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思想品德課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教育的幾點思考

2015-05-22 16:50黨喜平
學周刊·中旬刊 2015年5期
關鍵詞: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問題

黨喜平

摘要:留守學生是特殊的未成年人弱勢群體,人們較多地關注留守學生在學習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其實在隔代教育的背景下,留守學生還面臨著一些更具源發性、基礎性的心理問題。本文從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具體表現入手,在此基礎上結合思想品德課教學實踐,提出相應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留守學生 心理問題 思想品德教育

羅國杰的《思想道德修養》中說:教育的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個概念之中——“道德”。思想道德教育對社會發展的巨大影響力,使得國家非常重視留守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師,在留守學生的教育方面更應該具有前瞻性地思考。

“留守學生”是指父母進入城市打工,把孩子寄在親朋好友家里或交給年邁的長輩照看,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特殊的未成年人弱勢群體。

農村留守學生面臨的問題是多方而的。人們較多關注的是他們在學習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方面的不足,從我們課題組的調查來看,這些問題當然都存在。我們還發現,這些正處在成長發育時期的學生,這面臨著一些更具源發性、基礎性的心理問題。

一、對留守學生表現突出的心理問題的思考

(一)留守學生行為自由懶散,生活無規矩、無目標,學習態度不端正,逃學、厭學、自暴自棄

從留守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查來看,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容樂觀。其中只有16%的成績優秀或中上,中等或偏下的占84%。調查中有高達55%的留守學生明確表明自己有厭學、逃學的行為。有46%的認為“讀書沒有意義”,生活無樂趣??梢?,厭學心理在留守學生身上存在較為普遍。他們往往表現為對學習毫無興趣,甚至還直接和教師作對,擾亂上課紀律。

(二)留守兒童缺少親人朋友間的情感交流,人際關系萎縮,性格孤僻內向,自卑、自閉

留守學生因為親人保護的缺失而變得膽小懦弱、孤僻內向、缺乏與同伴和師友間積極的交流、缺乏自信。他們在行為上,經常表現出辦事獨來獨往,目中無人,我行我素,與別人格格不入。

(三)生活中言行逆反,態度對立,對周圍人和事漠不關心,缺乏信任,沒有安全感

逆反心理在當今中小學生中普遍存在,但在留守學生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長期生活在特殊的環境中,他們往往對人很冷淡,缺乏安全感。如果遇到不良刺激,會長時間淤積于心,表現出情緒沖動、行為粗暴、語言敵對具有挑釁性、具有強烈的攻擊性等反社會的心理特征。

(四)隔代教育過分溺愛,產生極端的個人主義心理

由于祖輩們的無端溺愛,使一部分留守學生產生了狹隘的自私心理,生活滿意度較低。具有這種不良心理的學生在言行上往往表現為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管有沒有道理,只要不順我意,就會亂發脾氣,甚至暴力相向。

初中留守學生正處在人生的起步階段,他們中許多人都逃學、曠課、打架,任性、冷漠、自卑、孤獨,我行我素、目中無人、亂發脾氣。而留守學生又是初中生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他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要和迫切。

二、對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教育的策略思考

(一)在思想品德課中,用明確的目標給學生希望,用誠摯的關注激勵留守學生

教育是師生心靈相互影響的過程,他們畢竟還是未成年人,生活中總會有迷失方向的時候,教師應該用愛心、耐心給他們提出明確、可操作的目標任務,并期待他們的變化。教師的期待效應是師生間真摯感情的重要體現,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二)在思想品德課中,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用真誠的愛感化留守學生

留守學生,他們常常有自卑心理,平常很少和同學溝通。為此,教師要對的精神需求給予高度關注,讓學生愿意將心中的喜怒哀樂向你傾訴,與你分享。教師要在課堂上鼓勵留守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尊重他們的思路,珍惜他們思維中的合理因素,讓他們說出真實的想法,消除留守學生的自卑心理,提高他們的自信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重塑完美自我。

(三)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建立一對一的幫扶制度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品學兼優的學生和“留守學生”結成幫學對子,讓他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讓他們不因家庭管理真空,而沾染上一些不良習氣。

(四)建立健全跟蹤機制,關愛留守學生每一天

跟蹤掌握留守學生情況,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對留守學生進行持之以恒的教育。特殊的年齡賦予了學生叛逆的心理特點,教師應該嘗試改變教法,在這方面,跟蹤機制不失為有力的一招。

(五)做好“六個落實”主題實踐活動,把關愛“留守學生”工作落到實處

1.落實“我的偶像目標”:開展自強之星評選活動,讓“自強之星”成為留守學生的偶像。教師要引導學生做一個自立自強的留守學生,從小培養留守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2.落實“我的談心園地”:品德教師要與“留守學生”定期談心,交流感情,進而培養他們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心理。

3.落實好“我愛我的家”:教師要把班級建成留守學生溫暖的家,在輕松、自由、溫馨的家庭氛圍中管理好“留守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日常行為。

4.落實“我的快樂birthday”:教師要建好留守學生的生日檔案,讓每一位留守學生都過上一個快樂的生日。

5.落實“我的親情連線”:免費開通幾部親情電話,讓“留守學生”與家長保持暢通聯系,以此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6.落實“我的學習小組”:每個留守學生都是班集體中最重要的一員,集體活動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有著重大的影響,其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教師的作用。

總之,“留守學生”問題是一個復雜的重要的社會問題,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關愛留守學生是一項長期的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我們只有不斷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探索新方法,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參考文獻:

[1]伍新春.心理健康教育概論[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

[2]陶勑恒.心理咨詢與輔導(一)[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

[3]鄭光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羅國杰.思想道德修養[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留守學生厭學及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14]GHB0191)成果。

猜你喜歡
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問題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
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心理輔導案例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學生心理問題的思考和建議
關注學生的心靈花園
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及對策研究
粵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閱讀與感悟”的特征與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