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畢業生“慢就業”困境成因與解決策略①

2018-09-10 18:35吳金釵
中國商論 2018年30期
關鍵詞:待業慢就業畢業生

摘 要:當前高校畢業生選擇慢就業,體現了比較嚴重的就業心態問題,造就了高校應屆生的就業困境。我國的就業形勢本就比較嚴峻,卻存在一些學生主動選擇待業,還有一些畢業生是被動待業,主要是其在畢業后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維持就業狀態。在這一慢就業的困境之下,本文主要針對其成因進行探討,以期通過幾點建議來為突破慢就業困境而提供參考。

關鍵詞:畢業生 慢就業 待業 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0(c)-177-02

隨著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完善以及教育體制機制的轉型升級,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但是面對激烈的市場崗位競爭,很多學生的就業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傳統的學為用到現所呈現的慢就業,目前,慢就業成為高校畢業生發展的潮流,也成為社會所重點關注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綜合學生自身思想觀念、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教育領域所凸顯的問題,本文以及為研究背景對目前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的發展現狀和主要原因進行了客觀的論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為緩解上述問題,提出了科學的發展對策,在促進我國教育和人才實現科學的發展。

當前年青群體的觀念愈發多元化,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依然出現了慢就業的情況。而所謂慢就業,實際上就是畢業生通過多種形式延緩自身就業時間的情況,比如以考研、間隔年等形式來減緩這一就業時間,希望可以降低就業帶來的心理壓力。隨著時間的增長,畢業生的慢就業現象形成了一種社會困境,對其成因及對策進行探討非常有必要。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順暢就業是核心。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的出現,值得探究?!奥蜆I”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和體制機制束縛的折射,是社會認知評價偏失的折射,是高校高等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折射,是父母和家庭觀念保守的折射,是畢業生個人主觀能動性不高的折射。治理“慢就業”困境的策略有以下幾點:深入推進就業優先戰略,破除勞動力市場分割;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觀念“正能量”;深入完善高校育人機制,切實提高創新創業服務水平;著力意識形態領域建設,重視媒體宣傳引導作用;加強大學生自主能力建設,銳意改進擇業觀。

1 高校畢業生的慢就業成因分析

1.1 就業難讓畢業生推遲了就業時間

近些年來,高校的擴招規模正在不斷增大,2013年就迎來了最難就業季,隨后幾年的就業形勢卻反而更加嚴重,導致一些畢業生被動地推遲了自己的就業時間,無奈地充當著慢就業人群中的一員。也有一些畢業生雖然在畢業后就業,但是就業時間不長,反復地尋找工作,導致其在畢業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有效維持就業狀態,這也是一種被動性慢就業的現象。

1.2 傳統觀念與新時代觀念帶來的影響

在傳統觀念里,鐵飯碗是最優先的就業選擇。因此持有這種觀念的畢業生會執著于進入國家單位工作,在沒有達到目的之前不會考慮其他單位的就業,使其在一定時間內也處于慢就業狀態。而在新時代觀念里,畢業生青睞于大數據時代下的無限商機,比如代購和微商等。但是畢業生在從事這些工作時,有的將其作為專職工作,也有的畢業生以兼職的形式來進行,從而等待機會尋找自己理想的工作。還有一些畢業生出于緩沖就業壓力,認為考研或者留學是可行的選擇。

1.3 學生主體認知而引起的就業心態

畢業生成為慢就業族的一員,在多數情況下是迫于自身的就業競爭力而選擇待就業。而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單位時,會根據自身的專業成績、榮譽證書、實習經歷、黨員身份等因素來判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學校的教育教學及其管理能力在客觀上決定著學生的就業能力。只是實際上,畢業生處于慢就業狀態,這一問題更多的是其根據個人主觀能動性作出的選擇而帶來的結果。他們缺乏扎實的專業知識,人際交往能力不強,自主學習與自主控制能力也比較薄弱,導致其就業競爭力低下,進而引起慢就業問題。

2 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的解決策略

2.1 樹立合理就業觀,調整就業期望值

畢業生要處理好自身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就需樹立起合理的就業觀,要學會根據社會需求而積極主動地作出適應性的合理調整,要具備審時度勢的眼光和能力,避免過分地追求符合理想要求的擇業目標,盲目地去執著某一擇業目標。畢業生應該適當地調整自身的就業目標,即先將自己的就業狀態穩定下來,再謀取更多的發展,爭取在畢業之后就及時就業。在穩定就業狀態中為新的職業選擇積極地創造良好的條件,會比在待業狀態尋找機會更加可靠又理智。而且畢業生在穩定就業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的社會閱歷與工作經驗,能夠為將來自己理想的職業生涯打下基礎。因此,畢業生要合理調整自身的就業期望值,選擇合適的就業起點,為實現理想就業而蓄力。

2.2 優化專業教學,加強職業規劃教育

高校在辦學過程中,需正視當前的慢就業問題。一方面,高校要合理進行專業設置,優化專業教學,培養合格的人才,讓學生可在未來就業時可具備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學生的就業自信心,實現促進就業的目的。因此,高校要合理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增設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實現專業的橫向延伸發展。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高校要立足于學生的能力培養這一目標。而在專業課教師方面,要求教師具備專業的教學能力,善于拓展更多的教學途徑,比如校企合作、微課、慕課等,培養優質人才,降低人才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而引起的慢就業問題。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強職業規劃教育,為學生的職業規劃提供科學合理的指導,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職業規劃理念,增強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并督促學生去貫徹實施,使其在獲得一次次階段性成功的過程中,對職業生涯規劃充滿自信。

2.3 讓畢業生從主觀上脫離消極的慢就業狀態

在如此嚴峻的社會就業形勢下,畢業生以消極態度選擇慢就業,實際上會導致國家與家庭投入的人力資源無法轉化成為產出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會影響著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發展進程。這就需要國家、家庭、高校、學生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主體一起努力,幫助畢業生主動脫離消極態度下的慢就業困境。比如,國家可為畢業生出臺自愿自由流動的政策與激勵措施,緩解人力資源在地區配置方面的不合理問題,讓畢業生可面臨更多的自主選擇;人社與教育等相關管理部門可利用互聯網技術宣傳就業政策,為畢業生及時提供最新的就業市場訊息,以供其參考;社會應該鼓勵畢業生多元發展,各媒體可營造良心輿論氛圍,讓畢業生可以適當擇業就業;對于家庭而言,家長應該尊重畢業生的自由選擇,不過多干涉孩子的擇業問題,讓畢業生可從多個方向獲取支持力量,主動脫離消極的慢就業狀態。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的慢就業困境會加劇就業形勢的嚴重性,也不利于畢業生的個人長遠發展。因此,要求大學生能夠樹立起合理的擇業觀,通過穩定就業來積累自己的經驗,為謀取新的未來而蓄力。各高校也要注重優化專業教學,并且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此外,國家、家庭、社會等應該給予畢業生更多的關照和關懷,既引導其合理擇業,又尊重其自由擇業,使其主動走出慢就業困境。

參考文獻

[1] 胡莊方.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探析[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29).

[2] 胡泊.高校畢業生未就業成因與對策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12).

[3] 武蕾.“慢就業”現狀分析及解決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2016.35(12).

[4] 鐘一彪.大學生就業素質與就業能力培養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06(12).

[5] 李冰焱.高校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探索[J].產業科技論壇,2015(20).

[6] 泮凱.90后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影響因素及對策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

[7] 張莼波.“慢就業”折射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及擇業觀教育的思考[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

[8] 高健,楊建,管京鳳.高校畢業生“慢就業”困境治理機制研究[J].教育觀察,2017(21).

[9] 武蓓蓓.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成因探析與對策[J].長江叢刊,2017(25).

①基金項目:溫州市教育局2018年溫州高校思想政治專項課題,高校畢業生“慢就業”困境治理機制研究——以溫州商學院為例(WGSZF201807)。

作者簡介:吳金釵(1986-),女,溫州蒼南人,本科,初級,主要從事思政系列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歡
待業慢就業畢業生
南京藝術學院2022屆畢業生優秀作品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語言藝術
“新一線城市”吸引畢業生
面對性待業窘境
“慢就業”并非一曲田園牧歌
“慢就業”開始在中國流行
基于市場分割理論下的大學生待業成型機理和對策研究
湖北美術學院98年畢業生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