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虹口區文化產業發展調查報告

2014-07-04 12:03盛大鵬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旅游經濟虹口區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2012年上海政府專項扶持項目資助,項目編號:B2208-12-13

摘要:上海市虹口區位于上海城區的東北部,其有著悠久的歷史,及至晚清民國作為美租界,虹口區保留下來甚多歷史文化遺跡和文化故事,如何保護研究并開發這些資源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為了對虹口文化產業現狀作真實客觀了解,本文特對虹口區旅游產業、藝術園區、數字媒體產業、體育經濟進行了調研,并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虹口區;文化產業;旅游經濟;藝術園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現代生活要求的普遍提高,文化旅游、文化休閑正在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后,在精神層面的消費日漸高漲,對文藝活動、藝術收藏、體育賽事、數字媒體等方面的需求越發明顯。本文經過對上海市虹口區文化產業各組成部分的業態及分布狀況調研,結合現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過程中的瓶頸等問題提出建設性看法,以期對虹口文化產業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虹口區文化產業分布發展現狀

根據國家統計局《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顯示,文化及相關產業被分為10個大類:

新聞出版發行服務、廣播電視電影服務、文化藝術服務、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文化休閑娛樂服務、工藝美術品的生產、文化產品生產的輔助生產、文化用品的生產、文化專用設備的生產。①

文化及相關產業涵蓋面較廣,涉及到傳統的文化及產業領域也新引入的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等內容,并將文化用品生產和設備生產囊括進來。但是本研究結合虹口區實際和限于現有研究條件,主要調查內容經整合包含四個方面:文化休閑旅游、藝術品經營、體育設施及其衍生產業、數字媒體產業。

(一)虹口區文化休閑旅游產業的分布

虹口區文化休閑旅游產業分布主要有: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魯迅公園、四川北路商業街、北外灘、1933老場坊等地。

1、多倫路文化名人街

多倫路,原名竇樂安路,位于虹口區東江灣路146號,原名竇樂安路,是上海的一條小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貿鬧市,北鄰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背靠內環高架、輕軌明珠線,動靜相間一里有余。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夾街小樓,櫛比鱗次,風格各異。多倫路文化街雖在地圖上難有立錐之地,但在近現代中國文化史上卻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多倫路不過550米長,卻蜿蜒蛇行,曲徑道幽。這幾年修葺翻新后,再現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滬上的人文風情

這里曾是魯迅、茅盾、郭沫若、葉圣陶、馮雪峰的舊居,夏衍、馮雪峰、瞿秋白、柔石、許幸之、潘漢年、張愛萍都在這條街上活動過。

除了名人故居遺址外,多倫路上有許多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館。包括“筷子博物館”(多倫路191號)、還有目前亞洲最大的一家古錢幣展覽館(四川北路203弄35號原湯公館)、南京鐘博物館(多倫路193號)、文風奇石藏館(多倫路189號)等,其他的私人收藏館還有:藏書票館、集報館、古陶瓷收藏館等,而給這些店鋪的牌匾題名的幾乎都是文化名人。

2、魯迅公園

魯迅公園,原名虹口公園。位于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甜愛支路,占地面積28.63萬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是上海主要歷史文化紀念性公園和中國第一個體育公園。地理位置優越,鬧中取靜,年游客量700多萬人次。園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魯迅墓,魯迅紀念館,震撼近代史的尹奉吉義舉紀念地梅園。有山有水有瀑布,山水之間,堤橋相連,景色優美??傮w上保留了英國風景園的特點。魯迅紀念館內陳列品重點表現了魯迅在上海10年的社會活動和文化生活。魯迅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6年魯迅逝世20周年時,魯迅墓由萬國公墓遷葬于此。

魯迅公園因風景秀麗、地理位置優越,吸引著全世界的游客,公園為更好地發揮服務社會、帶動周邊文化分為,曾多次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如2008年“歐姆龍”杯上海市中老年人萬步行活動、2012上海國際燈會等。

3、四川北路商業街

四川北路是上海市虹口區的一條南北向街道,全長3.7公里。以武進路為界,南段和中、北段分屬于乍浦路街道和四川北路街道?!渡虾oL土雜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北四川路跳舞場,中下等影戲院、粵菜館、粵茶樓、粵妓院、日本菜館、浴室、妓院、歐人妓院、美容院、按摩院甚多,星羅棋布,全上海除南京路、福州路以外,以北四川路為最繁盛,日夕車輛、行人擁擠?!?990年代初,上海市政府對四川北路進行了大規模改造,發展至今已成為大上海一條獨具特色的“面向工薪階層的商業大街”。四川北路也被認為是僅次于南京路和淮海路的第三大商業街。四川北路獨特的歷史風貌吸引了大量的客流,活躍了周邊的經濟。對于旅游、購物、文化休閑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其也存在歷史古跡保存方面的不善,一些舊建筑面貌不在的問題。

4、北外灘

北外灘位于虹口區南部濱江區域,西至河南北路與閘北相鄰,東到大連路與楊浦區相接,南界東大名路與黃浦相交,北臨周家嘴路沿線,是上海中心城區里市場基礎扎實且中央商務功能相當完備的板塊。作為外灘的延伸,這里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深厚的史積淀,區位優勢更是得天獨厚:坐北朝南,面水朝陽,西南處外白渡橋、吳淞路橋兩橋與老外灘相連,南面隔江與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相望,延綿起伏的古典建筑群和對岸的摩天大樓盡收眼底,與外灘、陸家嘴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共同構成黃金三角,是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重點地區之一,蘊含巨大的開發價值。

5、1933老場坊

1933老場坊原來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場,改成創意產業集聚區后繼承了原有的結構體系和空間關系,由于自身的歷史背景和建筑特質,賦予了其獨有的魅力。見證廢舊的工業老廠房如何脫胎換骨的建筑正在這個藝術覺醒的時代重獲生機。這幢建于年1933的大樓空間布局奇特,外方內園,東南西北4棟建筑圍成的四方形廠區與中間一座24邊形的主樓通過樓梯相連。整個建筑高低錯落,廊道盤旋,設計精密宛如迷宮,卻又次序分明,加工車間采用“無梁樓蓋”,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技術。上海時尚表演、發布、展示、交易、設計、服務、消費、休閑的中心,以旅游業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結合虹口區北外灘的改變形成互動,成為極具特色的區域性旅游特色產品;成為承接世博游客居住、旅游、消費的重要特色基地。②

(二)藝術園區分布

隨著藝術市場的發展,藝術集聚區成一級市場規?;l展的一種模式。2000年前后,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眾多的藝術集聚區。如北京798、北京宋莊、草場地、上海M50、上海紅坊、上海800藝術區、成都新老藍頂等等。藝術區的形成有利于資源的整合,發揮規模效應。藝術區在選址方面較青睞舊的工業廠房,這樣的地方一般采光較好、空間大,適合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虹口區溧陽路111號被藝術家們看中,2012年成立了北外灘111藝術區。北外灘111藝術園坐落于上海溧陽路111號,建筑前身為上世紀20年代英國人建造的糧倉,后經整合構建為具有相對獨立空間的三層現代風格建筑。

藝術區是1926年老房全新改建,保持建筑外觀原貌,緊靠外虹橋國際郵輪碼頭,為總高三層。一、二層有藝術創意者全部入住,三層樓面面積約1420平米用于商務辦公、藝術創作、創意設計、創業開發。目前已入住藝術家工作室和畫廊46家。期中畫廊21家,藝術家工作室15家,創意工作室、攝影工作室、工藝品店合計10家。

園區自去年成立,為活躍藝術氣氛舉辦過多次具有影響力的藝術活動。2012年5月舉辦臺灣陶藝大師呂嘉靖百件陶藝精品展。臺灣陶藝大師呂嘉靖是臺灣陶藝界的領軍人物,他的作品“喜慶豐年”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永久典藏。2012年11月舉辦行為藝術展“愚人碼頭”,這個行為展適逢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期間,當時吸引了300余名觀眾參與。為打響園區名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數字媒體產業

虹口區數字媒體產業發展較早,在2006年時上海市數字媒體產業園正式落戶虹口區。該產業園也是上海市第一家市級以數字媒體為主要內容的產業園區。產業園區以多倫路區域為核心,北至汶水路,南至海倫路,規劃面積達3萬平方公里。園區主要功能定位是以數字媒體為核心,通過建立數字媒體的技術研發、加工生產、產品發布等公共服務平臺,形成數字媒體產業鏈。

虹口區對數字媒體產業極為重視,目前引入了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虹口園區)、國家音樂產業基地、中圖藍橋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重量級項目。作為國家數字出版基地重要組成部分,虹口區聚焦重點項目,推動數字出版產業集聚發展。至去年底,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虹口園區產值突破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以上。

虹口區在資源、資金、人才、服務等各方面向數字出版傾斜,使其成為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柱。區內開辟了22家創業園區,并獲得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虹口園區稱號。眼下,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虹口園區形成三個核心園,分別為中國出版藍橋文化創意產業園、上海明珠創意產業園和上海數字電視產業園。

伴隨載體建設的,是一個個業內標桿項目。榮寶齋、人民音樂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商務印書館、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等紛紛將上海分部落戶核心園區。這些企業圍繞數字出版的產業主題,帶來了嶄新的發展項目,包括中國音樂數字出版與發行平臺、“中華字庫”工程、“漢譯名著”數據庫平臺、韜奮精神家園項目、數字聲音出版與發布平臺等。

(四)體育賽事及其相關產業

虹口足球場(以下簡稱足球場)在具有46年光榮歷史的虹口體育場原址上建造的,以專業足球場為主的多功能綜合性體育活動場所,于1998年2月22日動工,1999年2月22日落成,同年3月14日正式啟用。是全國第一家專業足球場,也是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原甲A聯賽)上海申花足球俱樂部主場。整個足球場占面積為5.6公頃,總建筑面積72557平方米,觀眾席位35000個,包廂47個,另有貴賓用房3045平方米,開發經營用房11840平方米。足球場除了可舉行高水準國際國內足球比賽外,還設有室內游泳池、乒乓房、桌球房、足球射門訓練場等全方位的體育娛樂設施,以及相配套的餐廳、美容桑拿、商場等現代化設施。

足球場不僅是上海申花的主場,除了體育賽事,在這里還舉辦過很多重量級歌手的演唱會,各種文體活動的舉辦使得虹口足球場成為虹口區的重要地標之一。這里人氣旺盛、業集中,體育用品專賣店遍布周圍。

二、虹口區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不足與建議

虹口區文化產業涉及面較廣,各產業業態較為完整,尤其是在數字媒體產業方面發展勢頭迅猛,不僅引入了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而且在產業創新方面也走在了上海的前列。在看到優點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虹口文化產業發展還有一些方面的不足值得重視。

(一)文化旅游有待做細做精,需深入開發,避免同質化。

目前全國大部分文化旅游還停留在傳統意義上的旅游上,即開發歷史建筑、陳列歷史文物,供游客參觀游覽。這種一般意義上旅游同質化太高,難以吸引具有更高層次需求人士的青睞。如何深挖區域文化資源的內涵,設計出針對不同受眾更加細化的文化休閑產品是虹口區文化旅游要做的事情之一。

(二)人才培養要跟上

在文化產業的運作流程中,人員流程是最重要的。戰略流程、營運流程非常重要,但最終也要依靠合適的人來執行。虹口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需要專業的既懂得文化又會管理開發的人才。文化產業作為新近提出的概念,是區別于傳統的文化行業,它更注重創意和內容的創新,同時關注人主體的內在體驗。在人才培養方面上海長遠集團人才庫建設給予我們有益的參考。該集團在多倫路首期開發的同時,就開始進行人才庫的建設工作。每年都引進一定數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雖然當時文化系統的經濟待遇一般,但集團以感情留人、事業留人,政治上信任他們,業務上培養他們,生活上給與盡可能的關心照顧。集團所有的涉及重大決策的會議,包括中層以上干部會議,都安排引進的大學生列席參加。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思想者協會”,鼓勵他們積極創意思考,對他們的想法和主張給予足夠的重視。還為每個引進的大學生,制定了一個業務傳幫帶計劃,指定有帶教老師,按每人的專業和能力特長進行鍛煉,一旦時機成熟,就將他們安排到一定的位置上去?,F在,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重要的崗位發揮著作用。長遠集團文化人才庫建設的成功經驗是激勵、培養和使用。從虹口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來看,對人才的培養,還需要進一步向文化產業專業培養方面延伸??梢杂杏媱?、分階段地實施文化產業人才的在職專業性培養,充分利用社會智力庫,引入專家資源,匯聚產業界、管理界、學術界先進實踐,激發文化產業人才的創新思維,提升他們的系統發展管理能力。

(三)產業間聯動不足

目前虹口區各文化產業類別間各自為政,相互的交流不足,在異業結盟和同業結盟方面還可以大有可為。北外灘111藝術區有大量的畫廊的藝術家,藝術資源豐富,而多倫路名人文化街歷史豐厚,區域優勢明顯,游人較多。兩個園區在藝術展覽、衍生品銷售等方面是可以進行一些聯動合作的。

(四)物業重管理少服務

目前上海的文化產業園區均有物業經營管理,物業方為業主提供基礎的正常運轉服務,按時收取一定的物業費用。在當前形勢下,房租、物業費用一路飆升,讓業主們深感經濟壓力。物業和業主是利益密切相關者,在房租等費用提高的同時,物業方也要承擔其更好服務的職責。如為園區贊助固定的活動,以吸引客流。物業與業主的良性互動將對園區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三、總結

虹口區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歷史資源豐厚、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如何開發好利用好這些資源有待專業人才參與。人才庫和智力庫建設是儲備人才的積極舉措;區內文化休閑旅游產業、藝術產業、數字媒體產業、體育產業發展既有優勢也有不足。再利用現有文化資源、交通資源、資金資源方面,多倫路名人文化街在二期發展中走出了精細化特色化發展的路子,值得其他園區參考。

虹口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建立在有利的組織管理機制、資金支持機制、集約化生產經營機制和人才培養使用機制之上。虹口要推進都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要塑造“文化虹口”的城市文化品牌,還必須加大城市文化營銷的力度。在區域經濟與文化政策理論的指引下,將歷史文化資源進行適度開發以保護資源的原有意味并展現當代氣質。同時加強與上海市其他區縣及周邊地區的合作、提升高校與社會產學研轉換是虹口區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參考文獻:

[1]虹口區文化局.《虹口區文化休閑娛樂產業專題調研報告》,學訊網

[2]姜毅然等.以市場為導向的日本文化創意產業[M].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版.

[3]參考百度百科:“虹口足球場”、“多倫路”

[4]陶宇.藝術品市場概論[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5]安虎森.新區域經濟學[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注解

①文化及相關產業的類別名稱和行業代碼,國家統計局2012

②以上部分內容引自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盛大鵬(1984—),男,漢族,山東濟寧人,助教,美術學碩士,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文化產業管理系,研究方向:文化產業理論與實務。

猜你喜歡
旅游經濟虹口區文化產業
送快遞
虹口區發改委到黃浦區調研建筑節能工作
向陽 向上 向善——上海市虹口區涼城第三小學培育新時代好隊員
論生態文明格局下江西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
湘西州浦市古鎮發展旅游經濟的思考
我國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
蚌埠市智能旅游與人文環境多元化調研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