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巴赫的《d小調二部創意曲》

2015-02-22 09:15劉傳利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350108
大眾文藝 2015年3期
關鍵詞:小調巴赫小節

劉傳利 (福建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 350108)

淺析巴赫的《d小調二部創意曲》

劉傳利 (福建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 350108)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中創作了浩如煙海且質量極高的復調音樂作品,在這些復調作品中創意曲是學習、彈奏巴赫復調音樂作品的基礎,深受人們的喜愛。這 30首的創意曲做為小型復調音樂作品中的經典代表,對了解巴赫復調音樂創作手法具有典型意義。本文將以《二部創意曲》第4首——d小調二部創意曲為例,對巴赫小型復調鋼琴作品的創作風格做一個淺顯的分析和了解。

巴赫;復調;二部創意曲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巴洛克時期德國杰出的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古鋼琴演奏家、復調大師。他一生創作了浩如煙海且質量極高的復調音樂作品,這些復調音樂作品以簡潔個性的旋律、優美動人的旋律、高超完美的技巧達到了音樂史上復調音樂作品的頂峰。其中30首的創意曲做為小型復調音樂作品中的經典代表,是巴赫在1720年開始為10歲的長子威廉·弗里德曼而做的鍵盤教材,這些創意曲對了解巴赫復調音樂創作手法具有典型意義。本文將以《二部創意曲》第4首——d小調二部創意曲為例,對巴赫小型復調鋼琴作品的創作風格做一個淺顯的分析和了解。

一、呈示部

第1—18小節為這首復調作品的呈示部。

主題(例1)的長度為兩小節,從d小調主音開始以短小的上下行音階進行中加入減七度的大跳構成,節奏均勻、旋律連貫,具有惆悵、憂郁感。使用連奏的方式彈奏。這個有波浪線感的主題動機隨后以多種形態方式貫穿全曲。

在第3小節左手低音部的答題以低主題動機八度的形式模仿演奏主題動機。答題上方相對應的為對題(例2),對題由八分音符的上行三度、四度跳進構成,用跳音彈奏,與主題動機在旋律經行、節奏音型、演奏方式上形成了對比。

第5—10小節的高音部是由主題動機發展而來的,以高主題動機八度的模仿開始并不斷向下模進,最終轉入F大調。相對應的低音部是由對題發展而來的,低音部不嚴格的模仿對題并保持對題的節奏音型做兩小節的跳進與音階式上行,第9—10小節對前兩小節進行下行模進并轉入F大調。第11—17小節高音部的前兩小節以十六分音符上行的三音列和八分音符以及休止符構成,13—14小節下行模進前兩小節,15—17小節以下行音階進行為主,并在最后引入附點節奏,使旋律具有動力性。與之相對應的低音部是對高音部第5—10小節的不嚴格模仿,由F大調的下屬音開始的主題動機經過兩次下行摸進最終結束在F大調的屬音上,為中部旋律進行做了鋪墊。

二、中部

第18—43小節為這首復調作品的中部。

第18—21小節的高音部是由八分音符構成的F大調主音上行跳進屬音,并在屬音上做三小節的顫音,增強了旋律發展的傾向性。與之相對應的低音部是在對呈示部主題動機在F大調上的模仿后,做了一個上二度模進,與高音部的顫音緊密結合,并轉入a小調。高音部在第22—25小節以主題動機在a小調的倒影形式出現,并做一個下行小二度的模進。第26—35小節是主題動機變化發展而來,由a小調主音開始的主題動機經過變化、發展以及主題動機向上兩次的模進為轉入g小調做了充分的準備。低音部的第22—33小節是在a小調上對第11—12小節高音部以及第7—8小節低音部上節奏音型的變化模仿,最后停留在五小節a小調屬音的顫音上。低音部的第34—43小節是由主題動機和呈示部的對題變化發展而來的,調式從a小調—g小調—d小調,并在第42—43小節做d小調中音上主題動機的模仿,預示了再現部的到來。高音部的第36—43小節加入了新的節奏音型,如切分音型、三十二分音符、附點等,使旋律的進行有強勁的動力性,并給全曲注入勃勃生機。主題動機和旋律的大跳推動旋律進入到再現部。

三、再現部

第44—52小節為這首復調作品的再現部。

第44—45小節的高音部是主題動機高八度的再現,與之相對應的低音部是對第5—6小節低音部的再現。即第44—45小節的上下聲部是對呈示部第5—6小節的完全再現。在第46—52小節的高音部融合了主題動機和中部的節奏音型,對呈示部和中部做了動力性再現,促進了再現部旋律的進行和發展。與之相對應的低音部的旋律走向與高音部的旋律走向做反向進行,第51小節的大跳與主題動機的減七度大跳,最后上下聲部落在d小調主音上結束全曲。

這首復調作品具有很強的動力性和邏輯性。主題和對題在多方面形成了對比,主題(例1)的長度為兩小節,從d小調主音開始以短小的上下行音階進行中加入減七度的大跳構成,節奏均與、旋律連貫,具有陰暗、憂郁感。對題(例2),對題由八分音符的上行三度、四度跳進構成。主題和對題在音樂中所起的效果不同,但卻使曲子平穩連貫。

在旋律方面,這兩個聲部的旋律多是有主題、對題變化發展而來的。例如高音部的第26—35小節就是由主題動機變化發展而來,由a小調主音開始的主題動機經過變化、發展以及主題動機向上兩次的模進為后面的進行做了鋪墊。

在節奏方面,全曲多使用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兩聲部因旋律進行的不同在節奏方面形成了互補或同步進行。這也使兩聲部旋律的發展更加充實、流暢。

在調式調性方面,這首復調作品為d小調,中間經過多次轉調?,F由d小調開始闡述調式調性,然后轉入關系大調F大調,在中部時轉入d小調的屬關系調a小調,后又轉入下屬調g小調,在再現部前轉回到原調d小調,全曲結束在d小調一級和弦根音旋律位置。體現了巴赫所處的巴洛克時期調性布局的一個規律:T

(主調)—D(屬方向調)—S(下屬方向調)—T(主調)。

在表現記號方面,主題和對題演奏方式不一樣,主題使用連奏的方式彈奏,對題用跳音彈奏。這也使主題、對題具有更強的對比。在旋律進行到中部時加入了新元素?——顫音,顫音的使用一方面對長音旋律的進行做了填充,另一方面也使得旋律更加靈活、動力。

巴赫的一生創作了浩如煙海且質量極高的復調音樂作品,而《d小調二部創意曲》只是這位“復調大師”作品中的滄海一粟。正如創作《d小調二部創意曲》一樣,巴赫在一生的音樂創作中總是保持著正直、斗志、虔誠的信仰和精神,也正是因為在創作中伴隨著這些信仰和精神,使其音樂作品在全世界的音樂史上立下了不朽的豐碑,也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寶貴的財富。

[1]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陳銘志.《復調音樂寫作基礎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

[3]冷佳.《巴赫二部創意曲研究與彈奏》.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1.9.

[4]趙曉生.《巴赫創意曲 上》.《音樂藝術》,1995(01).

劉傳利(1987—),女,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3級音樂與舞蹈學碩士研究生,西方音樂史及其教育方向。

猜你喜歡
小調巴赫小節
布賴滕巴赫景觀酒店48°Nord
羌族薩朗舞歌巴茸的音樂分析
——以羌族舞歌《葉忍》為例
快把我哥帶走
巴赫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我是聽巴赫的
我是聽巴赫的
節節草的秘密
小調[六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