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4-08-15 00:51□劉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信貸風險不良貸款借款

□劉 錚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山西太原030006)

1 國有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主要表現

改革開放二十年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我國的商業銀行體系也逐步形成,商業銀行的改革雖然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是本身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和風險。

據審計機關對商業銀行的審計情況來看,主要面臨的風險有:(1)盈利能力不足,人均利潤率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金融違規與金融違法的行為屢禁不止,且案件時常發生,這些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揭示了我國金融業在內部的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機制方面與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不相匹配。一些銀行以風險和成本為代價,盲目地擴張業務數量和擴大市場份額,因此在處理風險創新與管理上缺乏經驗,造成一些新的金融業務出現了漏洞,從而導致金融犯罪。(3)銀行信貸資金通過財政向房地產、城市設施的建設轉化,這些貸款資金過于集中,且規模大、周期長,不利于風險的分散。

從上述的內容來看,商業銀行的問題主要存在于:金融機制不健全,沒有從根本上擺脫行政機構;內部風險管理控制薄弱,沒有建立相應的風險預警機制;缺乏有效的貸后管理措施,對人員未形成有效的制約機制。

2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中存在的問題

2.1 組織結構

同國外的專業銀行時期相比較,我國商業銀行在信貸管理的組織結構上仍是與行政體制高度聯系且呈現垂直管理的“金字塔”型的機構,這種架構長期以來并未發生實質性的變動,主要表現為:由總行領導管理下的一級、二級分行、支行和營業網點之間,以及由機構內部的行長領導管理下的科長與經辦人之間的責任分級關系和信息的匯報渠道。相比于外資銀行這種組織結構在縱向和橫向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足,如:對縱向而言,管理的鏈條較長,而對橫向而言,則分工與制衡之間的關系略顯不足。近幾年,我國商業銀行意識到縱向、橫向的不足,各級分行陸續成立了資產保全監管部、風險管理部門,主要針對不良貸款的處置和貸款風險的評估,改變了之前由信貸部壟斷統治信貸業務的格局,這樣銀行間的內部結構調整,對部門的細分化程度仍然不足,審貸部門仍然承擔著信貸管理和資產組合風險管理等職責。

2.2 風險防范意識和控制手段

我國商業銀行由于歷史原因,工作重點仍在化解存量風險上,并沒有對早期的風險防范充分重視,也就導致我國商業銀行對自身的內功修煉不足,如商業銀行該如何與企業建立信貸關系,企業所處的行業形勢等方面則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個案分析;更缺乏細致全盤的考慮,如銀行資產怎樣科學搭配、怎樣合理運用和怎樣將資產風險降到最低等;但是在借款企業是否合規方面的審核反而較為重視,如企業執照、是否有違法經營行為及對外投資比例等,也就是說對于借款企業的審核還屬于表層,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這就造成了商業銀行的多數信貸資金集中在少數貸款大戶手中。造成資金集中的主要原因是:不管國有還是民營、規模大還是規模小的商業銀行,都在盲目對“大戶、優質客戶”爭搶,導致新增貸款大量涌入壟斷行業和上市公司。短期來看這樣高度集中的貸款投向能明顯增加銀行盈利,降低不良貸款率;但是從長遠來看,則放大了商業銀行的系統性、行業性、政策性的風險,一旦出現貸款損失,不僅對放貸銀行,甚至可能波及整個銀行業。這樣的結果違背了經濟學中最容易實現的“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觀點。國內商業銀行雖然借鑒了外資銀行對于風險控制的其他環節做法,也建立了相應的風險評級制度,但信用評級只對在年初和新客戶申請時進行,并不能及時反映風險,同時該系統與外資銀行在操作性、指標體系的完整性、評級結果的普遍運用等方面也都存在一定差距。

2.3 人員制約手段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內部人員的控制仍主要在貸款責任制上,貸款的審批權處于靜態管理的狀態,導致該情況的發生有兩方面主要原因:一是商業銀行內部沒有建立起能夠相互制衡的組織體系;二是財務方面的激勵措施沒有很好地落實。為了能夠改變現狀,各家商業銀行紛紛采用相應的制度,如建立信貸資產質量第一責任人制度、對于不良貸款的終身追繳制度,同時還制定了詳細的、完整的考核辦法和處罰辦法,主要目的是為了在信息不對稱、監督困難的情況下能對信貸人員隨意加大違規成本的放貸行為進行有效的制約。如規定新增貸款要實現“零不良”,這些要求和規定雖然近乎苛刻,但能有效制約信貸人員違規放貸的行為;同時一些銀行還規定如果是員工的過錯而形成的不良貸款,銀行會立即與經辦人員解除合同,與此同時也會采用行政處分的手段來處罰有關負責人。盡管制度再嚴格、細致,對于道德風險也無法做到完全的防范,層出不窮的信貸人員內外勾結詐騙銀行資金案件便是明證,這些都說明人員的激勵機制沒有建立起來,一方面,貸款審批權主要掌握在行政職務級別較高的人員手中,基層以及中層信貸管理人員手中的自主決策權是有限的,因此挫傷了他們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激勵手段和措施仍然采用傳統的方式,過于單一。目前各商業銀行依舊采用績效進行考核的方式作為激勵手段,只是由獎勵變成了固定獎金,成為工資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兒的做法不但沒有調動信貸人員的積極性,反而失去了應有的激勵作用。

2.4 不良貸款處理策略

我國商業銀行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重貸輕管”,在貸款發放后沒有后續管理,等到問題出現之后,信貸人員和相應的信貸行才開始被動研究對策,即使能減少一部分損失,但是風險出現之后,對于商業銀行來講壞賬或呆賬的可能就會增加,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使用。在借款企業經營困難暴露后,作為債權方的商業銀行并沒有想辦法幫助企業解決目前的困境,而是急于抽回貸款,主要手段表現為對抵、押物的處置或采取司法訴訟,這對借款企業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嚴重時可將企業置于死地,這些做法不僅沒有很好地體現商業銀行信貸服務于企業的宗旨,反而成了企業無法正常運轉或破產的最終推手。

3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對策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已經成為風險管理的核心。對于怎樣確保金融安全,采用何種方法準確把握和有效防范化解信貸風險,成為各家商業銀行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由于近幾年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我國在金融產權制度方面、經營管理方面都出現了明顯的不適應,同時在信貸風險的控制理念和行為方面也出現了嚴重的偏差,這就為信貸資產的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提供了溫床。因此加強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防范和內控機制

要想使商業銀行的信貸風險有所下降,需要建立相應科學有效的風險防范和內控機制。

第一,在商業銀行內部建立風險防范、預警與控制的組織架構體系,以確保內部各機構之間能科學有效相互協調、相互制約。

第二,依據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以及風險管理的要求,不斷地落實和完善信貸貸前、貸中、貸后的三查制度、審貸分離制度和貸款管理制度以及風險責任制度等一系列內控制度,切實做到每個崗位都有各自的責任和權利,同時保證每個流程規范操作,做到真正合法合規地經營。

第三,加強內部審計的力度,建立健全風險防范與預警系統,盡可能地把風險扼殺在搖籃中;同時,為了避免內部操作人員作案,需要建立健全崗位輪換制度和強制休假制度,從各個方面控制損失。

第四,規范商行內部人員的行為,健全內部管理和操作人員的行為規范制度,避免權力集中在少數人的手里,防范人為風險。防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還需要對員工素質的提高進行相應的培訓,加強他們防范風險的意識和化解風險的能力。

3.2 優化信貸風險管理理念

重新建立信貸風險管理理念就是對信貸風險控制系統優化理念的建立,也就是對整個貸款周期都要加強風險管理,即針對借款人所屬的行業、借款人經營管理狀況以及借款人財務狀況等方面的風險信號,按照貸前調查、貸中審查、貸后追查的具體要求制定出符合借款人的風險防范措施以及風險監控機制。

一是針對借款企業建立承貸能力分析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的建立能夠分析企業的貸款規模和企業最大限度的負債能力,同時還可以分析出借款人是否有可能出現過度投資和資金被移做他用等現象,從而降低貸款的風險程度。二是利用借款企業提供的財務指標,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以及資金的使用情況。三是分析借款企業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被看作是長期借款企業的貸款是否安全的根本保障。四是評價借款企業的綜合貢獻。根據借款企業的信用、貢獻情況的不同,對借款企業的授信等級來評定,并以此為依據對借款企業進行貸款投放和管理決策。

3.3 建立有效的審批流程策略

商業銀行信貸業務流程的再造分為基本層面和操作層面兩個層次?;緦用媸菫榱送晟菩刨J審批流程,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分別在審貸分離、分級授權、授信合理、貸后管理等四個方面表現;操作層面是對基本層面在操作過程中的進一步闡釋,分別體現在:針對不同的借款企業和不同的授信額度,優化審批流程,暢通審批渠道,提高審批效率。

再造后的信貸業務流程在基本層面上分為業務受理、審查與審批、簽訂合同、放款和貸后管理五大部分,其中我們要重點加強防范的是貸后管理,貸后管理主要分三個方面:一方面,貸后日常跟蹤管理,在日常檢查的過程中如發現企業有重大變化,需要重新評估客戶的信用風險,并及時調整貸款形態。其次,信貸業務到期管理,信貸業務如到期還未歸的客戶,則要根據貸款合同中約定的條款對借款企業和擔保人進行催收;如果是由于特殊原因到期無力償還貸款的客戶,可以要求客戶申請辦理貸款展期。最后,信貸風險資產保全管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轉移信貸資產的風險,同時對不良資產進行實時監控,一旦出現問題,采取快速反應機制來處理不良資產。

3.4 優化設置風險管理崗位

不管我們的管理框架是多么完美,如果沒有優秀的人才配備和有效、科學的激勵機制,都是沒有現實意義的。因此,各商業銀行在風險管理體系內采用建立“風險經理制”的方式來完善風險崗位的設置。根據級別設立了首席、資深、高級、中級信貸主管以及信貸主管助理五個業務職務序列?!帮L險經理制”的主要職能:以風險控制和防范為責任,使管理風險在貸款審查、檢查和不良貸款中降至更低點。根據風險經理的級別和職能授予相應信貸業務審查、審批的權限,同時還建立了以“一個層次審查,雙人會簽審批”的信貸審查、審批模式,保證信貸、審貸人員及貸審委員會中的成員,能夠從多角度、多層面的揭示貸款風險點。因此,“風險經理制”的建立從機制上保證最終的審批人不主導審查,從而進一步強化了“集體決策、個人負責、權力制衡”的風險防范體系。

3.5 調整不良貸款處理辦法

第一,通過政府的力量,將公共資金注入,即在資本市場上籌資。2003年,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改,國家先后向建行、中行注資450 億美元來提高流動性和彌補資本金不足,其他的商業銀行是否也可以效仿國有商業銀行的做法,在資本市場上籌集大量的資金,部分用作清理不良貸款,來減輕銀行的債務負擔,從而提高自身的經營效益,也能給投資者更好的回報。

第二,地方政府發揮相應的作用。首先,完善地方的法規,改善信用環境,規范不良資產處置中介市場,提高其機構的誠信和服務質量,建立完善有效的不良資產的評估、拍賣、法律服務的中介市場;其次,可以直接參與不良資產的處置,如參與債務重組、債券股、資產轉換等,這樣更利于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也利于提高重組的成功率。

第三,通過市場的手段來處理不良貸款。首先,將不良貸款打包出售,這樣銀行可以迅速回收資金,提高流動性。將不良貸款打包出售,這就需要建立不良資產二級市場,成立商業化的資產管理公司和不良資產投資基金,同時放松對銀行不良貸款出售的限制,這樣一來參與交易的銀行就能根據自己的債權情況在人行批準的市場上掛牌出售,而且出售的價格還可以根據債權的風險程度和附帶的現金流來確定。其次,將資產證券化,這種方法對于很多商業銀行都使用,但筆者認為商業銀行采取該措施最重要的策略是:建立特殊目的的實體,建立破產隔離機制,加強信用等級、評級和擔保體系,引入權威服務機構管理和處置不良貸款。最后,產權多元化,是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不良資產的存量處置更為重要的一種方法,這對于完善銀行的治理結構、信貸預算的約束硬化、阻斷政府干預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四,通過自身的力量來解決不良貸款。首先,思想上提高加強風險的意識,并通過招標方式來確定評估機構對于抵押物的評估,以此來擺脫暗箱操作和道德風險。其次,增加商業銀行的風險準備金的提取比例,并將大部分的風險準備金由商業銀行的總行來集中統一使用,集中解決重點企業和行業的不良貸款。

[1]楊 力.商業銀行風險管理[M].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2]趙曉菊.銀行風險管理[M].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3]王 芳,張宗梁.銀行風險與防范[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

[4]劉錫良,羅得志. 論我國銀行不良資產的根源——信用金融層面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1(10).

[5]戴相龍.加快改革 迎接挑戰 促進中國銀行健康發展[J].求是,2002(8).

猜你喜歡
信貸風險不良貸款借款
借款捆綁婚姻關系致訴訟
不一樣的借款保證人
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控思考
中東鐵路與三喇嘛借款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新常態下銀行信貸風險管理探析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形成的內部因素
用活“三字經”密織不良貸款防控網
四川農戶小額信貸風險防范研究
不良率農行最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