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族裔文化引導理念帶給跨文化傳播學研究的啟示

2014-12-04 01:35羅予翎
理論月刊 2014年6期
關鍵詞:熔爐族裔跨文化

羅 雯,羅予翎

(1.華中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新聞與文化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一、美國移民政策變化與族裔問題

美國移民在美國歷史上一直都是人口增長、文化變遷的主要來源。移民的經濟、社會、政治情況使得針對族裔、經濟福利、非移民的就業問題、定居模式、社會流動影響、犯罪和投票行為的爭議不斷。1965年之前,美國移民大多數來自于西歐,歷史上看,移民身份合法化也主要考慮的是白人。20世紀60年代的民權運動使得移民的族裔配額制成為平均分配給各國的上限制度 (無論移民來源國國家人口數量)。[1]無論是殖民地時期的英國移民,17、18世紀的歐洲移民,19世紀中期的北歐移民,20世紀的東歐和南歐移民,還是1965年之后的拉美亞洲國家移民,美國移民政策一直在鼓勵移民與限制移民之間逡巡,順應著社會的歷史變遷,民權運動、女權運動等,但總體上移民政策的變換始終與美國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族裔文化引導也在移民政策變化、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移民問題和族裔文化導向問題雖然在美國最為突出,但目前全世界其它很多國家也都或多或少因為政治事件或是戰爭等問題被迫關注移民或是族裔問題。例如,瑞典所面臨的問題:自從美國入侵伊拉克以后,有兩百多萬伊拉克人逃離他們的祖國。他們中的大多數住在了敘利亞,約旦河其它中東國家。在這些國家里,當地政府不允許他們工作,不頒發簽證給他們,然而他們也不愿意回家。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流向歐洲,瑞典面臨的問題開始變得更為突出。幾十年來,瑞典都為難民和尋求庇護的人提供政府援助,并執行慷慨的家庭團聚計劃。

2003年后的5年,陸續有31,300伊拉克人來到瑞典。這些難民必須申請庇護,學習瑞典語,適應瑞典文化,吃著伊斯蘭傳統中不宰殺的牲畜的肉,在濃咖啡和牛奶的土地上喝著茶。[2]難民問題在給接受國造成經濟問題的同時,也迫切需要族裔文化引導幫助難民適應當地文化,以維持整個社會的穩定。

再看看印度:1947年8月15日,印度在血腥的分裂中獨立。剛獨立的印度作為國家能夠維持多久,人們在質疑:當時的印度族裔眾多,并且有35種語言,每種語言都有超過一百萬的使用者;還要加上地形和氣候的變化,地區和文化習俗的不同。然而,六十年后,印度成為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印度不以單一國家身份壓制多元,它鼓勵多元。所有群體、信仰、品味和意識形態都在新的體系下運作。這個過程中有世襲階級的沖突,有不同語言群體的權利爭奪,有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宗教暴亂,還有民族分裂的威脅。印度政府允許所有的宗教興旺發展,保證沒有一個宗教享有國家給予的特權。穆斯林對待結婚、離婚和死亡有不同于普通民法的他們自己的規定。但在印度,沒有哪一個身份占優勢:他們可以有羅馬天主教政治領導人,可以在印度教徒占81%的國家有穆斯林首相。[3]

再看看法國:法國革命兩百多年來一直堅持,人種和信仰的區分必須讓位于法國的利益。都是法國人,人人平等。這一觀點在法國如此牢固,以至于在法國基于人種、民族或宗教的人口調查是非法的。雖然在法國,北非和穆斯林國家的移民越來越多,但在法國沒有黑人或阿拉伯人當市長;在國民大會中,也沒有少數民族代表法國。[4]在歐洲,人們對伊斯蘭教徒和文化差異非常關注。歐洲歷史上是一塊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不斷下降的出生率的大陸。到本世紀中,歐洲的人口將以每年兩百五十萬的速度下降。而穆斯林的人口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翻了一番,增至一千五百萬人,成為歐洲最大的少數民族。他們宗教的頭巾、包辦婚姻和保守的伊斯蘭教領袖都被西方人看作是對平等和民主的威脅。

2008年初,美國人口大約是三億三百萬(占世界人口總數的4.5%),其中70%是非西班牙裔白人,13%是西班牙裔,13%是非西班牙裔黑人,4%是亞裔或是來自太平洋島嶼,1%是印第安土著裔。[5]根據2004年美國的人口普查,2000年到2004年,美國人口增長4.3%,但不同種族和族裔增長幅度不一樣。雖然目前非西班牙裔的白人占70%,但人口普查局預測,到2050年,非西班牙裔白人所占人口比例將縮減到50%,西班牙裔將占到美國總人口25%,亞裔8%,黑人人口基本穩定,占15%。西班牙裔是一個異質群體,主要來自墨西哥、古巴、波多黎各和中南美洲。2006年,幾乎80%的西班牙裔和拉丁裔都居住在美國的南部和西部;美國一半的西班牙裔集中在加州和德克薩斯州;但隨著西班牙裔人口的膨脹,在未來的幾十年他們的地理分布很可能改變。目前,美國的移民、族裔問題集中在西班牙移民和就業上。

美國的族裔問題除了經濟問題更多地反映在文化沖突上。例如,自2000年以來,美國有來自俄國、白俄羅斯、摩爾多瓦等國的十萬移民,薩克拉門托地區成為美國最大的蘇聯移民集中地。這些移民從20世紀80年代晚期開始進入美國——有很多傳福音的基督徒來美國尋求宗教自由。這一繁榮的俄國社區擁有俄文報紙、有線電視、廣播節目和70個斯拉夫教堂。他們幾乎都是信奉正統派基督教的教徒,嚴厲譴責同性戀。他們在國會山上抗議,反對同性婚姻,成為明確表態反對同性戀最激進的團體。根據最近的一份南部貧困法中心的報告,這個地區的很多斯拉夫活動分子都是國際反同性戀組織的追隨者,這個組織叫做“墻上的看守者”,它呼吁傳福音者積極介入政治,與任何威脅傳統家庭的同性戀議程作戰。2007年,在薩克拉門托市郊的湖畔,一群斐濟人在慶祝一位年輕人在AT&T的晉升;在他們旁邊有一家俄國人。這位晉升的年輕人和另外的男人跳舞、擁抱,他們的妻子在一旁咯咯地笑。在俄國男人看來,在公共場合有這種行為是同性戀粗魯和不適當的表現。于是,斐濟人開始罵俄國人“白垃圾”,俄國人罵他們是“同性戀柴捆”,雙方的毆打導致了一名斐濟男子的死亡。打人致死的那個俄國人應該是逃到了俄國,他的朋友因煽動對峙而被以仇視性犯罪之名拘捕。[6]

考察美國作為移民國家引導族裔文化以推動經濟發展,加強社會穩定的理念和方式,提煉族裔群體適應當地語言文化社會生活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可以采取的最佳跨文化傳播策略無疑是一種啟示。只有開放式的文化、蘊含了核心生存價值觀的文化,才是最有可能綿延發展的文化。中國在全球背景下的跨文化傳播活動中,可以通過發現興旺文化的核心生存價值觀,保留已有的有利于自身文化發展的一些價值觀,以抵制變化,同時又通過變化來提升自己,從而最終達到興旺。而美國在當前的移民、族裔問題上所遇到的挫折和經驗部分昭示了這種核心生存價值觀。

二、美國族裔文化引導理念核心

在19世紀,英國移民中英格蘭人、愛爾蘭人和猶太人之間通婚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隨著1908年《熔爐》戲劇的誕生,“熔爐”概念開始深入人心?!叭蹱t”概念讓移居美國的各種群體在相處過程中有了交往模式和觀念上的指導。來到美國,移民美國,就意味著放棄自己原來國家的文化傳統,甚至語言,融入熔爐獲得新生,以實現美國夢。自此,美國異質的多種文化在這一理念下開始變得同質,不同文化間開始相互融合??梢哉f,在兩三代人之后,人們對于來源國的記憶可能只剩下民族服裝、飲食習慣了。雖然很多人還說得出自己的來源國,但它們也似乎成為了無足輕重的符號。

1965年后從亞洲、黑非洲和拉丁美洲來的移民蜂擁而至。人們的恐懼、疑惑產生了。在美國國土上居住的人們,有的來自歐洲,有的來自非歐洲的其他地域,他們穿戴不同的服飾,有不同的審美觀;有些文化里只有一個神,而有些文化里眾神云集。他們會不會各自固守一方,保持著自己的習俗,不進行交流呢?這些疑問和恐懼孕育并催生了“沙拉碗”文化理念?!吧忱搿?,在加拿大也被成為“文化馬賽克”,就是多元文化理念——不同的移民,不同的文化在沙拉碗里保持獨有的族裔風格、特色,不需要放棄自己本族裔文化傳統,不需要融入同一文化,美國社會文化也不需要同質化?!吧忱搿钡奶岱ú糠窒艘泼袢后w全面融入美國WASP(白種盎格魯薩克森清教徒)主流文化的概念,它的結果就是在連續的移民浪潮中成功地整合了族裔文化,并幫助族裔融入美國社會。1995年好萊塢動畫片《風中奇緣》中Pocahontas和John Smith的愛情,土著美國人和來自英國新移民間的和平共處狀態現在都被看做是美國多元文化主義的原型。在實踐中,“沙拉碗”既有支持者和反對者。支持者認為,是公民和對美國的忠誠將移民綁定于美國社會,而不是單一文化將移民族裔捆綁。因此,人們并不需要認為是為了美國而拋棄自己的文化底蘊。而“沙拉碗”的批評者認為美國需要有一個共同的文化,以維護一個共同的美國人身份。耶魯大學的學者Amy Chua主張不同版本的多元文化主義。在她的著作《帝國日:超級強國如何崛起成為全球主導,他們又如何衰弱》(Day of Empire:How Hyperpowers Rise to Global Dominance and Why They Fall)中,她建議以“文化寬容”為前提,以成為一個全球性的霸主地位或超級大國。她認為美國近年來處于失去理想特性的邊緣,她希望美國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繼續作為一個寬容的民族。她寬容的概念可以理解為多元文化主義或象征性色拉碗。換句話說,像Amy Chua的學者們呼吁不同種族,民族,文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共存,就像在一個沙拉碗,而不是要求他們融入由占主導地位的多數創建的共存。

但也有學者精銳地指出,美國的“沙拉碗”概念并沒有改變他們的WASP導向(白種盎格魯薩克森清教徒)。[7]只能說,這種新的理念在處理具有新特征的新一代移民的文化歸屬問題上相當成功,因為這些保留了自身文化特征特色的移民在兩三代人后,要不就是不自覺的融入美國主流意識形態主導的文化社會,大量數據表明西班牙人、非洲人、中國人、越南人、印度人并沒有固守他們的傳統,甚至他們的語言;要不就是部分改寫美國文化,使得美國社會形成新的文化同質化“熔爐”。[8]也可以說“沙拉碗”在經歷幾代人之后最終成為添加了些許顏色的 “熔爐”。雖然在“沙拉碗”指引下,越來越多的人在復興他們的族裔傳統,通過語言來發展其文化和族裔的特性。事實上,主流文化主導地位很難動搖。例如,語言是保留文化特色很重要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保護他們的族裔語言。根據2003年的數據,美國五個人中就有一個在家說的不是英語。在這四千七百萬人中,有三千萬人在家說西班牙語,10%說印歐語系的語言,7%說亞洲或是太平洋島嶼語言。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這些家庭中說非英語的人大多數也能說英語,事實上92%的美國人說英語不成問題。因而,英語的統治地位事實上不可撼動。

再看看族裔聚居地族裔文化和美國主流文化的互動。美國主流文化有時甚至可以用以退為進來形容他們的文化策略。2002年7月,居住著大量西班牙裔的Wisconsin的布朗縣,縣委員會將英語作為他們政府的官方語言,呼吁更多的資金用于提高英語的流利水平??h董事會(有很多西班牙裔)通過了這一提議,“這是我們的官方語言,這是我們相信的,所以我們要鼓勵英語”,縣董事會負責人John Vander Leest如是說。另一方面,2004年8月,有很多西班牙裔的德克薩斯周邊緣的El Cenizo鎮,將西班牙語定為其官方語。鎮長Rafael Rodriguez說他和大多數的居民都只說西班牙語?!耙酝男姓h都是用的英語,也不做出解釋”,將西班牙語定為官方語就意味著用西班牙語來處理鎮上的事務,同時,為了遵守德克薩斯的法律,也會有英語的翻譯。Rodriguez說他們的決定并不是要推翻英語,制造分裂,而是為了使鎮政府與當地的居民更接近,讓參加鎮會議的只會西班牙語的人們能夠發表他們的觀點。

Robert Putnam(2007)在對美國的三萬移民采訪后認為,移民帶來的問題有:一個社區成員越是呈現多樣性,成員表現出來的公民責任感就越低。更少的人投票,更少的志愿者,更少的慈善捐助,社區項目也更不具有合作性。而且,社區成員越多樣,不僅在族裔之間,就是在族裔內部,他們之間也越不信任;或者說,在族裔混雜的社區,人們不僅對其他族裔人群更不信任,對本族裔的人群也更不信任。Putnam擔心他的研究被用于反對移民、反歧視行動和文化多元,因而他實際上想證明的是:(a)移民的增多和族裔多元不僅在現代社會不可避免,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是會受歡迎的。美國的歷史證明,長期看來,族裔的多樣性是重要的社會財富。(b)中短期看來,移民和族裔多元對社會穩固是個威脅,限制了人們之間相互發展關系,限制了多元族裔之間的溝通。(c)中長期看來,成功的移民社會創造出社會穩固的新的形式,通過構建涵蓋面更寬的身份、形象來抑制族裔多元的負面影響?,F代移民社會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創造出更廣闊意義上的“我們”——涵蓋面更寬的身份意識。[9]

可以推斷,每年上百萬的移民浪潮,不會阻擋“熔爐”的文化理念繼續發揚光大。美國保護公民宗教信仰和政治自由的憲法、不斷創造就業機會的開拓引領型市場經濟、風靡全球的美國夢式影視文化,這幾方面不斷強化著“熔爐”的文化理念的精髓。

三、“熔爐”光環下的陰影

有些研究人員認為,雖然在“熔爐”文化理念指引下,美國的族裔關系整體上有所緩和,似乎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但事實上仍是“暗流洶涌”:[10]美國各族裔間的不平等依然存在,利益矛盾眾多且尖銳,還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民族仇視情緒,以及由于改變移民政策、管理措施導致新的族裔間摩擦等,使得近年來美國的族裔沖突仍然時有發生。然而應該看到美國在解決族裔問題上的行政、司法、立法的努力,以及社會組織、民間團體的活動在不斷弱化和轉移族裔矛盾焦點。其經驗、教訓、方式方法值得研究學習。

“熔爐”理念是美國針對國內不同族裔文化而宣揚的引導性理念。而跨文化傳播學研究是美國不斷向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宣揚它的“民主”,推進它的經濟市場時,為規避“不確定因素”而從事的研究??缥幕瘋鞑W研究就是要減少不確定性,降低混亂的出現幾率,更好預測行為。雖然迄今為止,跨文化傳播學研究在美國不斷深入發展,很多理論結論也應用到了美國跨文化傳播實踐,但很多文化依舊認為美國文化是一種威脅:如對美國文化的嘲笑多年來就是法國人休閑生活的一部分;根據民意調查,很多人相信美國就是要將自己的價值觀和文化強加于其它文化;[11]美國Pew人口和新聞研究中心調查了世界上說46種語言的38000人,他們發現,很多國家的人都喜歡美國的技術和文化,但不樂意接受他們的想法和價值觀。[12]失去了國家概念和共同生活土地的全球性的跨文化傳播如何借鑒和拓展“熔爐”理論,如何創造出更廣闊意義上的“我們”以弱化“我們”與“他們”之間的跨文化傳播矛盾是跨文化傳播研究可以從熔爐理論借鑒經驗的方面。

全球貿易、人口流動、環境的可持續性、電子商務和網絡互動已經使得21世紀初的世界面臨的都是全球性的問題。全球性的大公司如時代華納、麥當勞等似乎在顛覆地方文化。然而,全球化并不一定會帶來同質。在中國的麥當勞肯德基在不斷改變他們的味道以適應中國消費人群口味;星巴克有了墨西哥的星冰樂(frappuccinos);美國有了墨西哥小說家Carlos Fuentes的小說(Cowen,2002)。對抗全球化的趨勢就是全球越來越強勁的民族身份意識和民族群體間的仇恨:事實上,自20世紀后半葉,世界分成了“我們”、“你們”和“他們”,戰爭、冷戰、民族沖突不斷。1998年,印尼的暴徒洗劫了成百上千的華人商店和住房,造成2000多人的死亡;在以色列,自殺性爆炸司空見慣;2001年,中東恐怖分子摧毀了世貿大廈;2014年3月1日中國云南昆明發生嚴重暴力恐怖事件。美國族裔文化引導政策、理念和文化導向指導的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無疑可以成為目前全球加速的跨文化傳播過程中中國國家跨文化傳播策略的前車之鑒,對其進行深入探討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

[1]https://en.w ikipedia.org/w iki/Immigration_to_the_United_States.

[2]Jacobsen, Karen, The Economic Life of Refugees,Kumarian Press, Inc., 2005 p56.

[3]India:Foreign Policy and Government Guide, Updated ReprintInternationalBusiness Publications, USA,2011 p18.

[4]Tierney, Stephen, 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p.86.

[5]Neuliep, James William,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Contextual Approach, 4th edition. SAGE Publications.2009 p.6.

[6]Wanner, Catherine, Communities of the Converted:Ukrainians and Global Evangelism,Cornell University 2007 p.101.

[7]http://en.w ikipedia.org/w iki/Salad_bow l_(cultural_idea).

[8]Paul Voestermans,Theo Verheggen, Culture as Embodiment:The Social Tuning of Behavior John Wiley&Sons,2013 p.6.

[9]Putnam,Robert D.,Lew is Fel,Better Together:Restoring the American Community,Simon&Schuster 2003.p.98,206.

[10]施琳,馬迎雪.美國是如何處理族裔沖突的[N].中國民族報,2011-02-11.

[11]CSA poll, September, 1998.Daley, Suzanne, Europe’s Dim View of U.S.Is Evolving Into Frank Hostility,New York Times, April 9, Sunday, 2000, Foreign Desk.

[12]Pew研究人口和新聞中心:“2002年世界所思”公布在Pew的網站中:w w w.people-press.org.

猜你喜歡
熔爐族裔跨文化
跨文化的兒童服飾課程初探
凝視
飲食文化的“大熔爐”
族裔性的空間建構:《拉羅斯》的敘事策略
熔爐
論美國非裔詩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詩學及其族裔訴求
21世紀美國族裔文學發展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論詞匯的跨文化碰撞與融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