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涉及知識產權的貿易摩擦原因及解決途徑

2014-04-29 19:00周佩英
2014年1期
關鍵詞:爭端條款摩擦

周佩英

摘要: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里,知識產權問題開始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直接影響到了美國的利益,引起了它的重視,使得兩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爭端和摩擦不斷升溫。本文介紹了摩擦的現狀,并且分析為什么我國對外貿易中知識產權摩擦不斷增加。究其原因,首先是美國利用其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優勢來維護自身利益,其次是我國確實存在侵權行為。文章最后從政府和企業兩個角度提出了關于我國應對知識產權貿易摩擦的解決途徑。

關鍵詞:知識產權;337條款;摩擦

一、中美貿易摩擦中關于知識產權問題的爭端及現狀

近年來,中國與其他貿易國之間的摩擦不斷增加,而美國尤為嚴重,摩擦的新熱點就是知識產權問題,美國對中國發起的知識產權調查案件的數量呈不斷增加的態勢。

(一)、中美有關知識產權問題的幾次爭端

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中美就開始了有關知識產權問題的爭端,延續至今,它的幾次爭端的具體內容如下:第一次爭端是指發生在1989年4月的,中國被美國列入“重點觀察國家”的名單,其原因是中國在著作權制度和專制制度上的缺陷;第二次是1991年到1992年的爭端,美國認為中國計算機軟件沒有按文學作品保護、沒有指定完全的版權法、對專利法保護的范圍有限而發起對中國法律、政策等方面的調查。在1994年2月發起的第三次中美知識產權爭端中,此次爭端主要因為美國認為中國自1992年以來知識產權侵權直線上升,存在嚴重的商標侵權現象,執法上的透明度不夠,沒有對美國的專利權和版權給予足夠的保護等。第四次爭端發生在1996年,此次爭端焦點在之前中國和美國簽訂的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協議,美國認為我國并沒有有效實施。而2005年4月29日的爭端中,“執法不嚴”、“工作不透明”成了焦點。

(二)、中美涉及知識產權的摩擦現狀

中美知識產權摩擦的主要形式是“337條款”和“特別301條款”調查。最開始美國傾向于對中國實施“特別301條款”調查,之后開始轉向“337條款”,開始越來越多的利用“337條款”限制中國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因此,美國對中國發動的337調查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現階段中美在涉及知識產權方面的貿易摩擦的現狀。而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發動的337調查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美國對中國發動337調查的數量不斷增加

中國受到美國發起的337調查越來越多,在1986年12月,美國發起第一起涉及中國產品的337調查,主要針對原產于中國、希臘和韓國的皮毛衣產品。到2008年,美國共對中國發起了90起337調查,其中1996~2005年有43起,2007年18起,2008年13起,中國開始成為了美國337調查的主要目標國,也意味著是337調查的最大受害國。而美國的這種337調查,一方面能有效地保護了本國的知識產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能限制了中國產品進入到美國市場,隨著中國對外貿易額的不斷增長,相信這種情況還將會延續。

2、美國對華337調查的產品結構不斷升級

1986~2008年,在美國對中國發起的90起337調查中,關于電子產品的案件最多,有35起,輕工產品次之,有25起,接下來的就是機械產品,有14起。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中國產品的技術含量正在逐步提高,并對美國的市場開始構成了威脅,美國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便把調查的對象由勞動密集型產品開始轉化到含較多知識產權水平的技術密集型產品上。

二、中美知識產權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

中美知識產權貿易摩擦不斷產生并非偶然現象,其中有它出現的必然性。

(一)、中國貿易量的增長

中國貿易量的增長可以說是中國在對外貿易中遇到越來越多知識產權摩擦的直接原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出口額在逐年增長。2007年,我國的外貿出口額為12180.3億美元,且連續六年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長速度。導致我國在外貿易中產生知識產權摩擦的根本原因雖然不是我國出口量的增長,但貿易總量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貿易摩擦的幾率。而且我國出口總量的增加,沖擊了國際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國了利益,美國便通過知識產權的手段來限制我國經濟的發展,來保證自己在全球市場上的經濟地位。

(二)、中國出口結構的調整

我國出口的產品如電視機、鞋、無線電話、紡織品、玩具等,主要屬于勞動密集型類的低附加值產品。但隨著我國出口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的發展,高新技術類產品的貿易額在不斷增加,高新技術產品在我國進出口中的比重也在不斷提高,2005年就有三分之一的貿易額是高新技術產品。中國高新技術產品比重的提高,使得美國的企業感受到了很大的威脅,因此,便對中國發動知識產權貿易摩擦,來阻擋中國的產品進入到他的市場以保護自己的利益。

(三)、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

從關于知識產權的幾次爭端中我們能夠發現,中國政府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夠是很多爭端發生的原因,如保護的范圍不夠、保護的法律不全、執法不嚴等。中國政府在十幾年的知識產權的實踐中,雖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制度,但是還存在對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制裁力度不夠,處理不及時等問題,使中國企業經常會發生侵犯行為,缺乏自主創新意識,使中美貿易中有關知識產權的摩擦必然發生。

三、應對中美關于知識產權的貿易摩擦的措施

(一)、中國企業方面

1、積極應訴,不要消極回避

美國的337條款是對中國貿易中關于知識產權問題影響最大的,在1990年,美國修訂了“337條款”之后,發生了很多關于“337條款”的案件,在這其中,有一半是庭外和解,另一半中有50%受到制裁,原因是違反“337條款”。因此只有四分之一的外國企業因為違反“337條款”而被排除在外,不能進入到美國市場。所以外國企業應積極應訴來保住美國市場。但在我國,大部分的企業在受到“337調查”時不會去應訴,也不會出庭。所以,在有關知識產權調查面前,中國企業應積極應訴,而不是消極回避。

2、了解國際市場壞境

在進入新的國際市場之前,企業一定要首先知道自己的產品會不會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可以先進行市場調查,知道潛在的競爭對手或者競爭對手是誰,他們有哪些知識產權的專利,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發生的可能性。同時,企業還應該擴大自主研發能力,現在的競爭優勢已不再是勞動力,整個世界都在科研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所以,中國的企業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擴大自主研發能力上來。

(二)、中國政府應采取的措施

1、提高全民對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認識

政府可以通過培訓及普及教育、大力的宣傳,來提高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意識,讓他們認識到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和保護是多么的重要。而且,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態度方面,政府會影響到企業在此方面的態度。所以,在保護知識產權這一問題上,政府應有健全的立法,并嚴格執法,來對侵權行為的發生形成震懾作用。

2、加快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

培養相關的專業律師是知識產權人才培養的主要內容。

我國的企業在因知識產權問題而被接受調查時,經常是出高價聘請國外的律師,我國國內相關的律師很少。在未來的全球化競爭中,我國還會遇到更多的有關知識產權的問題,中國只有自己培養出更多更專業的律師,才能讓更多的企業獲得專業的指導,讓企業不會再因為昂貴的律師費去放棄應訴,最后被拒在國際市場之外。(作者單位:湘潭大學商學院)

猜你喜歡
爭端條款摩擦
性侵未成年人新修訂若干爭議條款的理解與適用
干摩擦和濕摩擦的區別
神奇的摩擦起電
正確審視“紐約假期”條款
條分縷析 摩擦真相
On Knock-for-Knock Principle:Analysis of SUPPLYTIME 2017 Clause 14(a)
解讀摩擦起電
中日釣魚島爭端的國際法探討
有第三方干預的兩方爭端的博弈分析
制定一般反濫用條款:達成平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