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評價主體與發展對策探討

2014-10-31 11:57劉曉鳳
當代經濟管理 2014年11期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金融監管評價指標

劉曉鳳

摘 要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推斷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在明確高效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體系基礎之上,從內部要素與外部要素的視角提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發展對策,不僅要從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流程、評價人員素養、評價軟件應用等內部要素著手完善,也要從法律法規、信息網絡、金融監管、社會信用等外部要素加以革新。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金融監管;評價流程;社會信用;評價指標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4)11-0072-06

物流業稅收政策評價主體對評價的指標體系、評價手段等各個方面有著重大的影響,有效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不但依賴合理評價主體的選擇,還有賴于績效評價的評價人員素養、社會信用體系、信息技術發展等密切聯系的內部與外部要素的共同作用與優化。

一、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確定依據:利益相關者理論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涵義

利益相關者有三個不同范圍的界定,一種為所有受物流業稅收政策影響或者影響物流業稅收政策的社會團體或自然人;一種專指那些同物流業稅收政策有直接關聯的社會團體或自然人;還有一種特指那些同物流業稅收政策密切相關的社會團體或自然人。從上述三種不同范圍的界定中可知,利益相關者乃涵蓋了債權人、股東、雇員、消費者、供應商、政府部門、有關的社會團體與社會組織、周邊的社會成員等相當寬廣的范圍。Mitchell & Wood(1997)根據三個屬性——合法性、影響力、緊迫性來細分利益相關者,借助于Mitchell & Wood的理論,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利益相關者大體可分為如下層次。

第一,隱性利益相關者,只擁有合法性、影響力、迫切性中一種屬性的利益相關者。具體有三個類別:①潛在利益相關者,與物流業稅收政策沒有直接關聯關系,但在物流業稅收政策對其利益發生直接影響時,會動用自身實力影響物流業稅收政策;②自主利益相關者,有著參與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管理的合法性,但缺失影響力,也無特別迫切的需要;③苛求利益相關者,與物流業稅收政策關系密切,有著迫切的需求,但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缺乏影響力,也沒有參與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管理的合法性。

第二,推定利益相關者,擁有合法性、影響力、迫切性中任意兩種屬性的利益相關者。①占優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擁有合法性與影響力,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管理的影響力是不容置疑的;②附屬利益相關者,有迫切需要且合法但欠缺影響力的利益相關者乃附屬的利益相關者,其無法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管理產生直接影響;③危險利益相關者,利益相關者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管理具有影響力和迫切性需求,但這種管理不具有合法性。

第三,完全利益相關者,具備迫切性、合法性與影響力的利益相關者即為決定利益相關者(見圖1)。

(二)利益相關者與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確定

物流業稅收政策乃利益相關者間關聯的契約網,物流業稅收政策管理需合理滿足與考量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各利益相關者均有權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展開評價。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具體應涵蓋如下幾類:

1. 政府管理部門

在物流業發展過程中,政府管理部門不僅具有合法性,還有影響力,并且有著緊迫性,屬于完全利益相關者。從政府的稅收管理職能來看,政府采用法律、經濟、稅收等手段調節國民經濟,確保正常的市場秩序,從公平、公正的角度出發,調解物流企業的所有者、經營者、雇員、客戶、供應商間的沖突與矛盾。政府希望解決社會就業問題,而物流業作為服務業能夠安置社會成員解決一定的就業問題,物流業稅收政策的績效與發展前景好壞,直接關系到行業儲備人員的規模,進而牽涉到社會就業水平與社會秩序的安定性。同時,維系政府部門正常運轉履行職責的物質基石來源于稅收,企業偷漏稅或經營不善會減少政府財政收益,進而影響到政府的正常運轉及職責的履行。此外,政府的物流服務采購需求也要經由物流企業實現,如何確保物流服務質量乃政府部門所關注的內容之一。在物流企業的運營活動中,政府的物流業稅收政策與物流企業經營業績有著密切關系,乃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水平的間接體現。政府管理部門作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之一是毋庸置疑的。

2. 物流企業

物流企業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管理有著緊迫性要求,但不具備合法性,影響力不大,屬于苛求利益相關者。物流企業不僅為物流業稅收政策的管理對象,又是稅收政策的服務對象,物流企業作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顯現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管理的核心準則,也反映了物流業稅收政策以物流企業滿意為服務導向,物流企業對物流業稅收政策有著最真實、最深刻、最直接的感受,讓物流企業合法地參與到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中去,是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進行評價的科學有效方法。

3. 立法機關

立法機關有合法性與影響力,但緊迫性不強,屬于占優利益相關者。立法機關擁有法律所賦予的評價權利,對物流業稅收政策行使權力實施評價乃合乎邏輯的必然要求,立法作為國家權力機關,能夠獲取更為翔實、豐富的資料數據,擁有更先進評價方法與手段,也更為理性。物流業稅收政策綜合績效評價乃一種科學民主的治理工具,是科學民主的制度安排,為立法機關績效管理職能的順利實施與強化提供了高效合理的選擇路徑,且經由翔實具體的指標體系來全方位評價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可以精準有效的對物流業稅收政策進行績效判別,進而調整物流業稅收政策,這也正順應發揚立法機關績效評價效力,實現國家民主化、法制化的革新方向。

4. 社會公眾

社會公眾擁有影響力,但不具備評價的合法性,緊迫性也不強烈,乃潛在利益相關者。社會公眾乃物流業稅收政策的最終感應主體,因此也應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的評價主體之一,這也符合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以民為本的價值導向。但社會公眾參與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的評價時,具有分散性、感性及孤立的屬性,欠缺專業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技術知識,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充分。社會公眾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進行評價時,要注意依照法律法規對物流業稅收政策進行,代表社會公眾意愿而非個人意愿展開,經由績效評價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在開展物流業稅收政策的專項績效評價時,要關注社會公眾作為績效評價主體的制度設計與組織建構,從而有效發揮物流業稅收政策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endprint

5. 第三方評價機構

第三方評價機構擁有合法性,但緊迫性與影響力不大,屬于自主利益相關者。第三方評價乃指聘請多位專家成立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組織,依照一定的評價標準與指標,運用一定的手段把專家個人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的評價整合為整體評價,對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做出全面判斷。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的評價專業性較強,需要由專業人士進行評判,從而獲得具有精確性、可信性的績效評價結果,為政府部門實施相關物流業稅收政策調整提供可靠科學的智力支持與信息咨詢。讓第三方評價機構參與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能夠保證評價的專業性與中立性,從而確保評價的可信度,因此第三方評價機構有必要作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主體之一。

二、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體系的選擇路徑

物流業稅收政策管理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鏈日益多元化與繁雜復雜,任一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皆有著自身獨特的評價視角,有著自身難以克服的局限性與無法取代的比較優勢,這必定要求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組成。我國應學習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立足于我國實際,經由構建多元化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體系,來保證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有效性、權威性與公正性。

(一)法律保障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為了規范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利益表達、確保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利益訴求及確保弱勢評價主體的利益,各級立法機關及有關政府部門制定實施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相關法律法規,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多元化體系的構建編織牢固的法律制度保護網。經由法律法規明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建構,并對各評價主體的評價范圍、評價手段與評價內容等進行明確規制,從法律上保證了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多元化主體的合法性、權威性。

(二)合理選擇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

針對不同物流業稅收政策展開評價時隨意采用人人參與的績效評價主體是不適宜的。在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中不僅要引入多元化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且要對各績效評價主體進行恰當的組合和配置。在各績效評價主體組合中,要以立法機關為核心主體,在立法機關引領下,各績效評價主體從各自特定的視閾、利益訴求出發評價物流業稅收政策的績效,形成各評價主體間長短互補的搭配格局和聯動機制,從而增強績效評價的精準性與可靠性。擴大社會成員參與績效評價的廣度和深度,實現社會成員的全面參與。充分發揮第三方評價機構的功效,確保第三方評價的常態化、全面性和中立性。對政府管理部門要形成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賦予物流企業參與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合法性。

(三)恰當配置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比例

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構成是一個多元結構,但這并不表示各評價主體是相同分量,各評價主體間是一種相互合作、競爭與耦合的關系。在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已明確的前提下,針對同一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對象,各個績效評價主體間的比重會對績效評價結果產生關鍵性的影響,這也是績效評價主體結構的組合是否合理的重要根據。通常,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的比重關系主要體現于各評價主體承擔的指標在整個政策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構成與權重分配比率。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過去皆為行政主導、評價主體較為單一。但從長久發展看,以社會成員、專家、第三方評價機構為主的外部評價主體在物流業稅收績效評價中的分量會逐步加大,這是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必然發展態勢。

三、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發展對策

在合理確定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主體基礎之上,還需從內部與外部要素的視角完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以切實提升績效評價的成效。

(一)內部要素的優化

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作為物流業稅收管理中的重要一環,伴隨物流業稅收政策的發展,績效評價在物流業稅收政策管理中日益重要。為規范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提升績效評價的質量,構建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相當關鍵。

1. 健全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指標

績效評價指標的設置需要考量各地區、時間等各個因素。由績效評價主體利用各自資源一道合作,構建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績效評價指標擴大到物流業納稅人的生產經營能力、生產經營規模、進銷規模、倉庫出入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對物流業生產經營展開分析,且采用經濟指標,從性質角度實施模糊分析,有機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以提升績效評價的準確性、科學性與可靠性。也便于績效評價機構對各指標的搜集、統計、評價與處理。

2. 合理設置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流程

績效評價乃一個搜集信息數據、分析應用信息數據、反饋信息數據的全方位活動,依照績效評價活動的內在要求與規律,基于績效評價活動各環節分工負責,為保障評價結論的真實、可靠,績效評價活動需要遵照嚴肅、合理的活動流程,具體工作流程見圖2。

3. 提升績效評價人員素質

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活動的專業性較強,對從事績效評價活動的人員有著較高的素質要求??v觀稅收政策績效評價制度健全的國家不僅有完善的績效評價機構,還有專業的績效評價隊伍,績效評價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績效評價活動的質量。由于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活動的專業性,要求績效評價人員不僅要精通財務、計算機、法律及相關稅收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還要對物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所認識,并要有豐富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及評價能力等,能夠合理利用科學的評價方法與自身的經驗積累來綜合評價物流業稅收政策的真實績效。但當前,我國開展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人員專業素質良莠有別,多數績效評價人員未達到績效評價工作的素質要求。因此在實施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活動的初期,需采取一定舉措提高績效評價人員的專業綜合素質。首先需實施嚴格的績效評價人員選拔機制,選拔專業綜合素質高、有物流業稅收相關工作經驗,有較強責任心的專業人才從事績效評價工作。其次,需對從事績效評價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不斷提高績效評價人員的專業綜合素質與評價技能,以達到績效評價活動的要求。對與績效評價活動有關的物流業稅收業務、財會知識、計算機技術、各項績效評價指標的應用分析及調查技巧等內容展開系統培訓,并結合績效評價活動,組織績效評價活動經驗交流會、典型案例分析會,快速提升績效評價人員的專業綜合素質及績效評價技能。endprint

4. 研發應用統一的軟件管理系統

充分的涉稅信息乃績效評價活動的基礎,而現代信息技術為績效評價提供了堅實的支持。當前計算機技術系統在涉稅信息的提供及處理上未達到績效評價的要求,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依然處在發展階段,需要研究開發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統一應用軟件,避免各機構各自研發浪費過多資金。一套統一規范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軟件應用系統可以提升數據信息的自動讀取、指標的分析、評價對象的選擇及評價結果的處理水平,還能經由人機合理耦合補充人員素質與數量上的不足,將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活動推向規范化、程序化與現代化發展軌道。

(二)外部要素的優化

1. 健全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法律法規

發達國家在推進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活動中,相當關注法制建設,明確規定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范圍、內容、依據、方法等,運用法律手段規范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活動,為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提供法律依據。在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制度化建設中,需要完善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相關法律法規,提升績效評價的法制化程度。作為物流業稅收政策管理工作的內容之一,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法律地位及其相關社會經濟范圍的法律法規體系,會影響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活動的質量與效率。我國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發展到現在還沒有統一、科學、規范的法律制度,在缺乏法律支持的狀況下,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依據僅僅為財務和稅收的內在關聯關系,績效評價不具備確定力、執行力與約束力。構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相關法律法規,使得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此外,還要健全政府部門與有關部門共享涉稅信息領域的稅收法律法規。確保各有關部門配合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活動,積極主動提供物流行業的涉稅信息。

2. 構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信息網絡

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的準確有效乃以真實涉稅信息為基礎,而稅收政策數據信息化乃開展績效評價活動的基石。信息失衡會使得績效評價難以取得預期結果。為確保稅收政策數據傳導順暢、準確,需加快建設信息網絡。發達的信息網絡乃獲取涉稅信息的保障,國外發達國家投入大規模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來建設信息網絡。我國可學習國外模式,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構建起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信息網絡體系,經由網絡體系實現信息數據的存儲、調用、交換、檔案管理等績效評價管理活動。此外,在完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內部信息網絡之時構建外部信息網絡,建立國稅、地稅、工商、統計、銀行、公安等相關部門的外部網絡。實現不同部門間信息數據的共享與交換,提供信息交互平臺。

3. 增強金融監管

物流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目的乃獲取經營利潤,資金流動不僅為財務核算的主要客體,也反映物流企業生產經營的運作情況,若績效評價部門可以及時掌握物流企業的實際資金流動狀況,就能把握物流企業生產經營的動態數據,以此為基礎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必然可以獲得乘數效應。伴隨經濟社會的進步,企業經由金融體系展開經營交易已是主流,需要加強金融機構在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中的輔助功效,通過詳細規范的法律法規,確保金融機構有責任有義務對企業資金流動實施監管??梢赃M一步健全銀行法的相關規定,使金融機構采用企業的稅務機構代碼作為企業銀行賬戶賬號,實現稅務部門網絡與金融機構網絡的交互溝通,達成資金結算數據的共享。還可學習發達國家的豐富經驗,從法律上硬性約束金融機構主動配合稅務部門。譬如美國法律明確規定,任何人發生1萬美元以上的現金交易且款項存入銀行,銀行要向國內收入局報告,若銀行不主動報告,銀行會受到相應處罰;銀行組織法也依照法律規定,明確規定1萬美元以上的現金交易且存入銀行或由國外匯入10萬美元的,銀行要報告給國內收入局。同時要加快改革金融體制,健全銀行結算方法,激勵企業在交易中使用銀行轉賬或信用卡付款,盡量少用現金交易,若有大額現金交易需及時報告稅務部門,從而為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有效開展提供完整、真實的資金流動數據。

4. 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社會信用狀況和社會經濟間有密切關聯,良好的信用體系有利于社會經濟良性發展,惡劣的信用體系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信用涵蓋政府信用與民間信用,良好的政府信用乃社會信用的保障。在社會成員和政府間的委托—代理之中,憲法乃社會成員經由民主程序和政府訂立的合同契約,就稅收法律關系而言,政府在履行契約過程中產生的政府信用,涵蓋立法機關在稅法制定中的制稅信用、稅務部門在征稅中的征稅信用、政府在稅款使用中的用稅信用等。所以,政府信用不僅指政府具備值得社會成員信任與否的要素,履行合同契約的能力為社會成員信任的水平,也是指政府對社會成員的責任心及對社會成員的期望與信任的反饋,核心在于社會成員對政府的信任及政府對社會成員的信用。民間信用乃指對合同契約執行狀況的遵循及自身社會經濟活動的誠實度。

社會信用情狀對稅收政策領域有很大影響。在充滿誠信的社會,多數納稅人會誠實申報納稅,納稅人申報內容有較高的真實度。與此同時,社會上各個涉稅部門提供的納稅人涉稅信息及宏觀經濟數據有著較高的可信度,在此基礎上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更為有效、更為真實。而在信用欠缺的社會,納稅人不申報、虛假申報等情況比比皆是,偷稅、逃稅、騙稅遍地都是,黑色經濟和灰色收入規模龐大,不僅造成國家稅款的大規模流失,還會扭曲社會經濟信息弱化納稅人涉稅信息的可信度,使得以納稅人涉稅真實信息為基礎的稅收政策績效評價失效。簡而言之,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能夠推動納稅人如實申報納稅,績效評價得到有效執行。而公平有效的物流業稅收政策績效評價也有利于提升納稅人對政府的信任度,從而推動整個社會信用水平的增長。打造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是復雜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社會一道努力。

就政府來看,要在物流業稅收政策的制定、實施與稅款使用上做到公開、公平與公正,以打造政府信用,從而提高整個社會信用水平。要嚴格執行稅收法定原則,所有稅收政策活動需嚴格依法展開。這種法定原則乃雙向要求,不僅要求納稅人嚴格依法納稅,也要求稅收政策只有在法律許可下才可實施,超越法律的稅收政策乃無效、違法的。稅務部門要嚴格依法行事,不得改變法定課稅要素與征管程序。稅務部門與納稅人皆沒有權利自行確定開征、停征、減免稅、退補稅、延期納稅等事項。而且,物流業稅收政策需體現公平性。當一項稅收政策被社會成員廣泛認為有失公允時,就容易滋生不滿情緒,而出現不情愿遵從稅收政策。我國現行稅制中物流企業中存在稅負不同,重復征稅問題,在物流業稅收政策規定及執法中存在顯著不公平,譬如,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中,試點行業將從稅負降低中直接受益,但主要是大中型企業受益,沒有獨立完整會計制度的小型微利企業難以受益。根據當前的增值稅條例,小規模納稅人若不愿承擔較高會計成本,可以銷售額的3%繳納增值稅,但不可進行增值稅抵扣;若要進行增值稅抵扣,則需有較完整的會計賬冊。因此,缺乏完整會計賬冊的小型微利企業仍將按照銷售額的3%繳納增值稅,無法通過增值稅抵扣享受稅負減輕,造成中小企業的納稅遵從成本遠遠高于大型企業。最后,政府在向立法機關與社會成員匯報稅款用途時要內容詳細、公開透明。經由如上做法提升納稅人對政府部門的信任度,從而增強納稅遵從度,也確保了績效評價的數據來源。endprint

猜你喜歡
利益相關者金融監管評價指標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互聯網金融監管原則與新模式研究
論金融監管與金融行政執法風險防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