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灘公園的開放

2014-05-24 15:52華一民
檢察風云 2014年12期
關鍵詞:工部局外灘華人

文·圖/華一民

外灘公園的開放

文·圖/華一民

在外灘黃浦江與蘇州河的交匯處,有一個占地面積不大名聲卻很大的公園——黃浦公園,上海人習慣稱它為“外灘公園”。每天,中外游人絡繹不絕,或賞景、或小憩、或溜達,放松愜意。它之所以出名,不僅因這里是一覽黃浦江及夏夜納涼的絕佳位置,更是中國第一個公園,有著一段非同尋常的歷史。

170年前,上海已開辟租界。西方冒險家在攫取財富之余,感到需要一個消遣與休息的地方。但那時,上海缺乏適宜西方人生活習慣的公共娛樂場所,一些好動的西人只能手提獵槍在黃浦江獵禽取樂。恰好,1860年有一只沙船在外灘北首原英國領事館前的黃浦江與蘇州河匯合處沉沒,三四年后,由于泥沙淤積形成了一大片淺灘。依照1854年修訂后的《租地章程》第五款內容推論,這種地方應屬中國的官地,租界當局無權處置。但當這片淺灘于潮漲潮落之際若隱若現時,便逐漸引來了外商的垂涎,1862年上海外僑運動事業基金會計劃用一萬兩白銀把這片淺灘造成公園,并于1864年獲得英國領事的同意。雙方約定:如果這個公園一旦不作為公眾游覽之用,土地應立刻歸還英領館。1866年工部局用極低的工價雇傭了大批中國工人修路、筑園,并用疏浚洋涇浜(現延安東路)中挖起的河泥填高了這片淺灘,接著開始植樹,布置花壇草坪,建筑音樂亭、茅舍等。直到1868年6月,公園已經建成,英國領事才致函上海道臺稱地已填好,共計30.47畝,擬作娛樂用途,決不造屋營利等等。這顯然屬違約行為,但事已至此,軟弱的上海道臺也只得答應。同年8月8日公園正式開放,前后費時兩年左右,花去白銀9600多兩,公園名“Public Garden”。它與中國傳統的私家花園不一樣,是由行政領導機構出資建造并對公眾開放,于是中國人稱其為“公家花園”或“公花園”,但此后這里尤以俗名“外灘公園”聞名上海乃至海外。今天我們把國家建造并對外開放的花園稱之“公園”,就是從“公家花園”而來的。

不過,公家花園的“公家”僅對外國人適用,中國人是被排斥在外的。工部局甚至在公園門口豎一告牌寫有六條園規,其第一條“腳踏車及犬不準入內”,第五條“除西人傭仆外,華人不準入內”,把犬和華人相提并論。這種侮辱中國人的做法,激起上海人民的極大憤慨。他們紛紛抗議,并要求上海道臺與英國領館交渉立即取消華人不得入園的條文。1884年及以后,工部局又屢次填高蘇州河口的灘地擴大公園,這時上海道臺也不再忍氣吞聲,每每提出交涉,糾紛案一直提交到北京清政府總理衙門和外國駐華公使團。據稱由于工部局理虧,北京公使團采取了不予支持的態度。為平息上海人民的怒火,1886年5月24日工部局采取了欺騙花招,宣布發放“華人游園證”,允許持有此證的中國人進園游覽。但領取此證手續極其繁瑣,每張游園證的有效期又只有一星期。領到游園證的只是少數有身份華人。1889年發183張,每證以四人計,全年入園華人也只有700多人而已。只有偶爾,譬如英王生日之類的重要節日,工部局才允許開放一天,讓中國人進去看看逛逛。1890年12月,工部局又在四川路博物院路(今虎丘路)河濱,另辟一所公園,當年稱為“新公園”,也叫“華人公園”(Chinese Garden);說是專供華人游覽,以緩和中國人的不滿情緒。這個所謂“公園”,只有六畝多地皮,兩只茅亭、幾棵樹和幾張椅子,當然更不會有音樂亭,根本不像一個公園。在華人心目中,又是一種恥辱的標志。一直到1925年5月,上海各界因日本人槍殺顧正紅而爆發了五卅運動,南京路上流了血,在中國人民反帝斗爭風起云涌的形勢下,工部局才被迫于1928年6月1日起公園對中國人開放??墒且I票入內,最初是每人十銅板,兒童免費。后來增至每人一角銀毫,再后是二角,直到租界時代終了。據報載,公園全面開放的當天,就有2400人購票入園,自6月1日后的兩周內,出售年票5000份之多。

建園之初,公園以其兩面臨江的優越位置和綠化成為觀賞浦江景色的最佳處,又是夏夜納涼,享受江上清風的好地方。因此,除隆冬季節以外,公園每天開放到午夜零點,傍晚以后游人最為集中。公園按英國自然園景風格設計,除既有的音樂臺、西式亭子、草地、假山以外,光緒年間又增添兩個噴水泉,其中一在假山前,有兩個相倚擁抱撐傘的童子雕像,水從傘頂上噴出。此外,還有歐洲品種的花卉,是一座頗具特色的百花園。音樂會是公園一大傳統特色,由工部局管弦樂隊演奏。每年的六月份到九月份,都會定期舉行露天音樂會。清末的外灘公園不僅是游客的休閑地,也成為商家開拓經營的理想場所。1897年,百納洋行向工部局申請,在公園舉行音樂會的那些夜晚,進園供應點心、飲料,董事會批準這一試驗性的經營。1904年,工部局董事會決定將夏令時節在公園出售非烈性飲料的權利予以公布,招商競爭。1905年4月,工部局共收到四家提出設立飲料貨攤的申請。在接納點心攤入園經營的同時,工部局也嚴格禁止一些擾亂游園環境的經營活動。同時,公園設施相應完善,在公園門口設有一個飲水處,后又安裝了有過濾器的飲水管,修建了廁所,這些做法突破傳統私園的功能,樹立了近代都市公園的樣板。但在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公園卻遭日軍肆意踐踏,音樂亭被改建碉堡。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園景再次遭到國民黨軍隊埋地雷筑碉堡破壞。

這個具有170多年歷史的公園,還曾叫過外大橋公園、外擺渡公園、租界公園、外國花園、春申公園等,1946年又改為黃浦公園。它既記錄了洋人趾高氣揚、飛揚跋扈的態度和中國人受屈辱的歷史,也記錄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對民主、公正、自由的斗爭意志。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對公園多次修葺,面貌煥然一新。公園兩面臨水,江堤防汛墻從公園大門由南向北再西折至外白渡橋橋堍,是游客登臨觀賞浦江景色的最佳處。1989年為配合外灘改造工程,園景重新布局,在保留原有的古樹名木、水池及綠地的基礎上,以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和主雕、浮雕為公園的主體。199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45周年時紀念塔落成開放。如今,黃浦公園與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塔融為一體,成為上海人民紀念先烈,了解外灘的好去處。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

猜你喜歡
工部局外灘華人
何為“華人”?
1937年上海公共租界增捐風波述論
新榮記上海BFC外灘店
海外華僑華人詠盛典
上海外灘金融中心空中健身會館
華僑華人慶“國慶”度“中秋”
上海外灘夜色
擺渡的人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筑路中的利益協調
《華人經濟》雜志社特別鳴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