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業大學生犯罪預防

2014-12-13 10:01張婷婷
人民論壇 2014年5期
關鍵詞:待業犯罪行為社會化

張婷婷

隨著我國社會轉型期的到來,高等教育事業迎來新的挑戰,據相關數據統計,自2001年以來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呈下降的趨勢。這些待業狀態下學生的都隱藏著諸多危機,特別是大學生犯罪問題。本文欲通過對這類特殊群體的犯罪問題的犯罪學研究,以達到讓社會、家庭和學校更多得關注待業大學生群體,幫助他們準確的自我定位,調整自身心理,順利完成就業,同時對即將畢業學生也有一定的提醒作用。

待業大學生犯罪現象分析

待業大學生由于剛剛走出校門,所以他們的許多犯罪特征與在校大學生的犯罪特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他們畢竟已經融入復雜的壞境中,有著自身的特性,筆者結合特業大學生的特征,分析目前我國這類群體的犯罪現象。

犯罪主體的多元性。待業大學生的犯罪主體呈多元化的趨勢。首先從學歷水平高低來看,以往待業大學生犯罪主要集中在高職??圃盒5漠厴I生中,但近年來大學生的犯罪主體高學歷、名校畢業生的人數有增多的趨勢;從學校表現來看,過去待業大學生犯罪主體主要集中在在讀期間學習成績比較差、表現不好的學生,現在出現了在校成績優異,表現良好的學生,甚至出現了各方面表現都比較突出的學生;從犯罪性別上來看,女性待業大學生犯罪比例有增多的趨勢,女生涉外犯罪的比例略高于男生犯罪;從經濟情況來看,貧困大學生由于畢業后缺乏經濟來源,因此在待業大學生犯罪畢業比例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犯罪手段的暴力性。近年來,待業大學生的暴力犯罪時常發生,并成為待業大學生犯罪的主要手段。如連勇案,連勇案發生在2010年,連勇系北京大學畢業生,畢業后由于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轉而自主創業,但社會經驗缺乏,創業后不久失敗了,在這種情形下他的女友提出和他分手,加之生活的窘困,他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了一個少年。并在實施犯罪行為后還對少年的家人進行勒索。

犯罪的激情性。待業大學生犯罪多是具有無犯意的、無預謀的激情性質的犯罪,出現這種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待業大學生空虛、浮躁,遇到突發性事件時自身無法有效控制情緒而實施的犯罪行為,從犯罪過程來看,犯罪動機是單一的、突發的,通常是由于生活瑣事而實施的不計后果的沖動行為。

犯罪技術智能性。犯罪技術智能性只要是指犯罪行為施行人在實施犯罪行為過程中利用先進高科技手段實施犯罪活動并且運用這種技術進行反偵察活動,從而使犯罪行為更難被發現。待業大學生群體在校學習期間擁有一定的技術知識儲備,并且在實施犯罪活動過程中注重對自己智能優勢的運用,犯罪行為具有隱藏性,使案件的偵破就具有一定的難度。

犯罪類型普遍性。近年來,待業大學生的犯罪類型有逐年增多的趨勢,由原來常見的盜竊、故意傷害等常見的犯罪類型逐漸發展到販賣毒品、組織賣淫等其他的犯罪行為當中,囊括刑法很多犯罪類型;由原來侵犯財產類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類犯罪擴大到侵犯國家安全犯罪、侵犯公共安全類犯罪。

待業大學生犯罪原因分析

本文欲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根據世界各國社會學、犯罪學和我國社會學犯罪學的基本理論,總結影響大學生犯罪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探索大學生犯罪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對這個原因進行分析,為我國待業大學生犯罪的提供一個理論依據。

社會變遷的負面效應。社會失范狀態下的越軌行為是以社會學失范與張力為基礎理論的。通過該理論默頓把社會規范分解成“目標”和“手段”,一個社會目標和實現該目標的合法手段,目標與手段之間有一個張力,這種張力的伸縮性最終導致某些人群實施越軌行為而走向犯罪。這個理論的基本觀點與本文研究社會轉型下待業大學生的犯罪原因基本上是一致的。默頓認為社會應該為每個人提供一個實現社會文化目標的合法手段而社會并沒有提供這種正確的合法手段,使人們在追求社會文化目標的過程中產生了挫折感,這種挫折會促使待業大學生為了獲取那些合法的目標而走上越軌道路甚至犯罪道路。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在這個階段新生了各種新的評價標準并向傳統的評價標準發出了挑戰,各種評價標準相互矛盾和沖突使社會處于“失范”狀態,身處社會轉型期的高校畢業生,因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并沒有完全建立,導致部分待業大學生不能正確理智地對待社會的“失范”現象,做出錯誤的選擇,個別學生走向犯罪的道路。

由于西方文化的傳入,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評價體系在我國逐漸形成,傳統的價值觀受到了嚴重侵襲,亞文化異軍突起,主流文化的吸引力被削弱。受亞文化的影響,部分學生面對社會現象出現了難以抉擇現象,使學生的價值觀呈現了不穩定、無中心、多樣化的狀態,部分待業大學生面對就業壓力、生存壓力無法抵擋消極亞文化的誘惑,無法正確定位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表現出玩世不恭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態度,有部分學生出現了極端頹廢和消極的表現,甚至有的學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社會化教育的缺陷。美國犯罪學家薩瑟蘭提出的“差異交往論”是分析待業大學生犯罪的另一主要原因,薩瑟蘭提出社會存在“社會化教育程度”、“同輩群體的優化程度”和“傳媒的優化程度”這三個自變量,當這三個自變量取值為負時,社會將出現越軌行為,薩瑟蘭理論框架下的自變量研究對我國待業狀態下的大學生犯罪問題研究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大學生作為我國將來主要的人力資源,其素質決定未來社會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因此,在大學生完成學業期間,需要對大學生進行全面的社會化教育,使每一位大學生都變成社會化的人,由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承擔社會責任以致社會的穩定和進步。根據調查,目前我國在校大學生社會化問題存在兩級分化即“社會化不足’與”過度社會化”的問題。如果在待業期間大學生不斷受失范的價值觀影響,可能會導致他們贊同這種價值觀,那么這些學生發生越軌行為甚至犯罪行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化教育的同時應該控制大學生的交往群體,不良交往是大學生違法犯罪的催化劑,在交往過程中意志薄弱的大學生容易產生違法犯罪的動機,他們相互感染,減弱緊張的心理狀態,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最后,要注重大眾傳媒對待業大學生的影響作用。大眾傳媒傳播先進知識的同時腐朽落后文化也在傳播,腐蝕大學生的心靈,少數學生走上違法犯罪的歧途?,F在世界的絕大多數國家已經意識到了大眾傳媒的危害性并予以高度關注,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社會控制的弱化??刂评碚撌轻槍η嗌倌攴缸飭栴}而發展起來的,它認為所有人都有違反法律的可能性,因此背離法律規范是正常的,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違背它,是因為他們與社會緊密的聯系著,受社會的控制約束。這種聯系會產生相互制約的作用,當聯系緊密的時候,做社會成員的人就不會去實施犯罪行為,因為他擔心這種行為會危機他在社會中現有的地位。另一方面,當這種聯系被減弱時,他們就更易實施犯罪行為。雖然控制理論是自上而下對大學生待業狀態下的犯罪問題研究,很難滿足轉型期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是它使我們認識到社會控制弱化是導致待業大學生犯罪的重要原因。生活在轉型期的大學生,對社會變革反應敏感,但經驗不多,個人抵御犯罪誘因的能力較弱。原有的社會規范弊端日益顯露,不能良好的發揮控制社會的功能,社會規范的重構滯后于社會變遷,導致待業大學生在行為選擇上出現隨心所欲的傾向,加大了他們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學生畢業后與父母、學校的依附程度降低,這就導致大學生關鍵社會控制紐帶弱化。部分學生的一般性越軌行為被隨意的“貼標簽”,對于他們最終走向犯罪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社會對待業大學生的一般越軌的行為應該采取正確的態度,合理對待他們的缺點,對于犯錯的學生應當給予他們改過的機會,讓他們感受社會的溫暖,感受社會的關懷;對于待業大學生的犯罪行為以善意理性的方式作出回應,滿足犯罪學生重歸社會的渴望。

待業大學生犯罪的預防

待業大學生犯罪的成因有多個方面,治理大學生犯罪需要綜合施策。防患于未然,所以,對待業大學生犯罪的預防更是關鍵,主要措施包括構建大學生社會化教育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待業大學生犯罪預防體系,完善待業大學生犯罪預警體系,完善待業大學生再次犯罪的預防體系等幾個方面。

構建大學生社會化教育體系。根據“差異交往理論”的分析,我們可以認識到對大學生進行社會化教育,將對大學生畢業后快速適應社會起著重要的作用,避免大學生畢業后受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其價值觀發生嚴重的畸變,最終走向犯罪的道路。我們從幾方面著手對大學生進行社會化教育,預防待業大學生犯罪:首先,從文化因素的角度,分析,社會的亞文化對大學生犯罪起著催化劑的作用,我們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壞境,使待業大學生遠離亞文化的不良影響。在對學生進行社會化教育時要關注傳播媒介的導向作用,讓學生對傳媒中的不良文化做出正確的判斷。其次,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分析,深化教學改革,增加教學內容的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自我社會化。最后,從同輩影響的角度分析,優化學生的周圍環境,加強校內優秀同輩群體的向心力,提高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判斷能力,在他們交往的過程中有所選擇,增強交往的自覺性,對不良因素的抵抗力,減少盲目隨從性,把學生團結在集體中,發揮集體的指引作用。

建立科學合理的待業大學生犯罪預防體系。我國待業大學生犯罪的預防是家庭、學校、社會和政府共同要解決的問題,需要大家都能從自身出發采取合理措施,有效的預防待業大學生的犯罪問題。首先從個體方面而言,大學生作為一個高知群體,應該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工作學習的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不斷的完善自我,有良好的心態迎接就業形勢的挑戰,排解就業壓力。其次在家庭、學校的預防,家庭方面,提倡家庭美德,用科學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保持和諧的家庭環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遠離犯罪;學校方面,加強德育建設,在多個價值觀沖突的新時代,高校應提高德育工作者的水平,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展。最后,社會預防,完善相關立法制度,保障畢業生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對待業大學生犯罪預防實施司法矯正,對于有可塑性的大學生罪犯,通過幫教的方式達到矯治效果,讓他們更容易被社會重新接納,這既符合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又避免了大學生在獄內的交叉感染,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完善待業大學生犯罪預警體系。針對我國待業大學生犯罪問題,我們應當構建從從事先預防到事故發生后一整套科學合理的預防報警機制。通過建立信息采集制度達到事先預防的效果,我們通過高校畢業生信息的采集建立高校畢業生信息系統對高校畢業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通過對畢業生就業指導信息采集建立畢業生就業指導信息系統了解畢業生就業信息,根據這兩個系統我們隊畢業生分不同類別級別進行掌握,對畢業生中易發生犯罪的群體采取事先干預的政策,事先教育,預防犯罪。發生事件時緊急處理是指根據上述預警機制系統傳達緊急信息,緊急處置系統會針對突發事件采取緊急處理措施,盡量避免犯罪行為的發生或犯罪結果的出現。事件發生后積極善后是指在發罪行為發生之時,積極通知司法機關,尋求專業機關的幫助,

事后則進行警示教育,對未犯罪的大學生進行宣傳,預防犯罪,對已犯罪的待業大學生幫助他擺脫心理陰影,防治再犯。

完善待業大學生再次犯罪的預防體系。我國對大學生的犯罪預防體系的搭建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未犯罪大學生犯罪預防研究而對已犯罪的大學生的犯罪問題研究甚少。俗話說:“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應當給予已犯罪的待業大學生更多的關注,預防他們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為他們搭建好回歸社會的道路。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司法機關作為待業大學生再次犯罪的預防體系重要部分應該更好的發揮幫教職能,在我國建立和諧社會政策的指導下,以刑法謙抑性為基本理論基礎,以合法合理的寬容態度對待待業大學生的犯罪案件,做好再次犯罪的預防。高等院校通過信息采集系統的建立獲取了待業大學生在讀畢業的相關信息,應當為司法機關提供相關記錄,幫助司法機關更加全面認識犯罪大學生。有利于犯罪大學生的更好改造學習。家庭環境對已犯罪的大學生的心理的平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是犯罪的大學生更快的擺脫犯罪所帶來的心理陰影,體會家庭的溫暖,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

結語

由于國家對教育投入的加大,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院校的教育事業獲得了飛速發展,大學校園的規模也得到了不斷的擴大,大量的學生進入大學校門接受知識的熏陶。但迎刃而來的就是畢業人數的大量增加,社會并沒有做好接納大量畢業生的準備,這就造成了社會就業需求與大學每年畢業人數的不協調,就業市場出現了供大于求的現象從而導致了大量畢業生待業狀態,這些待業狀態下的學生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易發犯罪。

目前我國對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在校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研究,而對于待業狀態下的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研究則相對較少。本文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根據世界各國社會學、犯罪學和我國社會學犯罪學的基本理論,總結影響大學生犯罪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探索大學生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社會變遷的負面效應,社會化教育的缺陷,社會控制的弱化等幾個方面。通過對待業大學生犯罪問題的研究引起家庭、學校及社會對待業全體的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預防待業大學生犯罪,包括構建大學生社會化教育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待業大學生犯罪預防體系,完善待業大學生犯罪預警體系,完善待業大學生再次犯罪的預防體系等,使我國的大學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猜你喜歡
待業犯罪行為社會化
待業啄木鳥
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會化管理的探討
社會化服務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牽手校外,堅持少先隊社會化
高校畢業生“慢就業”困境成因與解決策略①
網絡傳播失范行為概念與具體情境適用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基于市場分割理論下的大學生待業成型機理和對策研究
貪污罪的心理誘因之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