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的教學方式探究

2014-10-27 03:30鄭麗彥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關鍵詞:解讀復習教學方式

鄭麗彥

摘 要:對于高中語文的教學,課前老師應該深刻的解讀文章,把握文章的內涵;課堂教學過程應由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教師與學生相結合的方式學習;課后及時的去幫助學生復習和消化文章,使學生加深記憶。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方式 解讀 復習

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規定的法規,也沒有規定的教學方式。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能深刻的理解并能很好的消化文章,重點培養學生的思考和發散思維能力。作為教師應該重點的廣泛吸收好的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形成一套有個性的教學方法。

一、課前教師要深刻解讀文章

教師課前解讀文章應該認認真真地鉆研,實事求是的理解,細致入微的分析,恰如其分的歸納。以此為基礎再進行挖掘文章的內涵,萬萬不可脫離文章去臆想捏造,去尋求表面上的光鮮。如果對文章的解讀不夠深入,那么好的課堂教學也只是一句空話。

文言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指當著面帶慍怒老翁的面,村童居然公然抱起稻草,招搖過市地走入竹林。當讀到這里的時候,如若不仔細的想,不再進一步深入的了解,就會覺得作者真的很幽默,描繪出這樣好氣又好笑的場面。如果再深入的去想一下:“‘群童連一根稻草都要,這能說明什么?”立馬就會想到“貧窮”,若再進一步的去解讀,就會想到當時作者所處的背景,想到當時天下平民民不聊生、貧窮潦倒的局面。那么群童正是由于家境的貧寒,才會當著老翁的面去做盜賊,抱走那些現代不值一文的茅草。因此我們才能悟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真實用意何在,從而深刻了解作者就是通過描繪本身的痛苦來體現天下的痛苦,這些就正好突出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寫作意圖。深入的解讀課文就是展開聯想與想像,正確的把握好課文所要表達的內涵,了解文章的中心,洞悉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只有從各個方面全面的去解讀文章,教師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傳達一個明確的目的,使學生能從中吸收教師所要表達的含義,不會去曲解和誤解文章的真正目的。

二、課堂要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式學習

教學方式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相配合來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從“教”的方面來看,就是指教師讓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且獲取好的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本身因地制宜,因為每個學生對文章的把握和理解都不經相同,所以好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僅給學生理解文章的同時,更能讓學生在今后的復習或考試過程中能很快的聯想起教師的課堂講授,記起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例如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頭用讓學生積極舉手發言當代許多名人與命運抗爭的話題,如:霍金、張海迪等等,再由教師說到我國的作家史鐵生其實也在與命運抗爭,并且是地壇讓他在抗爭中獲得了新生。然后引導學生“走進地壇”,再分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描繪出修飾地壇中景物中一些關鍵詞句,領悟出地壇古老荒涼卻又生機盎然的特點,得出結論:作者在地壇中重新獲得對生命的感悟。緊接著教師再峰回一轉:除了地壇以外,文章中還有誰始終伴隨著作者,那就是他偉大的母親。接著分析作者母親“苦難而偉大”、“命運艱難而意志堅定”等等各種特點。從而使得學生更能深刻的了解文章內涵,抓住文章的主旨,加深以后的記憶。

如教學《故都的秋》中“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到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時,教師首先可以設置一系列的問題:腳為何要踏上去?作者為什么就不說“沒有聲音,沒有氣味”,而是說“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雖然只加了一個“也”字,似乎是在與另外的一種景象相比較,那另外的一種景象又是什么景象?這些都會調動學生的想象和發散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以往的生活經驗,來對問題進行回答,然后通過這種想像,讓學生走近作者,走進了作者所描繪凄美的意境中去,然后來感受故都秋的韻味。

三、課后要及時的幫助學生復習和消化文章

學生在課堂上有一些沒有聽懂的難題是很正常的事,教師課后幫助學生進行復習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對待課堂上沒有聽懂的一些內容,不能馬馬虎虎地一帶而過,才能保證學生的語文成績有質的飛躍。因而,教師以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為同時,可以適量設計有針對性的作業練練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能力,真正幫助學生勞勞的掌握和消化課堂內容。

如在教學毛澤東的文章《沁園春·長沙》和《采桑子·重陽》時,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利用網上資源或者圖書館查閱毛澤東的生平;列舉毛澤東平時喜歡的一些愛好,包括書籍、音樂等等。通過這些內容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并極大地開拓學生的視野,而不僅僅停留在文章后面的課后習題,增強了學生的探索意識,使學生學習興味盎然,更深一個層次的去了解文章,加深印象。

參考文獻:

[1]吳玉梅.高中語文參與式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碩士),2004,(01).

[2]朱愛平.轉變教育觀念 促進知識構建——如何進行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09).

[3]吳巧英. 高中語文教學目標與實施過程的背離現象透析及對策[J].閱讀與鑒賞(教研版),2008,(04).

[4]張伏龍, 金葆金. 教學方式的轉變對當前教學改革的啟示[J]. 教學與管理, 2010,(15).

猜你喜歡
解讀復習教學方式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多元比較,有效開展第二輪生物復習
加強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論高中生如何通過正確的預習、復習學好語文
對高三生物第一輪復習的建議
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特色的解讀
關注生成,激活學生認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