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視域下河北省城鄉教育高位均衡實現路徑

2014-08-24 03:31任朝科
河北開放大學學報 2014年6期
關鍵詞:參與者河北省城鄉

任朝科

(廊坊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文化視域下河北省城鄉教育高位均衡實現路徑

任朝科

(廊坊師范學院 教育科學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教育均衡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隨著社會發展對教育均衡不斷提出的新要求,河北省當前教育均衡問題已不再僅僅局限于經費投入、基礎設施改善等方面,還要站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高度來關注。為適應這一變化,河北省應在文化視域下加快新均衡理念的確立、各級教育制度的建設、多元文化的整合和新教育模式的探索,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高位均衡實現路徑。

河北??;文化;城鄉教育;高位均衡

公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克強總理在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教育公平具有起點公平的意義,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均衡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前提,因此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保證。作為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中的重要一極,河北省要實現向人才強省、人力資源強省的轉變,實現社會公平的發展任務,更需要以教育公平為基礎,借助城鄉教育高位均衡的力量,為建成以公平為基礎的和諧社會奠定基礎。

一、走向文化關懷是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的必然

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巨大,重視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是一個社會走向成熟的必然選擇。我國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之后,提出一系列文化發展戰略目標,開啟了以文化為驅動引擎的發展新時代。2011年,《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從戰略上對文化的改革與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2012年,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以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為統領,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文化發展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充分說明一個以文化重構與振興為標志的文化本位社會正在形成。隨著文化意識的全面覺醒,我國城鄉教育之間的差距不再僅僅表現在外在客觀物質條件上,而是更多地體現在辦學理念、學校文化、育人特色等文化方面。反觀河北省,對教育均衡的考量還主要停留在資金投入和硬件標準化建設等層面上,這雖然為實現城鄉教育均衡奠定了物質基礎,但這種“均衡”在外界干預減少或停止后,極易再次被打破。我們應清楚地認識到,要實現真正的教育均衡,僅僅滿足于物質條件的對等是遠遠不夠的,追求更為理想的高位均衡才是真正實現教育均衡的保障。因此,教育均衡的關注點必須實現從顯性到隱性的遷移,從硬件建設到理念提升的轉變,從外部物質層面到內部文化層面的轉移。在新的發展階段,河北省要實現城鄉教育均衡,就必然要從以往只注重數量、規模的粗放型發展轉變到以文化為考量標準的內在品質提升上來,使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在城鄉教育均衡推進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社會發展轉型的必然要求和教育自身的文化屬性決定了深化城鄉教育均衡研究必須加強文化視域的關照,即河北省實現城鄉教育的高位均衡必須以文化建設為實現路徑。

二、河北省城鄉教育失衡的文化關照

當前,河北省城鄉教育的物質條件差距已然逐步縮小,其教育失衡的深層原因是教育參與者受城鄉兩個不同文化圈的影響和制約,對文化資源占有量存在較大差異,進而產生的差距,這一差距經過橫向累積甚至是代際傳遞之后進一步被放大,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城鄉教育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文化差異進行比較。

1.城鄉教育失衡的原點——家庭文化差異

家庭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原始起點,對其成長和發展影響非常大。正如羅斯斯坦所說:“個體在出生以前,在進入學校以前,在進入勞動市場以前,就已經獲得了他的階級身份……這決定著他住在哪兒,上什么學校,將來可能從事什么工作,等等?!盵1]可見,家庭作為最初接受教育的場所,不但確立了個體起點的差異,而且會產生更為深遠的后繼影響,成為城鄉教育均衡被打破的原點。同時,我們注意到城鄉家庭的文化差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經濟收入的差距,“更多的家庭收入就意味著更多的資源,如更多的書籍、更好的玩具、更豐富的學前活動及音樂、美術等課程活動,為兒童的發展提供了除直接的學校環境之外的正規和非正規的學習機會”。[2]由表1可以看出,河北省城鄉家庭的收入差距較大。

表1 河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單位:元)

*數據來源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如前所述,城鄉家庭的收入差距直接影響其在家庭成員教育文化方面的消費支出,如表2、表3所示,無論是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還是作為教育文化耐用消費品的家用計算機擁有量,城鄉家庭之間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這意味著城鄉教育參與者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文化教育信息的能力和可擁有信息量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因此,城鄉教育的均衡在學校教育開始之前就已然被打破了。

表2 河北省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單位:元)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表3 河北省城鄉居民家庭每百戶家用電腦擁有量(單位:臺)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2.失衡的教育過程——城鄉學校文化差異

城鄉教育在經費、設施、師資等有形資源配置上的差異早有定論,在此不需贅述,本文更為關注的是它們在以課程文化為代表的無形資源配置上存在的巨大差異。當前河北省各教育階段課程承載的知識、觀念和價值等文化特征大多帶有城市的印記,沒有兼顧處于城鄉不同文化圈教育參與者的差異。于是,處于城市文化圈的教育參與者,因朝夕沉浸其中的文化形式與學校課程文化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所以更易于獲取課程所傳達的知識、觀念和價值,更易于在學業上取得成功。而處于農村文化圈的教育參與者由于其承繼的鄉村文化與學校課程文化之間存在較大的異質性,這使他們在課程學習中處于劣勢地位,增加了他們的學習難度,不利于學習興趣的培養,甚至會出現厭學等現象,最終導致學業不良。有形資源配置上的差異早已引起人們的重視;而鄉村教育在課程文化等無形資源配置上的劣勢卻極為隱蔽,因此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究和考量。

3.失衡的教育結果——城鄉社會文化差異

我國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直接導致農村公共財政投入嚴重不足,城鄉之間在文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隨著稅費改革的推行,各地主要靠中央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的文化事業費大部分被用于城鎮的文化事業發展。以“十一五”期間為例,河北省文化事業費共支出33.38億,但為農村人口提供文化服務的1 557個鄉鎮文化站投入經費只有2.46億元,其中2.262億元為國家專項資金?,F行的公共文化資源供給制度,使得城鄉公共文化資源無論是在量上還是在質上都存在巨大差距,這同時也造成了城鄉教育參與者擁有可支配公共文化資源的巨大差異。鄉村的公共文化設施主要依托學校,除此之外的文化教育設施近乎一無所有。當城市中的教育參與者在圖書館、博物館、青少年宮等社會公共文化設施中,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豐富閱歷的時候,農村的孩子卻只能望洋興嘆。城鄉公共文化設施的差距也直接導致了城鄉教育的失衡。

三、河北省城鄉教育失衡的文化歸因

影響城鄉教育均衡的因素有許多,在諸多影響教育均衡的因素中,文化雖然是隱性的,卻是最本質的一個因素。因此,我們要徹底解決教育失衡問題,就要從文化入手,探求教育失衡的深層原因。

1.傳統文化的積淀

現代生活日新月異,傳統文化的影響卻早已浸入我們的生活,對城鄉教育均衡自然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百F賤有序,尊卑有位”是傳統文化中等級觀念的直接表述,這一傳統在教育發展中的直接影響就是城鄉差別對待。城鎮在行政區劃中處于較高級別,因此在教育資源分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等方面獲得了優先權,占據優勢地位的城市教育在教育發展中居于領跑地位。如果在發展中不考慮城鄉教育之間文化的異質性,單純要求農村教育向城市看齊,那么農村教育注定只能成為教育競爭的陪襯和犧牲品?!叭f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學而優則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重要內容。受到這一價值觀的影響,本來具有自身特色和優勢的農村教育被納入城市文化體系中來考量,以短競長、以劣搏優,其結局是可想而知的。

2.政治文化的傾向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變革,城市在形成過程中顯示了強大的磁體功能,將政治、經濟、文化資源聚集于一身,在城鄉的發展中使二元結構日益固化,教育也是如此?!皣业墓舱邇炏葷M足甚至只反映和體現城市人的利益。表現在教育上的,如無視城市和農村兒童、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的區別,主要以城市學生的學力為依據制定的全國統一大綱、統一教材和統一標準,等等。這些‘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的實施加劇了教育不公?!盵3]可以說,城鄉二元教育政策的制定有現實因素,但更多是受到傾向城市的政治文化影響。在城市中心論的影響下,政策優先向代表高效和優質的城市教育傾斜,有了政策的支持,城市教育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優勢進一步擴大,資源占有率進一步增加,此時城鄉教育失衡的現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因此,可以說我國政治文化影響下重城輕鄉的思維方式、實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是教育失衡的直接原因。

3.多元文化的困擾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文化也從傳統的單一、封閉、保守走向現代的多元、開放、包容。多元文化深刻影響著教育的發展,“教育要使人學會與不同文化進行溝通和對話,學會回到自己的歷史經驗和生活世界中去對異質文化作出自主選擇,吸取其中一切有益的文化成果,學會文化上的承續嫁接”。[4]這本是實現教育均衡的難得機遇,但紛繁復雜的多樣性又讓教育參與者感到困惑與迷茫。隨著現代化的大力倡導,城鎮化的極力推進,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主流與非主流、現實與虛擬等各式文化形態紛紜雜沓。在一片紛雜之中,原本作為教育參與者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視角的重要一元——鄉土文化在人們的視野中漸行漸遠。遺忘本土知識、背棄鄉土文化的結果是可悲的,更是可怕的,它使原本和城市教育聯系緊密、互為補充的農村教育,失去了自身的文化根基,使農村教育參與者的成長失去了精神家園的庇護與滋養,使城鄉文化發生斷裂,城鄉教育平衡被破壞。

四、實現河北省城鄉教育高位均衡的文化路徑

1.以理念確立為基礎

如前所述,文化對城鄉教育均衡影響巨大,它既是導致城鄉教育失衡的重要因素,也可以成為實現城鄉教育高位均衡的重要動力。人是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因此文化視域下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應樹立以人為本、文化關懷、和諧發展的理念,以先進理念推進城鄉教育從以物為本向以人為本轉變,從單純物質投入向注重文化建設轉變,從城鄉教育二元割裂向城鄉教育協調均衡和諧發展轉變。在教育過程中,只有保證城鄉每一名教育參與者都能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文化支撐和優質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使他們無論身處何地都能獲得成人、成才、成功的均等機會,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全面、終身、可持續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標本兼治,即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同時,牢固樹立基于文化視域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理念,從打破城鄉教育二元體制入手,建立對農村教育的反哺補償機制,切實提升城鄉的教育品質。

2.以制度建設為保障

要改變城鄉教育二元割裂結構,需要在教育政策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真正體現科學和民主精神,充分發揮城鄉文化各自的優點。由省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教育主體共同著力,形成有效聯動,制訂出切合實際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規劃。省級主管部門可從宏觀入手,制定《城鄉教育均衡文化建設發展規劃》,對全省文化資源進行科學布局和適度調整,加強對鄉土文化開發與建設的引導,以實現優質文化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共享。城鄉各級教育主體應依托省級總體規劃,結合自身優勢,以教育主體的發展為切入點,以提升教育品質為抓手,充分發揮自身文化優勢,積極調動教育參與者的積極性,找到實現自身發展的有效途徑。在教育實踐中各級教育的主辦者、實施者和參與者共同努力,通過對有形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對無形教育資源進行科學開發,在城鄉教育之間搭建起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完善教育參與者的權利保障機制,增強教育優質資源的流動性,在教育活動中以質量檢測為依據,以評估督導為促進,引導教育走向高位均衡發展。

3.以文化整合為著力點

多元文化時代的到來,使城鄉教育均衡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充分利用各個文化形態中的積極因素推進城鄉教育的均衡。以我國傳統文化為例,“和而不同”就對城鄉教育均衡的實現具有重要積極意義。當前的教育實踐忽略了城鄉教育及其參與者的各自實際和特點,忽略了城鄉教育所處環境的文化差異,單純用統一的標準和模式去考量,一定會使城鄉教育偏離自身發展軌跡,使其失去自身特色與活力,破壞城鄉教育的和諧發展。城鄉教育均衡并不意味著城鄉教育“無差別化”發展,我們應正視城鄉教育參與者文化背景的不同,確立“和而不同”的發展觀,為城鄉教育參與者提供適合其文化特點的教育模式和內容,尤其是對當前處于劣勢的鄉村,更要肯定其文化的獨特性,尊重其文化價值,發揮城鄉文化圈的自身特色和優勢,對文化生態建設進行系統性加強,以保證城鄉教育高位均衡的實現。

4.以創新模式為路徑

文化視域關注下的城鄉教育均衡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和諧互動基礎上的一種新型高位均衡。河北省內既有東部沿海較發達區域,又有西部太行山沿線經濟欠發達地區,既有南部省會周邊教育基礎較好的區域,又有受環京津虹吸現象影響下出現的教育洼地,因此,無論是從大的區域來看,還是從具體城鄉來看,河北省教育失衡的表征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謀求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必須開拓創新,勇于探索發展新模式。如在環京津地區適宜采取外求式均衡發展,利用區域優勢,謀求本地及周邊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國際援助項目等在物資支援、師資培訓等方面給予幫扶,滿足當地教育發展的物質需求,以此為基礎謀求內涵提升。西部太行山沿線適宜采取合作式均衡發展,通過與周邊教育發達地區的交流合作、資源整合,實現優質教育主體與薄弱教育主體之間的合作,進行教育設施、教學師資、教育理念、文化觀念等資源的充分共享,以達到一定區域內的教育均衡。如此,根據各地城鄉教育失衡的表征,一方面結合各自文化優勢,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內生特色引領與外在條件彌補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最終實現城鄉教育的高位均衡。

在實現城鄉教育均衡的過程中,達到外在基礎條件的均衡只是淺層目標,以文化建設推動城鄉教育的共同發展,消除城鄉教育差距,才是可持續的高位均衡。這需要各方在把目光投向城鄉教育均衡問題的同時,給予它更多的文化關注和審視,將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基礎設施與內涵建設、短期達標與長期可持續發展有機地融合,真正形成范圍更廣、層次更高的城鄉教育高位均衡。

[1]Rothstein,Stanley W.Identity an Ideology:Sociocultural Theories of Schooling[M].NewYork:Greenwood Press,1991:121.

[2]李靜.影響教育公平因素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7(4):13.

[3]楊贊.當代中國教育公平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11.

[4]魯潔.應對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覺[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3(1):29.

ApproachtoRealizetheHighLevelBalanceofUrbanandRuralEducationinHebeiProvincefromtheCulturalPerspective

REN Chaok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Langfang, Hebei 065000, China)

Balanced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social justice. With the new requirements to balanced education continuously put forward by social development, the issue of balanced education in Hebei Province is no longer restricted to funding,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It should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from the strategic perspective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e, Hebei Province should quicken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balance concept,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system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culture and the exploration of new educational model. Meanwhile, it should also explore the approach to realize the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balance at a high level.

Hebei Province; culture;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high level balance

2014-09-12

2014年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民生調研專項《以文化建設推進河北省城鄉教育高位均衡發展的對策研究》(201401832)

任朝科(1978-),男,河北邢臺人,文學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文化與教育研究。

G637

A

1008-469X(2014)06-0102-04

猜你喜歡
參與者河北省城鄉
休閑跑步參與者心理和行為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臺胞陳浩翔:大陸繁榮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2020年河北省對外經濟
國家開發銀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淺析打破剛性兌付對債市參與者的影響
城鄉涌動創業潮
海外僑領愿做“金絲帶”“參與者”和“連心橋”
城鄉一體化要兩個下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