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信息技術對高校師生關系影響的實證調查研究

2014-04-23 11:13王鳳玲
武昌理工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交往信息時代師生關系

王鳳玲

摘 要:高校傳統的師生關系因為信息時代知識觀的改變和信息技術廣泛應用而受到嚴重的挑戰。本文對信息時代高校師生關系進行了重新審視,根據調查的具體現狀分析了信息時代高校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若干建議。

關鍵詞:信息時代;高校;師生關系;交往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一、調查目的

21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人類逐漸從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步入信息社會。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各個方面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高等教育也面臨著信息技術多方位的嚴峻挑戰,從教育觀念到教育機制,從教育內容到教育方法,從宏觀的培養目標到微觀的課程設置等,無不受到信息技術的滲透與影響。在技術層面上,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推進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建設信息化校園,普及多媒體教學,倡導網絡化學習;在文化層面上,高等教育的傳統教育理念、價值觀、教學觀、學習觀、師生觀等都受到了有力的沖擊,革新的呼聲與實踐探索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在這種環境下,高校傳統的師生關系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必須對高校師生關系進行重新審視,探索新形勢下的高校師生關系,才能使高等教育在新的形勢下和諧地發展。本文就是希望通過實際狀況的調查和分析,考察信息時代師生關系的微妙及師生交往的變化。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選取了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武昌理工學院三所大學的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他們都是公立高校和民辦高校學生,在高等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隨機調查了三所高校的265名各個年級的學生,回收258份有效問卷,見下表1。

表1

2. 問卷的編制、發放與回收

此次調查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問卷從六個方面擬定問題,揭示了信息時代高校師生關系的具體情況。它們分別是:師生交流頻次與時間、師生交流的方式、交流的內容、教師的威信及影響、信息技術對師生關系的影響、學生對師生關系的滿意度等六個方面。共發放問卷265份,回收有效問卷258份。

3、數據的收集與統計

對所回收的問卷進行有統一的數據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 師生交流頻次與交流時間

師生關系的密切與否,同師生之間的交流時間與交往頻次密切相關。充足的交流時間和頻繁的交流溝通活動是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必要條件。調查中,師生之間的交流頻次如下表所示:

表2—1

表2—2

從表2—1可以看出,64.3%的學生都選擇了和教師交流是不定期的,時間比較有規律的交流只占總數的1/3弱,而一周至少一次交流頻次屬于和教師溝通交流比較密切的,但只有18.6%的學生選擇了此項,其余17%的學生只屬于偶爾和教師交往。而師生每次交流溝通的時間達半小時以上的,只有1.2%,15—30分鐘的占5.8%,大部分學生和教師單純交流的時間只局限在5分鐘以內,占總數的64.7%(見表2—2)。

在調查學生“結合現實狀況,你認為你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時間是否充足”時,37.6%的學生認為很不充足,31.4%的學生選擇不充足,22.9%的學生認為一般,5.4%的學生選擇比較充足,2.7%的學生認為很充足。綜合起來,認為師生交流時間不充足的就有69%,比較充足的僅8.1%,這表明師生交流時間分化比較嚴重,從學生需求的角度看,絕大部分大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時間不夠,同時也說明他們有和教師迫切交流的欲望。從師生交流的頻次和每次交流持續時間情況來看,師生交流的深度還不夠,學生和教師之間只是泛泛的交流,因為每次交流的時間在半小時以上的學生僅1.2%。大部分學生和老師交流只在五分鐘之內,甚至這種見面都不是經常有的,而僅僅是不定期的,是偶爾和老師碰上了才進行交流溝通的。

2. 師生交流方式

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普及與廣泛應用,給高校帶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交流工具變了,交流媒介多了,交流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既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交流帶了便利,也有可能會帶來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情況。

根據調查的情況,如圖一所示,在交往方式上,按照學生選擇方式從常用到不常用,依次是:課堂課間交流(198)、發E-mail(71)、打電話(44)、

圖一

網絡聊天(21)、約好后見面交流(14)、書信等書面交流(4)。所以現實中師生交往最重要的兩種方式是:課堂課間交流和發E-mail。課堂課間交流是教育活動最重要的實現方式,因此,自古至今,它都是師生交流的重要方式,但以往常見的交往方式,如:約好后拜訪、書信等書面交流方式,在信息條件下的高校里,卻鮮為人見。只有10多個學生選擇會與老師約好后見面交流,僅4個學生選擇書信等書面交流方式。在信息時代,師生都選擇了快捷、方便的交流方式,這是一個時代的進步。

3. 師生交流的意愿與內容

師生交流的內容方面,本文僅列出了大學師生交流最常見的幾個方面:知識內容、個人生活和心理情感方面。從理論上講,大學生作為一個成年人,比中小學生更具有自主意識和獨立判斷能力,所以他們和教師之間應該更趨于人格和精神上平等,同教師之間的交流話題也應該更廣泛。據統計調查,現實情況是:

表3—1 學生個人問題交流意愿

表3—2 交流范圍

表3—3 交流傾向

從上面三個表格可以看出,大學師生之間交流范圍非常廣泛的只有35.5%,而交流僅限于知識范圍之內的占43.4%。說明師生之間交流大多是局限于知識范圍之內的,為了進一步探討師生交流的重要傾向,就進一步調查了學生在什么情況下更愿意和教師交流。結果65.1%的學生都選擇在知識上遇到困惑時,他們更愿意首先找老師咨詢解決。而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時,只有8.9%的學生愿意與教師傾訴,能交流情感問題的就更少了。所調查學生中愿意和教師交流個人問題的有23%,不愿意的占79%。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不僅需要師生之間經常性的交往與交流,更需要有效的交往,才能保證交往的質量。所以師生之間真誠、深入的交往,才能構建和諧深厚的師生關系。與教師能夠坦誠地聊聊個人問題,說明學生非常信任這個教師,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是深厚穩固的。但以上結果表明,高校師生交往不是很深,和學生之間形成那種坦誠、默契、可信任的朋友關系,還是很缺乏的。

4. 信息時代,教師對學生的威信與影響情況

信息時代,信息的廣泛滲透與信息技術對教師的知識權威與角色也產生了沖擊,那么在高校,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最重要的影響體現在什么方面,也值得我們關注。在給出的六個選項中,我們讓被調查者選出教師對他們的學習幫助最重要的兩個方面,結果他們的選擇情況如下表4—1所示:

表4—1

按照學生選擇情況,教師對學生最大的兩方面影響是: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或獲取了學習方法與思維方法。

在教師的威信方面,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教師的威信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品行人格,其次才是專業知識,個人能力,見下表4—2。這說明在現代信息社會,高校教師更應該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教師的知識權威確實是受到沖擊,但與此同時變化的是,學生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要在多方面給予學生啟迪,尤其要在為人處世,能力素質方面給學生以榜樣作用。

表4—2

表4—3

既然教師已經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了,教師的知識權威也削弱了,威信也更多的來自于教師自身的品行人格了,那么信息時代,學生知識的豐富與個人的完善最主要是通過什么途徑呢?表4—3中反映的情況解答了這個疑問。42.2%的學生是通過與人之間的交流來豐富自己的知識的,其次是課外的自學,最后才是教師課堂上的教學。信息時代,學生可以通過教師,可以通過各種網站、媒體,通過各種電子期刊雜志等途徑獲取比較權威的知識信息,但這些卻不是他們認為豐富知識的最重要途徑。與人交流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途徑,個中原因值得人們思考。這樣的選擇結果不排除學生有夸大了人與人之間交往和交流的重要作用,但同時它反映出信息時代,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價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提高,深入的交流成為一種稀有的活動。大學生更加看中他們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交往、與同學、與網絡上結識的新朋友之間的交流。

5. 現代信息技術對高校師生的影響

(1)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的情況

信息時代,大學師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如何對待和利用網絡等信息手段,可以反映出信息技術對他們的影響?;ヂ摼W強大的信息、娛樂、交流、互動等功能引起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當問及被調查學生他們從網絡上得到的最重要的好處是那兩項時,83%的學生把獲取大量的信息作為首要的選擇,在第二種重要好處選項中,35%的學生選擇了娛樂消遣,29%的學生選擇了與人交流,只有7%的學生選擇了發布信息。而學生們在網絡上所做的事情,興趣也不一樣,不是很集中,下圖三所示。所有被調查的258名學生中,有181個學生選擇了瀏覽網頁,占總數的70%,165人選擇了聽音樂看電影,162人選擇了下載資料、131人選擇了聊天,97人選擇收發郵件,35人選擇了發布信息??梢?,學生們對于互聯網,一致地認可它給學生們帶來的大量信息,豐富了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他們也比較注重利用網絡進行各種娛樂消遣活動,如:玩游戲、聽音樂、看電影等。網絡所搭建的交流平臺,可以連通世界各地,可以和各國各地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在虛擬的世界進行溝通與交流。51%的人認為聊天是他們從網絡上得到的最大好處。而至于發布信息等利用網絡主動與外界進行溝通與信息交流的活動卻還沒有在學生中形成共識。

圖三

注:此題為不定項選擇

(2)高校教師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后的學生反應

高校教師對于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更加廣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計算機、電話、網絡等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在他們的課堂教學中,也普遍應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進行教學。有些教師的課件水平也越來越高,甚至在美感上達到了完美的效果。這些都豐富了呈現給學生的知識內容,也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但是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等各種教育技術進行教學,其效果又如何呢?

表5—1 運用教學媒體的滿意度

表5—2 課堂信息資源沖突情況

表5—3 學生在多媒體課堂上的感受

從上面幾個表格,我們可以獲得很多關于學生在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課堂上的真實感受。對于教師多媒體教學效果,學生很滿意的有10.5%,比較滿意的約73%,也就是,83.4%的學生都很滿意教師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很支持這種方式。學生在多媒體課堂上,他們的感受情況如表5—3,43%的學生都認為最大的感受是學習內容量大了,17.8%的學生認為學習效率提高了,同時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認為學習負擔加重了的學生只占15.9%。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對教育活動起了積極的作用,從多方面促進了學生有效的學習。盡管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教師所傳授的信息,學生已經從其他渠道了解并掌握了那些信息見表5—2所示,90%以上的學生都碰到過。但這種現象很普遍,信息滲透與信息交叉在教育教學領域是很正常的,學生們都能理解這種情況,所以,它并沒有影響到學生對教師及其教學的看法。

(3)學生在信息時代的學習感受

如今,學生可以從課堂上、互聯網、書刊雜志、廣播電視 、朋友之間的交流等渠道,獲得大量的信息,面對如此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生的感受也可能是很豐富的。給學生提供了多項選擇讓他們做不定項選擇,統計結果如表5—4:83%的學生都肯定了大量的信息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但吸收情況卻并不樂觀。35%的學生贊同深化了自己的知識體系,27%的學生認為信息、觀點間相互矛盾與沖突,30%的學生存在難以識別和選擇信息的問題,沒什么感觸的占6%。這說明大學生在信息時代,面臨信息的海洋,還存在知識信息體驗混亂,信息識別與判斷能力都比較弱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現代大學教育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寬泛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能力。教師的角色也需要有些改變了,學生們面臨著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習效率也提高了,但學習負擔同時也加重了,所以教師不僅需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更需要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進行拓展。

表5—4

*此題為不定項選擇

6. 師生關系的滿意度

學生對師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滿意度也并不樂觀。4.7%的學生很滿意,29.1%的學生比較滿意,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都認為師生關系很一般,不滿意的占9.7%(見表6—1)。表明高校師生關系總的來說,沒有什么很嚴重的問題,但現實狀況與學生對師生關系的滿意度的期望值還相差甚遠。畢竟有大部分學生認為師生關系很一般。師生關系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它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沒有引起教師與學校的足夠重視,也就不能發揮它對整個教育教學的積極促進作用。

表6—1 學生與所接觸教師之間的關系滿意度

四、問題與建議

1. 信息時代,高校師生關系上存在的問題

(1)師生之間交流時間不充足

調查問卷分析結果表明,師生之間嚴重缺乏交流。從交流時間上看,37.6%的學生認為很不充足,31.4%的學生選擇不充足,綜合起來,認為師生交流時間不充足的就有69%,比較充足的僅8.1%?,F實的交流時間對于學生來說,嚴重不符合他們的需求。被調查學生在反映高校師生關系存在的問題時,70%的學生都認為缺乏交流溝通,尤其是面對面的溝通?!叭狈τ行贤ā?、“缺乏面對面交流,老師不了解學生思想生活狀況”、“有些可以面對面交流的問題變成網絡交流”、“接觸太少,交流太少,話題太窄”、“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很少主動交流,高高在上”、“溝通的時間不夠”、“師生溝通與交流嚴重欠缺并且緊張”、“太疏遠了,不能做面對面交流”等等如此一致的意見,證明了高校師生之間交流狀態很不理想,交流與溝通嚴重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就更少。

(2)師生溝通與交流過分依賴信息技術

高校師生作為智商較高的社會群體,他們在吸收和利用技術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教師可以利用電話、發郵件、網絡聊天等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這些為師生之間的即時、快捷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利用課件在課堂上展示豐富的教學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直觀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這些技術的應用在增進師生之間親密關系上,作用是有限的,它不能替代師生情感的深入交流。高校師生在具體的交往中,表現出過分的依賴信息技術。比如,根據調查,在交流方式上,教師除了課堂課間和學生交流,最常用的就是發E—mail和打電話。而每次授課時也只是和個別同學們在課堂上提問交流,課間也是偶爾和學生討論。如果學生有什么問題,很多教師都告訴學生自己的郵箱和QQ號,讓同學們跟他們聯系,但事實上,教師的QQ很少上線,回郵件也很簡潔。在開放式問答中,有學生就寫出了不滿于教師只留自己的聯系方式就完事的做法。在被調查學生回答信息時代師生關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時,很多學生都反映了師生都沒有真正利用好信息技術,使學生和教師沒有得到很好的交流?!靶畔⒙摻j方式加強了,可師生交流的主動積極性卻減少了”、“因為有多媒體教學,很多老師只是一放而過,沒突出其精要”、“信息技術課好,仍不如老師即興發揮”、“沒有真實感”、“講課機械化,形式化,不負責任,不夠關心學生”、“過分依賴多媒體”等等,聽聽這些學生的感受,我們就明白了絕大部分教師過于依賴了多媒體,而且只注重了多媒體的信息展現功能,卻沒有很好的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功能。師生關系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教師更多的文化投入與情感投入,而非技術層面的物質投入。學生在這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加大,在網絡上搜索信息、聊天結識朋友、游戲娛樂等活動,吸引了學生絕大部分注意力和興趣,師生間親密的人際關系也受到影響和觸動。

(3)教師的知識權威受到沖擊,但教師威信仍受學生關注。

現代信息社會,教師的知識權威確實是受到沖擊,課堂不再是學生豐富知識的最重要途徑,與人交流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途徑。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教師所傳授的信息,學生已經從其他渠道了解并掌握了那些信息,但學生對這種現象持寬容和理解的態度,并不影響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整體看法。而學生仍然關注教師的威信,教師的威信主要來自于教師的品行人格,其次才是專業知識,個人能力。

(4)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的情況不容樂觀,教師職責亟需擴展。

信息時代,學生們從互聯網上,主要是獲取了大量的信息,至于發布信息等利用網絡主動與外界進行溝通與信息交流的活動卻還沒有在學生中形成共識。大學生面臨信息的海洋時,還存在知識信息體驗混亂,信息識別與判斷能力都比較弱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現代大學教育能夠給學生提供更加寬泛的教育,提高他們的能力。教師不僅需要指導學生的學習,更需要對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進行拓展。

(5)學生對師生關系滿意度不高。

絕大部分學生已經不把教師作為自己的重要交流對象了。學生對師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滿意度也并不樂觀。大部分學生認為師生關系很一般。師生關系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它與學生的期望值還相差甚遠。

2. 建議

(1)教師應該正確對待與利用教育技術??朔處熢诮逃夹g應用中的兩種不利傾向:一種是技術恐懼癥,另一種傾向就是技術依賴癥。

(2)建立師生定期交流制度。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都要有一定的付出,靠思想上說服還遠遠不夠的,需要落實在具體的行動。這就需要為此制定具體的制度提供保障。

(3)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教師應該真誠對待學生。改善師生關系,必須要把提高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首先,教師要有敬業精神;其次,需要有崇高的人格;最后是對學生的愛。

(4)轉變教師的角色認識。在多元與多樣的知識觀與價值觀下,教師已經不在單純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了?!敖處煹穆氊煬F在已經是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的是激勵和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職能以外,他將越來越成為一個顧問,一位交換意義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集中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創造性的活動”。

(5)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高校應該通過多種途徑重視學生對待信息活動的態度,培養他們在信息的獲取、分析、加工、評價、創新、傳播等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猜你喜歡
交往信息時代師生關系
信息時代年鑒出版的品牌建設
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雙向奔赴
信息時代初中全學科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
信息時代
余清臣:建構現代師生關系的公共性
少數民族大學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徑的思考
突圍與重構——小學科學課堂中師生交往的真效性實踐探究
多渠道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新時期需要怎樣的師生關系
忘記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