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設備安全管理的難點及對策

2014-12-25 01:25孫秀寶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4年37期
關鍵詞:難點安全管理對策

孫秀寶

前言:安全是施工企業永恒的主題,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應用,施工由過去的以人力為主 發展成為主要以機械設備來完成,設備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加強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確保安全生產對企業今后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針對施工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施工設備;安全管理;難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14文獻標識碼: A

一、施工企業機械設備安全管理的幾個難點問題

(一)施工任務繁重,工作環境惡劣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少施工項目為了降低施工成本,設備配置上滿足不了施工要求,由于投入的施工設備數量不足,加上配置上又不合理,只靠少數機械設備的加班加點、人歇設備不停、頻繁的調動等作業來完成施工任務,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機械設備的超負荷運轉,甚至帶病作業,極大地影響了機械設備的技術性能狀況與使用壽命,加速了機械設備的老化。其次由于工程施工大部分是在遠離城區的野外、山區。施工作業環境比較差,場地狹窄,加上室外作業場地缺少必要的防防護,夜間作業照明度不夠,隧道施工過程通風、溫度、濕度均超出機械設備本身的工作環境要求等一系列的問題,對設備使用壽命及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二)設備調運頻繁

由于企業內部各個施工項目部分布比較散亂,每個項目部對機械的需求時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對機械設備的需求不確定性和缺少計劃使得企業內部不少機械設備在各個項目部之間的調運十分頻繁,設備無法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需要修理的機械設備也難以進行及時修理,大大縮短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三)重使用輕保養

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很多項目只注重施工進度,設備管理人員配置少且不專業,對設備重使用輕管理、保養,獎金和計件工資的發放完全取決于施工進度,對設備管理使用及保養重視不夠,如此以來,便形成了忽視機械設備的日常保養,經常帶著小毛病作業,等到出現問題進行修理的時候,不得不進行大范圍修理工作,浪費大量的時間,無形之中提高了設備的修理成本。

(四)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技能水平低,培訓少

設備管理人才缺失嚴重是近年來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是重視度不夠,二是由于企業規模擴張太快,項目主要依靠合作方及分包隊伍完成,外租設備多。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操作人員本身文化層次較低,又加之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就直接上崗,先上崗操作一段時間,再去補辦一個操作證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為了應急,不少項目會出現隨意叫一個略懂一二但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當然也不具有操作證)的人員來進行機械設備的操作,對操作人員的實際培訓工作卻做的很不夠。許多作業人員上崗前的三級安全教育工作過于形式化,不注重實效性,千篇一律的現象比較嚴重。

(五)存在僥幸心理,習慣性違章,老舊設備不淘汰

僥幸心理是很多機械事故的根源,這已經造成了不少血的教訓,例如,塔吊倒塌、汽吊翻跟頭、鋼絲繩斷裂、工人掉進攪拌機等等,根源就在于: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設備太陳舊老化、安全控制系統失靈、違章操作等等,而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僥幸心理在作怪。淘汰設備舍不得淘汰掉,因為可以不提折舊或少提折舊,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設備帶病作業,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什么時候出現故障已經難以預料。

二、應對措施

(一)正確選型,合理調配

任何一種設備由于自身的性能、結構等特性,都有一定的使用技術要求。如能科學合理的配置,就能充分發揮設備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施工前設備管理及技術人員要認真研究施工方案、施工工藝、進度計劃及組織安排,科學合理的選配設備,使各類設備搭配合理,防止“大機小用”、 “精機粗作”、“小馬拉大車”等不合理現象的發生。

對于各項目之間的機械調配問題,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平臺,建立設備調度平臺,分類建立設備臺賬,加強設備物資部門的信息交流,使各個施工項目及時掌握機械設備的信息,協調好機械設備的使用與維修養護,合理調配機械設備。做到提前及時的掌握各個施工項目的工程進度與機械設備方面的需求、退場信息,安排好機械設備調用過程中的二次保養維護工作,解決好使用與保養的矛盾沖突。

(二)正確使用、及時保養,“用養修”相結合

在機械設備的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與指揮人員一定要按照相關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設備。同時,在保證機械操作人員與施工現場指揮人員正確使用機械設備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的預防機械事故的發生,設備部門在“管好、用好、養好、修好”的同時,對照設備的安全條件,進行機械設備的風險評價工作。

機械設備的風險評價是指以機械或機械系統為研究對象,用系統方式分析機器使用階段可能產生的各種危險和可能的危險狀態,以及在危險狀態下可能發生危害人身和財產安全的事故,并對事故的概率和程度進行全面評價的過程。設備風險評價工作應綜合考慮可能影響機械安全性能的諸多因素,從機械事故的根本與源頭上控制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

在設備的保養過程中,應嚴格要求機械操作人員按標準、規范做好設備每天開機前、作業中和停機后的“一日三查”的例行保養工作,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予以排除,確保設備在完好狀態下安全運行。

針對設備運轉周期,運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控制設備分級維護,落實專業機修人員到施工現場按工藝流程規范維護,現場機械操作人員要做好配合、督促和監督,并由專業檢驗人員驗收。嚴格執行機械設備退(轉)場之間實施維修的制度,嚴格把好質量關,根據退(轉)場設備的技術狀況,確定設備修理費的分攤比例并做好相關記錄。

(三)做好特種設備的安全檢測

在生產過程中,特種設備比一般性生產設備具有更大的潛在危險性。由于特種設備是屬于危險性較大的設備,易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害以及財產損失,為保證其正常運行必須進行定期檢驗檢測,以避免機械事故的發生,保障生產安全。

特種設備必須經合法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檢測合格并取得合格證后才能投入使用。凡是進入施工現場的特種設備必須進行取得檢驗合格證書后才能允許使用,建立好設備臺賬,對施工中出現影響設備安全性能(如設備損傷)的情況,不管是不是在有效期,必須重新檢驗。對那些已經超過使用期限,又無法檢測合格的設備實行強制報廢。

(四)加強培訓,持證上崗

人員培訓包括作業技能的培訓與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有針對性。一要抓好施工項目部機械操作人員的準入關,將上崗前的三級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二是編制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與安全操作規程手冊,發給現場的每一位作業人員;三是做好機械設備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工作。同時,對相關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應樹立“全員安全教育培訓”的理念。強化自我保護意識,從而達到從源頭上控制機械設備安全事故的發生。

對機械的操作和維修人員,不僅要對其進行安全技術理論方面的培訓,還要確保其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落到實處,重點是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能、預防事故發生的實際能力以及處理事故的能力,有效控制各種事故的發生。

(五)及時淘汰老舊設備

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機械設備使用也不斷增多,機械設備的折舊年限不斷減少,機械設備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所以,我們要嚴格執行機械設備淘汰與報廢的技術標準,及時的引進新設備,淘汰舊設備,不能抱有絲毫的僥幸心理。

三、結語

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性課題,除了把好管、用、養、修關之外,還必須做到領導重視,各級機械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及相關配合人員之間責任明確,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記錄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監督、獎懲分明,專管與群管相結合,注重強化設備管理人員、維修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嚴格按規程進行使用、維護和保養。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就一定能夠杜絕機械設備事故的發生。

猜你喜歡
難點安全管理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巧用多媒體技術, 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論加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淺談現代汽車檢測技術與安全管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