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造假的成因及其防范

2014-07-04 13:33李政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防范成因

李政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摘要: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各行各業的發展都在迅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會計造假事件也層出不窮。企業從業人員為謀取更多利益作出違背職業道德的事情,公然與國家法律作對、篡改企業發展的相關數據,部分企業管理層暗中指導,為獲取暴利違法經營。企業的會計造假嚴重危及企業和相關單位及個人的發展,嚴重者會影響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正常秩序、引起社會動蕩,不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本文通過具體的分析企業會計工作中出現造假現象的成因,著重探究對造假事件的防范,以期促使更加規范化的防范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順利穩定發展。

關鍵詞:會計造假;成因;防范

財會部門掌握著企事業發展的經濟命脈,是企事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部分人員對利益的不合理的需求,導致越來越多的會計造假事件的發生。還原企事業單位的真實發展情況,保障單位的誠信是每一位會計從業人員必須遵循的職業道德準則,但在現實利益的誘惑下違法亂紀的現象與日俱增。會計從業人員主要是通過假掛賬、假結賬、假相符、假支出、假科目、假事故以及假收入等七種具體的方法在憑證、賬簿以及報表上進行作假,以達到從中獲取利益的目的。各企事業單位的會計造假嚴重的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發展的正常秩序,不利于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因而相關部門應加強打擊與治理力度,找出造假的成因,并積極研究有效的防范措施,促進國家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

一、會計造假的成因

1.法律體系存在漏洞,導致不法企業或不法分子打法律的擦邊球

我國的相關的經濟法或商法等不同的法律條款雖大面積的提出各種各樣的促使經濟依法發展的條款,但由于涉及的范圍廣泛,法律體系在相關具體的環節上仍存在漏洞,導致精通法律的企業或會計從業人員抓住法律的漏洞,在法律涵蓋不清的情況下打法律的擦邊球,謀取暴利。

2.政府的部門之間協調能力不足,造成監管力度不夠

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相應的成立了很多管理部門,由于部門之間的欠缺協調能力,導致對企事業單位的監管上大漏洞的出現。有的企業會同時受到多個部門的監管,而有的企業卻僥幸的躲過監管,成為部門監管的盲點。監管盲點的存在為不法分子提供了充分的造假時機,導致大量會計造假事件的發生。

3.企事業單位的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管機制薄弱

很多企事業單位發生會計造假事件是由于相關的領導或從業人員充分的了解單位發展的具體情況,明白企業的監管弱點,從而鉆空子通過造假謀取不法利益。因為我國的企業法人制度的建立較晚,在理論結構與整體發展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造成單位內部的監管力度不足。

4.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低,經受不住經濟利益的誘惑

會計造假事件的出現從根本上講就是相關人員為謀取利益而做出的違法亂紀的行為。部分企事業單位的財會部門進行造假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益誘惑。企業可以通過造假降低稅收支出或獲取更多的貸款與投資,節約了企業的發展成本或獲取更多的運轉資金,刺激企業的發展;財會部門的領導進行執行會計造假任務,是因其可以從中獲得更多額外的金錢與職位上的利益,這些利益往往是其奮斗多年也未必獲得的酬勞;而會計從業人員的造假行為往往與他們的薪資、職位升遷和各種獎勵掛鉤。巨額金錢的誘惑是相關企業與人員進行造假等不法行為的誘因,從根本上講是由于各級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低,沒有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立場不堅定受誘惑后很快就妥協。

5.市場經濟的消極面的影響

我國的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體制,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目標的確立積極相關改革的深化,人們在發揮積極地創造性的同時,也容易受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迷失自己。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消極觀念逐漸滲入從業人員的思想,使其與正確的價值觀念漸行漸遠。如拜金主義、消費主義與利己主義等相關思潮的產生與發展,促使人們丟掉了理應堅持的倫理道德底線。例如,很多人走上違法亂紀的行為只是為了強調其存在的價值,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

二、會計造假的防范

1.完善相關的法律規范,切實做到各項監管有法可依

防范會計造假的前提是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會計誠信的重要性。首先,要立法部門推進相關的新法的制定與推進力度,細化會計各個具體環節的規范要求。例如,詳細的制定出企業會計制度、銀行會計制度、保險會計制度等不同行業的會計制度,強化各方面制度的法律規范,促進會計行業整體的法律體系的完善。其次,強化對違法亂紀者的法律懲處力度,對造假的真正策劃與指示者實行嚴懲,造成一定嚴重后果的必須追究其相關的民事責任;對參與造假的從業人員進行誠信等方面的懲治,將會計師的行為與法律誠信掛鉤,強化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

2.強化內外部的綜合監管

強化會計造假的監管力度要從內外兩個方面進行監管。強化外部政府的監管要協調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確保對每個企業的會計部門都能進行定期的檢查,強調會計誠信的重要性,促使企事業單位的會計從業人員在敬畏法律的前提下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強化內部的企業內部的監督治理,企業內部要建立明確的由上至下的監督管理制度,促使各級工作人員相互監督、互相約束,如高層管理者要確保會計相關報表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其他工作人員可以對具體的數據進行監管,確保企業會計誠信體系的建立。

3.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建立健全會計誠信機制

首先,加強對企事業單位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的教育,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貫穿到教育的始終,促使更多的會計從業人員樹立正確的三觀、堅定立場,為企業的健康運行負責。其次,在強化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的基礎上建立健全會計誠信機制。會計誠信機制可以通過建立企事業單位、相關的中介機構以及會計從業人員的誠信信息檔案,確保其堅持原則,最后發揮社會大眾輿論的監督作用,加強媒體的教育與宣傳力度,促進全社會形成全民誠信體系,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4.建立明確的利益分配與激勵機制

在會計造假的防范過程中各企業要建立均衡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各方面的利益均衡,利益分配平均是保障從業人員正常工作的前提。完善現有的績效考核的激勵制度,各單位在實行公平的績效考核的同時對會計工作有突出貢獻的員工與各級領導實行不同程度的激勵制度。公平的激勵機制有利于促使會計從業人員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為會計行業的整體發展營造出積極向上的氛圍。

5.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維護誠信經濟秩序

營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誠信經濟秩序的良好氛圍需要政府的宏觀調控及企事業單位各級領導人的身體力行。政府相關部門加強對各企事業單位的會計部門的整體監管,使政府強制性監管在社會上形成一種敬畏效益。其次,各企事業單位要積極的建立企業會計透明制原則,將企業發展的真實情況及時的上報相關部門,并就信息在企業內部公開,實現政府與企業員工的雙重監督,維護正常經濟發展的秩序。

總結:會計造假對我國經濟建設有嚴重的影響,加強會計造假現象的防范是國家、企業和個人(尤其是會計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也是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舉措。本文通過具體的分析會計造假產生的原因,提出相關的防范方法,希望促使更加規范的防范體系的構建,確保我國經濟在健康的經濟秩序下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陽論中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的成因及治理對策[J]社科縱橫2006,2(02):49-50

[2]張向陽.淺析中小企業會計造假的成因及對策[J].大眾商務,2010,3(03):138

[3]廖新亞.淺議會計造假的成因和對策[J].科技向導,2010,10(20):413

[4]黃敬青.會計造假成因及防范對策[J].財經縱橫,2012,8(08):75

猜你喜歡
防范成因
說說兩種『白氣』的成因
色散的成因和應用
談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
暈紋石成因解讀(上)
SQL注入防護
淺析防范電能表串戶的重要性及方法
也談國際貿易合同欺詐
從工商管理角度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翻譯實踐問題及成因
“酒”類語符兩個修辭場及其成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