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及其借鑒

2014-04-29 00:44邵會婷閆志利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 2014年23期
關鍵詞:保障體系職業教育質量

邵會婷 閆志利

[摘要]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文章系統歸納了世界發達國家——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具體做法及主要經驗,分析了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認為推進我國職業教育保障體系建設,需要健全質量保障法規體系,完善職業教育機構監管體系,構建多元化投入體系,改革教師準入制度體系,推行課程開發標準體系,優化人才培養目標體系及運行體系等。

[關鍵詞]職業教育 ?質量 ?保障體系

[作者簡介]邵會婷(1989- ),女,山東濟寧人,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經濟與管理;閆志利(1963- ),男,河北唐山人,河北科技師范學院職業教育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經濟與管理。(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職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及保障機制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1YJA880132,項目主持人:閆志利)

[中圖分類號]G71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5-0011-04

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保障教育質量達到一定標準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組合而成的有機整體及其運行系統?!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提出“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教育部等六部門編制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也對建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實施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做出具體安排。目前學界有關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研究還比較薄弱,職業院校相關實踐也不盡適應當前我國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世界部分發達國家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方面起步較早,并取得了較多成果,對我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具體做法

(一)美國

美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主要由董事會制度、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度、課程融入職業資格標準制度、第三方評估制度、校企合作制度、專兼教師制度和學生職業生涯指導制度等構成。州董事會和社區學院董事會聯合管理職業教育質量。其中,州董事會負責制定本州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分配社區學院(相當于我國職業院校,下同)經費、審議課程設置、規定學費標準等。社區學院董事會確保規范辦學和服務質量。社區學院專業指導委員會負責根據社會需求決定學院的專業設置及開發,保證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實用性。職業技術課程融入職業資格標準制度的實施,使學生在修完相關課程后即可參加職業資格證考試,促進了學生就業。同時,職業資格標準在課程中的體現,使課程開發實現了標準化。第三方評估制度保證了職業教育質量評估的客觀性與公正性,評估結果與政府撥款掛鉤,督促社區學院提高辦學水平。校企合作制度推動了社區學院注重與行業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保證了人才培養質量。專兼職教師制度對社區學院教師考核、聘任、培訓、管理等做出了具體規定,社區學院專職教師必須具備碩士以上學位,兼職教師必須為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企業技術管理人員。目前美國社區學院專兼職教師比例已達到1:2,保證了教學內容的適用性。各社區學院均設立了專門的職業生涯咨詢機構,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二)德國

德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由制度保障體系、運行保障體系、師資保障體系、教學保障體系四個系統構成。制度保障體系是通過立法的形式實施的。早在1969年,德國就頒布了《職業教育法》,就保障職業教育質量做出了相關規定。此后,又相繼頒布了《職業教育專業培訓及考試細則》《職業教育改革計劃》等一系列法律,保證了職業教育管理、監督與組織制度的實施。運行保障體系方面,政府職業教育管理機構建立了具有高度權威的職業教育質量考核評價委員會,具體負責制定職業教育質量評估體系,定期組織評估和監督等。行業協會在認定企業培訓資格、組織技能考試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企業承擔了75%職業教育經費,且數額逐年增加。師資保障體系方面,職業學校師資與企業實訓師資采取不同的培養軌道,特別強調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職業院校教師納入公務員管理,具有較高的薪資待遇、社會地位,工作穩定,成為保障職業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教學保障體系方面,“雙元制”教育模式秉承了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教學理念,實施“學習領域”的課程方案和“行動導向”的組織模式,是職業院校格外注重企業實習環節,注重訓練學生可遷移的職業能力。

(三)加拿大

加拿大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由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法律保障體系、社區學院管理體系及社會評價體系四部分構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方面,實行多元化辦學形式,社區學院可按照社會需求和雇主要求,自行設置專業,無需政府主管部門批準。課程設置強調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校際間學分互認。學生只要修完規定的學分,就可獲得相應層次的證書。法律保障體系較為完善,聯邦《技術和職業訓練援助法》保證了職業教育經費籌集的靈活性,通過政府投入、企業贊助、學生學費及社會捐贈等多渠道保證職業教育經費需求。各省立法機關均可立足本地實際,獨自頒布職業教育法律。社區學院管理實行董事會制,由校外名流、學院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監督學院工作。各專業均設立由本行業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確保專業設置的適用性及教學內容的先進性。教師實行聘任制,要求社區學院教師必須具有本行業工作背景。職業教育質量社會評價組織成員由省級教育行政機構、行業協會、學校三方代表組成。社區學院各專業也建有由專業教師、在校學生及畢業生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估指標涉及員工滿意率、畢業生就業率、學生滿意度、學生畢業率等指標。

(四)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由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學院實施,質量保障體系由外部保障體系和內部保障體系兩部分構成。外部保障體系包括法律法規體系、國家培訓框架和課程質量標準三個部分;內部保障體系包括內部審核機制、課程開發標準、課程資源、教學方式四個部分。外部保障體系主要由質量培訓框架、資格框架和培訓包組成的“國家培訓框架”體現,實行全國統一的職業教育質量標準。同時,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貫通,民眾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選擇。課程質量標準包括課程注冊和認證標準、辦學質量標準和教師資格標準等,由各州注冊/課程認證機構負責審定、注冊及審批。TAFE學院教師必須同時具備專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教育教師資格證書,具有至少3~5年的行業工作經歷。在法律法規建設方面,1974年頒布了《坎甘報告》,使職業教育實現了學校、企業、政府的積極參與。此后,還陸續頒布了《培訓保障法》《技術教育法》等。內部保障體系方面,各TAFE學院均配備了專門評估人員,建立了內部審核機制,負責監督教學質量。各TAFE學院都建有實訓基地,用以強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五)日本

日本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包括法律保障體系、教育投入保障體系、校企合作保障體系、師資力量保障體系和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等五個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先后頒布了《高等專門學校設置基準》《專修學校設置標準》《短期大學設置基準》等一系列法律。文部省作為全國主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機構,對職業教育質量負責,提供統一的國家質量標準,使職業學校在高質量起點上運作。在職業教育投入保障方面,公辦職業學校經費由政府統一撥付,并實行免收學費及住宿費政策。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政府還給予生活上的資助。同時,職業學校還承接社會失業者、殘障人士、弱勢群體等的職業培訓。在校企合作方面,諸多實力雄厚的企業為職業教育學生提供了實習、實訓場所,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綜合素質,保證了學生多元技能的提高。在師資力量建設方面,實行嚴格的職業教育師資準入制度,教師必須獲得職業教育許可證后才具備從事職業教育的資格。教育質量評價實行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內部評價是職業學校必須履行的義務,通過自評監測教育教學質量;外部評價由獨立于政府和學校的第三方評價機構實施,文部省對第三方評價機構資質進行認證。

二、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主要經驗

(一)質量保障法制化

世界發達國家多通過立法的形式保障職業教育質量。德國通過頒布《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專業培訓及考試細則》等法律,確保了“雙元制”職業教育體系順暢運行;澳大利亞通過頒布《培訓保障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建立了完善的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確保了TAFE學院的高質量運行;加拿大通過頒布《英聯邦北美法案》《技術和職業訓練援助法》等,使職業教育經費通過政府投入、企業贊助、學生學費及社會捐贈等多種渠道給予保證,各省立法機關可結合自身實際,獨自創立職業教育法律規制;日本通過頒布《專修學校設置標準》《短期大學設置基準》,使大量失業者能夠轉化為技能型人才,促進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二)教師準入制度化

世界發達國家均將師資管理作為保障職業教育質量的首要任務,實現了制度化管理。德國將職業學校教師分成理論課教師和實習課教師兩類,采取不同的培養軌道,只有通過考試才能獲得職業教育師資證書。同時,規定職業教育機構教師必須具有3~5年的實際工作經驗,有效地保障了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整體質量。美國職業教育專兼職教師制度對社區學院教師學位、工作經驗等均做出了明確規定,為學生實現理論學習與技能操作的結合奠定了基礎。澳大利亞實行嚴格的教師準入制度,不但要求TAFE學院教師同時具備專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教育四級資格證書,對其行業工作經歷也做出了具體規定。日本實行選拔制,嚴格控制職業教育機構教師質量,規定職業教育教師必須通過初試和復試等相關考試,才能獲取執教許可證??荚噧热葚S富,涉及性格檢測、知識水平考試、技能操作測試等各個方面,確保職教師資都是社會優秀人才。

(三)課程開發標準化

世界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均趨向標準化。美國通過設立專業指導委員會,將職業資格標準融入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確保了課程開發具有較高的水準。德國職業教育采取“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模式,全面推行“學習領域”課程,使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實現了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的“雙增進”。澳大利亞推行的職業教育“培訓包”制度由行業技能委員會開發,國家教育科學培訓部提供資助,成為國家批準的職業教育質量標準?!芭嘤柊泵咳晷抻喴淮?,確保其先進性。加拿大社區學院實行CBE與OBE相結合的課程開發模式,強調以市場需求為前提,以職業能力為導向,關注學生在真實工作場景下應具備的技術能力。

(四)人才培養模式化

世界發達國家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先進,有效保證了教育質量。德國的“雙元制”模式享譽世界,強調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技能訓練的密切結合,突出技能培養,注重實踐,有效保證了教學質量;美國、加拿大的CBE模式從職業崗位需要出發確定能力目標,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自身需要,注重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提高學生職業綜合技能訓練的效率;日本職業院校與產業界聯合形成的產學合作模式極為普遍,保證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質量;此外,英國的BTEC模式、澳大利亞的TAFE學院模式等均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運行管理體系化

世界發達國家職業教育均實行權責明確的分工合作制度,注重利益相關者參與,保證職業教育各環節的質量。澳大利亞由民間發起成立“教育質量保障委員會”獨立于TAFE和政府之外,其評價結果已經作為財政經費劃撥的重要依據。國家質量委員會負責頒布職業教育技能標準和課程開發標準,TAFE學院內均設有專門的質量監控和保障機構,實現了教育質量的全程管理。美國和加拿大社區學院管理實行董事會制,確保教育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同時,職業教育質量的評估與監控均由第三方實施,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不斷激勵社區學院提高教育質量。

(六)教育投入多元化

世界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投入主體多元,來源廣泛。美國社區學院來源于州政府、當地政府、學生學費、聯邦政府、校友和社會捐贈的經費比例分別為45%、20%、20%、5%、10%。德國聯邦政府、經濟實體、行業協會、各類公共部門和教會都是職業教育的直接投資者,政府和企業是主要承擔者。澳大利亞職業教育投入主要來源于政府撥款、學?;I集、企業投資和個人投入,政府撥款約占投入總量的一半左右。此外,政府還設立專門的教育基金支持職業教育。加拿大社區學院經費也主要來源于政府投入,企業贊助和社會捐贈占經費總額的20%左右。

三、發達國家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一)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法規體系

基于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我國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對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現有法律法規有關質量保障方面的內容過于宏觀,對違法行為的制裁也沒有明確的規定,未能發揮應有的法律效應。國務院及相關職能部門先后頒布的“計劃”“決定”“綱要”“辦法”等多為“號召”型措施,缺乏足夠的約束力。有關質量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質量振興綱要(1996—2010年)》等,缺乏對職業教育質量方面的要求。借鑒世界發達國家經驗,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我國應盡快修訂《職業教育法》,或直接頒布《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法》,不僅從宏觀方面制定職業教育質量的保障措施,還要從教師準入、經費投入、評估標準、機構認證等各方面做出具體規定,增強其可操作性。

(二)完善職業教育機構監督管理體系

為加強對職業教育機構運行的監督管理,首先,我國應盡快建立獨立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職業教育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具體負責研究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方法、制定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框架等工作。監管委員會組成人員應包括質量管理方面的專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企業技術人員、學生代表及學生家長代表等。其次,為增強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科學性與公正性,應盡快建立職業教育質量第三方評價機構,負責定期組織職業教育質量監測和評估,并及時向社會各界反饋。再次,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結果,將之作為職業教育機構撥款的重要的依據,督促相關職業教育機構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最后,各職業教育機構應設立內部教師質量保障和監管機構,負責監督教學質量、審議課程設置、促進校企合作等,達到全面質量管理的目的。

(三)構建多元化的職業教育投入體系

與世界發達國家比較,我國職業教育存在政府投入總量不足、社會投入規模小、個人投資熱情低等現象,應按照黨的“十八大”要求,發揮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的雙重作用,盡快建立多元化的職業教育投入機制,為職業教育質量提供堅實保障。為調動社會各界投入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政府應在強調職業教育公益性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社會資本的盈利性特征,建立社會資本效益回報制度、法律保障制度、監督管理制度等,不斷壯大職業教育投入總量;加強職業教育機構資金使用狀況的監督和管理,增強其社會透明度,提高政府投入資金的使用效率與效益;建立社會捐贈精神獎勵制度,對大額捐款可采取以捐贈者姓名命名建筑物名稱乃至學校名稱的方式,使捐贈者“名載史冊”。

(四)改革職業教育教師準入制度體系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師資多依據《教師法》相關規定準入,只要具備高等師范院校本科或綜合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即可,形成了“學?!獙W?!钡穆殬I教育教師準入模式,難以滿足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借鑒世界發達國家做法,我國應盡快改革職業教育教師準入制度體系,要求教師除具備相應的學歷和教師資格證書外,還必須具備3~5年相關企業、相關專業的工作經歷,杜絕從學校直接招聘應屆畢業生擔任職業教育機構教師,形成“學?!髽I—學?!钡臏嗜肽J?。對于高學歷人才,即使其具有博士學位,也應具備相應專業的工作經歷,以保證職業教育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對于外聘教師和兼職教師,除要求其必須具備所任課程的實踐能力外,還應經過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考試,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

(五)推行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標準體系

我國尚未建立統一的課程開發標準體系,各職業教育機構課程標準及內容差異較大,直接影響了職業教育質量。盡管教育部頒發的中、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可作為課程設置的宏觀依據,但多數職業教育機構未能具體落實,核心課程設置極為凌亂,輔助課程設置隨意性極強,且缺乏統一的課程標準。借鑒世界發達國家經驗,我國應盡快建立職業教育課程開發委員會,制定全國統一的職業教育課程標準,并監督職業教育機構付諸實施。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應注意調動教育行政部門、行業企業、課程專家的積極性,確保職業教育課程開發標準與教學過程相銜接,與產業需求、職業標準等相銜接。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企業技術的進步,應每隔3~5年,適時對課程開發標準進行修訂,使職業教育質量與時俱進,符合時代需求。

(六)優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體系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出現了“雙向裂變”的情況?!耙幌颉睘閷W生繼續深造,通過“對口升學”“專升本”等途徑進入更高一級層次的職業教育機構學習。對這部分學生而言,強調的是知識與技能的積累,現實社會對教育質量的認知主要為“升學率”?!耙幌颉睘閷W生畢業后直接就業。對這部分學生而言,強調的是包括技術操作能力在內的職業能力、崗位適應能力等,以滿足用人單位需求為質量標準。借鑒世界發達國家經驗,無論是哪一層次的職業教育機構,均應將其人才培養目標統一到職業教育基本職能上來,即培養社會滿意、企業需求的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將各層次職業教育機構的招生考試標準與學生就業標準統一起來,以此統領職業教育質量監督管理目標、課程開發標準等。

(七)強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運行體系

借鑒世界發達國家經驗,積極推行職業院校治理結構改革。通過設立理(董)事會建立董事會制度、專業指導委員會等方式,讓企業、行業、社區等利益相關者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運行管理,決定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遵循“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原則,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建立職業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培養標準體系;通過建立公開、透明的信息轉播機制,讓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運行處于各界監督之下,增強社會對職業教育質量的認知;建立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激勵政策,完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體系,使各類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實現有效集聚;建立職業院校教育質量內部檢查督導機制,通過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加強人才培養每一個環節的質量考核,以人才培養的過程質量保障人才培養的結果質量。

[參考文獻]

[1]馮海明.美國社區學院質量保障體系及啟示[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郭晶晶,黃瑞.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質量保障機制探究[J].人力資源開發,2013(10).

[3]黃令.德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認識和啟示[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

[4]陸春妹.加拿大職業教育對我國高職教育的啟示[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5).

[5]孫穎,劉紅,楊英英.日本職業教育質量外部評價的經驗與啟示——以高等專門學校為例[J].外國教育研究,2014(5).

[6]孫穎,劉紅,楊英英,王世斌.日本職業教育質量外部評價的經驗與啟示——以短期大學為例[J].比較教育研究,2013(12).

[7]楊麗,胡克祖.加拿大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外部保障體系評介[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3(2).

[8]趙巖鐵.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外部質量保障體系與啟示[J].職教研究,2013(13).

[9]Castellano M,Harrison L,Schneider S. State Secondary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tandards:Creating a Framework from a Patchwork of Policies[J].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08(1).

猜你喜歡
保障體系職業教育質量
“質量”知識鞏固
質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夢導致睡眠質量差嗎
ETC關鍵設備準入標準及運行保障體系構建
關于構建戰區聯合作戰后勤聚合保障體系的思考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質量投訴超六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