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情分析視角下高中文言文教學初探

2015-04-22 16:03陳紅
文理導航 2015年7期
關鍵詞:學情學習效果文言文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學在整個高中語文學科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和比例,在教學中在也是一線語文教師不斷探索和加以創新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但關注更多的往往是教師本人知識水平的提高和完善,忽略了學情的分析和具體的教學策略,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初探,以備高中一線語文教師借鑒和應用。

【關鍵詞】學情分析;具體策略

文言文教學,歷來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主要體現在:一是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教學占據了較大的篇幅;二是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給學生帶來了心理壓力和障礙。如何有效開展文言文教學,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積極性,本文將從“學情”的角度對有效推進高中文言文教學進行探討。

一、學情分析的基本概述

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課前預設,抑或課堂生成,甚至課后思考,都應該基于學情。只有基于學情的分析,才能使課堂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一大批關于文言文教學理論日益浮出水面,但是關于學情分析的理論目前仍是冰山一角,有待語文教師去研究和實踐,結合知識能力和教學經驗,筆者對學情分析的基本理論進行簡要概括和分析。

(一)學情分析的含義解讀

當前學術界和教育界對學情含義的界定尚無定論、各言其是。但筆者個人認為,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將得到更加深入的施行,學生將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主體地位也將得到很大提高。因此當下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學情分析,應是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對影響學生課前、課中、課后學習過程的內外部因素,根據不同的文言文教學環節或者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要“以學生為本”,從而才能做到“以學定教”。

(二)學情分析的基本方法

結合本人在高中的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認為文言文學情分析重在三個教學環節,即課前學情分析、課中學情分析和課后學情分析。

1.課前學情分析: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Wilbert James Mckeachie把學習策略分成三種情況:一是認知策略(復述、精加工和組織);二是元認知策略(計劃、監視和調節);三是資源管理策略(時間、努力、學習環境和社會支持等方面管理)。語文文言文教學活動不僅注重“授人以魚”,而且更應注重“授人以漁”。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一定要對學生進行課前學情分析,應按照學習效果來進行。比如一是對學習效果良好的學生,課前學情分析應注重聚焦學生采用了什么樣的學習策略,然后根據學生所采用的這些策略,為了維持和強化這些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應如何采取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二是對學習效果較差的學生,同樣也應研究學生所采用的學習策略,并對這些學習策略在應用過程中為何出現偏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引導學生逐步糾正偏差,完善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果。

2.課中學情分析:

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努力引導學生,期望學生按照教案預設進行回答,學生配合老師,這是傳統的教學方式。而學情分析視角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將課堂視為一個動態的課堂,一個生成的課堂。因此,文言文課中學情分析,既是對學生進入課堂狀態的分析,又是對學生課堂表現狀態的分析。學生進入課堂的狀態將會影響整堂課的學習效果,這種狀態主要有學生心理狀態和學習工具的準備狀態;學生課堂表現狀態因學生的差異性從而存在不同的表現,有的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認真聽講,主動積極地接收領悟知識,而有的學生則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甚至游離于課堂之外,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所以,教師要根據這兩種狀態進行恰當的文言文課中學情分析,形成一個分析、實踐、總結、再分析、再實踐、再總結的良性循環過程,從而引導學生有效地走進文言文課堂。

3.課后學情分析:

語文課堂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目標分別立足于讓學生學會、會學和樂學。文言文課后學情分析正是基于對教學三維目標實現程度的分析,分析學生是否對知識達到了了解、理解和運用,分析學生是通過什么過程和方法獲取知識與技能,分析學生的課堂經歷、反應和內化程度,這在文言文教學中至關重要。

二、學情分析視角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的具體策略

基于學情分析的高中文言文教學,是對課前、課中、課后的師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是對學習特點、方法、習慣、興趣的分析。高中文言文教學,簡單地說,講清文言文知識點,疏通文意即可。但這樣一來往難體現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為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知識獲取的能力、方法,提高語文素養,又要注重文本的精神內涵和人文價值。因此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加上基于學情分析開展高中文言文教學。

(一)學情分析下注重備課精當

學情分析下的有效備課,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文學素養和人生閱歷以及人格魅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言道:“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得先有一桶水,甚至得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流?!边@句話我認為也更能說明形象地表明對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也應提出新的要求。然而,實際上目前很多語文教師的文言文教學備課常常圍繞高考這一指揮棒進行的,往往高考所要考查的知識點,決定了語文教師課前備課的內容,同時也決定了教師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點,結果一篇文言文教學下來,學生學得云里來霧里去的,接受能力稍強的學生,還能勉強適應,稍差的學生,則是覺得文言文學習枯燥、乏味,久而久之,文言文學習變成了“雞肋”,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也就理所當然地變成了差等生。

(下轉第5頁)

(上接第4頁)

針對這種情況如何改變,我想作為語文教師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時,首先就需要基于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真實需求出發,對考綱中所提的知識點選擇針對性的教學,同時克服高考功利性的短視心理,以便備課時做到不限于文本知識點,并且注重追求對文本的研讀和理解,注重對文本內涵的感悟。以蘇教版選修教材《〈史記〉選讀》為例,這些篇目都比較長,知識點繁多,并且故事性強,人物個性鮮明,這要求語文教師不僅要具備語文文言知識,更需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如果在備課時只注重對文言知識點的備課,而對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相關歷史故事不進行準備,就會導致文言文教學僅僅停留在知識點傳授的層面上,不利于學生對文言文長期的學習和語文素養的提高。

(二)學情分析下要注重選擇內容

新課改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學,在提倡減輕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對文言文進行面面俱到的教學已經遠去,基于學情分析的教學內容選擇日益擺在老師們面前。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從學情出發,識別和掌握學生能懂的和不懂的,以此選擇所要教學的文言文內容。教學內容的選擇,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進行,要選擇適合學生學情的,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能力,實現高效的文言課堂教學目標。

例如,在《〈史記〉選讀》教學實施過程中,筆者是先布置學生自己預習,要求學生在預習后提出自己感到疑難的問題,并且自己先做一點思考,然后分組交流討論。同時教師根據文本特點先行備課,之后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調整與選擇教學內容,選擇學生中提出來的典型問題作為課堂重點解決的內容,并且進行有效的課外拓展和延伸。

(三)學情分析下要注重培養學生

語文教師要通過方法的活用與深化,培養學生學情分析下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總結出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從中受益,進而提升人文素養。

比如在蘇教版文言文里,要讓學生懂得這些文言文既傳承了我國古代經典文化,又時刻突出了對生命價值的探討。例如在《陳情表》《報任安書》等篇章中,我國古代的失意文人表達了自己的焦灼與寄托,是面對生與死的抉擇,怎樣擔當起生命難以承受之重,是面對逆境厄運的考驗,怎樣扼住命運的咽喉。這體現了博大而又紛繁的世界,這里有親情的歌哭,有愛情的悲歡,還有友情的冷暖,真摯、豐富而又高尚。還有《五人墓碑記》《指南錄后序》等篇目中,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能體會到人類之所以始終存在希望,是因為每當黑暗籠罩是,總有思想的先驅掏出燃燒的心舉過頭頂,拆下肋骨當火把,照亮前行的路;總有無數的人,以誠實的品格守護者社會的良知。唯有懂得才能使學生明白自己的人生努力是有價值與方向的,這也終將會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高中文言文教學,要轉變思路,從學情出發,重視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學生為主體,以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和感染學生,將學生帶入古代文學的優美境界中,從而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文學修養,真正實現新課程改革的初衷。

【參考文獻】

[1]陳瑤.論學情分析的三個階段[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3):6-8

[2]陳紅霞.基于“學情”的高中文言文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2014(12):25

[3]韋玲珍.語文教學如何進行學情分析[J].語文建設,2010(Z1):51-53

猜你喜歡
學情學習效果文言文
“百詞斬”對于大學英語四級詞匯學習效果的實證研究
小題精練(二) 文言文翻譯
小題精練(一) 文言文翻譯
針對學情,實干巧干
立足學情以點帶面
蓮心寶寶有話說
例說依據學情開展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讓文言文閱讀在選擇中漸進——以《師說》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