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即是美”的網絡媒體語境

2014-10-21 19:44蘆穎
華人時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網絡媒體審美語境

蘆穎

【摘要】伴隨著網絡的崛起,網絡媒體公共領域已經成型并對社會發展、公眾生活方式和認知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經過對網絡熱點的追蹤、觀察,網絡媒體所連接的應用者和受眾,以及他們之間“發酵式”的互動脈絡逐漸清晰。其中“小”的組織路徑優勢十分凸顯,而這又深刻暗合了當代人在網絡媒體語境下的審美傾向。所以,“小即是美”是網絡媒體語境的重要特征。

【關鍵詞】網絡媒體;語境;部落化;審美

中圖分類號:H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4)05-215-01

“小即是美”一詞來源于六十年代著名經濟學者舒馬克所著的一本深具人文深度的經濟學著作的書名。作者在書中提倡中級科技系統,以小巧的工作單元、社區性所有制及善用當地人力資源的地區性工作場所等基礎觀念,為經濟學帶來另類思考方向。四十年后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阿里巴巴CEO馬云于在《紐約時報》網絡版的“觀點”欄目發表了題為《小即是美》的署名文章,稱全球經濟衰退的來襲令許多國際企業都頻臨倒閉,但這并非當今時代的標志,而是預示著一場嶄新的商業革命正拉開序幕。無獨有偶,在網絡媒體發達的今天,網絡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也衍生出各種藝術傳達和交流的新形式。微博、微信、微小說、微電影……的出現宣告著“微時代”的到來。教育部發布的《2011年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指出,近兩年詞匯使用中“微××”格式異?;钴S?!拔ⅰ背闪诉@個時代的標志性詞匯。這些網絡媒體與傳統藝術結合的新型藝術表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濃縮了這個時代的藝術精神和審美取向,也衍生、構成了新的“語境”。

英國人類學家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將“語境”分為兩種,一種是“情景語境”,一種是“文化語境”,前者被用于不同語言的翻譯和解讀中,后者則用以分析語言交際活動參與者所處的文化背景。而所謂“網絡媒體語境”,它是否聯接現實生活語境,如果聯接,又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怎樣潛移默化的影響?就目前關于“網絡媒體語境”或“新媒體語境”的已有表述而言,其特征大致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多元化的傳播主體;二是超鏈接的傳播內容;三是交互性的傳播行為;四是時效性的全球傳播;五是海量的共享信息。這些抽絲剝繭的描述將網絡媒體理性的分割成塊,卻沒有能夠闡述出網絡媒體“語境”的運行機制。在網絡媒體的世界中,其文本用“信息”代替了“物質”,消解了藝術學理的原點預設,顛覆了自笛卡爾以來的主體對客體的期待觀念;另外,人與現實之間的審美關系中平添出一個“虛擬現實”的增長極,作者的身份認同觀念從“加冕”變為草根“脫冕”;其表現方式也超越了傳統的再現論、表現論、形式論等觀念原點的限定,轉化為技術化的隨心所欲、機器書寫或“程序創作”,“技術至要”成為網絡媒體語境的顯著特征。因此,傳播層級的多樣性,使話語權有了平民化的回歸,公眾的網絡意見形成回路,對原本的信息進行再反應,從而參與到平臺建構的活動中,構建了網絡媒體的生態環境,即語境。

網絡媒體語境的出現,賜予了審美烏托邦又一契機,使其獲得了能與商品社會和消費主義抗衡的話語效力。正如李澤厚評價莊子時,“莊子在這種文明批判中更為重要的獨特處……在于他第一次突出了個體存在。他基本上是從人的個體的角度來執行這種批判的。關心的不是倫理、政治問題,而是個體存在的身(生命)心(精神)問題,才是莊子思想的實質?!雹偾f子提倡“獨立自足”、“人格自由”,“從擺脫人際關系中來尋求個體的價值”,這種個體化的審美在網絡媒體中業已顯現。馬福索利在其著作《新部落時代》中指出,“新部落”與傳統人類學意義上的“部落”不同,并不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它的“特點是流動性、集結的偶然性以及飛散性”。在互聯網上形成的共同體正好符合以上特性。譬如,“暴走漫畫”的興起?!氨┞笔且环N網絡漫畫,它用圖像的方式呈現“發生在身邊讓人抓狂的糗事”。2007年,網友使用Windows畫圖工具創作了一幅畫風粗糙的四格漫畫。該圖描繪了一個人在上廁所時由于設計缺陷即暗指生活本身的悖論而被水濺到,并在結尾呈現了當事人憤怒的心情。作為第一幅“暴漫”,它最早發表在美國網站4chan上,而后又被貼到著名圖片分享網站Reddit。隨著更多同類型漫畫迅速增多,相關專欄在此網站上廣受歡迎并名列前茅。很快,獨立的“暴漫”網站出現,并且在北美迅速流行。2008年,一位名為“王尼瑪”的中國人創立了大陸版“暴走漫畫”網站,完成了“暴漫”的本土化。與此同時,這些圖在Facebook,9gag,“煎蛋”等國內外的大型網絡社區廣泛流傳,掀起了一個全球消費糗圖的潮流。而以消費糗文化為核心形成了“糗人新部落”。它是糗文化與自媒體相結合而催生的產物,是個在線的虛擬共同體,這個在線身份與網友的離線生活有著緊密的關系,即在線的交流和關系與離線的生活經驗互為基礎,互相影響。在這里我們將互聯網視為“在一個預先存在的文化語境中加以挪用的一種文化資源,視為一種對那個語境進行符號化參與和協商的手段”,②另一方面,歸根結底,人們曬糗還是為了實現自己糗事的消費。糗文化的消費讓現實中的真實尷尬轉化成一種在糗文化狂歡帶來的快感。在這樣的語境中,“王尼瑪”是千千萬萬面對悖論生活的普羅大眾。這種文化“暴走”的態度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影響著我們的日常語言以及看待世界的角度。糗文化及其新部落已經開始反過來對其生成語境發揮著作用,離線的生活也被在線活動持續地改變著。

注釋:

①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M].安徽文藝出版社.

②班尼特,哈里斯.亞文化之后:對于當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M].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文化譯介小組,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 197.

猜你喜歡
網絡媒體審美語境
語境與語境教學
主題語境八:語言學習(1)
主題語境九:個人信息(1)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職業中學美術鑒賞課教學探微
現代陶藝教學特點研究
跟蹤導練(三)2
商業新聞
試論網絡媒體的公信力
網絡媒體公信力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