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管理方式探索

2015-04-16 14:17林偉淳
分子影像學雜志 2015年3期
關鍵詞:醫學院校研究生輔導員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醫學院校的目標是培養專業技能強、素質水平高、科研創新并重的醫學生。研究生的管理方式對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收稿日期:2015-03-01

作者簡介:林偉淳,E-mail: 1050021076@qq.com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等學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層次專業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就專業性而言,高等醫學院校的研究生要比其他院校的研究生更強;就素質能力而言,高等醫學院校的研究生要比其他院校的研究生更全面。因為高等醫學院校的目標是培養能夠救死扶傷、醫德雙馨的高素質精英。高等醫學院校在培養研究生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德、才、學、識。

1 新時期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管理方式的現狀

1.1管理內容單一性

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在經歷了本科階段五年制的學習后,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任務更加繁重。他們不但要掌握基本醫學技能、修足學分,還要有科研成果和論文。為了能夠學有所成并能夠順利畢業,研究生們要長期呆在實驗室做科學實驗研究,等待成功的實驗結果,爭取發表SCI文章,撰寫畢業論文。由于本科畢業后才能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絕大多數研究生都全力以赴,爭取在研究生學習階段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因此,高等醫學院校的研究生的學習重心是學業和科研,而高校的管理內容也以學業和科研為主。

1.2管理方式分散性 [1]

大部分醫學院校在培養研究生的方式都比較相似:學校都會要求學生在第一學年第一學期修滿學分,其中包括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修完課程后,醫學院校的研究生需要到各附屬醫院進行見習和實習,跟著導師在實驗室做實驗。由于實驗室環境及設備的差異,部分研究生要到校外兄弟院校的實驗室參與實驗。一般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在三年的研究生學習階段,除了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的共同學習,剩下的兩年半時間,除了授課時間與地點不夠集中外,他們還會由于各自的專業、研究方向以及導師的不同而獨立進行實驗。由于這種獨立與分散的學習方式的存在,學校的管理也呈分散性的特征。

1.3管理對象復雜性

研究生招生對象由于比較廣泛而呈現多樣性。(1)生源不同:從2004年開始全國有8所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的高等院校,有些醫學院校有七年制本碩連讀專業。目前攻讀研究生包括全日制和在職、本碩博連讀、本碩連讀、碩博連讀等類型;(2)年齡不同:既有應屆的80后、90后,也有剛踏入職場的青年,還有已成家立業的中年人;(3)背景不同:有應屆生和往屆生,有未婚和已婚,有本研究方向和跨研究方向的。以上的差異造成研究生們的學習能力、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的不同,學校在培養的過程中顯得比較繁冗。

2 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研究生是成年人,高校在學生工作管理方面,并不像對待本科生那樣事無巨細。這雖然在促進學生自由全面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造成一些消極影響:沒有專人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2],沒有專人引導學生全面客觀準確地把握意識形態領域的重大問題,沒有專人負責和發展學生黨團關系。研究生的心理活動較本科生豐富,當他們有情感、學業和就業等壓力時,本科生可以向其輔導員傾訴,而研究生卻沒有人聆聽和引導,心理問題不能及時緩解。

2.2忽略素質教育。

高等醫學院校重科研輕人文的現象普遍可見,不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強和人文素養的提高。高等醫學院校的研究生生源主要是理科生,由于學生自身的思維特點、教育的傳統習慣和學科的要求,學校在培養的過程中比較強調培養學生的科學性,素質教育不太被重視?,F行高校設置人文素養的課程比較少,在本科階段思想修養方面也僅靠政治理論課和形勢政策課等公共課程,在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就更少了,效果也可想而知。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院管理學、衛生事業管理學和衛生法規等課程不是研究生們的必修課或公選課,只有攻讀該專業方向的研究生才有機會接觸到相關課程。高校應該多設置一些和研究生將來從業相關的倫理與人性人文緊密相連的課程。

2.3溝通困難

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與綜合性大學研究生的學習任務不同:綜合性大學的研究生大多數是在圖書館查閱文獻,而高等醫學院校的研究生要到實驗室做實驗,跟導師在醫院出診。對校園活動不積極不熱情,較少問津和參與集體活動。只有關系到個人切身利益的活動,如獎學金評比、優秀研究生的評選、申請入黨等,學生才會有興趣參與。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團隊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這樣對他們自身發展也帶來了消極影響 [3]?,F在很多通知除了電話、短信,還會通過QQ、Q群、飛信、微博、微信和微信群等途徑。學生由于對集體活動缺乏熱情而無意識屏蔽相關消息,有時就會錯過如學術講座、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就業等重要消息的通知。長此以往,學生團隊精神缺乏、集體意識淡薄,團隊凝聚力不集中。

3 完善研究生管理方式的對策

3.1設置研究生專職輔導員

隨著對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逐年重視,研究生專職輔導員在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高等醫學院校的研究生專職輔導員的工作隊伍需要加強。由于研究生專職輔導員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是學生黨團關系的組織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肩負重任。研究生專職輔導員自身要具備較高素質:最好有思想政治教育學習背景,精通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管理學等,熟悉我國的黨團組織文化、思想素質過硬、工作責任心較強、作風踏實,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大學校園環境豐富,有誘惑也有困惑,學生心里既彷徨又迷惘。輔導員老師要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分析情緒狀態,與學生及時談心為其排憂解難。輔導員老師有專業的知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才能以情動人、以理導行;在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時才能真正為他們排解壓力,幫助學生恢復身心健康;在日常事務管理才能夠更好地言傳身教,給學生一個好榜樣。

3.2實現現代化管理,重視素質教育

美國的醫學院校醫學專業課程包括醫學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等,而且這些課程與醫學課程能夠有效銜接和滲透,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由于課程設置的比較合理,研究生的人文精神熏陶和人文素質教育得到很好的強化。美國研究生教育在世界范圍內處于先進地位我們可以學習并借鑒其先進、豐富、系統的管理體制,將其經驗移植于我們的土壤中。我國高校研究生采取的方法,不能很好地促進研究生綜合素養的提高。衡量一個醫生是否優秀,除了專業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還要看其社會責任感、人文素養和溝通能力等 [4]。我國應該學習美國采用淘汰制,合理設置課程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養,設立相對應的考核機制淘汰不合格的學生。

3.3引導研究生自我管理、發展自我管理組織

研究生是一個相對成熟與獨立的學生群體。他們有較強的自尊心與與自我約束的能力 [5]。高校在管理研究生過程中應該給他們營造一個相對和諧與輕松的學習生活氛圍:少一些約束、多一些引導,通過隱性教育代替剛性管理。樹立研究生自我管理的精神,在自我管理組織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學生可以設立研究生會、黨總支、團支部等自我管理組織來加強學生干部隊伍建設。研究生自我管理組織要充當老師與學生的橋梁:鼓勵學生與老師多溝通與互動,相互了解。學生熱愛集體,也會積極參加團隊活動。鼓勵學生不墨守成規,能夠打破傳統思維,積極參與一些社會實踐項目,多申報課題,提高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此外,還可以定期舉行學術活動、專業講座,既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還能強化團隊精神、使集體更有凝聚力。

4 結束語

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管理方式對研究生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研究生的教育質量有重大的影響。我們要重視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從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的研究生肩負救死扶傷的重任,研究生培養質量不但反映出我國醫療行業的質量與水平,而且代表我國醫學科技發展水平。

猜你喜歡
醫學院校研究生輔導員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關于醫學院校醫用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慕課”(MOOCs)發展對高等醫學院校教學改革的啟示
醫學院校中小組教學模式的建立和實踐
論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數年如一日的義務輔導員
幸福院里出了個研究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