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為法治精神

2014-07-29 13:46王人博
人民教育 2014年23期
關鍵詞:德性講臺人格

王人博

法治是現代世界的文明形態,也是現代人的一種基本生活方式。世界上的法治實踐有千般模樣,其精神卻是共通的,那就是恪守法律規則,尊從德性。自然世界都有它的節律,而我們人類世界只有溫良有序,才會變得更好?!皽亓肌奔仁乾F代文明形態,也是現代人必需的教養。法治精神既包含了理性規則,也內化有溫良德性。所以,一個法治社會的公民既要服從(國家法律的)外在規則,也要具有內在的公民道德?!胺ū淼吕铩?,表里如一,相互為用。法治與德性的完美結合,才能使心靈與行為和諧統一。

說得簡單一點,法治就是使我們每一個人言有矩,行有度,為人處事有方寸。少一些言語的戾氣而多一些善意,少一些行為的恣肆而多一些謙恭,這是法治精神的題中之義。

就我們每一個個體而言,守住本分,不越規矩,這是建成法治社會的基礎。法治并不需要宏大敘事,也無須壯懷激烈,它言透的是人世間最普通的道理:官有官道,民有民德。法治之下,官員應知道自己手中權柄的邊界;與法治打交道最近的法官,應該明白自己的角色和分量。要知道,“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法治社會,講究的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靶攀爻兄Z”、“童叟無欺”,這是法治社會的基本價值。

法治既是治國平天下的大事,也是在我們身邊的點滴小事:一個法治社會就是開車的人不橫沖直闖,知道紅綠燈的價值;過馬路的行人不會站在斑馬線上“湊夠一撥兒人就走”。要知道,法治與人數無關,只與規則有關?!胺ú回煴姟辈坏扔谌硕嗑涂梢詿o視規則;法治不可能消除冤屈,但它會對冤屈做出一定的補償,人在無助的時候恰恰需要這種補償。法治是人在無望的時候的最后慰藉。

法治精神之于教師更為重要。教師的三尺講臺,不僅僅是播撒知識之地,也是造就公民的搖籃。教師培養學生為合格的公民,首先自己得是個好的公民導師。正所謂“身正為范、德高為師”,教師站在講臺上,就應是一座標準的公民像。

說到底,尊重法律規則的實質是尊重人格。中小學教育應該是鍛造現代公民獨立人格、自由精神的初步與起始,初始成而事半成。法治的長久事業一半在公民教育與養成。公民教育的精髓就在于人格教育。法國著名社會學家涂爾干就說過:“在歷史中,我們發現人格總是希望贏得尊重。再沒有比這樣的準則更擲地有聲的了?!睂W校是世俗學理與道德學說的源泉,中小學教師能從這里汲取泉水,并在講臺上和談話中把它灑在學生身上。人格成公民便成,法治之命則長矣!

猜你喜歡
德性講臺人格
以鳥喻人
《人格的發展——巴金傳》(評傳)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嗎?
"安身之所"
從樊遲三問“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德性能帶來好生活嗎?
德性能帶來好生活嗎?
講臺
漫畫之頁
亞里士多德倫理學與現代德性倫理學的建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