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形勢下如何加強醫院的經濟管理

2014-10-21 15:45伊冬華
中國集體經濟·下 2014年9期
關鍵詞:經濟管理新形勢意義

伊冬華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及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推進,我國的大多數公立醫院逐漸走上了市場化經營的道路,同時大批民營醫院也在不斷涌現。在這種趨勢下,醫療衛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醫院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對醫院的經營管理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文章基于這一背景,對醫院經濟管理的意義進行探析,對醫院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醫院;經濟管理;意義;問題;對策

經濟管理是醫院內部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醫療醫生制度不斷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醫院一定要認識到發展面臨的內外部形勢變化,不斷深化自身的經濟管理改革,從而實現醫院經濟高效、優質、低耗運行,不斷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醫院經濟管理面臨的新形勢

(一)傳統的醫院收費逐漸被醫保付費取代

隨著我國逐步推廣深入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醫院傳統的收費方式逐漸被取消,醫保結算中心成為了付費第三方,代表患者向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付費。在這種背景下,醫院的收入來源發生了很大變化,由以往的直接收費收入開始轉向預算性收入,醫院收入的多少取決于醫院提供醫療服務的人數,醫院的收入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作者所在的醫院為例,根據《煙臺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施辦法》規定,統籌病種患者的日常門診醫療費用,在規定范圍內的,大病患者從統籌基金中支付85%?;颊叩拇蠖鄶滇t療衛生費用將由統籌基金向醫院支付,因此醫院的收費來源變得更加透明化和規范化。

(二)“以藥養醫”方式逐漸被摒棄

多少年來,我國醫院的經濟效益往往來源于藥品的額外加價及提成收入,因此“以藥養醫”成為各家醫院獲取收入的重要途徑。隨著國家不斷改革藥品流通體制,這種傳統的收入方式將被逐漸取締,醫院經濟效益的提升將轉向成本控制等內部管理方面,加強醫院的經濟管理、提高醫院的成本控制能力、優化醫院的服務水平成為醫院的必經之路。醫療衛生保障制度改革及國家出臺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等政策,將規范醫院的藥品收費,倒逼醫院經濟管理的轉型。以作者所在醫院慢性病的收費為例,慢性病實現起伏線和限額管理,起付標準為300元,慢性病患者符合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在起付標準以上部分80%支付,一個醫療年度內不能超過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額。醫療費用的控制使得醫院難以通過提高用藥價格和標準來提升經濟效益。

(三)醫療衛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

隨著我國公共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的推進及國家對民營資本進入醫療行業的鼓勵,醫療衛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化。在這種背景下,醫院經營管理面臨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醫院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從而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二、新形勢下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意義

(一)是醫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要求

經濟管理是醫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其通過對醫院各項活動進行經濟和財務監督,不斷規范醫院的經營管理活動,提升醫院經濟活動與管理的質量,從而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通過經濟管理各項制度的制定和執行,醫院各個部門的活動被規范,醫院貪污腐敗等活動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醫院經營成本和財務成本有效降低。

(二)有利于醫院更好地防范財務風險

近些年來,我國醫療衛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很多醫院為了提升知名度、提高服務質量,大規模地進行醫院基礎設施投資,包括病房的擴建及醫療衛生設備的購買等。在這種背景下,醫院需要不斷籌集資金,通過貸款等手段來融資,醫院的資產負債率不斷提高,給醫院積累了潛在的財務風險。一旦醫院未來的經營管理出現問題,很容易引入無法償還貸款等財務風險。經濟管理是醫院防范和控制風險非常有效的手段,通過對風險的有效評估,將潛在的經營和財務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提升醫院的風險管理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

健全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可以將醫院各個部門和各個環節的工作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促使各個部門之間加強協調配合,充分發揮醫院各項資源的效率,實現醫院的經營管理目標。另外,通過對醫院各項經濟活動的監督和考核,能夠有效激勵醫院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其工作效率,提升醫院的經濟效益。

三、新形勢下加強醫院經濟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完善醫院經濟管理的環境

隨著醫院日益深入地參與到市場經濟活動中去,醫院一定要認識到經濟管理的重要性,為經濟管理活動的開展和實施營造良好的環境。首先,醫院一定要認識到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經濟管理部門在醫院中的地位,讓經濟管理部門在日常的經營管理決策中充分發揮作用。其次,醫院要認識到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管理工作重點的遷移,將重點從原有的資金管理與憑證控制等向對醫院內部經營管理整體活動的控制上轉變。最后,醫院領導要帶頭遵守各項經濟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在員工中樹立經濟管理的意識和理念,為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二)強化醫院的醫療和服務質量

醫院經營管理的根本在于提供優質、安全、及時的醫療衛生服務,因此醫院要將經濟管理的重點放在強化醫療和服務質量上面。首先,醫院要嚴格把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在內部加強對醫療質量意識的宣傳,建立完善的醫療衛生質量管理制度與醫療監控系統。醫院在日常的醫療服務中要將病人的需求作為工作中心,將質量意識落實到服務的全過程中。其次,醫院要認識到醫療衛生制度改革帶來的變化,要以標準化、規范化的行業質量標準為指導構建醫院的經濟管理制度。醫院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相關的醫療衛生質量標準、藥品管理規范、入院住院標準等,將這些作為日常經濟管理的依據,從而開創“醫院投入合理化、醫療服務低成本化、病人消費最低化、醫院收益合理化”的新思路。

(三)強化醫院的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醫院實現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醫院一定要不斷強化預算管理,充分發揮預算的監督和控制作用,從而提高醫院經濟管理的水平。預算管理的過程就是醫院內部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醫院要構建科學的預算管理體系,在進行醫療衛生設備采購、基礎設施建設及藥品采購等經濟活動前,要對市場的信息進行全面的統計和分析,結合醫院戰略目標、資金規模和競爭對手狀況等來進行預算編制,從而使醫院未來的財務規劃有據可依。另外,醫院要將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結合在一起,將內部控制的各個部分融入到預算管理體系中去,以預算管理和內部控制的結合實現醫院經濟管理的目標。

(四)加強醫院經濟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建設

醫院要加強經濟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建設,引入具備醫療衛生、財會、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知識的綜合性經濟管理人才,從而為醫院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人才基礎。首先,醫院要加強經濟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建設,提高其對經濟管理活動的控制與監督能力,對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發現并提出解決方案,結合醫院工作的實際為醫院的經營決策提供意見。其次,經濟管理人員要對醫院的運營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重點加強對醫院資金流動及固定資產的管理,結合醫院的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為企業提出科學的建議,從而提高醫院的運營效率,優化醫院各項資源的配置。最后,醫院要不斷提高經濟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使其能夠熟練掌握應用各種信息化軟件,為實施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礎。

(五)拓展特色醫療服務,提升醫院經濟效益

隨著醫療衛生市場的逐步放開,醫院不能再局限于提供傳統的同質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否則將很容易陷入虧損的境地。醫院除了提供國家要求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外,還要拓展特色的醫療衛生服務,利用自身所擁有的醫療資源,充分發揮“高、精、尖”的服務特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突破點,從而提升競爭力,獲取特色效益,滿足社會各個人群對于醫療衛生服務的要求,為醫院經濟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芳.論醫療改革背景下的醫院經濟管理機制的改革[J].現代經濟信息,2012(24).

[2]宋秀麗.醫院經濟管理遇到的問題及改革措施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4).

[3]包曉焰.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加強醫院經濟管理[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0(05).

(作者單位:山東省蓬萊市社保中心)

猜你喜歡
經濟管理新形勢意義
一件有意義的事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詩里有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