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禮儀知識學習心理動機研究

2015-03-14 11:28劉霞商洛學院語言文化傳播學院陜西商洛726000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年17期
關鍵詞:學習動機禮儀大學生

劉霞(商洛學院 語言文化傳播學院,陜西 商洛 726000)

大學生禮儀知識學習心理動機研究

劉霞
(商洛學院語言文化傳播學院,陜西商洛726000)

摘要:禮儀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不僅是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也是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通過對商洛學院大學生禮儀知識學習動機進行問卷調查,結合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動機理論,從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三個層面對學生學習動機進行分析,有助于發現學生對禮儀知識的認知和學習態度中存在的問題,促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學生激發對禮儀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大學生;禮儀;學習動機

心理學家認為人做出這樣或那樣的行為都有一定的原因,一般用動機來對人的行為原因進行解讀.動機,是指引發并維持活動的傾向,學習動機就是激勵并維持學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學習行為的動力傾向.[1]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外交往活動日益頻繁,尤其是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禮儀文化在人們的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活動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其進行禮儀文化教育,不但能使大學生的行為舉止更加規范文明,提高其禮儀修養,樹立正確的禮儀觀,而且在傳承中國優秀傳統禮文化,營造和諧文明社會氛圍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在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形成的,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動機也是紛繁復雜的,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首先要對學習動機進行科學分類.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認為,“一般稱之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應包括三方面的內驅力成分,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附屬內驅力.”[1]在此,我們將以奧蘇貝爾學習動機理論為依據,選取商洛學院本科學生作為研究對象,調查研究商洛學院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調整改革禮儀教育方法提供參考依據.本次調查研究,按照男女、城鄉、學科配額抽樣實地發放調查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20份,置信區間不小于95%,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1 認知內驅力

認知內驅力,是一種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識的需要,以及系統地闡述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需要,主要出于學生對未知知識的好奇傾向,這種好奇最初只是潛在的而非真實的動機,沒有特定的內容和方向,需要依賴于特定的學習經驗,在學習實踐中不斷取得成功才能逐漸形成和穩固下來,滿足這種動機是以知識的實際獲得為獎勵.簡

而言之,認知內驅力就是一種因認知上的好奇心而產生的求知的需求.以下我們將從認知內驅力維度對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動機進行調查:

1.1如果禮儀課是選修課,不計學分,是否還會選修

表1不計學分是否會選修禮儀課

首先,從學生選課動機入手,調查如果不計學分學生是否會選修禮儀課,從表1可以看出,按照人口統計學差異進行分析比對,不同性別、學科、城鄉、年級、學科的學生在是否會因為學分而選擇選修禮儀課程的問題上表現出了一致性,超過65%的學生均表示即便不計學分也會選擇選修禮儀課程,可見學分并不能成為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動機,相反自身對禮儀知識的迫切需求成為學生學習的動機.

1.2對禮儀知識的求知需求

對學生禮儀知識的求知需求進一步分析,數據顯示:82.5%的學生認為禮儀就在我們身邊,和我們日常生活相關,需要學習;13.8%的學生認為禮儀和生活有一定距離;3.8%的學生表示從來沒有了解過禮儀知識,對此不感興趣.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認為禮儀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有必要進行學習,總體看來學生對禮儀知識的求知需要比較高,但是仍有部分學生認為禮儀和我們日常生活有一定距離.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知識點生活化、情景化,把知識點放在與日常生活和工作相關的場景和案例中,讓學生意識到禮儀與生活工作的密切關系,提高其對禮儀課程的重視度.另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傳統的機械填鴨式教學學生被動的接收“是什么”的過程轉變成學生主動積極想不僅想知道“是什么”而且更想知道“為什么”,向學生提出一些他們用現有禮儀知識無法解答的問題,挑戰學生現有的理解和認知,采用“發現學習”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由此產生更高的認知內驅力.

1.3對禮儀知識水平的自我認知

通過問卷調查數據顯示,56.9%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禮儀知識水平一般,認為自己禮儀知識水平很高和較高的分別占到6.3%和31.3%.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禮儀知識基礎.

奧蘇貝爾提出,“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實質就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所建立的非任意的和實質性的聯系”.[1]要實現有意義的學習,首先,學生要有積極主動把新知識和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只是加以聯系的傾向性;其次,學生認知結構中必須要有適當的知識,以便和新知識進行聯系;最后,學生必須積極主動地使新知識和原有認知的舊知識發生相互作用.因此,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是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教師在講授新知識之前必須了解“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即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知識狀況、學習基礎、學習潛能和需求,這是教學的起點.[2]

2 自我提高內驅力

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通過優秀的學習成績而提高相應的地位和自尊的需要.[1]與認知內驅力不同,自我提高內驅力并沒有指向學習任務本身,而是把學習成就看作是贏得地位與自尊心,因此屬于外部動機.

禮儀作為人的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形式,在現代社會中成為人與人社會交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禮儀教育不僅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行為規范的需要,同時也是學生適應如今激烈競爭環境的重要準備.本次調研活動對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原因進行調查,數據顯示,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提升自己,其中“為了讓自己變得更有內涵”、“為了提高交際能力”、“為了應聘需要”分別占到83.1%、84.4%和80.6%.

從上述數據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學習禮儀知識的自我提高內驅力主要來自于成就動機中的一部分,即“力求成功的意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更加全面客觀地看待成就動機,一方面,成就動機既可以促使學生把自己的行為指向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又可以指向自己的求職目標,具有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學生禮儀知識的學習動機過多的指向個人素養提高和求職應聘需要,指向個人的地位和自尊,過于強調功利目的,就可能淡化社會責任感,這種消極影響也不容忽視.

3 附屬內驅力

附屬內驅力,是“一個人為了保持長者們的贊許或認可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1]學生從長者,如父母、老師、親屬等方面獲得贊許或認可將產生一種由贊許或認可產生的派生地位,在想享受這種派生地位帶來的樂趣的同時會激勵自己不斷努力使自己的行為更符合長輩們的期望和標準.

根據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對于“是否贊同學習禮儀知識是為了獲得他人尊重和賞識”的問題,18.8%的學生表示完全認同,比較同意的占49.4%.61.3%的學生表示“會為了得到他人的夸獎而更加努力學習禮儀知識”.由此可見,附屬內驅力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輕松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這種積極情緒不斷良性循環重復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因此,一方面,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利用教師期望效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看作是積極的,有強烈成長動機的,要敏銳發現學生的進步和提高,及時在課堂全班學生面前和課后單獨談話時進行表揚和肯定.

另一方面,如果把動機按照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進行分類,長者的期望和贊許對于學生學習則屬于外部動機,并不能維持動機的持久性,動機的滿足不在學習活動本身而在學習活動之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多地激發培養學生對獲取禮儀知識本身的興趣,讓學生堅信禮儀知識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根據以上的調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學生對于禮儀知識學習的動機趨于多元化,但是成就動機占主要地位.

(2)學生禮儀知識求知欲高,但學生學習動機中外部動機大于內部動機,短期動機大于長期動機.因此,需要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部動機.

(3)對學生禮儀知識學習動機的調查,有利于發現促使學生更好學習的關鍵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發揮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作用.

(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課程更要超越課堂,把對學生禮儀知識的傳授上升到提升學生文化修養、傳承社會傳統美德的高度上來.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王惠來.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對教學的指導意義[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

〔3〕雷敏.中南大學新生學習動機調查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02(6).

〔4〕羅伯特?斯萊文.教育心理學[M].姚梅林譯.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基金項目:商洛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4jyjx134)《現代禮儀》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9-0142-02

猜你喜歡
學習動機禮儀大學生
大學生學習動機功利性傾向調查
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
如何激發初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筷子禮儀
禮儀篇(下)
大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的相關研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