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健美操專選學生適應社會需求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4-10-21 19:53別蓁蓁李洋
科學時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關鍵詞:社會需求現狀

別蓁蓁 李洋

【摘 要】為使健美操專選學生畢業后能給好的適應社會需求,為社會所用,成為社會所需要所的人才。本文對健美操專選學生的社會需求做了分析,并對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健美操專選;社會需求;現狀

1.前言

隨著學校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的蓬勃發展,健美操運動體育教學和大眾健身的—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各級各類學校急缺健美操人才,而且社會對健美操人才的需要也急劇上升。2003年6月教育部頒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本科專業課程方案》提出了新的以培養能勝任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復合型體育教育人才的培養目標。為適應這一要求,必須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適應素質教育的需要。目前,體育院校健美操專業畢業生,在畢業后大部分從事學校的體育教師工作,或在健身中心擔任專職或兼職健美操指導員;也有一些畢業生在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專門負責提高員工的身體素質等活動。但在實際工作中,大部分畢業生缺少應有的實踐能力,教學實踐能力不強,不能夠從容的承擔工作任務。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河北體育學院2009級體育教育專業健美操專選學生的100人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參閱了社會學、教育學體育管理學等相關的書籍十余部。并在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教育網等相關網站上獲取了一定數量的相關資料,并對這些文獻資料進行了歸納總結與分析,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2.2.2邏輯分析法

本文通過以歷史的材料為基礎,運用社會學、教育學和體育學等理論對健美操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及相關問題進行邏輯分析。

3.討論與分析

3.1社會對健美操畢業生數量的需求

就當前來說,中小學體育教學崗位和體育俱樂部崗位上對健美操專業需求量是比較樂觀,市場潛力較大。李曉靜在《培養健美操專項學生適應教育教學就業需求的研究》指出:安徽省31所(家)中小學和體育俱樂部對健美操畢業生的需求狀況可知,中小學和體育俱樂部需要健美操教師的一共有17所(家),占總比例的54.8%。中小學需要健美操教師的一共有9所,占總比例的29.5%。其中,城市中小學需要健美操教師的有6所,占調查數的19.35%。農村中學需要健美操教師的有3所,占調查數的9.7%%,體育俱樂部一共有8家需要健美操教師,占總比例的25.8%。說明,中小學對健美操專業需要還存在著較大的崗位空間,一半以上的用人單位需要健美操專業的畢業生。

3.2健美操專選學生現狀或欠缺分析

3.2.1健美操專選學生教學設計能力不強

近年來,高校健美操專修課程偏重于知識和技術的傳授,最終的考核也主要是技術考核。由于忽視對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考評,造成大部分學生雖然考試達到要求,但實際教學能力仍有差距。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健美操專選學生都能通過創編能力考評,但大多數學生學生實踐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教案編寫能力較差,表現在學生不清楚編寫程序,編寫程序不規范,教案任務和內容描述不夠具體。第二,在繪圖能力方面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繪圖中的人物身體比例不協調,對步伐、轉體動作及動作順序的標記不夠明確,使人難以分辨動作方向和銜接順序。第三,學生操課創編成績非常不理想,表現在動作搭配不合理,只注重上肢,忽略了下肢動作。第四,在音樂選擇方面,音樂欣賞能力較差;不能突出健美操特色與風格;音樂與動作在某些方面脫節;音樂的節奏與動作之間的缺乏自然性和完整性。

3.2.2健美操專選學生教學實施能力不強

為了培養綜合素質健美操人才,健美操教學都會組織教學實習環節,相關研究成果可知,學生在帶操、教學中應變能力培養上有待提高,表現在口令不清楚、不洪亮,語言運用單調,缺乏感染力;示范講解中分不清主次,講解時缺乏技巧;學生遇到突發事件時,不能及時、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3.3健美操專選畢業生就業后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不斷提高,用人單位不僅僅看重專業能力,用人要求在向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重刨新的復合型人才轉移。健美操專畢業生工作后暴露出一定的問題。相關調查研究表明,目前健美操專選畢業生就業后存在問題依次是:綜合素質不高、健美操專業素質與技能欠缺、教學能力有待提高、創新能力不夠、理論功底薄弱、缺乏敬業精神等。綜合素質不高,反應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夠合理科學與人文知識貧乏,教育理論知識欠缺,學科專門知識與技能有待提高。

3.4培養健美操專選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對策

3.4.1健美操專選學生創編能力培養

培養學生健美操的創編能力。主要是加強學生健美操基本理論的學習,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多采用“互動式”新的教學形式,并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教師和學生之問互動,使學生能夠成為課堂主體,參與到教與學的過程中.使得學生更深的了解教案的制定過程,指導學生要根據教學對象、教學任務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材教法、教學內容,科學有效地進行創編。

3.4.2健美操專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3.4.2.1采用分組練方法,以組為單位來學習動作,讓學生互教互練,相互

交流,逐步提高學生口令的運用和指揮能力;

3.4.2.2要經常組織小組比賽,培養學生對比賽中手勢、口令、換腳動作等的運用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糾正的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3.4.2.3運用模仿式的教學方法和音樂伴奏。教師一定要能做出正確而優美的動作及示范,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保證有比較高的教學質量。

3.4.3健美操專選學生教學組織能力的培養

教學組織能力是體育教師的基本素質。為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教師可有計劃地在課的準備部分或利用早操安排學生整隊、喊口令、帶操;也可在課中有意識地安排學生組織練習活動。另外,也可通過課外活動安排學生輪流當小教練,組織業余訓練或擔任小型比賽的組織和裁判工作等來培養學生的教學組織能力。

4. 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中小學對健美操專業需要還存在著較大的崗位空間,一半以上的用人單位需要健美操專業的畢業生。用人單位對健美操專選畢業生的教學組織能力、運動技能的教學能力、掌握理論進行講授的能力,競賽組織與裁判的能力要求比較高。說明社會對健美操人才需求全方位的綜合能力。

4.1.2健美操專選學生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能力課程開發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要加強健美操專學生實踐能力、教學組織能力、示范和觀察能力、創編能力和評價能力的培養。

4.2建議

4.2.1培養學生綜合教學能力,根據健美操項目特色,有目的、有計劃的編寫教學任務和內容,確定指導思想。

4.2.2視加強健美操教學的實踐環節,并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刨編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課堂出現問題的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黃穎泉.教師教育能力及拓展能力探析田.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5.

[2]李揚.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研究明.現代商貿工業,2008.

[3]蔡傳明.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陰.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

猜你喜歡
社會需求現狀
公共營養師社會需求現狀及應具備的職業能力
關于休閑體育專業人才社會需求及能力培養研究
淺議適應社會需求能力評估與管理水平提升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分析
我國建筑安裝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構建與實施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