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服務能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強學科專業建設的基本路徑

2015-04-13 02:33吳仁華
中國大學教學 2015年1期
關鍵詞:新建學科專業

摘 要:本文以福建工程學院通過構筑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項目、大平臺來不斷提高學科與專業建設水平方面的探索和實踐為例,介紹了將項目實施、平臺建設融入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的基本體會,闡釋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必須科學處理好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辯證關系,指出提升解決區域產業發展關鍵技術與共性技術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解決能力是加強學科與專業建設的基本路徑與重要舉措。

關鍵詞: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服務能力;學科建設;專業建設

學科與專業建設是大學加強內涵建設的重要載體。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缺一不可。其關鍵是如何尋找一條與研究型大學不同的路徑。這是實現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術人才的根本問題。本文擬以福建工程學院升本以來的發展實踐為例,闡明通過切實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并自覺地融入人才培養過程之中,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強學科專業建設的基本路徑。

一、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的基本認識

如何認識學科與專業建設,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出現的大批新建本科高校發展面臨的基本問題。高等教育大眾化乃至普及化,人才培養分類是其根本特征。在這一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定位應是滿足區域產業發展的一線技術人才、工程人才及管理與服務行業人才,這類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核心是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推進具體工作的能力,形象地說就是在產品生產、工程實施、管理組織與服務實現過程中需要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具體問題的能力。以“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具體問題的能力”為根本特征來標志應用技術人才,可以較清楚地區分與研究型大學以知識發現來解決重大技術問題或人類關切重大問題為主要任務的人才培養的重大差別,也可以較清楚地區分與高職院校以技能訓練為主的人才培養的重大差別。應用技術人才需求的產生應是源于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深度融合促進產業升級發展的結果,而不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結果。然而,中國高等教育擴張主要是基于政治與文化的需求而非經濟的自然需求,高等教育結構是精英教育階段高等教育結構的“擴充版”,沒能建立起與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相適應的多樣化高等學校[1]。當前,我國對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研究與討論常常忽略了其經濟發展前提和根本特征。因此,清晰界定應用技術人才的根本特征極為重要,這是討論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學科與專業建設的邏輯前提。

依據上述前提,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質量以是否符合現代企業對員工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具體問題能力的要求為標準,而不是以學術水平為標準。但不能因此說,學術水平不重要,而是強調學術水平要服務并服從于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社會實際檢驗?;蛘哒f,學術水平是重要支撐與基礎,而不是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認識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關系,就可以清楚地說:一方面,必須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努力提高學科建設對專業建設的引領與支撐作用;另一方面,必須重點加強專業建設,緊緊圍繞“具體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而不是“普通的”人才培養目標來組織并實施科學的教育教學過程。非常重要的是,這種關系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一是要動態地根據區域產業發展技術水平來確定,核心是要考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來具體分析;二是要動態地根據學校具體專業建設基礎與培養能力來確定,重點是要考慮本?;A與內部不同專業建設的不同狀態來具體分析。由此,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不可能有統一模式,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特色性。從另一個視角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必須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質量要求,在專業建設中要有清晰的增強學科建設引領與支撐作用的方向、隊伍與平臺,而在學科建設中要有清晰的提升專業建設水平的指向、著力點與立足點。

二、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強學科與專業建設的基本路徑在于不斷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提高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質量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中心工作。這一中心工作完成得如何?就集中體現在培養的學生是否具有較強的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具體問題的能力。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是目的,提升服務能力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與基本載體,而后者能力的強弱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前者目的的實現。二者是內在統一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質量不高往往就是后者能力不強所致。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有高度的自覺,要堅持人才培養與科研、技術服務的統一,使后者緊緊圍繞前者來展開,并使后者真正融入前者。

但是,現實中往往多數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難以有效開展科研與技術服務,除了自身基礎與能力所限外,常常是感到無從著手、無處著手。通過對部分較為成功破解這一難題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發展歷程的分析,可以發現這類院校提升科研與技術服務能力有以下共同特點:

一是確立正確的科研與技術服務觀念。新建本科高校要自覺地擺脫“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的科研模式,就是建立不依賴高水平實驗室與博士群體的科研與技術服務機制,而是根據實際把科研與技術服務工作立足于在企業生產、管理與服務過程中解決實際問題。重點是適應區域產業發展不斷增強的對技術進步的要求,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原則,主動尋求區域內具有一定技術研發能力的企業進行產學合作,共同選擇并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通過技術積累帶動學術積淀,提升項目水平,形成平臺,不斷增強解決企業關鍵技術或產業共性技術的能力。

二是強化專業布局的學科特色與交叉?,F代技術問題的解決需要系統知識與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新建本科高校的專業建設迫切需要有學科視野。新建本科高校專業建設的共性問題是專業散與能力弱,因此,在發展進程中應當強化專業之間的學科關聯性,力求形成圍繞區域內某一支柱產業與重點行業的專業集群布局,從而形成大學科布局[2],產生集成優勢,增強對共性技術或關鍵技術以及重大問題的解決能力。由于大學必須有一定的學科生態,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在堅定不移地強化主干與骨干學科的同時,還要努力推進學科交叉,培養更加符合現實發展需要的復合型應用技術人才,增強對現代工程日益大型化及產業、行業問題日益復雜化的服務能力。endprint

三是不斷提升服務項目與平臺的承載能力。新建本科高校學科建設的根本就在于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項目水平與平臺層次。實際上,不僅科研與技術能力需要項目與平臺,真正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同樣需要項目與平臺,否則就落不到實處。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有強烈的項目與平臺意識。對于項目,要力求真,是企業生產與管理過程中的真技術難題,不懼小,以小顯效,積小為大;對于平臺,要力求實,以切實解決企業生產與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并產生實際效益。要不斷加強對項目與平臺建設的謀劃,以服務能力提升為導向,持續充實條件,持續集合資源。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普遍是從高等??茖W?;蚋呗氃盒0l展起來的,依然圍繞技能而不是上升到圍繞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具體問題能力來開展專業建設是制約其完成向本科教育轉型的主要障礙。同時,沒有在學科視野下進行專業建設同樣是阻礙其完成向本科教育轉型的重要原因。而要有效解決這兩個問題,切實提升服務能力是基本路徑與重要舉措。

三、構筑服務大項目、大平臺是學科與專業建設水平不斷提高的基本經驗

2002年升本以來,福建工程學院經過持續實踐與積淀,逐步形成了較為鮮明的學科與專業特色,發展不斷取得突破。近年來,福建工程學院的招生錄取分數不斷走高,2014年在福建招生的理工類整體高于“一本”分數線,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福建省前列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普遍認可;先后取得多項省級科技進步及社科成果一、二等獎,并取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2年),以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4年);學科與專業建設不斷推進,兩個建筑類專業通過住建部認證,具備學術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資格,被增列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這些成績的取得,基本經驗就是切實把握并緊緊瞄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圍繞提升服務能力,通過項目實施與平臺建設初步實現了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內在統一。

1.通過有效推進項目實施不斷增強承接大項目能力

多年來,福建工程學院始終面向區域經濟主戰場,圍繞解決地方經濟社會實際問題,找準項目、做實項目,努力以承接大項目作為深度服務地方的載體。

(1)與企業聯合實施科技重大專項。通過不斷強化校企合作,支持教師形成科研團隊扎根“企業”、深耕“產業”、融入“行業”,及時將企業生產過程、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生成課題,集成大項目。2010年以來,學校聯合省內大型企業、科技型企業生成了福建省重大科技專項14項(資助額度在500萬元以上),以及若干科技部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大項目子項等,形成了課題項目來源于企業、研發過程實施于企業、技術成果運用于企業的服務企業基本路徑。

(2)全省千名鄉鎮長及村建站長美麗鄉村建設培訓。根據生態文明建設新要求,在福建省住建廳支持下,2014年開展了千名鄉鎮長和村建站長培訓及縣級建設行政部門負責人大規模培訓,服務于福建省政府實施的“百姓富、生態美”的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努力為八閩山水增添魅力。大規模培訓項目的實施,使學校獲取了更全面的基層對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要求與需求信息,獲得了更實效的校地、校企“產學研用”合作機會。

(3)林紓研究。以研究學校前身“蒼霞精舍”(1896年)重要創辦人、我國近代著名翻譯家文學家林紓為切入點,通過編寫出版《林紓讀本》、《林紓年譜長編》、《林紓書畫集》,舉辦高水平林紓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4年),致力于汲取、轉化蘊含在辦學歷史中的教育資源,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講好福建故事、講活福建文化,服務福建文化繁榮發展。

通過有效推進以上述大項目為代表的項目,我們認識到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一是要準確選擇項目,深入了解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不斷地服務企業、服務基層中凝練方向,生成項目;二是要開放推進項目實施,既堅持做力所能及的事,又敢于“牽手”高水平大學與科研機構突破能力所限,既服務企業,又提高自身。

2.通過具體平臺建設的逐步積淀不斷提升大平臺構筑能力

近年來,福建工程學院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圍繞“四化”深度融合下的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要求,以增強應用研究能力為重點,不斷夯實學科基礎,強化平臺對應用技術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努力構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發展平臺。

(1)學科平臺。狠抓重點學科建設與學位點建設。依據學校發展基礎及升本前專業優勢,堅守以工為主的辦學特色,實行集約化發展,堅持以服務福建省建筑行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為重點,重點建設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5個省一級重點學科和3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3個專業學位點,進一步強化了“大土木、大機電”學科優勢。

(2)研發平臺。強化科研平臺建設與重點實驗室建設。與國內知名高校聯合共建“工業機器人應用研究所”、“‘國家數控系統工程中心福建分中心”,發起組建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福建省車聯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通過爭取并不斷建設的17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著力建設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及1個省級社科基地。

在平臺建設上,我們的基本體會是:一是要敢于傾斜,集中有限資源,支持重點發展,增強能力,形成優勢;二是要強化實效,長期發展與近期成果產出相結合,重視成果實際效用的轉化,激勵教師進一步積極參與更有實效、更高水平的平臺建設。

3.始終堅持將項目實施與平臺建設融入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

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根本連接點在于支撐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福建工程學院堅持從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需要出發,實施項目,構筑平臺,并始終堅持通過項目實施反饋教學、平臺建設促進教學,努力使社會特別是企業通過項目、平臺體會到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一是融入應用技術人才的能力與素質提升過程。努力通過項目實施、平臺建設提升整體教師隊伍的實踐能力,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建設。同時,據此建設一批教學項目與平臺,學?,F有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54個校外實習基地。由此,學生創新實踐空間得到拓寬,機會明顯增加,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知識產權研究院、創新方法中心建設和文化研究項目實施與社科基地建設,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是融入專業建設過程。通過項目實施、平臺建設,特別是通過服務能力提升成果的轉化,為“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施創造更有利的條件、提供更真實的場景;也為依照國際工程師教育認證標準、住建部專業評估要求開展專業建設奠定了基礎。目前,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兩個專業已先后通過住建部專業評估。

通過堅持將項目實施與平臺建設融入應用技術人才培養過程并取得實效,我們認識到:一方面,人才培養方案的不斷完善過程要從提升服務能力過程中感受并“消化”社會反饋信息;另一方面,人才培養的組織實施應當把提升服務能力的過程作為一條重要途徑,使服務能力提升過程成為教學能力增強過程。形成這樣的自覺與有效機制,就可以把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統一在不斷推進應用技術人才培養質量提高過程之中。

參考文獻:

[1] 李立國. 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模式的轉變[J].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1):17.

[2] 吳仁華. 大學科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發展工科的重要策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66.

[責任編輯:余大品]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建學科專業
科學構建超學科STEAM課程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部分專業介紹
深入學科本質的深度學習——以“表內除法”為例
專業修腳店
萬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東、溫新建作品
探秘那些不冷不熱的專業
“超學科”來啦
2016年10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價格指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