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的設計與建構

2014-07-25 19:19鄧謹李娜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

鄧謹+李娜

摘要:研究性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生成性教學方式,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相契合,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方向。文章從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環節設計、教學情境創設和教學考評體系重構四個方面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的設計與建構。

關鍵詞:研究性教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4107(2014)06-0003-03

研究性教學是教師以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研究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教學[1]。梅滋指出:“大學不僅傳授知識,而且還教授研究?!盵2]從20世紀50年代歐美大力倡導研究性教學以來,把科學研究引入到高校教學已經成為共識。當前我國教育事業進入改革的攻堅階段,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高校教育改革的目標取向。而研究性教學作為一種順應時代要求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教學理念,必然成為高校教學改革的方向。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中明確提出:“高校要積極推動研究性教學,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薄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要注重學思結合,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營造獨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環境[3]。黨的十八大報告更是強調:“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毖芯啃越虒W理念的引入,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對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也是重要突破口。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要取得成效,關鍵是以理服人,提高教學內容的學理性。以理服人,需要把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放在研究性教學的設計和建構上,驅動師生雙方去“研究”,把“理”建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和大學生成長實際的基礎上。研究性教學不是告訴學生“理論是什么”,而是設計、組織、啟發和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么‘理論是什么”,是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生成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這樣的研究性教學設計才能使學生由認知理論達到認同理論,并有利于進一步形成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

基于上述認識,沿著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本文從理論內容優化、教學環節設計、教學情境創設和教學考評體系重構四個方面設計和建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研究性教學,以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具有一定創新和借鑒。

一、優化教學內容

優化教學內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開展的先決性條件。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授內容既要體現理想性和先進性,又要體現現實性和普遍性;既要面向學科發展和課程內容中的重點和前瞻問題,又要面向社會現實和學生生活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龐大復雜,必須通過研究,才能凝練出有效的講授專題和學習主題,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生長和作用的基點。

(一)突出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教育

學習馬克思主義,應該學什么,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應該回答的首要問題。恩格斯明確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盵4]從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和教育目標的實現訴求來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應該立足使學生終身受益、健康成長的方面。重點應該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而不是針對特定時代和特定事件所做的特定結論。首先,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應該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弘揚的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重在強調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結合中國社會轉型期人們思想觀念和社會心態發生的深刻變化、大學生的思想現狀及成長中的突出問題展開研究,把理論教育、價值教育和勵志教育結合起來,凝練教學內容,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其次,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學生科學思維方式的訓練和養成過程,在教學內容上應該突出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認識、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絕不是教條,確實是幫助他們的方法論,并且有意識地去運用,逐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二)做好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和信念體系的轉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現用的教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點教材,集中了學科優秀專家的集體智慧和學科已有的研究成果,是教學的根本。但是,其學科性、理論性和政策性的語言表述不利于直接運用到教學中,因此教育部和教材編寫專家一直強調通過研究,做好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和信念體系轉化,既積極保留現有教材的精髓,又賦予新的講學內容和知識架構,研究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突出時代性,保障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解讀切近實際,具有前瞻性和真實性。就當前階段來講,其一,突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應該積極研究十八大報告精神和中國夢如何進教學內容、進課堂和進學生頭腦,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脈絡,堅定學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其二,在全球化視野中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要在教學內容整合中關注國內外學者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成果,又要了解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歷史和發展狀況、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道路、理論和制度狀況,進行理論和實踐的比較研究。

(三)尊重大學生的成長需求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必須生活化,切近大學生成長實際,才能觸動大學生的場域意識,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學能力與中學生相比,有了較大的提高。90后尤其是95后更渴望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張揚自己的個性,滿足自身的認知需要和利益需要,尤其是實現個人價值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選擇自主成長策略: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中,必須進行個性化的目標定向——切合大學生實際,建構開放的知識體系、合理的自我歸因和開放的思維方式,突出科研能力和創新品質的培養。

二、設計教學環節

教學環節設計是研究性教學實施的規劃性條件。思想政治理論課雖然有既定的教學目標和統一的教學內容,但落腳點是學生的健康發展,以尊重學生的自我成長需要為前提,以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為出發點,以達到提高學生研究意識和能力為目標[5]。因此,課堂教學過程的開放性是研究性教學的基本特征。

(一)超越課堂時限設計教學任務和師生角色

研究性教學設計中,教師的角色不是單純的教書匠,而是研究者、設計者、組織者、指導者、評論者和激勵者的多重身份;學生也不僅僅是被教授和灌輸的對象,應該是問題的發現者、討論者、協商者、表達者、總結者和學習意義的建構者。教師在進行教學環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課前、課中、課后不同學習時間內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和師生的角色定位。課前,主要圍繞教學內容的凝練和教學環節的預期,教師是研究者、設計者,學生是問題的發現者和討論者;課中,主要圍繞教學內容的展開,教師是講授者,同時是組織者和評論者,學生是協商者和表達者;課后,圍繞教學內容的進一步總結和意義提升,教師是指導者和激勵者,學生是總結者和學習意義的建構者。引導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問題的自我建構,從而為后續的課堂教學提供豐富的、結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課后的教學任務在下一次課堂教學剛剛開始后,教師可以通過回答問題、精彩展示和意義建構等環節給學生展示和表達的機會。

(二)合理配置“教”和“學”的時間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傳統教學幾乎是教師獨占了課堂時間,學生的場域意識缺乏,抬頭率很低,更不用說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必須突破傳統的教師單一授課的課堂時間既定分配,通過“教”和“學”時間的合理配置,給學生的參與、協商和表達留出合適的時間,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表現欲望,才能產生出一種新的沖擊力,從而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和時效性。

(三)探究教學方式和方法的適度復合式運用

目前,可用的教學方法很多,但是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的特征,不是方法越多就越管用,而應遵循適度原則,即基于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需要研究建構式、問題式、體驗式和社會實踐式等多種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式及手段的相互融合在研究性教學目標達成中的功能和定位,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方式組合,激勵、引導和幫助學生主動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

三、創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創設是研究性教學進行的策略性條件。研究性教學的情境創設是基于來自課程前沿和實踐的真實問題,創設學生學習的最近真實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對社會和未來工作的適應能力。

(一)引智問題情景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苯虒W即教問題構建。知識、創造始于問題,研究性教學就是問題式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如果強制灌輸,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和疏離。怎么才能夠把學生引入自由學習和探索的過程,入口和牽引就是問題情景的建構。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也是解決思想問題的課程:比如學科中的理論難點問題,現實社會中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學生自身成長中的焦點問題,都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回答的問題。把學生引向問題情境中,不僅是對書本知識,更是對現實問題自覺地去設問,通過對問題的質疑和思考,學生已經進入了自主學習的情境中,問題的解決和思想的改變成為一種自然流淌的過程。這樣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傳遞了知識,也傳遞了思維方法和理性解決問題的智慧,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健康成長。

(二)建構協商情景

問題的創設只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情境創設的開端,過程的建構是實施的中間環節。教師在組織教學中可以思考如何為學生提供這樣的自主學習環境、場所和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工具和信息資源,如網絡信息、文字、經典原著、書籍、期刊、音像、多媒體課件等,通過觀點的交鋒和交流,團隊的協作和支持,PPT的制作和表述,主動、自由和愉悅地建構新思想和新觀念。具體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協商情景創設應該基于教師自主學習的策略設計,包括啟發設計、組織設計、參與設計、鼓勵設計和點評設計等策略。從操作環節講,需要強化“問題導入”、“案例解讀”、“學術鏈接”和“學生主題講評”等環節的情景創設。

(三)達致意義情景

學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的認知主體和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所以研究性學習強調把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作為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義情景設置,服從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和功能定位: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實現知識向立場、觀點、信念、素質和能力轉化。因此,意義情景的建構,不僅包括理論和思想的轉變設計,還包括學生如何去踐行的意義建構。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建構和協商,了解了“是什么”和“為什么”,“如何踐行”,自覺清除原來一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在解放思想中建構起新的思想觀念,自覺通過思想情感的體驗達到思想的轉變和升華,從而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目標。

四、重構教學考評體系

重構教學考評體系是研究性教學可持續的導向性條件。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考評體系重構需要貫徹以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為主旨,實現考評的三結合:把數量評價與質量評價相結合,把知識考查與能力考查相結合,把結果考查與過程考查相結合,從“一考定成績”轉向考查學生的立場、觀點、信念、素質和能力。

具體講:第一,試題類型由“知識考核型”向有利于考查學生的立場、觀點、信念、素質和能力轉型。增加辨析題和材料分析題的比重,降低簡答題和論述題的比重,取消填空題和單項選擇題,考核學生理論分析現實的能力。第二,加大平時成績比重。以檢驗學生的創新和研究能力為主旨,平時考核方式轉向適度多元化,注重各種“課堂互動”的組合方式,如辯論、討論、小組主題講評等方式。這些方式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為一體,有利于提高課程教學的效度、深度和活度,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應對能力、抗摔打的耐挫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加大對學生守紀律和秩序感的考察,引導學生做有紀律、有秩序的公民,有利于實現“四有”新人的培養目標。

上述研究發現,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的建構和設計符合大學生的認知水平、成長實際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特征,既有理論意義又有現實價值:有助于教師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有利于教師由教書匠向專家化方向發展,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與學術水平;有助于調動大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創新能力,從認知理論走向認同理論;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科學研究素養,早日成為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宏祥等.大學研究性教學內涵、特征和過程[J].湖南社會科學,2008,(5).

[2]Jone Theodore Merz.A History of European Scien-tific Though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65:167.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中國網,china.com.cn.2010-03-01.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5]顧沛.把握研究性教學 推進課堂教學方法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09,(7).

收稿日期:2013-09-23

作者簡介:鄧謹(1969—),女,陜西富平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思政部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研究。

基金項目: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教改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主題研究性教學設計與實踐”(Y1102141);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教改項目“互動式教學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中的運用”(JY1102145)

猜你喜歡
研究性教學思想政治理論課高校
水質工程學課程群研究性教學改革與實踐
研究性教學理念下的普通心理學教學改革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