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胞生物學“生命活動”相關章節的教學技巧論

2014-10-09 19:47劉佳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年8期
關鍵詞:教學技巧

劉佳

摘 要:細胞生物學課程中“生命活動”相關章節是重要內容,通過多媒體手段來動態演示、幽默比方講課、聯系生活和臨床知識增添趣味性、增加師生互動等教學技巧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細胞生物學 生命活動 教學技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051-02

細胞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的科學,它從細胞水平、亞細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上探討細胞的結構、功能和生命活動。同時,細胞生物學又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專業基礎課,它與組織學、病理學、生理學等學科有著廣泛聯系,并與臨床醫學各課程關系密切。細胞的“生命活動”,是細胞生物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作者以多年的教學實踐為基礎,分析和總結了能有效提高“生命活動”相關章節教學效果的方法。

1 “生命活動”章節教學中的主要內容

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細胞生物學》為例,生命活動部分主要包含了細胞的增殖和分裂、細胞的信號轉導、細胞分化、細胞衰老和死亡等4個部分。細胞的分裂是細胞生命的起點,多細胞生物細胞誕生后細胞逐漸變得不同即是細胞分化,最終細胞走向生命的終點站——衰老和死亡,是個很完整連續的生命活動過程。除這3章節外,細胞的信號轉導這個內容同時也是生物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考慮到學時緊張,多數醫學院校的細胞生物學課程中都未講述這個內容。

2 提高“生命活動”章節教學效果的方法

2.1 動態過程,動態表達

細胞生物學的主體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細胞內的結構和功能,例如細胞膜、內膜系統、線粒體、細胞骨架和細胞核等,教學中所占比例大概超過了2/3,第二個部分是細胞的生命活動。細胞結構是實實在在的固有結構,并無變化性,而細胞的生命活動卻是連續的動態過程,教學手段合理可以提高教學成效。多媒體的廣泛使用給細胞生物學教學帶來福音,多媒體具有信息多樣性、集成性的特點,教學中許多抽象的內容,以圖片、聲音、視頻和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就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使教學內容更直觀和生動[1]。就像一秒鐘的電影影片由14個畫面連續播放形成一樣,多媒體可以反其道而行,把短暫的過程轉化為定格的分析,例如有絲分裂過程是細胞增殖這一章節的重點,是細胞周期中的短暫過程,有絲分裂的前、中、后、末四個期純粹的用語言形容很難全面了解,但通過多媒體課件中加入有絲分裂過程動態展示的小動畫,可使學生直觀的看到這個過程,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事半功倍,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2.2 幽默比方來抓住學生注意力

專業課程內容來自于對某方面專業知識的嚴謹闡述,如果教師完全使用和教材差不多的專業術語上課,會讓學生覺得教師在“念”書,既然教材上都寫清楚了,那課后看書就行了,這種想法使得學生放縱自己上課走神,大大降低學習效果。因此,教師使用自己個性化的語言來闡述為佳,最好是生動有趣的,打比方就是好辦法[2]。細胞生物學課程中,關于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意義,只是按照教材上表達就是“增加了遺傳的多樣性”,很專業但是因為不好懂而沒有吸引力。因此,我經常打比方說:“一個赤道地區出生的女人,找了個祖祖輩輩生活在北極圈的男人,生了很多孩子,有些孩子身體素質像媽媽不怕熱,有些孩子像爸爸扛得住寒冷,也有些孩子冷熱都怕,也有孩子又扛冷又扛熱,如果地球進入2013年夏天這樣的持續高熱,之后馬上而來的是冰河時期,那結果如何?”學生們都知道這只是個比方,但是一個夸張卻淺顯的比方讓學生笑完以后馬上明白了有性生殖產生配子的必要和減數分裂對生物進化的驚人作用。

2.3 聯系生活,結合臨床,激發興趣

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生活的知識和臨床信息對學生有很大吸引力,在這些相對枯燥難懂的專業基礎課,教師如果能較好的把這些枯燥的理論知識與生活或臨床結合起來,那么??梢云鸬绞掳牍Ρ兜男Ч?。例如,講到細胞衰老的氧化學說,我經常會提及細胞內清除過氧化物的一種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而幾乎每個學生都聽過SOD蜜的廣告,這時我提問“根據這個學說,你們覺得SOD蜜真的能抗皮膚衰老嗎”,學生一聽自然被帶入這個討論的氛圍,開始七嘴八舌討論個人經驗“我用過真的覺得有用、好像沒用吧”,這時只要適時提醒一下“這個酶需要在細胞內才能起催化作用,把它們涂在細胞外有用嗎”,學生都立刻會意,知道問題的關鍵在于屬于蛋白質成分的這個酶是否能跨膜進入細胞,也就自己推出了正確的結論,整個過程學生的積極思考,主動思考時學習的疲勞感反倒一掃而空。另外,講到細胞分化時,分化程度的高低完全可以聯系臨床上常見的癌癥來講,因為癌癥是臨床醫學學生最關注的詞眼之一,就是學生能感興趣的切入點。病理學診斷的高分化的癌增殖能力相對不強,就像人體的成體細胞,而低分化癌則預示著其生命活力強,與胚胎細胞的很多性質一致。這樣聯系起來分析,不僅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普及了不少醫學常識。

2.4 互動是一針興奮劑

大學的專業課程受制于有限的時間,都是高濃度的專業知識,感覺很像壓縮餅干,吃了當然可以果腹,但是如果有其他常規食物可選,大家都是打心眼里不會愿意去一直吃它的,因此學習的時間長了,學生容易進入疲憊和厭惡的狀態。這時,許多教學技巧就要好好運用了,增加互動,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例如,講到不同類型細胞是否具有分裂能力這個內容時,學生若是學習狀態不佳,我經常會提問:“你們覺得自己現在神經細胞多還是出生時神經細胞多?——是不是神經細胞多就聰明呢?”只要走到學生中間說要隨機抽同學回答問題,學生立即會緊張起來,參與討論,不管答案正確與否,學習狀態找回來了,只需要在神經細胞沒有分裂能力這個知識點上好好引導就是了。講到凋亡和壞死的區別時,介紹完兩者的特征,我經常在課件上展示出凋亡和壞死的兩張典型的圖片,請學生自己根據之前的介紹來判斷哪張圖片是凋亡,給學生動腦的時間,給學生答題的機會。其實,只要教師上課時不斷提出要求,這種被動壓力也會促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另外,有一次課一開始即鼓勵學生根據那次學習內容提問,如果難住了教師的話平時分加分,很多學生很熱衷這種“挑戰”,聽那次課也格外認真,上課的最后十分鐘,讓學生提問教師來回答,比起平時的鴉雀無聲,那天課堂異?;钴S,不少學生為了展示自己的水平都提出了很好的問題,帶動了更多人思考,其中一個學生提問:“老師說人類只有八細胞期前的細胞有全能性,但是為什么吉尼斯世界紀錄中多胞胎有超過八胞胎的?”考慮到每個問題都能回答可能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我表示并不清楚,需要查查資料,下一次課再請同學解答,大家一起探討。這樣,也為后一次課留下了一些“亮點”來吸引同學。

“生命活動”這些章節的學習雖然是分成多次課進行,但是這些知識是具有連貫性的,分析內容的內在聯系,找到適合的教學方法,以符合學生學習規律的多種方式靈活教學,可以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不僅掌握知識,更有助于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譚琳,康由發.“基因表達調控”的教學方法探索[J].醫學教育探索,2007,6(2): 122-123.

[2] 周宗煊.生物化學中的巧妙比喻[J].寧德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2(3):301-303.

猜你喜歡
教學技巧
初中歷史教學的教學技巧研究
巧學巧練巧用
技工院校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教學技巧
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一些技巧
大學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的功能及技巧分析
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
小學語文教學技巧略談
談中職數學課堂導入的技巧
對太極拳雙語教學中教學技巧的研究
探討計算機網絡課程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學的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