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在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應用

2014-05-30 19:23朱繼華顧建明陸平王志紅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2014年9期
關鍵詞:宮頸癌篩查

朱繼華 顧建明 陸平 王志紅

【摘 要】目的:探討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在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2011—2012年采取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涂片檢查法進行農村婦女宮頸癌項目中的宮頸細胞學檢查部分;2013年改用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法進行。記錄2011—2013年宮頸癌疾病檢出情況并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結果:從2011—2013年本地區宮頸癌篩查結果可知,2013年初篩陽性情況與病理檢查陽性符合率最高(23.60%)、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檢出率明顯提高,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傳統的巴氏涂片方法相比,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是宮頸疾病更為有效的篩查方法,適合在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項目中推廣,讓廣大農村婦女真正享受到“無癌防癌、有癌早治”。

【關鍵詞】薄層液基細胞學;宮頸癌;篩查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起源于子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宮頸癌早期并無癥狀,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通過篩查發現CIN并及時治療高級別病變,是預防子宮頸癌有效的措施。本文將對我市2011—2013年期間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臨床分析,從而探討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在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為提高宮頸癌檢出率提供可靠依據,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地區2011—2013年共完成宮頸癌篩查40080例,年齡35~64歲,平均年齡(48.32±7.59)歲,其中2011年10036例、2012年15052例、2013年15000例。

1.2 方法

1.2.1 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35~64歲有性生活的婦女;②在本地區居住1年以上、自愿參加并且能接受檢查者;③因非宮頸癌或非宮頸病變原因行子宮全切術者除外。

1.2.2 研究方法 對2011—2013年本地區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2011—2012年采取宮頸脫落細胞巴氏涂片檢查法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2013年改用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法。采用國家衛生部頒發的《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項目技術方案》,對初篩結果陽性病例給予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者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分析方法為查閱相關個案資料,詢問當事醫護人員及患者等。記錄2011—2013年宮頸癌細胞學檢查疾病檢出情況并與病理檢查結果對比,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2.3 檢查方法 ①巴氏涂片檢查:指導受檢者取截石位,窺陰器充分暴露子宮頸后使用無菌棉球擦拭宮頸表面分泌物,待清理干凈后利用宮頸刮板以宮頸外口為圓心,輕輕刮取一周,避免損傷組織引起出血而影響檢查結果。將宮頸刮板所得標本均勻涂抹于載玻片上,經常規制片處理后進行細胞學檢查,以II B級及以上為檢查結果陽性;②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臨床醫師進行取材,專用宮頸刷采樣,宮頸刷的中央刷毛部分輕輕插入子宮頸管,使較短的刷毛能夠完全接觸到子宮頸口,柔和地向前抵住宮頸刷,并按同一個時針方向轉動宮頸刷5周,將收集的細胞洗入盛有Thinprep保存液的試劑盒中,由LTS(麗拓)LT-YJ2000自動液基薄層細胞制片機完成細胞分散、細胞采集、細胞轉移、染色等過程,最后由細胞學醫師根據伯塞斯達系統(The Bethesda System,TBS)報告方式做出描述性診斷報告,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ASCUS)、不能排除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不典型鱗狀細胞(ASC-H)、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鱗狀細胞癌(SCC)、不典型腺細胞(AGC)、腺原位癌(AIS)及腺癌(GLCA)為檢查結果陽性;③陰道鏡及病理檢查:對巴氏涂片法或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陽性患者給予陰道鏡檢查,若陰道鏡檢查結果可疑或異常者則在陰道鏡下行宮頸多點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組織病理學診斷包括:正?;蜓装Y;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按輕、中、重分為3級,輕度不典型增生(CIN1)、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原位腺癌(AIS)、微小浸潤癌、浸潤癌及其他。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統稱為宮頸癌前病變。所有樣本均指定正規醫療機構持證實驗室檢查人員完成,記錄2011—2013年本區域宮頸癌篩查結果,給予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由χ-±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檢查結果陽性符合率情況 從2011—2013年本地區宮頸癌篩查結果可知,2013年初篩陽性情況與病理檢查陽性符合率最高(23.60%),而2011年符合率僅為15.05%,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2.2 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檢出情況 2011—2013年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檢出率均逐年上升,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2。

3 討論

研究表明[1],由于近年來人們生活習慣及生活結構改變等因素共同作用,宮頸癌發病率呈顯著上升趨勢,保障此類患者療效及預后的關鍵因素是及時確診并采取正確治療措施。

巴氏涂片檢查法(Pap Smear Examination,PAP)是臨床傳統的宮頸癌篩查方法。研究表明[2],應用巴氏涂片法雖可獲得一定的宮頸癌檢出率,但假陽性及假陰性發生率較高,易出現誤診、漏診等情況,貽誤患者治療時機,造成嚴重后果,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隨著臨床醫學水平不斷進步,薄層液基細胞學(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篩查宮頸癌工作中并取得顯著效果。有研究顯示[3],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是將宮頸外口及宮頸管脫落細胞收集后洗至Thinprep專用保存液中,此舉可基本保存所得全部標本,避免常規涂片時由于過度干燥使細胞學檢測結果假陰性。使用薄層液基細胞學篩查宮頸癌準確性顯著優于巴氏涂片法。

本文研究可知,2013年開始在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中推廣使用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法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后,不論是篩查出疾病的陽性率和準確率,還是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檢出率均比2011、2012年使用傳統的巴氏涂片法檢查有明顯提高。綜上所述,與傳統的巴氏涂片方法相比,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是宮頸疾病更為有效的篩查方法,適合在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項目中推廣,讓廣大農村婦女真正享受到“無癌防癌、有癌早治”。

參考文獻

[1]唐學研,楊秀群.宮頸癌篩查的意義及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 2013,5(5):687-688.

[2] Sankaranarayanan R, Basu P, Wesley R, et a1. Accuracy of visualscreening for cervical neoplasia:results from an IARC muhicentre studyin India and Mfica[J]. Int J Cancer, 2013,110(21):907.[3]李文藝,尹格平,崔麗.液基細胞學在子宮頸病變篩查中的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2,24(3):309-310.

猜你喜歡
宮頸癌篩查
點贊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體檢
卒中后認知障礙的臨床篩查與干預
二維超聲與四維超聲篩查方法在篩查不同孕周產前超聲篩查胎兒畸形情況的應用價值
中老年女性的宮頸癌預防
預防宮頸癌,篩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營養不良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比較
智力篩查,靠不靠譜?
Hepsin及HMGB-1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與侵襲性相關性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扶正解毒湯聯合調強放療治療宮頸癌5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