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及監管路徑分析

2014-07-04 20:17張曉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監管

張曉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摘要: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的結合,是借助與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實現資金流通,支付和信息功能的新興金融模式,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與大數據、云計算、社交網絡、搜索引擎等液態的發展密不可分?;ヂ摼W金融的發展改變了我國的金融生態。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監管;普惠金融

互聯網金融是運用互聯網技術與精神,實現資金融通和金融服務的新興金融模式,本質上是一種更民主、更具普惠性的金融形式。移動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搜索引擎等新興技術與傳統金融深入結合,催生出形態各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ヂ摼W金融從無到有,從萌芽到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說明,互聯網金融所帶來創新不僅僅體現在技術層面的飛躍,更承載了互聯網精神。

一、行業加速發展初期:普惠性突出

在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即2005年以前,該階段內,互聯網金融的結合主要體現在互聯網對金融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幫助銀行把業務搬到網絡上,這個階段尚未出現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液態。

第二階段為2005年至2011年,此時間段內,互聯網的觸角觸及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與此相適應,第三方支付機構逐漸成長起來,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開始從技術領域深入到金融業務領域,這個階段標志的事件是2011年人民銀行開始發方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機構進入發展軌道。

第三階段是2012年至今,剛剛過去的2013年可以說是互聯網金融得到迅速發展的元年:P2P網絡平臺快速的發展、天使匯等為代表為眾籌融資平臺開始起步、第一家專業網絡保險公司獲批、一些銀行及電子商務以互聯網為依托對業務模式進行重新的改造,加速建設線上的創新平臺。

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在資金配比效果、渠道、數據信息、交流成本、系統技術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其造就新的金融液態,更能做到普惠金融,開放平等合作。換句話說,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是有一個挑戰,但是給傳統金融注入理念,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帶來新的競爭,促生新的合作。

從普惠金融的角度而言,互聯網金融對于促進傳統銀行的轉型將有諸多可借鑒的因素。眾所周知,傳統銀行的優勢是信息量充沛,客戶廣泛,網點眾多,專業人才聚集??梢哉f,只要商業銀行借鑒或者利用互聯網所帶來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方法來促進自己的轉型,未來仍大有可為。商業銀行像過去一樣靠利差生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商業銀行未來可以嘗試深入的資產管理業務,這樣商業銀行和互聯網金融就結合起來了。

另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催生了大量數據的產生。大數據信息集散處理將大大提升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風險控制效果,互聯網產生大數據,大數據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事實分析和挖掘客戶交易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準確預測客戶行為,在互聯網金融和營業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信息集散處理,互聯網金融必將大大提升金融服務于風險管理的效果。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中期:需重視風險監管,營造良好生態體系

整體而言,互聯網金融代表了金融創新的方向,我們應該積極的態度,包括在政策測試上創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對其存在的問題應該重視和解決。要提高防范風險的能力,要打擊違法犯罪行動,保障互聯網健康的發展,讓互聯網金融能夠在市場上的金融配置中發揮非常大的作用,引導和支持互聯網的競爭,從業機構通過行業自律的形式完善管理、誠信為本、守法經營。比如說,從技術層面來說,手機支付也存在著密碼被盜,資金被盜,資金轉移安全等問題,這些都是我們要注意的。

與銀行封閉運行的業務相比,互聯網金融更容易受黑客的攻擊、病毒傾析、信息更容易被盜取、篡改,特別是是對交易者身份的真實性,有時候很難確認,存在要高的消費者信息泄露以及受欺詐誘騙的風險等等。所以,我們應該加強對互聯網音容的監管,目前從幾個方面來做這些監管,包括內部自我的自律和外部的監管。

首先,目前我們應該明確互聯網機構的法律定位,允許做各種金融服務工作,但是不能越界經營。實際上現在我們有兩個建議:第一、不能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互聯網金融不是銀行,所以說這一塊要不能突破。

其次,不能非法集資,眾籌也是一個私募,他是私募項目來做的,要對社會觀眾就是銀行。所以說現在我們掌握兩個底線,一個是不能夠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另一個不能非法集資?,F在法律規則還沒有被金融機構屬性作出明確的定位,互聯網企業尤其是P2P借貸平臺的業務活動,還沒有專門法律和規章定期有效的規范。

此外,資金第三方存款制度仍缺失,有一些P2P網絡平臺沒有建立資金第三方托管機制,會有大量投入者的資金襯跌在平臺賬戶里,如果沒有外部監管就存在資金被挪用,甚至攜款逃跑的風險。近兩年先后發生了淘金貸、優易網等P2P網絡平臺的捐款逃跑和倒閉事件,就給放貸人帶來很大的損失,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形象。

再次,健全互聯網企業的內控制度,內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發金融風險,我們可以把內控制度看作互聯網的防火墻,好的制度可以有效的防范金融風險,實踐中一些互聯網進企業片面追求業務和運營能力,采用了一些有爭議高風險的交易,也沒有建立客戶識別和交易分析報告機制,容易被步伐法子利用平臺進行洗錢創造條件。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綜合金融,既做貸款也做理財,也可能做保險,就是一個公司做多項業務,綜合業務。在銀行的管理來說它必須是設置防火墻,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注意的。包括我們現在的公共基金都出現很多問題,所以這些問題應該制度和道德是兩個方面來做的,當然是一個法律來解決這些問題。

三、互聯網金融未來:仍需加強風控,重金融民主特性

互聯網本身就是市場,不僅是個工具,要把互聯網看成是有生命的,里面有很多免費的APP,是能夠解決放貸者和貸款者之間很多問題的市場?;ヂ摼W的邊際成本趨向零,就可以解決比如說非常小的貸款、非??斓馁J款、非??鐓^域的貸款,P2P市場有可能是配置信貸資源效率最高的市場,因為它能夠在0.1秒當中找到最需要貸款的人,而且能夠付出很高利息,而且能夠使貸款獲得200%邊際收益。

P2P市場對金融的民主化和普惠化是其它工具和市場做不到的。事實上,金融是每一個人都應該獲得的最低程度的服務,金融不能是貴族化,不能成為高大上,而在這個問題上,P2P比銀行和證券公司要有優勢。

直接制約P2P網貸的信用評估、貸款定價和風險管理很多是征信系統不發達的制約下造成的,這促使很多平臺不得不開展線下的盡職調查,增加了交易成本,貸款利率就高了。

P2P網貸監管的原則是信息監管,類似于直接融資的充分信息披露原則,類似于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搜索引擎的技術,部分監管任務可以包給IT公司,比如說P2P監管,一部分業務就包給IT公司,IT公司肯定能監管好,銀監會還給它錢,這些東西不一定銀監會、證監會做,可以包給IT公司做,本身就是IT的事情,類似于行為監管,比如說通過軟件抓不良信息,而且重在事后處罰,不要事前罪推論。

結語:

金融能夠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產生顛覆性創新、有結構性創新、有技術性創新等。顛覆性創新即解構現有金融制度,更好地服務于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實體經濟;結構性創新是完善現有金融制度,如果沒有互聯網金融,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不會這么快;技術性創新是豐富現有金融功能創新。未來互聯網金融進入加速發展通道之時,其普惠性的發展須與其風控監管密切統一。

參考文獻:

[1]謝平等著. 互聯網金融手冊[M]

[2]鐘偉.馬云面臨嚴峻的“四重門”:阿里的互聯網金融解讀[J]

猜你喜歡
普惠金融互聯網金融監管
欠發達縣域普惠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農村普惠金融淺析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的影響
監管
監管和扶持并行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