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人類的行為對城市空間的影響

2015-01-01 08:02徐文杰楊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大陸橋視野 2015年18期
關鍵詞:理論空間社區

徐文杰楊 碩/.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淺議人類的行為對城市空間的影響

徐文杰1楊 碩2/1.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2.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

如今社會在對空間環境的研究上越來越重視人的感受,將人作為空間創造的最重要因素,強調人的主人翁地位。這些細微的方面足以體現城市的人文關懷。人們的行為也不斷的影響著城市空間。本文深入淺出的以經典城市規劃理論為基礎來研究人的行為對城市空間的影響,分為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方面。

城市;行為空間;人的行為;有機疏散理論;衛星城理論

一、人的行為與城市宏觀空間

從有機疏散理論認識人的行為對城市空間的影響

(一)從人的行為中來

很早就有學者對人的行為和空間環境之間的關系做了十分系統的研究。比較成功的是沙里寧的有機疏散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研究人的日?;顒雍统鞘锌臻g的關系。有機疏散理論的兩個基本原則是:把個人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區域即被沙里寧稱為“日?;顒印钡膮^域集中的布置;而把不經常的“偶然活動”的場所分散的布置。日?;顒颖M可能集中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樣就可以將活動需要的交通量減到最低程度,并且不必完全依賴機械化的交通工具。偶然活動的場所使用率較低,雖然往返的路程較長也沒有什么關系。而且在日?;顒臃秶饩壍木G地中設有通暢的交通干道,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往返。

和霍華德的田園城市理論想要達到的目的一致,有機疏散理論下建造的城市能使人們居住在一個兼具城鄉優點又遠離各自弊端的環境里。沙里寧認為城市是活的城市,她與任何有機生命體一樣,存在內部的秩序,正是這種秩序使城市能夠健康的生存和發展。這種秩序一旦破壞,城市就會和生物的機體一樣不能正常的活動和維持健康,甚至有可能壞死和癱瘓。為了挽救日趨衰敗的近代城市,消減人們對城市存在的必要性的質疑,不但要從形體上,更要從精神上對城市進行全面的更新。不能總是一成不變的延續舊有的對城市空間的理解方式——以體塊創造豐富的城市空間,這樣只能使空間雜亂零碎且缺乏全局眼光和系統化的布局。必須從內部,從機體的功能要求出發,重新組織城市。認識到人在城市中的主體地位,按照人類的行為規律把城市人口和就業地點分散到遠離城市的可以合理開發的地域內。

(二)到人的行為中去

有機疏散論中闡述個人的日常生活應以步行為主,同時現代交通作為重要的手段應充分發揮作用。近代的許多研究城市空間的理論都認為是現代化的城市機械交通導致了城市的混亂無序,這是造成一系列城市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機疏散論認為根據市民的活動規律城市的中心位置適合安置城市行政管理部門和相關單位,可以有適量的必須在城市中心地區工作的工作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商業人員居住地,而工業部門應該遷出中心區。城市中心地區依靠工業外遷而騰出的大面積用地,應該用來增加綠地。很大一部分單位,尤其是堆砌在城市中心地區的許多供應部門將隨著城市中心的疏散,離開擁擠的中心地區。城市中心區以外的地方環境相對適合人們的生活活動,可以布置居住區。

二、人的行為與城市中觀空間

從衛星城理論認識人的行為對城市空間的影響十分重要?;顒涌臻g(Activity Space)是個人進行大部分日?;顒拥目臻g,是行為空間的一部分?;顒涌臻g代表了個人與環境的直接接觸,而這種接觸對于人們形成和劃定自身行為空間范圍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活動空間也就代表了人們獲取信息并將之與其所生活的環境捆綁聯系的重要過程。

行為首先是從時間上影響著空間布局的。從衛星城理論的發展中不難看出空間距離受時間距離的制約。第一代的衛星城是依附于母城的臥城,人們漸漸發現只將人疏散出去也就是增加了空間距離,卻沒有配備相應的生活所需的其他環境,無形中相當于是增加了時間距離。人們日常需要享受的活動受到了時間的限制從而對生活造成了不便。所以,衛星城理論逐步發展成為半獨立式,不再緊密依賴母城,從而加強了衛星城對人的吸引力度。進而第三代衛星城出現,更加獨立,內容也更豐富。

同理,依靠快速交通發展起來的星型城市和指狀城市雖然加大了空間距離,但縮短了時間距離,方便人們的出行活動,所以城市得以快速發展。

其次是行為的選擇性和制約性對空間環境的影響。人們的行動往往受一定的條件制約,如路徑的不同或通暢程度等等。這就帶來了不同出行方案的選擇。這是比較小的方面。往大里說,不同道理地域環境和不同的文化氛圍也同樣影響著不同的人是行為。這一點不止在城市空間的研究中有所體現。

在城市化過程中,社區的類型逐漸豐富,社區不同的類型占有著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資源環境。社區是地理和社會高度統一的概念,因為社區首先占據一定的地理空間,但社區又不僅僅是一個地理空間,它是一幫相互有認同感、歸屬感的人群集合。比如說在大城市中,有老舊小區、單位大院、普通商品房小區、高檔住房小區、經濟適用房社區、廉租房、失地農民集中居住區、外來人口聚集小區、少數民族聚集區,北京現在還有人提出蟻族聚集區,還有外國人社區。實際上這些社區的出現與它的地理位置和周圍關系是不一樣的。

不同類型社區產生了不同的社區亞文化,在這里地位、經濟收入、工作方式差不多的人聚集在一起,有自己的交往方式,有自己的語言和思維方式。比較極端的是一種富人區和低收入群體聚集的一些低端社區。比如北京的外來人口,前幾年出現了浙江村、安徽村、河南村,這些外來人口聚集的區域有一套他們自己的行為規則。但如果在規劃上不解決好這個問題,不同的社區之間會有疏遠、有隔離。

在城市化中,大的空間、城鄉之間、城市內部之間交流交往的空間相對比較開放,但是社區內部由于住宅的密集化、高層化、封閉化,居民之間的交往反而比較少了,這是兩個不同的趨勢。在村轉居的居民里面,因為公共空間、公共場所的缺失,所以人們的交流更加困難。對于過去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有人感到不適應,所以一方面是公共空間、公共場所的匱乏。另外一方面,一些農民還保持著過去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習俗,比方說大聲喧嘩,對公共環境不愛護。實際上兩些都不利于社區居民公共空間的建立和公共生活的推進。

三、人的行為與城市微觀空間

此外,出來對城市總體空間分布與人的行為的關系外,還有許多細小的方面可以精細化的研究。比如人們出行時喜歡抄近道。關于這一點有個著名的案例來說明。這就是迪士尼樂園道路系統的配置。當時迪士尼樂園已經建好,只是園路系統的設計方案眾說紛紜,沒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于是樂園就將場地全部鋪上草坪,人們根據需要隨便踩踏,這就自然形成了一套非常合理的園路方案。再如人們需要安靜時往往選擇角落環境。陰角在心理上容易讓人有依靠感。還有就是人類的親水習性。如果一個廣場的設計加入了親水這一元素,她的吸引力可能成倍增加。這些細微的方面足以體現城市的人文關懷。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自主意識的增加,當前人們在住房建設中參與的愿望更加迫切,他們特別希望實現在生活空間中的自我。人的行為活動不僅是需要關注的對城市空間有著重要影響的因素,它更是城市空間布局的決定因素。城市是人們的城市大眾的城市,對人的行為的研究是每個城市規劃工作者必須重視的課題。

[1]地里學評論——空間行為與規劃.商務印書館2011.

[2]城市空間的環境限定與行為特征[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0年1月.

[3]龔維斌.城市化空間變化與社會重構.2012年6月.

[4]柴彥威,沈潔.基于活動分析法的人類空間行為研究.

[5]周素紅,閆小培.基于居民通勤行為分析的城市空間解讀——以廣州市典型街區為案例.

[6]王雅林.城鎮居民時間預算研究.1991.

猜你喜歡
理論空間社區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社區大作戰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空間是什么?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創享空間
3D打印社區
在社區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