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稹近體詩用韻系統考

2015-02-28 11:06宋丹丹
現代語文 2015年21期
關鍵詞:廣韻聲韻元稹

□宋丹丹

元稹近體詩用韻系統考

□宋丹丹

通過對元稹所作551首近體詩所用韻字進行系聯,歸納出近體詩用韻27部系統:其中陰聲韻12部、陽聲韻15部;并對與實際語音相關或跨部通押的特殊韻段進行分析,同時對所涉特殊韻字加以探討。

唐代洛陽近體詩詩韻

元?。?79~831),字微之,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結為終生詩友。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元白”,詩作號為“元和體”,其集與白居易同名“長慶”,今編詩二十八卷。本文以其近體詩詩歌用韻為研究對象,旨在歸納元稹詩歌的韻部系統,進而揭示中唐通語與洛陽方音在元稹詩韻中流露出的某些信息。本文的工作底本為《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和《全唐詩補編》(中華書局,1992),韻書依《廣韻》,必要時參以《集韻》。

根據統計,今存于世的元稹近體詩551首,共有551個韻段。本文歸納出近體詩用韻27部,其中陰聲韻12部,陽聲韻15部。下文對元稹所作近體詩的用韻系統進行分析,每部均以《廣韻》為參照,指出各韻之間的分合疏密關系,并酌舉典型詩例證之;對不合官韻規定的出韻、借韻現象,則將其韻例專門列出;另外,我們還根據各韻的獨用同用情況分析其押韻部類,必要時對特殊韻例和韻字加以說明。

一、陰聲韻12部

(一)歌戈部

本部包括《廣韻》歌戈二韻,共13個韻段?!稄V韻》歌戈同用,元稹近體詩歌韻獨押1次,歌戈互葉12次,二韻通押占92.31%,亦同用。

歌戈同用:《和樂天早春見寄》葉“和戈歌多歌波戈何歌”。

(二)家麻部

本部包括《廣韻》麻韻,《廣韻》麻獨用。在本部全部13個韻段中,麻韻獨押10次,占76.92%,基本符合唐代功令。

麻韻獨用:《蟲豸詩·巴蛇·一》葉“蛇花沙麻麻”。

麻韻與佳韻的“涯”字混葉3次,1次為首句借佳韻:《奉和嚴司空重陽日同崔常侍崔郎中及諸公登龍山落帽臺佳宴》葉“涯佳花紗芽車麻”。另有兩例為出韻:《酬樂天見憶兼傷仲遠》葉“賒家花麻涯佳斜沙麻”;《放言五首·二》葉“沙家鴉斜麻涯佳”。

“涯”字,《廣韻》佳韻五佳切,又支韻魚羈切,《集韻》新增麻韻牛加切。關于“涯”字的中古音韻屬,黃炳輝的《中古“涯”字韻屬證》曾專門討論,他認為中古“涯”字有麻韻一讀。此字與麻韻混葉,應當是時音的表現。

(三)居魚部

本部包括《廣韻》魚韻,《廣韻》魚獨用。元稹近體詩魚韻獨押15次,魚虞混葉(僅為去聲御遇通押)1次,魚韻獨押占此部16個韻段的93.75%,亦獨用。

魚韻獨用:《貽蜀五首·張校書元夫》葉“書于如徐魚魚”。

去聲御遇通押1次:《西還》(五言仄絕)葉“樹遇去御”。

(四)虞模部

本部包括《廣韻》虞模二韻,《廣韻》虞模同用。元稹近體詩虞模通押21次,占本部26個韻段的80.77%,二韻同用無疑。

虞模通押:《奉和權相公行次臨闕驛逢鄭仆射相公歸朝俄頃分途因以奉贈詩十四韻》葉“符虞爐都模趨驅繻躕夫虞途模珠虞壺模誅虞謨圖模儒虞”。

(五)尤侯部

本部包括《廣韻》尤侯幽三韻?!稄V韻》尤侯幽同用,此三韻于元稹所作近體詩中共出現39次,兩兩通押24次,占61.54%,亦同用。

尤侯同用:《酬許五康佐》葉“儔尤鞴侯州愁流牛舟秋游求尤”。

尤幽通押:《酬孝甫見贈十首·十》葉“璆幽浮愁尤”。

(六)豪刀部

本部包括《廣韻》豪韻,《廣韻》豪獨用。豪韻于元稹近體詩中共出現5次,皆獨押,不與效攝其他三韻發生糾葛,自是獨用。

豪韻獨用:《送東川馬逢侍御使回十韻》葉“豪高刀濤袍騷槽糟毛勞豪”。

(七)蕭宵部

本部包括《廣韻》蕭宵二韻,《廣韻》蕭宵同用。元稹近體詩中此二韻共見13次,通押9次,占69.23%。其中蕭韻共見9次,皆與宵通押,蕭宵同用無疑。

蕭宵通押:《和友封題開善寺十韻》葉“遙椒銷朝嬌橋宵跳蕭苗宵條蕭招宵”。

(八)齊西部

本部包括《廣韻》齊韻,《廣韻》齊獨用。齊韻在元稹所作近體詩中共見13例,皆獨用,不與他韻相混。

齊韻獨押:《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葉“凄稽溪題棲低齊提迷泥攜齊”。

(九)佳皆部

本部包括《廣韻》佳皆二韻,《廣韻》佳皆同用。佳皆均屬險韻④,在元稹近體詩中僅入韻2次,其中佳皆二韻通押1次,占本部韻段的50%,與官韻規定大體相同。

佳皆同用:《襄陽為盧竇紀事·二》葉“懷皆釵佳”。

佳皆灰混葉1次:《遣悲懷三首·一》葉“乖皆釵佳槐灰齋皆”?!盎薄弊殖鲰?,原句作“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十)灰咍部

本部包括《廣韻》灰咍二韻,《廣韻》灰咍同用。元稹所著近體詩以灰咍為韻者共計22首,其中同用不分者18首,占81.82%,二韻同用無疑。

灰咍同用:《酬盧秘書》葉“才開臺裁咍回頹灰來咍雷灰埃咍梅陪灰猜材咍堆媒灰灰災咍杯灰萊苔咍”。

(十一)支之部

本部包括《廣韻》支脂之三韻,《廣韻》支脂之同用。在本部54個韻段中,支脂之兩兩相葉或三韻通押共38例,占70.37%,三韻同用無別。

支脂之通押:《酬李六醉后見寄口號》葉“詩棋之籬支饑脂奇支龜脂”。

(十二)衣微部

本部包括《廣韻》微韻,《廣韻》微獨用,元稹近體詩用韻也基本符合這一功令。本部共14個韻段,微韻獨押13次,占92.86%,獨用無疑。

微韻獨用:《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葉“稀非違歸微依威機衣肥飛闈微”。

微之混葉1次:《月三十韻》葉“輝微威依飛幃幾巍闈菲衣圻徽霏扉蝛磯歸圍微旗之譏畿違晞機稀妃希非璣微”,“旗”字出韻,原句作“從星作風雨,配日麗旌旗”。

二、陽聲韻15部

(一)東宮部

本部包括《廣韻》東韻,《廣韻》東獨用。元稹所作近體詩以東韻字為主要韻腳⑤的詩作共42首,其中東韻獨押39首,占92.86%,基本符合功令要求。

東韻獨押:《酬樂天春寄微之》葉“蒙籠中同風東”。

鐘韻字混入東韻1次:《會真詩三十韻》葉“櫳空蘢桐風童蒙櫳虹宮東通蒙叢籠融豐躬東松鐘窮終衷同蟲曈嵩紅蓬鴻沖中東”,“松”字出韻,原句作“汗光珠點點,發亂綠松松”。

冬韻字混入東韻1次:《行宮》葉“宮紅東宗冬”,“宗”字出韻,原句作“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攏”,《廣韻》上聲董韻力董切,“攏略,又拗攏,籌也,謂酒律?!薄皭摺?,《廣韻》去聲送韻千弄切,“愡恫”。此兩字于元稹近體詩中皆入韻1次,押入平聲。東鐘董送相葉:《春六十韻》葉“中風隆東衷宮櫳融終忡弓同戎峒洪楓翁鴻酆蒙空東愡送紅籠崇虹忠功豐芃雄銅通公聾工烘東攏董蔥瞳充蘢蟲蓬騘昽聰懜躬僮窮童桐濛東沖鐘筒熊穹東沖鐘叢東”。

(二)龍鐘部

本部包括《廣韻》鐘韻,《廣韻》冬鐘同用。元稹近體詩以鐘韻字為主要韻腳的詩作共有8首,其中鐘韻獨押7首,占87.5%,另與東韻混葉1次。

鐘韻獨用:《度門寺》葉“松重濃墉峰封沖容從鋒喁茸蹤蓉壅龍鐘憧舂逢鐘”。

鐘東混押:《蟲豸詩·蛒蜂·一》葉“蜂東蹤胸逢鐘”,“蜂”字出韻,原句作“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三)庚清部

本部包括《廣韻》庚耕清三韻,《廣韻》庚耕清同用。元稹近體詩庚耕清兩兩相葉或三韻通押共計54次,占本部64個韻段的84.38%,另與青韻混葉1次。

庚耕清通押:《病減逢春期白二十二辛大不至十韻》葉“生庚盈清行庚輕聲名清萌耕情清兵庚營清”。

庚清青混押:《蟲豸詩·蟻子·一》葉“生庚嚀青鳴庚聲清”,“嚀”字出韻。

(四)青星部

本部包括《廣韻》青韻,《廣韻》青獨用。元稹近體詩青韻共出現3次,皆獨押,不與他韻相混,自是獨用。

青韻獨用:《賦得數蓂》葉“蓂星零青形齡青”;《琵琶》葉“玲星聽青”。

(五)蒸登部

本部包括《廣韻》蒸登二韻,《廣韻》蒸登同用。元稹近體詩蒸登韻共見5例,其中二韻通押3例,占60%,與功令要求基本相符。

蒸登通押:《賦得魚登龍門(用登字)》葉“登鵬登憑凌澄升蒸”。

另附入聲韻近體詩一首:《南家桃》(七言仄律)“南家桃樹深紅色(職),日照露光看不得(德)。樹小花狂風易吹,一夜風吹滿墻北(德)。離人自有經時別,眼前落花心嘆息(職)。更待明年花滿枝,一年迢遞空相憶(職)?!贝嗽娐毜峦?,與陽聲韻蒸登通葉相合。

蒸登與庚混押1次:《蟲豸詩·蝱·三》葉“興蒸澄庚棱登登”,“澄”字出韻。

蒸登與耕冬混葉1次:《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葉“徵稱蒸弘藤肱登冰乘蒸鵬登勝蒸崩能登陵繩蒸層登兢鷹蒸曾朋登升蒸□⑦蒸蒸燈登蠅仍憑升蒸矰登矜蒸憎登澠蒸增恒登癥蒸簦登弸耕罾僧登僜菱應膺凌懲蒸稜登凝蒸縆登興蒸鼕冬澄蒸登登”,“弸”“鼕”兩字出韻。

(六)江窗部

本部包括《廣韻》江韻,《廣韻》江獨用。元稹所作近體詩以江入韻者共見4首,皆獨用,符合功令要求。

江韻獨用:《泛江玩月十二韻》葉“邦厖雙江幢釭窗瀧缸摐降撞江”;《岳陽樓》葉“窗幢江江”。

(七)陽唐部

本部包括《廣韻》陽唐二韻,《廣韻》陽唐同用。元稹近體詩陽唐韻共出現31次,同用23次,占74.19%,陽唐同用無別。

陽唐通押:《蟲豸詩·蟆子·三》葉“量香陽光茫唐”;《贈呂三校書》葉“郎唐狂娘床傷陽”。

另附入聲韻近體詩一首:《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館夜對桐花寄樂天》(五言仄律)“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鐸。怨澹不勝情,低回拂簾幕鐸。葉新陰影細,露重枝條弱藥。夜久春恨多,風清暗香薄鐸。是夕遠思君,思君瘦如削藥。但感事睽違,非言官好惡鐸。奏書金鑾殿,步屣青龍閣鐸。我在山館中,滿地桐花落鐸?!贝嗽娝庤I同用,與陽聲韻陽唐通葉相合。

(八)真諄部

本部包括《廣韻》真諄二韻,《廣韻》真諄臻同用。在本部49例韻段中,真諄通押31次,占63.27%,真諄同用無疑。

真諄同用:《酬樂天寄蘄州簟》葉“春筠諄人珍鱗塵身真”。

另附入聲韻近體詩一首:《閨晚》(五言仄律)“紅裙委磚階,玉爪剺朱橘術。素臆光如砑,明瞳艷凝溢質。調弦不成曲,學書徒弄筆質。夜色侵洞房,春煙透簾出術?!贝嗽娰|術同用,與陽聲韻真諄通葉相合。

(九)文云部

本部包括《廣韻》文韻,《廣韻》文獨用。元稹近體詩以文入韻者共見16例,皆獨用,與官韻規定相合。

文韻獨押:《早春尋李校書》葉“云裙紋分君文”。

(十)魂痕部

本部包括《廣韻》元魂痕三韻,《廣韻》元魂痕同用。元稹近體詩以元魂痕入韻者共計15首,其中三韻通押或兩兩混葉者共13首,占86.67%,三韻同用無別。

元魂痕通押:《東臺去》葉“言元渾魂園元恩痕”。

(十一)寒桓部

本部包括《廣韻》寒桓二韻,《廣韻》寒桓同用。元稹近體詩以寒桓入韻者共見16次,其中寒桓二韻通押9次,占56.25%,基本符合功令要求。

寒桓通押:《放言五首·四》葉“安寒巒桓乾寒端歡桓”。

(十二)刪山部

本部包括《廣韻》刪山二韻,《廣韻》刪山同用。元稹近體詩以刪山為韻者共計17首,其中同用不分者13首,占76.47%,二韻同用無別。

刪山通押:《酬樂天待漏入合見贈》葉“關班镮刪山山顏刪閑山攀刪殷間山還刪”。

(十三)先仙部

本部包括《廣韻》先仙二韻,《廣韻》先仙同用。元稹所作近體詩以先仙韻字為主要韻腳的詩作共計32首,二韻通押20首,占62.5%,先仙同用無別。

先仙通押:《蟲豸詩·巴蛇·三》葉“天年煙先船仙”。

先仙與山混押1次:《宿石磯》葉“湲山鵑先船仙”,首句借山韻。

“膻”,《廣韻》上聲旱韻徒旱切,“肉膻也”,于元稹近體詩中入韻兩次,皆押入平聲。先仙旱相葉:《酬竇校書二十韻》葉“傳圓全連仙憐先錢權仙弦先然禪仙田先偏鞭仙膻旱專仙前先遷仙天牽懸先”;《獻滎陽公詩五十韻》葉“翩仙賢年先延仙肩先宣筵仙天千先先聯傳仙箋先旋全仙懸先鞭篇穿仙仙煙先鮮川仙前憐弦先甄偏鉛蟬仙玄邊先旃仙膻旱煎捐娟專鋋褰仙燕編田研先圓然漣仙堅先泉痊仙妍先”。

近體詩異調相押有違法度,平上相葉尤為罕見,以上兩例說明“膻”字在唐代洛陽方音中可能有平聲一讀。

另附入聲韻近體詩一首:《曹十九舞綠鈿》“急管清弄頻,舞衣才攬結屑。含情獨搖手,雙袖參差列薛。騕裊柳牽絲,炫轉風回雪薛。凝眄嬌不移,往往度繁節屑?!贝嗽娦佳ν?,與陽聲韻先仙通葉相合。

(十四)侵尋部

本部包括《廣韻》侵韻,《廣韻》侵獨用。元稹近體詩以侵入韻共11次,皆獨用,符合功令要求。

侵韻獨用:《秋相望》葉“衾陰深岑侵”;《西歸絕句十二首·六》葉“襟沈心侵”。

另附入聲韻近體詩一首:《月暗》“月暗燈殘面墻泣緝,羅纓斗重知啼濕緝。真珠簾斷蝙蝠飛,燕子巢空螢火入緝。深殿門重夜漏嚴,柔□□□□年急緝。君王掌上容一人,更有輕身何處立緝?!贝嗽娋冺崻氂?,與陽聲韻侵韻獨用相合。

(十五)覃鹽部

本部包括《廣韻》覃談鹽添四韻,《廣韻》覃談同用、鹽添同用。元稹近體詩押咸攝此四韻的詩作較少,共計4首,因韻例較少,權且歸為一部。

覃談通押:《寄浙西李大夫四首·四》葉“南覃甘談潭覃”;《除夜酬樂天》葉“毿堪南諳覃三談”。

鹽添同用:《雜憶五首·四》葉“兼添檐簾鹽”。

“厭”,《廣韻》艷韻于豔切,“嫌棄、厭惡”義;琰韻于琰切,“厭魅”;又葉韻于葉切,“厭伏,亦惡夢”?!都崱沸略銎铰曽}韻于鹽切,“安靜、安適”義。入韻一次,《開元觀閑居酬吳士矩侍御三十韻》葉“添添簽淹髯奩铦詹廉占鹽縑添枮鹽嫌恬添閻尖檐簾纖鹽甜添炎鹽拈添鐮厭潛瞻黔鹽鹽謙兼添箝鹽”。原句作“野鳥終難縶,鷦鷯本易厭”,依義當取《集韻》平聲一音,《廣韻》未收。

另附入聲韻近體詩一首:《志堅師》“嵩山老僧披破衲合,七十八年三十臘盍。靈武朝天遼海征,宇宙曾行三四匝合。初因怏怏薙卻頭,便繞嵩山寂師塔盍?;次魑捶蛋肽昵?,已見淮西陣云合合?!贝嗽姾项镣?,與陽聲韻覃談通葉相合。

通過上文我們系聯出元稹近體詩用韻27部系統,總結如下:

陰聲韻12部:歌戈、家麻、居魚、虞模、尤侯、豪刀、蕭宵、齊西、佳皆、灰咍、支之、衣微;

陽聲韻15部:東宮、龍鐘、庚清、青星、蒸登、江窗、陽唐、真諄、文云、魂痕、寒桓、刪山、先仙、侵尋、覃鹽。

注釋:

①韻目以小字列出,附于相應韻字后。若某韻字下未注韻目,則表示其與后字韻目相同。如此例“歌”“多”二字俱屬歌韻,故于“多”字下標注韻目“歌”一并示之。以下所舉韻例皆與此同。

②參看黃炳輝《中古“涯”字韻屬證》,《語文研究》1982年第2期,第116-118頁。

③對于包括仄聲韻例的近體詩韻部,我們在統計用韻情況時,只列出其相應的平聲韻目,舉平以賅上去入。

④有的韻,可選用的字很少,叫做“險韻”。見張岳琦、張昕《詩詞格律簡捷入門》上冊第46頁,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

⑤所謂以東韻字為主要韻腳,是指全詩中有一半以上的韻腳字隸屬東韻,下同。

⑥元稹近體詩冬韻僅見兩次,其中一次與東韻混押,歸入東宮部,參見東宮部東冬混押例。另一例見蒸登部。

⑦“□”代表缺字。下同。

⑧元稹近體詩未見臻韻用例。

[1][宋]丁度.宋刻集韻[M].北京:中華書局,1989.

[2]郭芹納.詩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黃炳輝.中古“涯”字韻屬證[J].語文研究,1981,(2).

[4]劉根輝,尉遲治平.中唐詩韻系略說[J].語言研究,1999,(1).

[5]孫捷,尉遲治平.盛唐詩韻系略說[J].語言研究,2001,(3).

[6]王力.漢語語音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7]王力.漢語詩律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45.

[8]余乃永.新?;プ⑺伪緩V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9]趙蓉,尉遲治平.晚唐詩韻系略說[J].語言研究,1999,(2).

[10]張岳琦,張昕.詩詞格律簡捷入門(上)[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0.

(宋丹丹湖南長沙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410081)

猜你喜歡
廣韻聲韻元稹
九江縣民歌三聲腔的統計與分析
明代韻書《并音連聲字學集要》又音考察
王國維《廣韻》批校與治學精神
元?。耗悴欢业膽n國憂民
賀《紅葉微刊》上線
共苦的愛
中國詩歌聲韻演變發展略
元稹與燈影牛肉
趙學敏書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館嚴澗宅》
彭澤縣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