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體視網膜術后患者俯臥位的護理探討

2015-01-31 10:10魏霞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2期
關鍵詞:玻璃體醫囑舒適度

【摘要】 目的 研究玻璃體視網膜術后患者俯臥位的護理。方法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間在我院進行玻璃體切除眼內充填術的復雜性視網膜脫離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觀察組患者采取術后俯臥位,并進行相應臨床護理干預,對對照組患者采用俯臥位。結果 在術后復發率及舒適度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玻璃體視網膜術后患者采用俯臥位的護理干預不僅可以降低術后復發率,而且有助于提高舒適度。

doi: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2.101

作者單位:250001 濟南市第二人民醫院

To Explore the Nursing Patients in Prone Position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WEI Xia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City, Jinan 25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in prone position. Methods Taking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retinal detachment vitrectomy intraocular tamponade from 2012 October to 2014 October in our hospital. They a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took prone position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but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prone position.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espect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and comfort, It i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for the use of prone position in patients after vitreoretinal surgery , and it can improve comfort as well.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 Vitreoretinal surgery, Prone posi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fort

作為眼科的常見病,視網膜脫落往往會致盲,針對玻璃體切除、硅油或者惰性氣體充填術后的視網膜脫離患者,過去通常會采取面低枕高位,且俯臥位時間較長,但是這樣常會導致患者隨意改變體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愈合。本文就我院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對術后俯臥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間在我院進行玻璃體切除眼內充填術的復雜性視網膜脫離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包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分布于18~69歲,平均年齡(48.17±5.63)歲;其中包括18例眼外傷后牽引性視網膜脫離患者,15例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7例糖尿病性視網膜脫離患者。對照組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分布于17~69歲,平均年齡(47.26±5.02)歲;其中包括20例眼外傷后牽引性視網膜脫離患者,13例裂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7例糖尿病性視網膜脫離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觀察組患者采取術后俯臥位,并進行相應臨床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⑴ 健康教育;⑵ 正確使用氣圈;⑶ 特殊體位 [1]。對照組患者采用俯臥位,具體如下:患者于床上保持俯臥位,使用棉圈、枕頭、衣物、毛巾等置于前額與胸肩等部位。

1.3 診斷標準

1.3.1 觀察并且記錄患者在術后當天、第三天、第五天是否遵守醫囑限制體位12小時,并觀察術后病情的復發情況。

1.3.2 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所有患者的舒適度進行分析,主要包括舒適、不舒適、極度不舒適三個層面,1~4分為舒適,5~7分為不舒適,8~10分為極度不舒適。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 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40例患者在手術當天全部遵循體位醫囑,在第三天有37例遵循醫囑,第五天有33例遵循醫囑;對照組40例患者在手術當天有36例遵循體位醫囑,在第三天有21例遵循醫囑,第五天無遵循醫囑患者。在術后復發率方面,觀察組患者為5.00%,對照組患者為32.50%,由此可見,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在問卷調查中,對照組40例患者有9例表示舒適,有15例表示不舒適,16例表示極度不舒適,患者舒適度為22.50%,觀察組40例患者有25例表示舒適,14例表示不舒適,1例表示極度不舒適,患者舒適度為62.50%,由此可見,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針對行玻璃體切除眼內填充術的患者,通常采取面朝下的面低枕高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3.1 利用硅油與氣體表面張力及上浮力使視網膜與色素上皮接觸,使褶皺不平的視網膜展開,從而實現封閉視網膜裂孔的目的,使視網膜復位。

3.2 可以有效減少角膜變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等并發癥的發生。由此可見,手術成功與否的直接影響因素為玻璃體切除眼內充填術后的體位護理。理論上來講,術后7天內應該每天強迫體位13~15小時,但是在臨床實踐中,患者往往由于難以保持同一姿勢而不能很好地控制體位,導致在氣體吸收或者硅油取出后再次出現視網膜脫離的現象 [2]。

本文通過研究我院80例患者發現,采用術后俯臥位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復發率為5.00%,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的復發率為32.5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兩組患者舒適度方面,觀察組患者為62.50%,對照組患者為22.5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所以,對于玻璃體視網膜術后患者采用俯臥位的護理干預不僅可以降低術后復發率,而且有助于提高舒適度。

猜你喜歡
玻璃體醫囑舒適度
高頻超聲在玻璃體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纖維砂場地的性能及舒適度影響研究
基于用戶內衣穿著舒適度的彈性需求探討
改善地鐵列車運行舒適度方案探討
內蒙古林業總醫院靜脈用藥調配室不合理醫囑分析及對策
玻璃體切除聯合晶狀體超聲粉碎在合并晶狀體脫位眼外傷中的應用
醫院H IS 系統下電子醫囑的規范管理
遵循醫囑
某異形拱人行橋通行舒適度及其控制研究
面對“口頭醫囑”,護理人員須謹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