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聽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2014-04-15 11:20王小蘭
甘肅教育 2014年5期
關鍵詞:生物教學運用

王小蘭

〔關鍵詞〕 生物教學;“傾聽技術”;運用;提

問;討論;預習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5—0047—01

“傾聽技術”,是心理咨詢的參與技術之一,是心理咨詢中的第一步,是建立良好咨詢關系的基本要求?!皟A聽”指的是咨詢師獲取和理解來訪者所傳達信息的能力,傾聽并非僅僅靠耳朵來完成,更重要的是需要咨詢師用整個身心去聽,設身處地地去感受。

作為初中生物教師,經常會面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困境和學生學習生物學的態度和習慣。學習使用多種教育技術并將其融合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能夠很好地改善我們的教育態勢。心理學中的“傾聽技術”不僅有利于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及時準確地獲得教學信息,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增強學生被教師尊重和認可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一、教師在提問中傾聽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有效提問是教學成功的保障。那么有效提問要獲得高效的結果,則必須從教師耐心傾聽開始。教師在提問后,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和回答。在傳統教學中,常見教師提問后馬上就叫學生回答,而且當學生回答有困難或回答錯誤時,教師馬上打斷。久而久之,學生回答問題的意識就會逐漸減弱。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技術的教師不會僅僅滿足于聽到了學生言辭,他還善于在傾聽時察言觀色,了解學生語言背后的思維、情緒、態度、欲望和需求,并給予恰當呵護和引導。如在傾聽過程中以身體前傾、點頭示意、目光輕柔接觸、適時地言語反應等行為作出回應。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聲音,并不失時機地通過追問、補充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感覺到教師一直在關注他的回答進程,學生內心獲得教師的強大支持會使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敢于說出自己的見解。教師傾聽技術的發揮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不失為生物有效教學的一種策略。

二、教師在討論中傾聽

討論是教師和學生雙邊活動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生物新課程標準要求生物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著眼于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展。無疑課堂討論是適應新課程發展需要的。根據課堂教學進程,討論可以發生在生師之間、生生之間、教學之間等多層面。在討論中學生所接受的知識信息是多向的、多元的,這些信息進入到學生的知識系統中,不斷與自身學習產生反饋聯系。在獲取與整合中構建起學生自身信息的加工與轉化,從而實現自主、互助、反饋等多層次性學習。

在教學討論中,年輕教師往往會在傾聽這一重要環節上出現以下現象:一是忽視傾聽,在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時,忙于處理其他事務而不傾聽學生的討論內容;二是選擇性傾聽,有意識地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或希望談論的話題傾聽;三是片面性傾聽,輕視學生的想法,認為學生的想法太幼稚、大驚小怪、無事生非;四是干擾性傾聽,在學生討論時,不時打斷學生的敘述,插話轉移學生的思路;五是評價性傾聽,帶著自己的觀點或按自己的習慣,對學生的觀點作出價值判斷和評論。以上現象都會阻礙師生信息的交流,影響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因此,討論式教學中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搭建多層次的交流平臺,必須重視傾聽技術的運用,使傾聽成為一個主動引導、積極思考、澄清問題、建立關系、參與幫助的教學過程。

三、教師在課前預習中傾聽

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之一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模式,其中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經過長期實踐,筆者將初中生物自主性課堂教學模式總結為以下六環節:明確目標——課前預習——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精講點撥——目標反饋。其中課前預習是自主學習的前提保障和教學起點。因此,教師在此環節要用心去傾聽學生各種學習行為背后所表達的語言。

教師用整個身心傾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后,才能制訂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在預習時,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目標地對個別學生給予幫助。尊重學生的話語權,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防止表現過度和激勵過度。

編輯:張 昀endprint

猜你喜歡
生物教學運用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