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格本位”職業教育模式探討

2014-08-15 00:51崔文丹
中國校外教育 2014年13期
關鍵詞:技術學校人格崗位

◆崔文丹

(吉林省樺甸市職業教育中心)

一、問題的提出

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以技能“熟練”見長,就業時崗位能力的匹配度高,短時間內也能有一定的創新表現,受企業歡迎,形成“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好就業”的籠統印象。但在兩三年以后,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發展后勁明顯不足,絕大多數學生表現趨于平淡,在可持續發展差強人意,這既是學生職業成長的缺憾,也容易成為企業抱怨。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發展后勁不足,值得探究。

二、“技能本位”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就業后發展后勁不足問題,是“技能本位”教育模式的結果?!凹寄鼙疚弧钡穆殬I教育是按照企業職業崗位設置,以培養一線工人的工作能力為中心來確定理論教學與實訓內容的一種教學模式。第一步,把具體職業或崗位全部工作,分解成為獨立的工作職責,每項工作職責可成是從事該職業應具備的綜合能力;第二步,根據履行每項工作任務的需要,再把每項工作分解為相關若干工作任務,每項任務看作是完成該項職業應具備的一項專項技能;第三步,根據崗位分析確定該崗位應具備的各種綜合能力、專項能力,再開發教學大綱并組織教學。這種教學模式的依據是一種勞動分工理論,其目的是來提高效率。這種以崗位為中心的課程設置和“技能本位”職業教育在過去幾十年中,對職業教育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由于“技能本位”教育受到“把人看成經濟的工具,職業和單純的技能訓練掩蓋了人的其他一切可貴的稟賦”的西方價值觀的影響,“技能本位”教育已明顯與“以人為本”時代不相適應的局限性。

“技能本位”職業教育不能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變化。美國勞工部預測,現在20歲青年人在一生工作時間內,職業變換和工作的更將會達到6~7次之多。目前,中國人更換職業崗位的頻率由20世紀80年代的15年縮減為90年代的5年。隨著科技飛速發展,職業和知識技能不斷更新,有關資料顯示3個月就會一個新行業,傳統職業崗位不斷減少,取而代之的高科技職業崗位。馬克思曾預言,勞動內容變換必然使勞動分工發生變化,造成人員大量流動,使得人員不斷地從一種崗位轉入另一種崗位,從一個部門轉入另一個部門。我國社會人員更換職業的趨勢也在不斷加強。而不同的職業崗位對知識和技能要求都各不相同,即使在相同職業崗位上,由于崗位技能要求在提高,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才會跟上工作需要,因此,培養目標過于細化,課程內容都圍繞著過細的職業崗位“技能本位”職業進行教育,以崗位為中心的職業技術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一旦社會分工出現了變化與波動,就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了,也就發展后勁不足了。

三、人格本位教育的必要性

“人格本位”職業教育模式能夠較好地解決“技能本位”職業教育帶來的弊端?!凹寄鼙疚弧甭殬I教育培養的人其人格是不健全的?!凹寄鼙疚弧崩砟顝膭趧臃止だ碚摮霭l而構建課程體系,把每一種工藝都分解成各種精細程序,再將每種工序分配給每個人,作為工人的終身職業,使工人束縛于局部操作和工具上,結果就是工人的發展畸形化和片面化?!凹寄鼙疚弧甭殬I教育忽視了人的內在品質和精神培養,以及作為社會人的更廣泛知識理解。人類是不能控制、甚至不能決定物質力量的發展基本方向的。20世紀西方世界發展史也表明只重視物而忽視人技能本位職業教育,若沒有更高的力量制約它,勢必引起社會和自我的迷失。當技能成為中心,不受其他力量制約時,便會使人不擇手段地去征服自然,創造財富的同時,最終將威脅整個人類的生存。就個體而言,技能本位職業教育必然導致縱欲無度,引起人們精神空虛。正如俄羅斯諾維科夫所言:“如果我們把職業教育僅僅與具體生產、具體技術與具體工藝掛上鉤……我們具有的殘缺不全的人性被狹隘的職業教育和因循守舊的片面活動所歪曲”。

“人格本位”職業教育理論認為,自然人是社會人和自由人,通過主體間溝通的方式存在于世界、社會、家庭,通過語言交流,有自身的經濟、文化、種族、地理、生物、心理的背景,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教育過程是對每個人主體構建的過程,其依據實社會需要。在科學技術革命下的社會分工要求人們之間相互合作配合,就是在新經濟制度和新社會生活質量提高中都是取決于人的道德,與人格發展有密切關系,而道德的提高必須通過教育,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是提高人類道德水準的必經之路,也是促進人們不斷進步的動力。

四、“人格為本”職業教育模式探討

人格本位的職業教育發展目標是一種教育創新理念,是知識社會發展產物,符合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理念,適應學習化社會的需要。

1.培養人格健全的學生

完美的人生是在智力上應具有的杰出的思維能力、懷疑和批判的思維品質、獨立和自主的思維立場、開放和立體的思維形態,而具有強大的創造欲望和創新能力。以合理而深厚的知識體系為支撐,不斷更新知識內容來完善知識結構,使其與社會和自身的發展達到動態的平衡。全面而協調的發展各種能力,真正學會做事。在人格上,充分張揚個性、重視生命價值和主體精神,尊重他人的存在和社會的價值,成為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完美的結合的完美的人。

2.學生創造性適應社會發展

學生能夠預見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做好自我發展和自我定向,自身生命的各要素重組以達到與社會和諧發展,創造性適應社會發展。創造性適應社會的學生能實現職業教育的目的,在職業和崗位上得到個性的發展,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價值,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3.學習目的是終身學習

不論是從社會發展層面來看,還是從人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終結性學習是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整體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終身學習。學校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教育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身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因此,未來職業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學生自主人格的培養上,在學習方面的表現就是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終身學習是21世紀一個重要生存素質,也是推動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針對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普遍缺乏“后勁”的現狀,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理念必須從技能本位向人格本位轉變,從調整人才培養計劃入手,全面實施課程改革,不能只重視專業技能訓練,而應綜合開發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重視對個體生命獨立自主和強大的人格力量的鍛造,賦予個體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和動力,以提升生命質量和人生境界。

[1]周明星.論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問題——兼評職業教育的三種基本理念[J].職業技術教育,2003,(25).

[2]楊金士.職業教育興起與新舊教育思想更替[J].職教論壇,2004,(2).

[3]張健.人性提升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思考[J].職業技術教育,2003,(19).

猜你喜歡
技術學校人格崗位
長春職業技術學校簡介
列寧的偉大人格及其當代意義
CLASS STRUGGLES
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
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
醴陵市陶瓷煙花職業技術學校
遠去的平凡背影,光輝的偉大人格
在保潔崗位上兢兢業業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實施HR崗位輪換 打造復合型HRM團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