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生態之路

2015-03-18 10:44羅伊莫里森
關鍵詞:生態

[美]羅伊·莫里森

(美國新罕布什爾南方大學 可持續發展研究部,新罕布什爾 曼徹斯特 03106)

陳偉功 譯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法政學院,北京 100024)

中國的生態之路

[美]羅伊·莫里森

(美國新罕布什爾南方大學 可持續發展研究部,新罕布什爾 曼徹斯特 03106)

陳偉功 譯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法政學院,北京 100024)

我們的目標是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建設生態。中國必須面對共同的全球性問題,建造我們走向生態未來的前進之路。中國已確定了一個基本的發展路徑,它以經濟增長轉型為致力于生態建設之基礎,這種模式具有廣泛的國際適應性,即通過修改可以適用于不同地區。中國的發展軌道是,利用技術手段繼續以經濟增長和生態改善為中心。經濟增長與生態改善在理解上并無矛盾,它必須成為所有未來的經濟生產活動的本質屬性。

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生態轉型;碳排放;超級電力網;生態消費稅

在未來走向生態文明的大路上,中國將面臨著許多共同的全球性挑戰。通向生態世界的主導要素因國家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但它們都表現了共同的主題。

一、21世紀的生態之路

顯然,排放污染的工業產業通常是不可持續的。如果繼續走高污染之路,我們將面對的是一個全球氣候變化、農作物歉收、饑荒、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漁業崩潰、流行病、鋌而走險的大規模移民、搶奪資源之戰、內戰和政府衰弱的世界。最為根本的選擇應當是積極追求生態文明,否則,就會走上崩潰和毀滅之路。

在21世紀,最根本的挑戰是,既要不斷追求經濟增長,同時還必須進行生態建設。

對于我們自己和后代子孫來說,根本問題不是“限制增長”,而是要停止進一步的污染、消耗和生態破壞。我們的目標是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建設生態,這意味著在一個可持續的全球生態文明中將結束全球性貧困。

我們必須創造財富并消除貧困,同時,在一個以高效、可再生能源為動力的系統中,使所有輸出最終轉變為輸入,在這樣的產業生態學指導下,我們要追求所有產品和服務的零消耗、零污染的可持續生產。

二、生態轉型是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戰略

生態轉型是最好的路徑,它并非主要作為一個限制性的規則體系,而是在不斷擴大的全球市場中,要為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主導而提供一項長期經營戰略。生態文明作為一種經營戰略意味著,生態良好的高增長領域將會取代和替換工業產業的高污染行為和產品。

如何引導我們在追求生態之未來中進步?這里的問題是:經濟增長是否意味著生態改善,同時提高了自然資本的健康質量,即沒有進一步地造成生態破壞?

貨幣值或產量的增加并沒有讓我們感受到生態方面的快樂。只有減少污染、消耗和生態破壞,進而增加收入和財富來提高產量才是出路。通常經營狀況下的產業增長在總量上是一個零的博弈,因為它以破壞生態來換取盈利。生態增長必然意味著收入的增加和生態狀況的改善。以一個有效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取代高污染的化石燃料能源系統,是一個利潤豐厚的通往生態路徑的極好事例。這就是21世紀的經濟,其生態系統、產地和自然資本都將得到保護和恢復,其效率尤其是熱力學第二定律意義上的效率提高了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或者更多。

生態文明可以減少物質化產品,它通過信息貿易,以有效的可再生資源為動力,將產品轉化為信息流,使用無毒、有機和可重復使用的輸入來定制3D打印。定制的生態產品將包括我們生活需要的所有方面,例如,3D打印機可生產最平常的東西和定制專門為個人設計的人體器官。

三、生態系統是可持續發展的系統

生態系統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系統,它通過生態市場規則和價格信號的指引,使所謂的外部性污染內在化,且通過生態稅收制度如生態增值稅,并利用價格體系為可持續發展發出信號??沙掷m的產品和服務會變得更便宜,更有利可圖,且獲得市場份額。不可持續的產品和服務變得更加昂貴,利潤減少,從而失去的市場份額。

在影響消費、生產、投資決策的新市場規則和生態消費稅指引下,價格體系令明智的企業成為生態企業。數萬億美元的污染和自我毀滅性的基礎設施,必須由數萬億美元的可持續發展的設施所替代。必須以數萬億美元的可持續的收入來更換從污染、消耗、破壞過程和能量中獲取的數萬億美元的這種不可持續的收入。

令人非常高興的消息是,作為可再生資源、可持續產品和服務的成本迅速降低,同時,不可持續產品和服務的成本在迅速提高。生態稅收系統為可持續性發送價格信號,這有助于迅速打破平衡,引導可持續且盈利的生態增長。

信息已經是21世紀的高額利潤中心,提供數字化信息的工具有:軟件、娛樂、書籍、金融工具,各種各樣格式的知識、產品、服務,以及在全球網絡的環境下社會和商業的關系。這就是21世紀的世界,在這里,運用可再生動力的全球網絡,其增長的生態成本趨于零。

誠然,為13億中國人建筑可再生能源和網絡基礎設施,具有生態上的重要意義。這個巨大的投資和盈利增長的結果是可持續的,如,在第1,999,999,999個人之后與第20億個人共享一個PDF文件的生態成本實際上為零。

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政治和經濟,而不是技術。假如必要的政治決策和適當的市場規則為可持續發展發出價格信號,向生態轉型意味著對生態目的的追求可以以驚人的速度發生。

在20年內可以發生巨大進步。在40年之內,我們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未來的前景。當然,“可以”并不意味著“將要”。在這個劃時代的轉變過程中,根據我們的興趣和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應起到一定的作用。

中國的前進之路與美國和印度所面臨的挑戰在細節上會有所不同,但必須應對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各個方面的共同挑戰,這包括但不僅限于能源、工業、農業、漁業、水產業、林業、生存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健康生態。

在塑造市場價格體系、市場規范和生態稅收中,政府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并且通過其投資決策和政策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中國政府有助于領導世界從往常的工業產業轉型為以可持續經濟增長為特征的生態之未來。

這篇短文章表明,中國已確定了一個基本的發展路徑,它以經濟增長轉型為致力于生態建設之基礎,這種模式具有廣泛的國際適應性,即通過修改可以適應于不同地區。

四、生態的挑戰

地球上現有的生命是承受了周期性的大滅絕并存活下來的。這種能力必然被理解為可持續性行為的最重要的表現,生命的這種應對所有影響并與生態圈共同進化的能力,有助于創建并維護最有利于生態圈生存的條件??沙掷m性并不給予任何物種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以任何特權。這里有一些最壞的情況,可以斷言,通過工業過度發展將會帶來的噩夢有:溫度上升、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凍土融化和甲烷水合物及大量甲烷釋放成為最強有力的溫室氣體,以及海洋溫鹽環流的崩潰。

現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要受到這個生態圈中人的行為與意識的根本影響。在21世紀,建設一個生態文明的愿望是對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極其深刻的表述。對于人類來說,通過工業技術加速了生態改變和破壞的步伐,而對工業過度的修正則代表了人類整體行為的關鍵轉折。中國有機會領導朝向生態文明的發展。

五、中國的生態之路

中國的政策在大體上是明確的。中共18大將“生態文明”寫入黨章,無疑向世人明確表達了走生態文明之路的決心和意志,代表了人類對未來生態和文化的共同追求,而政治和技術則是促進這一轉變的手段。中國奉行積極的出口政策,在世界工廠的背景下發展經濟,中國在范圍廣泛的生產活動中成了全球的領導者,最近主要表現在光電池和風力生產方面。同時,作為經濟增長的后果,中國已經成為一個主要的污染者。生態轉型作為手段和目的正在進行中,生態鐘正滴答作響,中國必須面對共同的全球性問題,建造我們走向生態未來的前進之路。這里一定有著政治、文化、經濟和巨大而復雜的技術挑戰。

(一)技術和市場主導的生態途徑

中國的發展軌道是,利用技術手段繼續以經濟增長和生態改善為中心。經濟增長與生態改善在理解上并無矛盾,它必須成為所有未來的經濟生產活動的本質屬性。

在一個大國的范圍內,將以煤和石油為基礎的嚴重污染性的能源系統替換為高效而以可再生能源為動力的超級電網,這對于經濟增長同時也是生態建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樣板。這樣的系統將最終取代煤和天然氣,電力車將消除汽油、加熱與冷卻的建筑以及動力工廠。同樣,污染性的生產系統可以為生態產業所取代,一個過程的輸出會成為另一個過程的輸入,這是一個零消耗、零污染的生產系統,其整體經濟效率會增加五到十倍。

由鄉村到城市生活的每一方面,從農場到森林再到海洋,必須遵循生態規范和新的生態調控以及市場規則,它們給整個經濟發送可持續發展的價格信號。生態消費稅可以使所有產品和服務保持可持續的低成本,它將獲取市場份額并盈利更多。同時,不可持續發展的成本會更高,會損失市場份額并變得越來越不賺錢。

(二)中國應采取的兩個關鍵步驟

我想強調兩個關鍵舉措,若采取以下兩個關鍵措施,中國就可以果斷地建立減緩生態掠奪步伐的基礎以及建立生態未來的基礎。

1.建立東亞超級電力網。首先要完成和緊迫的轉型是,從石化燃料轉到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大陸規模的高效可再生能源電網能夠完成對所有石化燃料和核能源的替換。在20到40年內,可再生的電力可以取代所有工業、家庭和為車輛提供熱、光和動力的煤、石油和天然氣。這種利用高壓直流(HVDC)從產地到消費地傳輸的大陸規模的可再生能源,一年可達8760小時。就一個地方而言,可再生能源常常具有間歇性,有時往往變化很大。但是,大陸規??稍偕茉吹碾娋W是可靠的。例如,西風雖然停下來了,但東風還在刮。高壓直流輸電網將與城市規模地運用當地分布式發電和蓄電的直流微電網對接。電能存儲將包括大規模的資源,如水電站,也包括大量小型蓄電設備,如在機動車電網(V2G)中的數以百萬計的電動汽車的電池,也包括家庭車輛(V2H)高峰負荷時間從電網充電并提供能力的設備。

中國已經在建立許多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主要用來傳輸大規模的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的可再生能源,其目的地是北方和沿海高負荷、高污染的城市。遺憾的是,目前這些配置更多的是點對點傳輸,而沒有設計成一個有助于大量可再生能源方便傳輸的網絡。我們需要致力于建設一個大陸高壓直流輸電網,由特大規模的傳輸節點支持來傳輸特大量的可再生能源。這種容量的節點可以使用諸如厄爾尼諾地下傳輸管道的設計,它以流水線結構提供了非常大的傳輸容量,它具有大量的輸入和輸出點,有助于城市微電網的建造。中國國際工作組(CIWG)已建議在東亞開發一個超級電力網,其正在醞釀中,詳情可參見我們的網站www.ciwg.net。[1]

2.征收生態消費稅。中國特別適合采用生態稅收系統。中國稅收超過三分之一的是通過增值稅的收入。[2]生態增值稅(EVAT)將提高不可持續產品和服務的稅率,同時降低可持續產品和服務的稅率。目的是利用市場通過供應鏈發送生態價格信號,從而影響生產、消費和投資決策。中國國際工作組(CIWG)將在未來提出一種總體的生態增值稅收分期方案。

六、結 語

在21世紀,同整個人類一致,中國也面臨一個基本的選擇。我們或者可以嘗試像往常一樣繼續經營和污染,面對不確定和悲慘的后果,或者積極尋求生態路徑?,F在,是該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生態規劃與行動必須是全面的,正如我們所見,它不僅包括工業,也包括農業、林業、漁業、水產養殖方面,即人類與之相互作用的無所不包的生態圈。萬事都有風險,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懲罰并承擔責任。

建設生態文明的同時繼續破壞生態,這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相互影響和不斷演化的難題,它不遵循線性變化,而是在不能準確地預測的、遠非均衡的狀態下,它遵循混沌力學并發生突變。

最近《自然》[3]雜志上的一項研究預測,氣候變化的差異是很大的,不僅取決于人類碳排放總量的步伐,而且最重要的是取決于全球位置。而且令人遺憾的是,南半球與全球貧困人口對氣候變化、污染排放應負最少的負責,但將遭受碳排放帶來的最多和最直接的后果。我們正在爭取更多的時間。

應立即采取行動、減少碳排放和追求生態目標,減緩和拖延全球氣候變化和生態破壞所帶來的最糟糕的后果,在提供時間、空間、資源來應對和緩解問題的同時,我們要不斷追求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在此過程中,最高層的領導尤其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未來事情的形成既非線性的,亦非可逆的,未能采取果斷行動將會導致我們生存環境的全面崩潰。我們必須現在就采取行動,以拯救自己。

[1]Roger Faulkner, jennifer Wells, Roy Morrison . A China-East Asia Efficient Renewable Supergrid[EB/OL]. China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s. [2014-04-18]. http://www.ciwg.net/files/74235701.pdf.

[2]Robert Smith . A look inside China’s VAT system[R/OL]. Ernst & Young: Indirect Tax Division 2013 [2014-04-18].http://www.ey.com/Publication/vwLUAssets/China_VAT_system_en/MYMFILE/China_VAT_system_en.pdf.

[3]Camilo Mora, Abby G. Frazier, Ryan J. Longman, Rachel S. Dacks, Maya M.Walton, Eric J. Tong, Joseph J. Sanchez, Lauren R. Kaiser, Yuko O. Stender, James M. Anderson, Christine M. Ambrosino, Iria Fernandez-Silva, Louise M. Giuseffi, Thomas Giambelluca . The projected timing of climate departure from recent variability [J]. Nature, 2013,502(7470):183-187.

(責任編輯 文 格)

China’s Way to Ecological Development

Roy Morrison

(OfficeforSustainability,SouthernNewHampshireUniversity,ManchesterNH03106,USA)

Translated by CHEN Wei-gong

(SchoolofLawandPolitics,Beiji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Beijing100024,China)

Our goal is to transform the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to actively construct ecology. China will face common global problem, and build our ecological way toward the future. China has identified a basic path of development, it with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as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foundation, this model has extensive international adaptability, that is to say, it can be adapted to the different areas by modifying. The development orbit of China is that we continue centering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through technologies application. There is no contradiction o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in understanding the both, it must become all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economic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carbon emissions; super power grid; the ecological consumption taxes

2015-04-19

羅伊·莫里森(1946-),男,美國中國國際事務組主任,美國新罕布什爾南方大學可持續問題研究部前主任,西方世界“生態文明”概念的提出者,主要從事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以及相關稅收政策研究。

譯者簡介:陳偉功(1972-),男,山西省太原市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法政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主要從事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思想研究。

X171;X3

A

10.3963/j.issn.1671-6477.2015.06.0001

猜你喜歡
生態
持之以恒抓實鄉村生態振興
“生態養生”娛晚年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生態之旅
大營鎮生態雞
生態之旅
高山生態扶貧搬遷
“知”與“信”:《逃逸行為》的生態自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