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交通行業特色大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2015-04-13 02:31張星臣等
中國大學教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軌道交通

張星臣等

摘 要: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及“走出去”戰略迫切需要具有“高水平、高集成、高復合”特點的專業技術人才,這對行業特色大學人才培養提出了巨大挑戰。本文在分析中國軌道交通的發展現狀和面臨挑戰的基礎上,介紹了北京交通大學作為行業特色高校,發揮軌道交通學科優勢培養行業特色拔尖創新人才的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軌道交通;行業特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近年來,現代科學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特別是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帶來軌道交通行業的整體技術進步,促使軌道交通行業呈現“關鍵技術發展水平越來越高、系統集成化水平越來越高、技術與管理融合程度越來越高”的“三高”發展趨勢。同時,國家積極推動“走出去”戰略,對軌道交通各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專業融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迫切需要具有“高水平、高集成、高復合”特點的專業技術人才,這對行業特色大學的人才培養提出了巨大挑戰。

北京交通大學作為行業特色大學,具有軌道交通學科支撐引領、特色專業群集中、校企結合緊密的行業優勢。面對我國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在軌道交通領域廣泛應用的形勢,學校持續進行軌道交通特色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構建了“三類人才”培養體系,創建了“四種模式”,夯實了“四類平臺”,建立了“三種機制”。

一、強化學校頂層設計,構建“三類人才”培養體系

學校在原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改革基礎上,針對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對領軍型人才多樣化的需求,頂層設計了研究型、工程型和復合型三類拔尖創新人才體系,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基礎、興趣、愛好、意愿,作出發展方向選擇,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發展渠道,實現了從單一規格定位向多元化規格定位的轉變、從單一趨同性向多樣性和綜合性的轉變。

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學校對行業發展學科支撐與引領作用,通過科教融合開展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滿足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需求。該體系側重學科專業理論研究能力的培養,培養過程中突出學科特色,加強數理基礎,強化科研創新能力。在培養方案中,整合課程體系,加強數學類、物理類課程,增加科研技能訓練環節,實施科研導師計劃。

工程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學校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優勢,通過校企聯合開展工程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滿足軌道交通關鍵技術發展對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該體系側重專業領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培養過程中突出工程背景,加強校企聯合,強化工程實踐能力。在培養方案中,通過校企聯合,將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無縫對接,確定理論和實踐結合的課程體系和內容,其中尤其強調與工程實際結合的企業實踐環節。

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學校軌道交通學科專業群集中的優勢,通過學科交叉開展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滿足軌道交通大系統高度集成對知識復合型精英人才的需求。該體系側重懂技術強管理的復合能力培養,培養過程中突出學科交叉,加強專業融合,強化工程和管理復合能力。在培養方案中,設計跨學科專業的組合課程群,設計適應國際化需要的課程和教學安排,開設項目管理類課程。

二、拓展個性發展渠道,創建拔尖創新

人才培養的“四種模式”

學校根據三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按照教學科研融合、學校企業聯合和學科專業交叉的建設思路,創建多元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不同培養途徑,為各類優秀人脫穎而出提供廣闊空間。

一是“厚基礎、寬口徑”的理工融合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思源班”為載體,直接通過高考招生選拔優秀學生進入“思源班”。前兩年,采取強化數理知識的“厚基礎”教育;從第三年開始,根據學生專業興趣和個人發展規劃選擇專業,實施“寬口徑”特色專業教育。通過加入導師團隊、參與科研項目,實施“科學思維訓練—研究性教與學—科研創新實踐”的培養方法,強化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養,為后續深造奠定堅實基礎。

二是“重個性、求創新”的科教協同研究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通信工程本碩連讀試點班”為載體,在通信工程專業新生入學時選拔優秀學生組成試點班,強化數理基礎,通過提前組織保研、單設保研名額、選修研究生課程等辦法,有針對性地選拔和培養優秀人才,體現分層次實施英才教育的基本思路,提高培養質量和培養效率。

以“茅以升班”為載體,在學生入學后第一學年,從土木工程專業遴選具有強烈從事學術研究愿望的優秀學生,加強力學基礎課程教學。二年級再進行兩次遴選流動,保留下來的學生全部獲得保研資格,并加入本科生科研導師計劃,進入導師團隊參與科研工作,在導師指導下不受培養計劃模塊限制,選修后續課程,也可根據導師建議提前選修研究生課程。

三是“強實踐、重能力”的校企聯合工程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為載體,將企業、學校、學生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開展“3+1+2”產學聯合培養。在大學三年級末,對于有意向去軌道交通企業工作的優秀學生,通過自主報名、學校審核、企業選拔,獲得保研資格并配備校內導師和簽約單位的企業導師。學生完成本科3年的校內培養后,在第4年進入簽約單位開展企業實踐并完成畢業設計;在后2年的研究生培養階段,有1年繼續在簽約單位實踐,并完成有工程背景、具有創新性設計的碩士論文。學生畢業后留在企業工作。在該模式下,企業提前介入、全面參與學生的培養過程,縮短了培養周期,提高了企業參與卓越工程人才培養的積極性。

四是“強專業、重集成”的學科交叉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軌道交通復合人才試點班”為載體,在大學三年級末從具有軌道交通特色的土木、機械、電氣、通信等工程專業中選拔優秀學生進入交通運輸試點班實現本碩連讀。在大學四年級,學生系統學習“運—建”、“運—車”、“運—電”、“運—控”等組合性課程,實現技術專業與運輸專業知識體系的復合,并獲得交通運輸專業輔修證書;在研究生階段進行交通運輸學科深化培養,加強運輸規劃與運營組織的理論和實踐。該模式旨在為行業培養具有一門技術專業背景、懂得運營管理的總工程師類型的高端技術管理人才。endprint

以“海外項目經理培養試點班”為載體,瞄準國際工程建設市場,培養掌握軌道交通工程技術知識和國際工程建設規則,具有深厚工程專業基礎和熟練國際工程管理能力的“工程+管理”復合型人才。該模式采用“3+1+2”學科交叉和產學聯合培養。大學本科前3年在軌道交通相關工科專業學習,三年級末遴選優秀學生進入試點班并獲得保研資格。本科最后1年在原專業學習的同時,強化外語應用能力和工程管理能力的培養。學生本科畢業后進入工程項目管理方向攻讀專業學位研究生,繼續強化項目管理類課程的學習,并到聯合培養企業的海外項目部進行專業實踐,了解并掌握海外工程建設實際環境,開拓國際視野和培養國際競爭力。

三、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夯實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四類平臺”

通過大力推動專業綜合改革,推動師資平臺、課程平臺、實踐平臺和科研訓練平臺的內涵建設,實現教育體系與行業發展前沿的同步對接。

一是師資平臺建設。通過教學科研一體化、產學之間科研合作,把現場問題、前沿理論、先進技術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促進校內教師增強工程背景,企業教師提高理論水平,形成了一支產學融合和互補的新型教師隊伍,實現了對學生理論與工程實踐教學全過程的指導。

校內教師:通過學校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調整,激勵校內教師參與產學聯合人才培養,參與企業工程實際項目,加強對校內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培訓,建設了一支具有豐富工程實踐背景的校內師資隊伍。

企業教師:按照校企雙方合作約定,制定企業教師的選拔方式、職責和考評標準以及激勵措施,建立了一支工程經驗豐富、開拓進取精神強、懂得教育教學方法的高級工程師為主的企業教師隊伍。

校企導師互補:校內導師把前沿理論傳遞給企業,企業導師把現場問題和先進技術帶給學校,一大批學生、教師依托這些項目提升了實踐創新能力。同時,學校加強對企業導師的定期培訓,使他們熟悉人才培養環節,并用行業實踐經驗充實實踐課程內容。

二是課程平臺建設。根據研究型、工程型、復合型三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按照“理論與實踐對接、技術與管理融合、共性與個性兼顧”的理念,學校與鐵路運營企業、裝備制造企業、基礎建設企業、勘測設計企業等共同實施課程和教材的建設工作,既強調學科專業研究的前沿理論和技術,又側重工程實踐的技術應用。

在課程教材建設過程中,堅持科研成果和行業先進技術進課堂和教材,保持課程教學內容與前沿理論、行業先進技術的同步,在交通運輸、鐵道信號、軌道牽引電氣化、鐵道工程、車輛工程等領域形成了理論性、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系列教材和特色課程群。

三是實踐平臺建設。通過產學聯合共同搭建校內與企業互補的實踐教學平臺。在“等同現場”的校內實踐教學平臺上,學生完成行業整體認知、操作演練、能力培訓、創新性實踐;在產學雙方共建的企業實踐教學平臺上,親歷現場生產過程、直觀體驗行業氛圍、感受企業文化熏陶。

校內實踐教學平臺:依據“技術緊跟前沿,平臺源于實際,功能等同現場”的校內實踐平臺建設方針,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2011協同創新中心等優勢學科資源為支撐,采用教學科研實驗室一體化、科研成果轉化、企業投資捐贈、利用現代虛擬仿真技術、學科專業交叉共建等方式,建設校內實踐平臺,形成了優質資源融合、教學科研協同、校企聯合培養的實驗教學新模式。

產學雙方共建企業實踐教學平臺:發揮校企聯合優勢,共建校外實踐教學資源,實現軌道交通行業企業的生產環境、先進研發平臺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所用,為三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安全、穩定、優質的條件。

四是科研訓練平臺建設。學校通過開設研究方法論課程群、開展主干課程研究型教學等,將科研成果和前沿技術引進課堂、引進實驗、引進教材和引進畢業設計;通過設計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自主式科研訓練體系并固化到培養方案中,引導學生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早進企業。

研究方法課程群:包括專業導論課、新生研討課、科技文獻檢索課、學科專業研究方法論、產品創意設計與實踐等課程,是指導學生認識學科、了解專業、明確專業取向的引導課,是吸引學生了解學科前沿、參與科研項目、探究未知領域、激發科研興趣、培育創新意識和潛力的探索課,是培養學生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系統的研究方法、務實的科研作風和活躍的創新思維的訓練課。

主干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研究性教學內容主要來自教師實際科研項目或專題研究項目,在教學內容與科研成果充分融合的同時,也將科研方法融入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科研興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學生在開展基于項目的“做中學、研中學”的探索式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科研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形成教學科研的良性互動。

自主式科研訓練體系:該體系橫向包括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學科競賽、專題研究和自主創新實驗、企業實踐等,縱向分為自主教育學分、引導學生系統參與科研訓練、培養學生掌握專業研究技能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三個層次,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研究能力與創新精神。

四、完善運行管理制度,建立保障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三種機制”

學校制定了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一系列指導性意見、管理辦法和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確定了各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建設內容、工作計劃、預期效果和保障措施。

一是教師約束激勵機制。將校內教師尤其是教授參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指導學生科研活動、參與企業工程實際項目、帶學生下現場工程實踐、出國進修和交流等納入教師考核基本要求,與教師崗位晉職晉級掛鉤,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基礎保障。

二是學生激勵機制。為了激勵學生,學校在科教融合的過程中,選擇學術水平高、科研能力強、工程實踐經驗豐富、社會影響力大的教授擔任學生的導師;在產學聯合培養過程中,選擇軌道交通相關行業實力強、聲譽好、發展空間大的企業參與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從而為學生搭建了具有優勢的就業去向。建立了“自主選擇空間大、職業規劃起步早、能力培養平臺寬、未來發展起點高”的學生激勵機制。

三是產學聯合運行機制。建立了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贏”的產學聯合培養機制:從學校角度,其目標是為企業培養卓越工程人才;從企業角度,所培養的學生是企業已經選聘的未來員工,參與聯合人才培養就是提前介入員工培養;從學生角度,更加激發在其未來工作單位主動學習、積極表現、展示能力的自覺性,為未來發展創造條件。

北京交通大學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行業特色高校。在國家軌道交通事業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校將義不容辭地承擔起提供人才資源和智力支持的重要責任,充分發揮行業特色大學的人才培養實力和學科優勢,以“引領交通運輸科技,服務國民經濟,提升核心競爭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宗旨,以“通識教育、按類教學、倡導探索”教育理念為指導,面向國家軌道交通對拔尖創新人才的重大需求,以培養創新能力強、適應軌道交通發展需要的領軍人才和卓越工程人才為己任,持續開展行業特色研究型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培養一批軌道交通領域急需的拔尖創新人才。

[責任編輯:夏魯惠]endprint

猜你喜歡
軌道交通
軌道交通TOD模式創新引領寧波城市發展
基于熵權法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運營效率
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系統及電力技術探析
仿真軟件在《城市軌道交通專用通信系統維護》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氫燃料電池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應用研究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初期客流預測方法探討
城市軌道交通節假日期間大客流行車組織思考與實踐
基于網絡化運營的城市軌道交通控制中心設置研究
基于 BP 神經網絡的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研究
軌道交通快慢車越行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