦仍未減。舌淡紅、苔黃膩,舌下靜脈迂曲,脈細弦。處方:川芎50g,全蝎粉2g(吞服),龍膽草12g,山梔12g,黃芩12g,當歸12g,生地12g,澤瀉12g,車前子15g,柴胡12g,桃仁12g,紅花12g,川牛膝12g,青蒿12g,竹葉10g。7劑。

7月2日隨訪:耳痛不再。左側后腦勺及太陽穴疼痛止,口干、口苦大減。

按:本案為頭痛連及耳痛,并伴有口干苦、口臭,此多因風熱入里,加之胃火上炎,熱毒熾盛,阻滯耳竅所致。方用荊芥連翹湯疏風散邪、清熱解毒,合用清胃散清瀉胃火,另加全蝎粉通絡以治其頭痛。上藥僅服7劑,耳痛戛然而止,頭痛亦隨而止。

2 體會

2.1 荊芥連翹湯蘊含針對耳痛常見病機的多種治療原則在荊芥連翹湯方中,荊芥、防風疏風散邪(川芎、白芷亦有祛風作用),連翹、黃芩、山梔清熱解毒(荊芥、防風亦具協助清熱解毒的作用),當歸、川芎、白芷、白芍活血止痛(川芎、白芷亦具協助祛風的作用),桔梗、甘草利咽,桔梗、白芷尚具有排膿排痰作用,柴胡、枳殼疏肝理氣通竅,這對耳腫痛的治療十分有利。王清任《醫林改錯》有一方謂通氣散,由柴胡、香附、川芎組成,治“耳聾不聞雷聲”,筆者曾用其治療耳鳴有效[1]。本方則有柴胡、川芎、枳殼,同樣具有類似通氣散的作用,況且還有桔梗宣肺利氣,與枳殼配合可以升降氣機,理氣通竅。

綜上,荊芥連翹湯全方蘊含了疏風散邪、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化痰利咽、理氣通竅諸般治療原則,適用于多種病因病機所引起的耳腫痛。正因為荊芥連翹湯藥物配伍體現了“復雜干預”的精神,故可用于以上6病案多種病機同中有異的耳痛,能夠治療多種病因病機所致的實證耳痛,這是荊芥連翹湯最大的特點。

荊芥連翹湯全方構思嚴謹,七竅兼顧,選藥周全,配伍精妙,一藥多用,君可兼臣,使可充佐,組方非君臣佐使之疏松排列,乃集諸般治療原則之嚴陣以待,多一味即是多余,少一味便是不足,不容隨意加減。

2.2 荊芥連翹湯目標適應證分析本方原治腎經風熱,推測因腎開竅于耳,其實無關腎經,凡風熱上擾致兩耳腫痛,皆可用之。

本方無疑可用于治療外感風熱所致的耳痛,但臨床事實證明本方也可治療內傷耳痛。如本文所舉除了案5外,都屬于內傷耳痛。案5雖是耳痛因感冒后加重,但在感冒前已然耳痛月余,是內傷耳痛在先,外感風邪加重耳痛在后。

對于風熱上擾之耳痛,單純疏風解表嫌力不夠,故加連翹、黃芩、山梔加強清熱解毒之力。案1耳痛伴頜下淋巴腫大疼痛,案6耳痛伴有口苦口臭,對此類火熱上炎者,正為適用。

本方原治耳痛且腫,提示有瘀血病機存在,故在清熱解毒之外,進一步配合當歸、川芎、白芷、白芍等化瘀止痛。假如本方只有疏風清熱解毒而無活血化瘀止痛藥物,恐事倍功半。案2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延及耳痛,其病機一般為瘀毒內蘊,本方既能清熱解毒又能活血化瘀,甚為對癥。

耳為七竅之一,七竅內在相通,鼻病、咽病與耳病均可以互相影響并同時出現。如案4患者素患慢性咳嗽,咽癢而咳,咳則連及兩耳疼痛,案3耳痛并有舌痛咽痛,即是此理。本方含有桔梗湯,具有宣肺化痰、利咽止痛、排膿的作用。假使耳痛與咽病有關,正可對癥;即使耳痛并非與咽病有關,由于桔梗與白芷配合具有排膿(痰瘀)排痰作用,亦有助于消腫通竅而止痛。

鼻咽相連,耳鼻相通。當中耳發生炎癥時,邪毒可從咽鼓管侵及鼻咽部或鼻腔,引發鼻部炎癥[2]。本方除了能夠治療耳痛之外,還能治療膽熱移腦之鼻淵,亦出于此理。鼻淵也可致頭痛、耳痛。本方中所用白芷正是治療鼻淵之要藥,除了解表散風以外,尚具有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的作用。假使耳痛由鼻病引起,正可對癥;即使耳痛并非由鼻病引起,根據七竅相通的理論,通鼻竅者即可以通耳竅,通則不痛。

2.3 荊芥連翹湯主治耳痛疾病范疇現代醫學將耳痛分為原發性耳痛、繼發性耳痛和神經性耳痛三類。原發性耳痛多由于耳部本身疾病刺激和壓迫局部的痛覺神經末梢所致,如耳廓損傷、急慢性中耳炎、耳帶狀皰疹等;繼發性耳痛多由鄰近器官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耳部感覺神經反射所致,如鼻竇炎、牙周炎、扁桃體炎、腮腺膿腫等;神經性耳痛多由于分布到耳部的感覺神經病變所致,如三叉神經、耳顳神經、喉上神經等引起的耳痛[3-4]。筆者認為,在按中醫理論正確辨證論治的前提下,荊芥連翹湯對部分原發性外耳道疾病、中耳疾病所致耳痛,對繼發于鼻、口腔、咽喉、腮腺等器官疾病,甚至對部分神經性耳痛,都能發揮一定的治療作用。

[1]張玉喜.蔣健教授治療疑難雜癥驗案舉隅.中國臨床醫生,2004,32(4):58

[2]王永欽.中醫耳鼻咽喉口腔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4

[3]胡連生,李凡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69

[4]李學佩.耳痛的原因分析與鑒別.繼續醫學教育,2006,20(20):27

R255.905

A

1672-397X(2014)11-0047-03

蔣?。?956-),男,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從事中醫內科疾病的臨床診療研究。jiangjiansg@126.com

2014-06-25

編輯:吳寧

國家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創新藥物研究開發技術平臺建設(2012ZX0903009);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中藥臨床藥理學(J50303)

猜你喜歡
耳痛荊芥白芷
坐飛機時耳痛 快按這兩個穴位
不同等級白芷飲片HPLC指紋圖譜
荊芥
夏日不忘荊芥香
坐飛機突然耳痛快按這兩個穴位很管用
以耳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病例分析研究
白芷美白活性部位初步研究
藏荊芥化學成分的研究
疏風解表說荊芥
局部外周神經刺激聯合奧卡西平治療難治性神經性耳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