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創新初探

2015-04-22 16:11黃培艷
文理導航 2015年7期
關鍵詞:課堂創新提高效率中學語文

黃培艷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學模式也相應做出變化,注重學生的長期發展,建立以生為本的創新化課堂成為現代老師們關注的重點。新課標也要求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并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其中就以創新思維能力為主。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綜合素質,教師應該建立以學生為主的現代化教學課堂。如何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下文提出該問題的探究方案。

【關鍵詞】中學語文;課堂創新;提高效率

前言:語文課堂強調知識的掌握,通過檢驗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觀察不同學生的思考模式,以便更好地培養各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課堂還需要學生訓練分析問題,歸納總結和鍛煉文字表達能力,學生不僅要關注文章、文學、文字,還要會關注生活的方方面面,將所學靈活應用在生活中。也就是說教師要創新課堂教育模式,才讓教導出來的學生更加適應時代需求。只有真正以知識應用為主體,投入生活的理念才能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才能使教學做到高效有益。

1.中學語文教學現況與課堂創新的實踐意義

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在教學目的及內容的安排上,基礎性課程較多,重視科學知識的系統學習,語文教學在不同的時段有著不同的教育模式,單調的教學方案漸漸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而被淘汰,但現代的語文學習方式仍是以教師單向教導為主,課堂上淺層地分析問題,進行單純地你問我答的提問模式,再針對題目給出參考答案。實際上這種學習模式會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當形成一定套路時,學生會懶于思考,無法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使學生具備創新精神,靈活的思維能力,就必須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形成和諧平等的氛圍。在語文教學上,多體現科學創新,不僅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知識點,更需要學生靈活地應對一些與生活關聯的“語文問題”。而創新化課堂具有靈活性和鍛煉性,注重讓學生自主整理知識點,通過自主整理,鍛煉邏輯能力;靈活借用情景題材的創新課堂教育,重點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啟發學生自主意識,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結合實際的創新課堂教育結合,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挖掘他們的潛能,培養出創新思維能力。對于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來說,這樣的創新課堂才能算是培養學生開放性思維的有效方式。

2.創新化課堂的應用方案

2.1分組合作的課堂教學

教師可以選擇提前布置提問的課程內容,將班里人員分為數個小組,通過課前針對某一話題的討論,可以相互學習提升學習興致。這樣的提前對課堂提問進行預前學習,會讓學生心底踏實,在上課提問的時候也不至于啞口無言,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對于學習的自主性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小組中各個成員的相互配合,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也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2.2靈活應用,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

教師要通過對語文應用問題的研究,設計好課堂提問問題,提高問題的創新性和有趣性,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其中。語文課堂上主要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體驗,只有培養學生自我構建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在課堂中學習新的知識。而教師就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整理知識形成一個優質的教學知識體系,靈活應用教研知識使教學課堂具備生動性。學會和別人分享和交流,提高合理在課堂上提問,使學生能沉浸在教學思考之中,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那么,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才能夠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學習意識和應用能力。

2.3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師要針對學生本人的語文學習情況,因材施教,使課堂教學高效開展,針對問題難度的高低提問不同程度的學生,盡量使學生能有所回答,提高自信的同時也能真正鍛煉表達水平,使學生素質大幅提升,從而鍛煉好邏輯思維能力。

要真正做到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教師要精心好課堂提問問題,以和藹的態度提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鍛煉到表達能力,而對于課堂上提問,還要讓課堂衍生到課外,不僅在學習上為學生提供參考意見,及時為學生解決學習上遇到的難題;還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引導學生,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

2.4及時反思實踐,達到真正的科學創新

教師要使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教育,價值觀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的發展,發揮自身的潛能,就必須不斷對教育課程的教育模式進行創新改革。在課堂提問方面,教師要在不同的課程上針對不同學生的表現進行探索,及時通過觀察不同學生存在的差異而及時改正設計方案,再通過實踐修整,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2.5情景教學,培養自主學習意識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關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每個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提高興趣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情境進行教學。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靈活應用課程課文內容,淘汰過去傳統機械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體驗后會提高應用實踐的意識和學習興致,加強人文素質。將文學知識融入教學情景之中,也可以烘托一種積極的情境教學的氛圍。語文課堂上讓學生進行的自主體驗,培養學生自我構建的能力,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在課堂中學習,感受。

諸如此類的創新性教學模式仍有許多,但本質就是平等對待每個學生,真正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這樣才是課堂創新的目的,才是真正素質教育的目的。

3.結語:

教學創新改革主要體現途徑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課程的實踐應用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只有教師和學生相互配合,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知行合一。對教師來說,教師的主要任務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表達,從而鍛煉到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體驗文學知識的力量,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實現學生在課堂的高效學習。在具有創新性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會逐漸進行自主探索和體驗,在參與中形成意識和習慣,逐步提高創造思維能力。課堂的教學創新多元化,課堂的教學環境良好民主,便能夠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好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彭格妮.論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師.2010(11)

[2]瞿海燕.中學語文課堂教學重在創新[J].考試周刊. 2011(37)

[3]林景明.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初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10)

[4]李江允.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 才智.2011(06)

猜你喜歡
課堂創新提高效率中學語文
瞄準目標,精細練習,提高效率
瞄準目標,精細復習,提高效率
剖析錯因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
文秘專業“小班化”教學模式初探
生本理念下初中歷史課堂創新教學探析
如何讓現代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對中學語文情趣化學習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