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設計專業中美術史課程的教學現狀及教學方法改革

2014-08-15 00:51□裴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美術史美術作品藝術設計

□裴 銳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山西太原030024)

在人類數千年的發展史中,從來沒有離開過藝術。我們在欣賞歷史上偉大的藝術家的作品時,實際上是在和這些特別的心靈在對話。這是一種極為美妙的體驗,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可以凈化我們的靈魂。美術史課程屬于人文學科,在美術史課程的學習中會涉及大量偉大的美術作品。學生通過了解藝術作品產生的時代及欣賞美術作品的形式,可以認識人類歷史上所創造的藝術作品,了解這些作品怎樣滿足不同歷史時期的人們對物質、精神的需要,從而達到豐富學生藝術修養的目的。美術史的教學方式應該如何改革,怎樣才能使得美術史課程在美育、提高學生人文素養、傳承人類文化精華、開拓藝術創作思路等各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值得所有美術教師研究的課題。

1 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美術史課程的意義

美術史類的課程教學在高等學校藝術設計類專業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全國各大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中都有開設。學生在學習美術史論課程的過程中,了解了在漫長的人類文明發展史當中出現的各種藝術風格、裝飾造型,并且在這個過程當中通過了解美術思潮的變遷理解人類文化特質的形成和演變。我們知道,藝術設計專業的核心在于創新、在于創造。而這種創新又常常來源于對世界民族文化特質的了解?,F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藝術設計專業的創作方式也隨之產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軟件成為藝術設計的主要創作的工具。學習藝術設計的學生也越來越依賴軟件而忽視對藝術素養的培養。但是學生設計作品的水平高低與否卻往往并不取決于他的軟件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他能否對設計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與思考。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一定是具有深刻的對生活的理解和開闊的藝術視野的,只有這樣他才可能設計出具有文化意蘊的作品。所以,在國家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進行美術史課程的學習可以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積累,讓學生了解歷史上各種藝術風格的變遷并從中汲取營養,使得燦若繁星的美術作品可以成為學生設計時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例如德國設計師岡特·蘭博的作品中就借鑒了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的作品形式,而設計史上極為著名的“紅藍椅”的設計者里特維爾德也是借鑒了蒙德里安的繪畫成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標志就是來自古希臘雅典衛城上的巴特農神殿的主立面的輪廓,這個標志非常鮮明地表明了該組織的特性。

2 藝術設計專業中美術史課程教學的現狀及原因

國內各個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中都有開設美術史類的課程,但是目前這類課程所面臨的情況卻比較尷尬。從20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中國的工藝美術領域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觀念變革,被認為匠意濃重的“工藝美術”被“藝術設計”這個新名詞代替,這場開始自設計概念爭論的變革,繼而沖擊了工藝美術院校的教學模式。設計學科和與其血緣最近的美術學科表現出逐漸疏離的趨勢。藝術設計學科自身發展的需求使得學科名稱發生改變,但是這種現象卻表明了一種不甘受制于人,力圖擺脫傳統美術教學的影響的思想潮流在設計學科當中的流行。藝術設計學科是一個年輕的學科,它迫切需要建立獨立教學體系的愿望有可能會走向極端——這一切使得同屬造型藝術領域的藝術設計與美術之間的距離被人為地擴大。在目前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當中,美術對設計的影響基本被降到了最低點,即便在課程改革當中被保留的素描和色彩課也必須在前面加上“設計”二字,以顯示設計專業不同于美術專業的教學目標。至于美術史論類課程,目前只有藝術設計學科下設的藝術設計學純理論方向會把美術史課程作為必修課學習,這實質上反映了美術史教學在設計專業中被邊緣化的傾向。長期以來,美術史論類課程總是處于陪襯地位,很多學生對美術史論類課程有偏見,學習興趣不高。在學習美術史論類課程時,大多數學生都相對被動,學習動力不足,相對于其他專業課上課的時候更容易走神。這種情況對美術史論類課程的教學效果也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導致這種現象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美術史論課程師資力量不足。

高校美術史論教師的來源主要是本專業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幾年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美術史論專業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就業形勢整體比較嚴峻,因此,大多學生都不能進入高等學院從事美術史論教學。

同時,有一部分學校雖然有專業的史論課教師,但是卻因為藝術設計專業的美術史論課程課時相對較少,教師們為了能夠完成規定課時量,常常需要開設多門課程。從藝術概論到美術史再到設計學,以至于只要是理論課就無所不教。這樣也就致使他們成了“萬金油”,學術方向博而不精。甚至還有些學校讓設計教師兼上史論課程,設計教師長期從事實踐教學,在史論基礎、學術累積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開講美術史論課程,其教學效果同樣難以讓人滿意。

原因二:美術史課程目前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

目前大部分的教師還是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教授美術史課程,講授的內容讓人感覺是在口述歷史。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比較擅于形象思維,對視覺上有吸引力的具體物象感興趣,對于純理論的美術歷史的講述較易感覺乏味無聊。自然比較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如果只用美術發展的歷史作為課程的主要內容來教授,往往不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上課無精打采,很難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必須要強化藝術設計專業史論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的學識水平決定著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的水平。藝術設計專業是一個必須重視實踐的專業,藝術設計專業需要具有熟練的專業實踐能力并能指導學生設計實踐的專業技能型教師,同樣也需要具備廣博的學識,具有較強教學科研能力的史論型教師。藝術設計院系應出于讓教師更加專業化的目的,設置專門的史論課程的教師,讓他們專門教授幾門在專業上關聯緊密的課程。也可以從現有教師隊伍當中選擇有一定史論基礎知識并能起學科帶頭人作用的專業技能型教師,培訓他們系統地學習美術史專業理論知識,使教師學有專長,對教授理論課程產生興趣。教師對于學術上的熱情會感染到學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到提升。不僅如此,在課程結構的設計和教學方法的改革中也要做積極的努力,使美術史教學能夠和設計實踐更緊密地聯系起來。

3 用啟發性教學方法解決當前美術史教學中的問題

工藝美術史課程關注器物的材質研究,注重器物的制作技術的發展演化的歷程,設計史課程和工藝美術史課程相互搭配,讓學生在人文科學的大構架之中,認識造物藝術的發展規律和表現出來的人類的造物思維的演化。而人類文明對視覺美感的探究過程以及對其間出現的藝術形式的分析和學習的任務該由哪門課程來承擔呢?或許不必擔心,大多設計院校的基礎課中一般都設置了一些實踐操作課——素描、色彩等等,但這些課程都是以技法的演示再加上學生動手體驗的形式進行的,沒有要求教師為他們所講授的技法在美術史中對應一個合適的位置,同時逼仄的課時數也是不容許的。很明顯,當前沒有任何一門課程能夠替代美術史的作用,美術史課程的缺失會導致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知識結構上的重大缺陷,使得藝術設計學科的學生無法從美術作品中收獲靈感和營養。

可見,美術史課程在藝術設計專業中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課堂人數多課時少的現實情境之下,傳統的課堂講授的方法越來越顯得落后保守,美術史科目自身所具有的繁復浩大的內容體型,復雜的發展脈絡也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只有通過啟發性教學的方法,從教學理念方式方法的改革,課程結構安排上鼓勵學生進行研究探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美術史啟發性教學要針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方法與技巧的設計,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敢于取舍,在明確教學目標的要求下,選擇有助于學生開拓設計思路的知識點進行重點講授,其他的可以簡要介紹,有一些甚至可以根本不涉及。啟發性教學的關鍵就在于使美術史當中的豐富的作品與設計實踐相連接起來,在教學中恰當地設計問題,利用問題因勢利導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深入淺出地講解內容使學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美術史中的深奧規律,發現美術作品的實際作用,研究美術和設計的共通之處,了解美術作品的豐富內涵對設計實踐的作用,讓美術史課程的實用價值真正被開發出來。

4 進行美術史啟發性教學的方法

4.1 圍繞設計專題進行課程內容安排

傳統的美術史課程通常以時間、地域為單元進行知識點的羅列,這種講述方式重點不突出,大量知識的羅列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所以在啟發性教學當中我們對于課程結構的設計采用打破傳統的方式,開設以藝術風格為中心的模塊式的專題講座。模塊式的課程設計易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在知識傳授方面重點突出,給予學生的印象深刻,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課程整體安排可以改變以前按時間順序分段式的美術史授課,注重中西方美術發展過程的對比,將設計和美術史的內容相鏈接。比如,可以把課程設計為一些專題,例如:中國山水畫與設計,傳統書法藝術與設計,西方繪畫與設計的聯系等,或者利用富有個性的標題“動畫設計中的巴別塔”、“山水靈性的設計表達”等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設計專業的美術史教學尤其要重點突出在歷史當中發展出的種種藝術風格能夠對今天產生什么樣的實用價值。因此,利用現代著名的設計案例來引起學生的興趣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例如,新蘇州博物館水榭后那堵極富寫意韻味的片石假山的靈感就來源于中國山水畫藝術,我們可以以這個景觀設計案例作為設計與中國山水畫藝術之間的一個連接點,發動學生在上百張的傳統山水畫中去找尋這段景觀造型的原型,這比教師單純的演示圖片更能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等到他們終于在水墨山水畫傳統里找到設計師靈感的源流之后,就可以開始介紹中國山水畫演變的過程了。當找到最終的謎底“米氏云山”之后,原本讓人覺得深奧難解的傳統文人畫筆墨意趣就有了現實的價值。經過這樣的導入鋪墊,學生對于水墨和青綠山水畫的差異、文人畫意趣的爭論才會有更多的切實體驗。從認知心理學的理論來看,一個人積極自主思考得到的知識,比起他人灌輸的知識印象和持久性都要強。在教學活動中用美術作品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調動他們的興趣,一定會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這樣就能同時達到既傳播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藝術興趣、提高了學生藝術鑒賞力的多重目的。這樣的課堂效果是很顯著的,使得每位設計專業的學生、特別是環境藝術專業的學生馬上就會體悟到,在從事空間造型藝術的過程中從中國傳統山水畫藝術中汲取營養的重要性。

4.2 發現美術和設計的相通之處

設計學院的美術史課程必須緊密聯系設計實踐,教師要努力讓課程的內容能為學生以后的設計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審美經驗。這是追求實用審美統一的設計學科的本質要求,同時也是改革高等教育模式的時代要求。教師要讓學生在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分析的同時體會美術和設計的相通之處,這樣的教學才能幫助學生在設計實踐中實現審美與實用的統一。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的設計過程幾乎就是中國書法藝術與當代設計藝術的磨合過程,它的造型設計取自于中國傳統書法篆刻,它的造型與色調體現著漢字所顯現出來的民族氣韻,它的創意對于學習設計的學生來說也是很好的可供借鑒的經驗。在講述中國印章和書法的歷史時可以由這個設計實例展開,在有如此優秀的設計作品的提示下,學生會對具有數千年歷史的書法藝術產生一種親切的感覺,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會發現這種中國特有的藝術類型所蘊含的形式審美經驗與現代設計有著相通之處,在文化含義的層面的是單純的字體設計課無法相比的。

4.3 在藝術作品之中探索美術與設計的文化內涵

美術史的啟發性教學能夠使學生了解美術作品的思想內涵,欣賞其中所體現出的形式美感,使美術史成為設計實踐所需要的靈感來源。世界設計藝術中有大量經典實例都可以從繪畫、雕塑、建筑當中找到形式的來源,也就是說對于設計藝術實踐活動來說,中外美術作品完全可以作為設計時的素材庫來使用。種種實例都表明了美術史課程可以更好地填補設計與美術兩大學科之間的縫隙,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把造型藝術中的經驗及時轉化成孕育現代設計的營養。教師在美術史課程的教學中既要介紹中外的藝術大師和代表作品,還要講述大師的成長經歷、學習藝術的艱難歷程和偉大的人格,在故事的講述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啟發作用。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想象力、創造力,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綜合人文修養。

在目前的設計專業的美術史教學中,使用啟發性教學方法是解決現在美術史教學與設計實踐脫節的較為切實的方法之一。如何在教學中啟發學生實現美術的作用,發現美術和設計的相通之處,積極地在美術作品上發現可供借鑒的審美經驗,了解藝術品本身的深厚的文化內涵,是設計專業美術史教師深入研究教學實踐的任務。

[1]李普文.美術史教學法評議[J].美苑,2007(6).

[2]李 超,趙 陽. 高校美術史課程的教學現狀與反思[J].科教文匯,2011(4).

[3]羅 嵋.設計院校的美術史教學[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3).

猜你喜歡
美術史美術作品藝術設計
高校美術史課程教學改革之我見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花月夜》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中外美術史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混沌之美”解讀
師范院校美術史課程教學研究
——以??茖哟蚊佬g史課程為例
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