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社會燃燒理論”的網絡群體性事件防治策略

2014-07-24 15:24王惠琴李詩文
理論導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防治策略互聯網

王惠琴 李詩文

摘要: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是社會“燃燒物質”、社會“助燃劑”和社會“點火溫度”共同作用的結果?;凇吧鐣紵碚摗?,對于網絡群體性事件應該采取減少社會燃燒物質、增加網絡滅火劑、降低點火溫度等措施進行綜合防范治理。

關鍵詞:“社會燃燒理論”;互聯網;網絡群體性事件;防治策略

中圖分類號:D6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4)-05-0034-03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西部民族地區群體性突發事件的擴散路徑與控制對策研究”(12YJC81003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惠琴(1976-),女,河南許昌人,廣西師范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公共危機管理;李詩文(1989-),女,廣西欽州人,廣西師范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論。

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電子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日益成為新興的網絡群體性事件發生和演化的平臺。網絡群體性事件作為虛擬社會的矛盾沖突事件,其潛伏、醞釀乃至爆發與現實社會中的群體事件具有不同的演化路徑?,F實社會矛盾和沖突經過網絡的誘發、傳播、聚集、擴大甚至扭曲,引起眾多網絡公眾“聚集”,致使網絡公眾利用網絡經行串聯、組織,并在現實中非正常聚集,擾亂社會正常秩序,所產生的后果遠比傳統群體性事件的后果嚴重,對社會政治穩定無疑是嚴重的破壞。由于虛擬社會的特性,政府在處理網絡群體性事件時往往面臨更為棘手的局面。本文試圖運用“社會燃燒理論”,分析網絡群體性事件的演化過程和防治策略。

一、“社會燃燒理論”視野下的網絡群體性事件

燃燒原本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可燃物質因為劇烈氧化而發光發熱的物理和化學反應過程。20世紀初,隨著燃燒反應動力學的發展,學界對燃燒過程涉及的反應動力學機理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自然界中的燃燒現象,既有物理過程,也有化學過程。物理過程主要指物質的平衡和能量的守衡,化學過程主要指物質的變化以及變化所依賴的基本條件。[1]燃燒所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條件,即燃燒物質、助燃劑、點火溫度,缺乏其中之一,燃燒都不可能發生。[2]作為自然科學的燃燒理論被借鑒到社會科學研究以后,產生了“社會燃燒理論”。該理論認為,可以借鑒燃燒理論分析社會系統運行和群體性事件。從“社會燃燒理論”的角度來看,網絡群體性事件與自然界中的燃燒現象有高度的相似之處:(1)隨時隨地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構成了社會不穩定的“燃燒物質”;(2)互聯網扁平的非線性結構、移動通訊的快速便捷、網絡大V的推波助瀾、網絡謠言等相當于“助燃劑”;(3)具有一定規模且帶有標志性并能夠快速引起網絡公眾關注的突發性事件,可以作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導火索或“點火溫度”。因此,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是一個受到燃燒物質、助燃劑和點火溫度三者之間相互作用影響的演化過程。社會不穩定要素集合(社會矛盾)經過長期的量與質的累積,最終形成燃燒物質,在某一“突發事件”(社會點火溫度)的觸發下引燃,社會助燃劑則通過自然或者社會等觸發因子,加速燃燒過程,從而發生社會失衡(不穩定)現象,具體過程如下圖所示:

盡管網絡群體性事件是以互聯網為發生演化的載體,但是作為反映現實社會矛盾的集群性行為,它不僅僅滿足于在網絡虛擬社會生成演化,而勢必會從網上走向網下,因此隱含了成為引發社會失衡的燃點的風險。網絡公眾群體性事件不受現實生活的限制和束縛,帶有更強的群體極化傾向和微妙的虛實互動性。網絡公眾是現實公眾在網絡中的折射,網絡公眾的言論、行為、狀態都直接受到現實社會生態系統的影響,這使網絡群體性事件往往出現了網內網外互相推動、互相影響的交織局面。

二、網絡群體性事件發生和演化機理分析

1燃燒物質:聚積的利益矛盾與怨恨情緒。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首要條件是社會中聚積大量的利益矛盾與怨恨情緒。中國目前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期,隨著社會利益格局的不斷調整,社會各階層和社會成員之間的利益差別不斷拉大,利益沖突也不斷增多,利益關系的協調和統籌難度日益增大,由于利益的不滿足,許多人的怨恨情緒也日漸累積。實證研究表明,各種新舊問題在社會中不斷蔓延,利益矛盾和社會怨恨情緒不斷累積,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爆發頻率也在逐年增加。利益矛盾和社會怨恨情緒與網絡群體性事件呈現正相關關系。

2助燃劑:新媒體與網絡大V的推波助瀾。社會助燃劑是網絡群體性事件發生的必備條件。以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為依托的新媒體打破了信息傳播的傳統格局,互聯網的扁平非線性結構致使信息傳遞和獲取信息的方式大大超越了傳統物理空間的限制,網絡公眾能夠及時獲取信息,并通過微博、BBS、跟帖等形式完成網絡動員,“移動的網絡公眾”則通過微信、陌陌、飛信等移動通信軟件實現便捷實時聯系,網絡動員更具及時性、隱秘化。

網絡公眾往往根據自己的喜好、價值觀,或者是被輿論領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自愿加入到某個網絡社群體?!盎ヂ摼W作為一種交流的渠道,具備一種獨特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力量,人們可以相對容易地聯系與自己具有相似興趣、價值和信念的人?!盵3]“我的世界我做主”,這是互聯網傳播的原則,互聯網的自由言論機制,使每個網絡參與者都可以自由、及時地參與熱點討論,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顛覆了傳統媒體自上而下的傳播渠道,傳播與被傳播的界限已經模糊,“網絡審判”、“人肉搜索”、“網絡惡搞”等都反映了社會底層公眾的草根話語權,人人進入“大眾麥克風”時代。在便捷地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后,網絡公眾自主過濾、篩選和“站隊”限制了與他們自身興趣和見解相反的經驗之談,致使原有的價值想法在海量信息沖刷下不斷強化,當網絡群體性事件發生之后,不管事件與其他人的價值想法是否一致,都可以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這就是所謂“沉默的螺旋”。此外,網絡傳播的匿名性,使得網絡公眾比在現實生活中更具安全感,拋開了現實生活中法律、行政、道德的種種約束,自由地發表個人觀點,但又方便了網絡謠言的傳播,這都為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生成添上一把火。助燃劑的作用使得網絡群體性事件有走向群體極化的風險。

3點火溫度:突發性社會沖突。突發性社會沖突是網絡群體性事件的導火索。在化學燃燒過程中,煤氣和氧氣都存在的情況下并不一定會產生化學反應,只有觸及燃點,燃燒才會發生。所以,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必須具備第三個條件——點火溫度,即具體突發性社會沖突。如果沒有具體沖突(導火索),社會矛盾(社會燃燒物質)和社會助燃劑則沒有辦法引爆,一般不會引發網絡群體性事件。網絡的扁平結構使得網絡公眾能夠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和接收者,海量信息使得信息接收者如果想要核實信息的真偽成本太大,網絡使得社會燃燒反應發生的燃點越來越低,網絡信息達到燃點后就有可能以燎原野火之勢迅速在網上蔓延,引發網絡公眾聚集,乃至采取集體性行動。

綜上,網絡已經成為各種社會矛盾和體制漏洞的預警器,當某種社會利益矛盾和怨恨情緒(社會燃燒物質)累積到一定程度,遇到突發性社會沖突出現,在網絡大V的推波助瀾下,各種新興媒體中的公眾便會以激進的方式進行集群行動并映射到現實社會,網絡群體性事件就此發生。

三、網絡群體性事件的防范與治理策略

1減少社會燃燒物質。從社會沖突事件發生到網絡群體性事件發生期間,政府必須在第一時間理清公眾輿論的指向,并開誠布公地對民意做出回應,而不是采取封鎖、回避信息的策略,躲避外界質疑。政府的回應不應是冠冕堂皇的尋找借口,推卸責任,而是公開公眾所關心的核心細節,并及時遏制政府及其官員的失范和越軌行為。學者認為:“網絡公眾參與網絡熱點的討論主要是為了滿足成就感和尋找被重視的感覺,因此某種意義上多數網絡公眾是通情達理的,一旦自己的訴求和想法被官方或者主流媒體所認同,自身的成就感得到滿足,就會退出?!盵4]政府在平復民意的過程中不應該低估公眾自身理性判斷力。但長期以來,政府運行的基礎是單中心的權力結構模式,采取的是單向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政府處在一個至高無上的位置,官員思維中仍保留著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這種權力結構模式、管理模式和官員思維方式使得政府在處理網絡群體性事件時不可避免地帶有官僚主義色彩。

網絡群體性事件近年來之所以頻頻發生,除了互聯網技術所帶來的信息爆炸,公民日益高漲的參與情緒之外,根源其實在于上述體制的缺陷。由于我國體制框架存在著弊病,才會在具體事件發生后招致了民怨沸騰,甚至產生了激進式的抗議?!袄渍徊谎乓曨l”事件體現了公眾對官員腐敗的痛恨,“李某某打人”事件所引發的議論也從側面體現了公眾對于官員濫用權力和裙帶關系的厭惡,“黃浦江漂浮死豬”事件和“郭美美”事件暴露了政府民生治理、慈善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問題。因此,維護健康穩定的社會,真正減少社會燃燒物質,必須依靠審時度勢的制度改革,建立訴求匯集、分析提取、相應解決的相關機制,聯動政府與民間、網上與網下的資源,構筑整體訴求相應的互動平臺,要將我國體制框架中的弊病所暴露的制度缺陷納入到制度改革軌道中去。在網絡社會,政府和官員都必須反思和重構權力結構模式、管理模式和思維方式。

2增加網絡滅火劑,凈化網絡輿論環境。首先,通過“網絡輿論領袖”引導網絡集群。拉扎斯菲爾德等人提出的“兩級傳播”理論認為,媒介信息首先抵達輿論領袖,然后由他們有選擇地傳遞給一般受眾,即“媒介信息→輿論領袖→一般受眾”。網絡輿論領袖是指:在人際互動和信息傳遞過程中,經常為他人提供信息、觀點或建議并對他人施加影響的人物。勒龐認為:“只要有一些生物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動物還是人,人們都會本能的讓自己處于一個頭領的統治下?!盵5]當發生網絡內聚時,網絡公眾會按照本能去尋找一個可以信賴的意見,也就是說,網絡公眾的個體意見往往會受到網絡輿論領袖的影響,這是一種“從眾心理”。因此在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處理過程中,如果能夠獲得“網絡輿論領袖”的支持,也就能夠贏得他們所在群體的更多人的認同,所以,政府要重視網絡輿論領袖對于互聯網信息平臺的影響,要注意培養、引導和規范網絡輿論領袖,利用這些“輿論領袖”來引導網上輿論,使網絡公眾能夠客觀理性地看待問題。

其次,加強網絡媒介素養教育,提升網絡公眾媒介素質。媒介素養教育是大眾傳媒時期的重要教育思想和方式,它以培養人的媒介素養為核心,使人們具備正確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對媒介所傳遞的信息能夠理解其意義以及獨立判斷其機制的認知結構。[6]網絡作為一個新型交流平臺,為網絡公眾與政府搭建了一個新的交流渠道。網絡具有開放性、多元性等特點,網絡公眾會根據自身喜好、價值觀、利益取向等方面因素傳播信息,這也導致了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而且因為網絡自身的自由性和匿名性,使得部分網絡公眾的言論過于編激,甚至會煽動或被煽動進行網絡攻擊等不良行為,誘發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爆發。通過媒介教育,可以使網絡公眾在眾多的網絡信息中辨別真假,具備參與信息傳播中所包含的法律相關知識、抵制不良輿論和不實輿論,在尊重他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以理性的態度、文明合法的方式,客觀地表達自身的利益訴求,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

最后,健全網絡管理的相關法規?!皼]有規矩,不成方圓”,通過網絡立法可以規范網絡公眾行為,為網絡集群行動提供法律標準。我國目前已經頒布了《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方法》《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各網絡主流媒體也共同簽署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自律公約》等行業自律制度。但是到目前為止,對于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認定、對于網絡言論內容的界限、對于違規行為的規范等依舊是法律空白,這就導致部分激進的網絡公眾鉆法律法規的“漏洞”,打“擦邊球”的行為時有發生。因此,我國還需根據具體情況進一步加強研究制定有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法律法規。

3降低點火溫度,維護社會安定穩定。首先,建立暢通的公眾利益表達渠道并對網絡民意進行實時疏導。網絡群體性事件實際上是網絡公眾的利益表達方式,它往往在正常的利益訴求渠道不暢通的情況下發生。因此,要預防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就應著力構建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有效溝通機制,建設暢通的民意訴求表達渠道,做好政府與公眾的意見溝通工作,因勢利導化解社會矛盾,將利益訴求引導到依法、理性、健康的軌道上來。[7]政府要認真聽取民意,了解公眾需求,及時制定切合民意的政策,化解公眾對政府的質疑和誤解。面對網絡輿情信息龐雜又不斷發生變化的特點,政府要在收集社情民意過程中,充分利用新媒體來構建政府與公眾之間更加暢通的溝通渠道。

其次,建立健全網絡群體性事件的監測預警機制。應對網絡群體性事件,政府應構建快速反應的、能力與機制多位一體的監測預警管理體系。主要包括:(1)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并對網絡群體性事件進行綜合評估,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并采取相應措施。針對多發型網絡群體性事件要進行總結,做好預案,在危機發生后,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第一時間信息公開,引導輿論導向,降低網絡群體性事件的負面影響。[8](2)提高信息收集、甄別、回應的系統性能力,成立網絡輿情管理中心,負責匯總、分析和整理各部門收集的網絡輿情,協助各職能部門制定靈活的應對之策。此外,政府需不斷加強網絡輿情管理的技術手段,完善硬件設施,借助先進的技術設施對網絡輿情進行收集、甄別、預警。(3)構建多元的網上輿情預警與管理機制,提高輿情應對能力;重視利用自身現有的網上輿情監控系統,24小時不間斷地對重點網站、重點論壇的輿情進行日常監測。

最后,建立網絡謠言的預防控制機制。權威消息的發布是消除謠言的最終力量。網絡謠言是在權威信息缺失和滯后的情況下產生的,因此,保證相關信息透明公開是消除網絡謠言的根本。網絡群體性事件發生后,政府不應該“捂蓋子”,而是應該通過相關權威機構第一時間發布信息,除了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一時間對謠言澄清之外,還可以通過權威和主流網站建立新聞專題,設立專題網站并保持隨時更新,使得相關信息快速直接到達網絡公眾面前。[9]與此同時,對于相關的謠言貼要及時刪除,將網絡謠言扼殺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1]牛文元. 社會物理學與中國社會穩定預警系統[J].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1,(1).

[2]牛文元. 社會物理學理論與應用[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77.

[3]John A. Bargh, Katelyn Y.A.McKenna.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Life[M].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55.

[4]喻國明,李彪.輿情熱點中政府危機干預的特點及借鑒意義[J]. 新聞與寫作,2009,(6).

[5]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 馮克利,譯.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21.

[6]許浩.信息時代加強媒介素養教育的緊迫性[J].中州大學學報,2004,(4).

[7]朱力,盧亞楠. 現代集體行為中的新結構要素——網絡助燃理論探討[J]. 江蘇社會科學,2009,(6).

[8]杜駿飛.政府網絡危機[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1:62.

[9]燕道成.群體性事件中網絡輿情研究[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13:142.

【責任編輯:閆生金】

猜你喜歡
防治策略互聯網
高速公路橋梁病害的防治策略探討
工民建筑施工中墻體裂縫的防治策略探討
關于冷卻塔的落水噪聲及其防治策略探討
探析生物入侵對我國生態環境的重要影響及防治策略
52例眼外傷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研究
建筑施工用電的安全隱患與防治策略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