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經》的“即心即佛”

2015-03-26 04:43
湖北社會科學 2015年3期
關鍵詞:壇經禪定慧能

江 瀾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0)

一、何為佛?

“佛”一詞源于古印度梵文“Buddha”,本義為“覺者”,即覺悟了真理的智者。在早期印度佛教中,“佛”特指佛陀,即釋迦摩尼這個人,他是人間的覺者,是佛教的教主與導師。而且佛也只有一個,凡夫可以通過不懈的多次地的修行達至阿羅漢果位(此果位標志常人的最后解脫),但阿羅漢不是佛,也不能升至成佛。對于佛身的看法,早期小乘佛教認為佛只有生身這一身,生身即肉身,而肉身可滅,并不永恒存在。后來釋迦摩尼佛滅度以后,部派佛教出于對他的敬仰與懷念,提出了佛二身說,即肉身和法身,法身特指脫盡煩惱的無漏身。[1](p135)

兩漢魏晉時期,佛教依附在儒道玄學的基礎上而開始在中國傳播,因此對佛經的解釋明顯烙有中國思想的印跡,認為“佛”就是儒家的帝王、周孔以及道家的神仙,并將佛學混雜于黃老玄學。但隨著佛教翻譯水平的提高和理解的深入,“佛”一詞的含義逐漸發生了變化,后來興起的大乘佛教用“佛”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因此除釋迦摩尼佛之外,在佛陀跋陀羅所譯的《觀佛三昧海經》中首次出現了東方妙喜世界的阿閦佛、南方歡喜世界的寶相佛、西方極樂世界的無量壽佛、北方蓮華莊嚴世界的微妙聲佛所謂四方四佛。[2](p166)從時間的角度有代表過去的燃燈佛、代表現在的釋迦摩尼佛、以及代表未來的彌勒佛。同時,佛陀本人也被神化,比如傳說他是菩薩入胎作白象形,從母右腋出生,并身紫金色,落地能言,有七寶蓋,與佛一樣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此佛陀的人格已經被完全神格化,偶像化,其對人間的作用類同于西方能救世的上帝。大乘佛教還主張一切有情眾生皆有佛性,有情世界都可以通過修菩薩行的六度而成佛。此外,對于佛身的看法,也由之前小乘的一身二身發展為三身:法身、化身、報身。其中法身是佛依靠自然天成的本性所得的自性身,化身是佛為了教化眾生,變現的各種人格身,報身是佛陀經無量的德福和智慧產生的果報身。

縱觀小乘與大乘諸佛教教派,兩者都有將佛及佛身外在化和偶像化的傾向,致使民間也由對佛的信仰變成了對佛的崇拜。但不論是小乘佛教中特定的某個覺悟者,還是大乘佛教中的眾多覺悟者,“佛”的核心意義都脫離不了“覺悟”二字。學者方立天將“覺”分為三義: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1](p134)自覺是指自己覺悟宇宙真理并了脫生死,覺他是指使眾生覺悟、解脫。覺行圓滿是指聞思修證的合一,它們是凡夫走完成佛道路的標志。這當然是佛教中對“覺”的一種通行解釋,但對慧能來說,覺悟根本只在于自覺,而非關其他,正所謂“自性覺即是佛”。

但慧能之“佛”的確切含義是什么呢?“佛”一詞在《壇經》文本中出現200余次,共有兩種用法:一種是作為修飾詞使用,如:佛性、佛道、佛法、佛地位、佛境界等,另一種是作為名詞單獨使用。單獨使用的“佛”的含義又可分為兩種:一是指覺悟者,如“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敝赋蔀榫哂蟹鹦灾?;二是指覺悟本身,如“自性覺,即是佛”、“即心即佛”等,這里的“佛”是指覺悟的佛性,而這一種正是《壇經》闡釋的重點?;勰軓娬{“佛”不是人之外作為偶像的神,而只是人本來擁有的自性本心,所以慧能直說,“只汝自心,更無別佛?!绷硗?,對于佛身,慧能也有創造性的解釋,他將傳統的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歸為自性三身佛,亦即人心靈的三種變化形態:清凈法身佛、千百億化身佛和圓滿報身佛。

第一,清凈法身佛是人本來具有的自性、自心。與一般佛教相同,慧能認為法身本來清凈無礙并涵蘊萬法,但不同的是,慧能將法身視為人內在的自性,而非作為外在偶像佛的法身,但人的自性容易被欲念所遮蔽,所以需要去念去避而使自性彰顯。

第二,千百億化身佛是自性的變化。在一般佛教中,化身佛指佛為化度眾生而隨任方便顯示出的種種不同法相。但慧能拋棄了這種常規看法,他認為萬法的種種變化都來自于心念思量,報身佛就是人隨心念變化所呈現的不同狀態?!八剂繍菏?,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笨梢?,法有善有惡,但心要去善揚惡,最后超出善惡。超出善惡的心就是自性,自性的隨任變化就是化身佛。

第三,圓滿報身佛是自性的實現。在慧能看來,報身佛不是佛通過修行達到的相好莊嚴的回報,而是如同去除遮蔽的燈光,自性顯示出了無善無惡、圓融不二的本來面貌,人自性的圓滿實現就是報身佛?;勰芩J為這三種佛身均由人的心靈變化而出,佛乃是個體心靈對自身本性的直接了悟。

二、何為禪?

對于禪宗,我們更需要理解什么是禪?在日常語義中,“禪”常與一些詞搭配成為一些流行說法,比如有“口頭禪”,其意指某人口中頻率使用很高的詞,也指人對某事光說不練,將禪作為修飾詞的用法也層出不窮,如禪茶、禪詩、禪話、禪畫等;此外還有從禪宗故事中流傳下來的詞,如“野狐禪”,引申指人走旁門左道,不行正道,又如“一指禪”現專指少林寺的一門武術功夫等等。那么“禪”在佛教中的本義是什么呢?“禪”是梵文“禪那”的簡稱,意思是“思維修”或“靜慮”,這是指人的心靈處于安寧和清明覺知的狀態,因此作為佛教的通行修煉方法,“禪”常與“定”相連而被稱為“禪定”。但“定”這種修行方法并非為禪宗所專有:在古印度,禪定法于佛教創立前后已在各沙門流行,例如早期印度的耆那教、晚期的瑜伽行派;在中國,儒家也以靜定為功夫,如《大學》一書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盵3](p3)其中“定”成為儒家心性修養的重要途徑,道家的練內丹及靜坐也與禪定有著深刻的相似性,另外西方天主教的靜坐、穆斯林的禱告也都具有禪定的意味。但禪定卻只在佛教中形成了主題并凸顯出自身獨特的意義,《大智度論》卷二八:“四禪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禪,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為禪?!盵4](p24)可見,禪定與一般的靜定是有區別的:靜定的目的是調息調心以達到身心的合一,比如瑜伽和道家,而禪定的目的是使人獲得大智慧而了脫生死。另外在佛教中,禪與定也有區別,禪是思維修,是內觀,而定是攝心使其不散亂。因此,“禪”涵攝觀而發慧,“定”連接止而息念,即止觀雙運。小乘古典禪法將在色界天稱為“禪”,在無色界稱為“定”,并把“四禪”、“四無色定”和“滅心定”合為九種禪定,四禪分別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①初禪以“尋”、“伺”為思維形式;二禪以“內等凈”為思維形式;三禪以“行舍”、“正念”、“正知”為思維形式,四禪以“舍清凈”、“念清凈”為思維形式。四無色界定分別是: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1](p732)由此而來的各種禪觀法也層出不窮:如華嚴宗的十玄門法界觀、密宗的白骨觀、本尊觀以及凈土宗的十六觀,包括日落觀、水觀、地觀、寶樹觀等等。此外還有《禪經修行方便》所提到的五種基本禪觀法:不凈觀、慈悲觀、十二因緣觀、界分別觀、數息觀。[4](p42)這些禪觀法都是各宗各派用于修行禪定的方便之門,其目的都是引導人放棄對世間一切法相的執迷而了生脫死。

禪定于佛教修行如此重要,以至于一般人們都會將禪直接理解為禪定,但慧能認為禪的本意并不是禪定,更不是靜坐,它只是由心靈覺悟而獲得的智慧。根據這一點,慧能賦予了“坐禪”以新的內涵:“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處于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边@里的“坐”不是指常規靜坐的行為,而是指心在一切境中不起妄念,它直接相關于心靈的修煉而非只是身體的修煉,“坐”的目的在于修“止”,修“止”而后能內見自性本心。另外,對于何為“禪定”慧能也有新的解釋:“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边@里的“定”特指保持心靈的澄靜,慧能將“坐禪”與“禪定”賦予了超越身體的含義,而直接與心相關聯,且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通達禪?;勰苷f:“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比绱艘粊?,禪就是“見性”,就是佛性智慧的最高證悟。由此,禪宗之禪作為智慧之禪規定了禪定,也規定了人在生活世界中應行走的道路。那么,慧能所說的智慧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第一,它與日常智慧相區分。

日常智慧如黑厚學的處事智慧,民間諺語,孺子家訓等等,它們相關于人的生活本身,是關于生活世界的實用智慧,屬于機智和聰明,其作用是局部和短暫的。禪宗的智慧卻是對世界和人存在的根源性觀照,能帶給人以解脫與大自在,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

第二,它與早期佛教智慧相區分。

在早期佛教中,智慧里包含了“神通”的內容。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皇家僧團中表現最為突出,如佛圖澄、玄高等高僧就是因為顯示了神通和法力,而被統治者尊為帝師。湯用彤先生提出:“漢魏禪家,蓋均著重神通。疑此亦受道家成仙說之影響也?!盵5](p15)此外藏密所持的手印與咒語也有類似作用,他們認為通過修持,人可以獲得五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和宿命通。這些都使佛的般若智慧具有了神秘色彩。而慧能卻不談神通,他認為般若智慧就在日常生活中,它并不神秘,也不遙遠,“若于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凈土,此名一行三昧?!眱敉?、道場就在心中,修行人應不離世間覺?;勰苌踔吝€把佛弟子的行為準則和儒家倫理道德相結合,形成了特色化的禪宗智慧:“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沼贸P叙堃?,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p>

第三,它與一般的中國佛教相區分。

中國化的佛教除了禪宗之外,較有影響的還有天臺宗、唯識宗、凈土宗與華嚴宗。天臺宗注重三止三觀的修息功夫,以此去體悟事物即空即假即中,亦即圓融三諦;唯識宗注重對人八大心識的細微分析,并力圖通過修持而達至轉識成智;凈土宗注重對“阿彌陀佛”四字真言的誦持,心系一緣以往生凈土;華嚴宗則顯示了覺悟者已經領悟的如來藏清凈體。而慧能在佛理上去蕪取精,對之加以最大程度的簡化和明晰化,將成佛之路創造性的直接歸結于對本心的覺悟,在這個意義上,禪宗甚至被稱為“心宗”,但慧能的“心”如何解釋呢?

三、何為心?

“心”,首先,在現代漢語中意指人生理肉體的心,即“心臟”這一器官,它是身體性而非精神性的;其次,在日常語義中,“心”一指心理感受,即心情,二指“念頭”、“欲念”,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它不訴諸形體,但自己可以感受得到。比如“虔誠心”、“喜悅心”、“嫉妒心”等等。三指“精華”、“要害”,如討論某“中心”議題;再次,在佛教的語境中,“心”既不是指可觀察的肉體心臟,也不是“念頭”與“欲念”,《般若波羅蜜心經》的“心”可理解為“要害”與“精華”。另外,唯識宗將“心”理解為“心識”?!白R”即“意識”,是指人的心理與精神活動。他們對于“意識”展開了最為清晰的討論,此宗依據《解深密經》以及《瑜伽師地論》兩部經典認為:人有八識,前六識依次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需要有對象才能發生,如在睡眠和休克狀態,這六識就無法起作用。第七識是末那識,它是“恒審思量”,其職能是肯定有“我”,它是無明的源泉。第七識能熏染第八識阿賴耶識形成所謂的“種子”。而第八識阿賴耶識是人的清靜本體,它能夠保持前七識的前后連續性和精神各部機能的統一,它不但貫徹人的一生,而且也是輪回的主體,也就是不死的靈魂,但因第七識的熏染,人的第八識通常并不清靜,只有把污染的阿賴耶識轉變為清凈阿賴耶,才是成佛的唯一途徑。[6](p118-119)將污染的識轉變為清凈智慧,這就是轉識成智。

與唯識宗一樣,慧能也主張“心”對于成佛的重要性,但他沒有將“心”與“識”連用,而是將“心”與“性”相接?!靶摹弊衷凇秹洝分泄渤霈F254次,基本可以歸納為兩層基本含義:一是日常語義的“欲念”,可理解為染著心,如“常離諸境,不于境上生心?!?;二是指自性,亦即清凈心,如“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見?!笨梢?,心具有可凈可染的性質。那么作為清凈的“心”與“性”是什么關系呢?慧能認為“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边@里,心是性的居所,性是心的主宰,心與性無法分離。彭富春先生認為“一般而論,性與心是不同的,性是存在的規定,心是人的規定。但禪宗所理解的性與心是同一的?!U宗的革命性在于,它不僅將佛的佛性理解為人的自性,而且將人的自性解釋為人的本心?!盵7](p200)在《壇經》文本中,當“心”在自性這個意義上使用時,慧能往往使用“自心”、“本心”的稱謂,當然也將其經常簡稱為“心”?!靶摹痹诖顺闪巳舜嬖诘淖罡咭幎?,“心”、“自性”被慧能描述為本自清凈、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和能生萬法。

所謂“本自清凈”是指自心沒有被無明所熏染,無滯無住,空明清朗;所謂“本不生滅”是指人心的實相不是如有為法一般具有生滅,因此也無空間與時間上的消亡;所謂“本自具足”是指它自身是圓滿無缺憾的,無須外求;所謂“本無動搖”是指它自身居于自身,是寧靜純一的,能保持自身而不與境遷;所謂“能生萬法”是指由心的寧靜純一能生出種種世間有為法,即由心生境。這里的“生”不是一種意向性的行為,而是眾法與萬境對自性的敞開。

但這種本心是否專指人心?并為人所專有呢?

對于究竟誰能成佛的問題,在佛教各部派中一直存在爭議。根據前文所述,小乘佛教佛只是釋迦摩尼佛一個,因此,除他一人具佛性之外,其余都無佛性。佛教徒通常將世間萬物分為有情與無情兩類:有生命之物稱為有情,無生命之物稱為無情。天臺宗高僧湛然認為一切無情有情皆有佛性,真如遍在就是佛性遍在,并以此提出了“無情有性”之說。[1](p258)對于此說其他佛教宗派是反對的,如華嚴宗就提出只有“有情”才有佛性。何為“有情”呢?華嚴宗認為“有情”是指有情識,其組成要素一個是精神的,是五蘊中的受想行識四蘊;另一個是肉體的,是五蘊中的色蘊。因此“有情”主要指動物(包括人),植物雖然有生命但沒有自覺的精神作用,所以不能稱為“有情”。而無情識的草木瓦石只具有真如本體的法性,而法性與佛性是有區別的,佛性僅為有情眾生所有,法性則為無情識的萬物所有,無情識的萬物不具有佛性,因而也不能成佛。[1](p269)另外,近代高僧太虛大師認為“有情”狹義來講包括三界五趣,廣義地說還包括三乘圣者而為九法界。[8](p74)具體說來就是凡是未成佛之前的包括下至畜生上至天人、菩薩等都在此列,在此,“有情”排除了無生命之物;唯識宗對“有情”的認識大體同于太虛的說法,但認為“有情”分五種性,其中無有出世功德種性的眾生,因斷了一切善根而不能成佛,因此有“一闡提之人不能成佛”之說①唯識宗認為一切有情有五種性:聲聞種性、獨覺種性、如來種性、不定種性和無有出世功德種性。這些種性由阿賴耶識中無漏種子(沒有煩惱所污)和有漏種子(為煩惱所污,受到束縛限制)所決定,不可改變。其中第五種無有出世功德種性,又名一闡提,因不信佛法,斷絕了善根,所以沉淪生死苦海,永遠不能成佛。。與華嚴宗類似,慧能也提出“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但他認為“有情”主要指人,為何是這樣?因為從世界整體來說,人雖是世界中一物性存在者,但卻是具有獨特意義的存在者。只有人才擁有心靈,其他物如礦物、植物、動物因沒有心靈所以沒有佛性可言。同時,人一方面具有人性,一方面也具有動物性。動物性主要指人自我保存的本能與各種隨之而來的欲望,而人性則主要是指人有心靈,心靈的本性是虛空,心靈擁有如日月般常明的智慧,它使人能觀照自己、分析自身、設定自身,在這個意義上,人甚至就是心靈?;勰苷J為“萬法在諸人性中”,佛的智慧只有通過人的修證才能獲得,并且人與人之間都具足無差等的佛性,即無論何種出身都可成佛,正所謂“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痹诖?,每個人的本心都為其修行提供了內在根據和可靠保證。

四、心的迷誤

人心既然本性清靜,那迷誤何以產生呢?慧能對于人的迷誤有一段精彩的比喻:“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云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云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被勰軐⒆孕员茸髑屐o的天空,迷誤比作浮云,認為人要吹散浮云方可見到清朗的天空。

盡管禪宗已指明了心的本性是清凈的、不生滅的、本自具足的、本無動搖的、能生萬法的,但為什么人多處于迷誤之中呢?慧能的回答是:“道須流通,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薄皽?、“住”即是產生迷誤的根源,人心之所以會“滯”、會“住”,是因為認“假”為“真”,由此產生了導致人無明的三毒:“貪”、“嗔”、“癡”。

第一是“貪”。

“貪”是指貪欲,何為欲?欲,欲望即需求。何為貪?超過了正常的邊界就是貪,首先,“需求”具有意志性、指向性,它是促使人發起行動的啟動鍵,所謂生命不息,欲望不止;其次,“需求”意味著對某物的缺失,對于人來說,低級需求如飲食男女,高級需求如獲得幸福和成功等等,這些需求一方面是人對自身的保存,一方面是人對自身的實現;最后,需求與情感相連,即所欲的是否實現或實現程度如何,都會引起人情感的變化,或喜或悲,或驚或怒。從本性來講,欲望沒有好與壞,只有強與弱,但強與弱也有其邊界,過了強的邊界,欲望就是非常態的欲望,這就是佛教中所要戒除的“貪欲”,過了弱的邊界,欲望不能保存其自身,人也會走向消亡。另外,欲望除了有其深度上的邊界,也有其廣度上的邊界,慧能認為“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边@是指人的性情像浮云一樣游移不定,人們因為在一段時間內擁有了雜多而無常的欲望,但每個欲望都還沒來得及被認識和理解就被沖走和遺忘,以至于每個體驗都淺嘗即止而無法達到深刻,在此狀態下人只會感覺到忙碌的空虛、無聊與情感上的憂愁焦慮,智慧就在過界欲念的遮掩下隱蔽了自身。

第二是“嗔”。

“嗔”是指嗔恨,“嗔”主要源于分別心,分別心是指對好壞優劣多少等的區分,區分來源于人生來而具有自我保存的意愿,因此在社會資源的分配中,人人都希望享有最好的而不是最差的,對好的事物人人也都希望享有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這種好與壞的評判標準往往來自于社會長久以來的約定俗成,也是佛教常說的“習氣”,人們因此很難跳出此樊籠。嗔恨是在其欲望得不到滿足時所引發的情感,這種情感具有受動性、對象性,即人的喜與怒不是源自于人自身而是來自于他人或他物,這種情感所導致的行為就是要去打擊或消滅某物或某人,這只能引導人走向極端的自我,甚至自身的毀滅,這是人性之惡。

第三是“癡”。

“癡”是指錯誤、虛妄的認識,是無知或誤知?!爸痹谶@里有兩層含義:一是知道,二是知識。道是真理,知道就是領悟并體驗到了關于世間萬物存在的真理,即真知。而知識從廣義上來說,是指人類在實踐生活中所積累的一切智力成果,它包括經驗與理念兩個層面。①斯賓諾莎把知識分為三類:一是建立在感官知覺上的經驗和意見,這類知識是模糊不定的。二是清晰明確的觀念和理性知識,這類知識是充分可知的。三是由直覺而來的知識,他把第三種知識看做是最高的知識。(梯利:《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第337,338頁。)這里的直覺知識與以上兩種知識的區別在于:它既不是零碎局部的感覺經驗也不是科學邏輯的推理與演繹,這種知識根源于整體的直觀。鈴木大拙認為禪所要喚醒的正是第三類知識,他認為這類知識與其說是滲透到了一切存在的根基,不如說它是從我們存在的深處噴涌而出的。(鈴木大拙,張石譯.鈴木大拙說禪[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第91頁。)而本文所探討的知識主要指前兩類知識。知識不等于真知,但也不能說是假知。知識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服務,它具有工具性和無常性。從佛教觀點來看,知識是“有”不是“無”,但是“假”而非“真”,所以不應一味執著。相反,人能智慧而幸福生活乃是由于有真知,真知不是工具而是目的。但真知如何得到?對于佛教來說,真知是智慧,是人的內在覺悟。這樣就導致了人們對內在真知與外在知識的兩種矛盾看法:一是因為知識能拓展人的未知領域,在對客體的規律研究過程中,人們可以逐步的接近真理,所以認為知識是人獲取真知最重要的途徑,所謂知識就是力量;二是因為知識是外在的,而真知只源于內在的覺悟,因此知識是人們求道成佛路上的障礙。前者把知識視為一切智慧的源泉,甚至將學知識等同于修智慧,后者把知識與智慧相對立,將無知當大知,曲解了“不向外求”之意。其實這兩種關于知識的見解看起來截然相反但都通向“愚癡”。如同欲望一樣,知識本身沒有善惡好壞之分,只有多與少,它具有工具價值而非目的。作為工具,知識既可以利益人也可以損傷人,對于知識的過度追求能讓人成為知識的奴隸和傳播知識的工具。人應如何與知識相處?使知識接受智慧的指引和劃界,即明白哪些是必須知道的,哪些是不需要知道的,或哪些是可以了解的,從而朝向智慧的目標前進。有關知識,慧能在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時,提到了第五香“解脫知見香”,他說:“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被勰茉诖耸智兄械闹赋隽巳嗽趦粜闹筮€需要增加自己的見識,即通過廣學多聞,掌握外在事物的諸多法則,磨煉自己的慧心,增加自身定力與洞察力,讓智慧在對具體事物的理解與實踐中去得到提升,使覺悟不離世間。

綜上,由于貪嗔癡的存在,人本有的智慧在現實中常被迷誤所遮蔽,但這迷誤的發生是必然的嗎?抑或偶然?對于“入迷”,鈴木大拙有一精辟的論述:“入迷是人最大的特權。如果沒有這些,那就是動物或神?!盵9](p32)這指出了人生在世必然受到世俗成見和各種妄念的熏染,凡成圣成佛之人無不是在迷誤中覺悟成道,沒有迷誤就沒有覺悟。

五、即心即佛

在慧能看來,無論迷誤或是覺悟都只相關于人心,正所謂“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边@樣看來,人心既可以愚也可以智,因此心與佛并不天然對等,唯有開悟的心才是佛,因此“即心即佛”,確切說來應是悟心即佛,而開悟發生在一念之間,由此,成佛成為了每個人此時此地的事情,它直接表現為心靈的瞬間覺悟。那么人心該如何消除迷誤?慧能提出了無念、無相及無住的修行之路,這形成了慧能思想中最具特色的表述方式。首先,“無”要理解為否定,具體說來是對人“擁有”的種種念頭名相的否定,因為這種生活常態遮蔽了在現實世界中人的本性,所以否定就是去蔽;其次,“無”在否定中也包含了肯定,去蔽的同時也是對人本性的顯現。具體分別表述為:“無念”不是指一念全無,而是“真如念”。一方面,真如不是無心靈的,而是有心靈的,它不是一片頑空;另一方面,念不是雜念,而是純念,正念。如此正念相續就是無念?!盁o相”不是否認一切物質現象,而是對物質現象不做無謂的分別取舍,以保持心的清凈無妄?!盁o住”是指對事相層面的“念”與“相”都不要執著,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如果說“無念”與“無相”是對心的否定的話,無相主要是對境的否定[7](p205)。再次,“無”還要理解為悖論之“無”,即它否定的事物也是它所必須依賴的?!盁o”不是通過遠離一切現實生活世界來實現的,相反,“無”恰恰只有在一切現實中才可能實現。由此,無念表述為“于念而離念”,無相表述為“于相而離相”,“于”可理解為進入其中,“離”意味著保持距離,其整體含義是指人在專心致志的心境中讓事物的發展順其自然?!坝凇焙汀半x”在此同時起作用,不可偏執一端,可見,慧能對“無”的主張中還包含了中道的智慧。何為中道?“道”可解釋為方法道路,那么“中”作何解?印順對“中”的解釋是:“中是正確真實,離顛倒戲論而不落空有的二邊?!盵10](p4)值得注意的是這二邊不是簡單的對立,它們是保持事物不發生質變的兩個端點,事物的“法”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端,當然也不是由兩邊的綜合而形成的第三者,“法”存在于兩點之間形成的張力之中。這種不二法門可以克服人們看待事物非此即彼的片面性,慧能在經中最后部分提出破解一切迷妄的“三十六對法”①三十六對法包括無情五對、法相語言十二對、自性起用十九對,共三十六對法,參見《付囑品第十》。,即可看作是對中道之義的生動注解。最后,“無”對自身也進行了否定,“無念”成了“無無念”,“無相”成了“無無相”,“無住”成了“無無住”,任何有為法都需要被徹底否定,即人在一切行住坐臥中要從容而無所留滯,做到“住無住”、“念無念”、“相無相”,回歸到心的本源“凈”,以達至隨機應變,事前不為成法所拘,事后不留一法可循。

第一戒。

“非”是指分別心,它專指心的各種妄念與執著。盡管就心的真如本性而言,它是清凈體,且恒常不染,但在事相層面上“分別心”還是必要的。因為事情無時不在二元轉化之中,人需要有分別心進行二相的區分,慧能也說要“能善分別諸法相”,即運用一切感官與智力對事物諸多法則進行清明透徹的觀察,然后甄別、判斷和取舍,這種選擇就是分別決斷;其次,慧能還告訴我們“分別一切法,不起分別想?!边@都是指在對世間諸多法相并作出判斷取舍之后,還要時時歸攝到本來清凈的自性中來,不要對分別起執著心而遮蔽了自性?!敖洹痹诖思磾z雜心規定。

另外,慧能提出了無相三皈依戒,即人只需歸依自性三寶,而無需有外在的教律儀軌作為戒律,并將傳統的佛、法、僧三寶內化為人心靈的覺、正、凈自性三寶,最后以自“覺”為師,主張自性自度。由此,種種外在的戒律清規作為外相被完全清除,慧能將人對自己內心的檢視和依歸視為唯一的覺悟之路。

第二定。

“心地無亂自性定”,“定”來自無紛擾無分別的心,慧能將定與慧視為體用關系,并將其形象的比作燈與光:“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庇纱丝芍?,定不由慧起,慧不由定生,兩者要么同時存在要么同時消失?!岸ā痹谌粘:x中主要指“安定”、“穩定”,是指事物某刻的狀態。但在《壇經》文本中“定”被賦予了更深的含義:首先“定”的時間具有長久性,即恒定、保持等意;其次“定”的面積很廣,即所謂“一行三昧者,于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边@種“定”遍及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再次“定”的層次很深,“一行三昧”也意味著這種“定”已深入到事物的內核,只有在即常即廣又深的“定”中才可能讓猶如燈的光——“慧”發出來。最后慧能還指出“定”并非空定,而是持守“正念”的定。接著,慧能還對“定”中的“不動”做出了精辟的闡釋:“有情即解動,無情即不動。若修不動行,同無情不動。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能善分別相,第一義不動。但作如此見,即是真如用?!薄安粍印痹谶@里有兩層含義:一是無情之物的“不動”。情指心靈,這種無情無心靈之物的“不動”在慧能看來是一種死寂,是空洞和無意義的,人不可仿效;二是有情之人的“不動”。這種“不動”與“動”須臾不離,此“動”是指人意識的日常狀態,人的意識無時無刻的處于“念念相續”的狀態之中,所以是“動”。與此相連的“不動”屬于“第一義”本心的不動,此“不動”指心的本來面目,本心因為沒有對“念念相續”的意識有任何沾染與執著,它不被物轉,不隨境遷,所以是“不動”。但這個“不動”中又蘊含諸“動”,它富有生機并隨順化生出萬法,由此,本心的清凈無妄使人居于自身并通達了萬物,如此理解的動中之定才為真定。

第三慧。

“心地無癡自性慧”,“癡”意味著“愚”與“迷”,無癡則慧,但慧如何獲得呢?對于大乘佛教而言,“慧”要通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修持,其中,布施在六度中居首位,這當然體現了大乘佛教的菩薩救度情懷,但慧能認為修慧比修福更重要,他認為建寺供養等修福的舉措不能代替修道(修慧),并告誡人們“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被勰苷J為“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彼冀K將人對本心的覺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同時,在大乘佛教的不少經典中,成佛之路被描述的異常艱難,要發大誓愿經無量劫,累積六個十階次功德才得圓滿,但慧能指出“自性自悟,頓悟頓修,亦無漸次?!边@意味著人要成佛,并不需要累世的漫長修行,成佛是人以不二智慧冥契不可分的真理而豁然貫通的頓悟,而這種頓悟的發生就在一念之間。當然頓悟的發生少不了前期漸修的鋪墊,但這也無疑增強了人學佛的信心。

由此看來,無論是無念無住無相或是戒定慧的修行之路,都被慧能歸結到修“心”一途,明心就是覺悟本性,如此的覺悟就是成佛。

[1]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嚴耀中.中國東南佛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王國軒,譯,注.大學 中庸[M].北京:中華書局,2006.

[4]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5]孫尚楊.湯用彤選集[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杜繼文.佛教史[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7]彭富春.論中國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太虛.佛學常識[M].北京:中華書局,2010.

[9][日]鈴木大拙.鈴木大拙說禪[M].張石,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10]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M].北京:中華書局,2011.

猜你喜歡
壇經禪定慧能
《壇經》中“人”的生存意義
明清大藏經版《壇經》源流略釋
平天湖,禪意的水
《敦煌壇經讀本》出版
慧能哲學思想探微
論佛教禪定與儒家靜坐工夫之異同
禪爭
慧能,不識字的禪宗六祖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