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拓展訓練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中的適用性初探

2015-05-28 07:08王烈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拓展訓練中職學校體育教學

王烈

摘 要: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不僅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興趣,培養他們吃苦耐勞、鍛煉意志、適應社會的品質能力,而且是對傳統體育課程內容和形式的改革和補充,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創新,對中職學生有效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職學校;拓展訓練;體育教學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不僅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興趣,培養他們吃苦耐勞、鍛煉意志、適應社會的品質能力,而且是對傳統體育課程內容和形式的改革和補充,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創新,對中職學生有效就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在中職學校體育課中開展拓展訓練的指導思想

(一)在體育課中開展拓展訓練的設計理念

1.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本課程要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把增強學生體質作為我院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使體育與健康教育立足于“大健康”觀,并通過科學鍛煉和傳授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幫助學生普遍達到適應就業需要的基本要求,使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明顯提高,營養不良、肥胖和近視的發生率明顯下降,為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和體魄,以及養成終生體育鍛煉習慣服務。

2.強調“以學生能力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

本課程要強調“以學生能力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把體育與能力拓展教育與人的成長、人的價值觀、人的幸福聯系起來;在注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滿足興趣和潛能開發需要,并通過構建自主、探究和合作等新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為提升他們未來的生活質量和品位服務。

3.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

本課程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向,著眼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充分發揮體育與能力拓展教育在提高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和組織能力等方面所起的特殊作用,通過對“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法則的認識和體驗,使之有利于培養學生具有符合職業道德的文化態度、法制觀念,以及艱苦創業的競爭意識,為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能力服務。

4.適應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

本課程要適應中職學校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力求按“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除需要做到課程設置模塊化、優化課程內容和改革教學方法,均衡選擇基礎性、傳統性、實用性、健身類項目和引入新興運動類項目。

(二)中職學校體育課程的性質、任務和要求

1.課程的性質

體育教學與體育能力拓展是職業教育教育綜合類公共必修課程,它以能力拓展、團隊游戲和體育基礎教學為主要手段,力求通過對體育與體能教育中的內容、方法、原理等要求進行有機整合,充分發揮促進學生體質與能力的綜合發展為主旨功能,同時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是中職學校學生“立德樹人”不可缺少的重要課程。

2.課程的任務和要求

通過為本課程安排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加深學生對體育文化健康教育知識與能力拓展教學的理解,掌握有利于促進身心健康、行為養成、心理素質、團隊合作、學會生存、美化生活、職業生涯的運動技能;不斷提高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和運動技術水平,學會組織運動競賽、制定個人鍛煉計劃和自我評價鍛煉效果的方法;增強對個人職業健康水平和安全行為的重視程度,具有維護公眾健康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感;養成經常性自覺從事體育鍛煉的運動習慣,逐步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中職學校體育課植入拓展訓練的課程結構

我校在體育課教學中,對所有學生開設規定項目的能力拓展教學模塊+團隊游戲+體育基礎教學三個模塊。其中能力拓展模塊根據專業不同分為以下三個子模塊為A:上肢力量;B:下肢力量;C:耐力練習。針對學生專業、興趣、愛好、特長和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模塊以及子模塊進行組合教學;團隊游戲模塊中安排團隊合作游戲和團隊對抗游戲兩個子模塊;基礎部分安排的是以球類為主及一些適應各專業不同特點的基礎體育教學項目。

為了滿足個性發展和不同體質學生的需要,鼓勵學生從事適合自我的體育運動,以形成運動愛好、專長和養成運動習慣,在第二學年則把對促進身心健康、利于養生保健,能夠美化生活和便于娛樂消遣的運動項目、技能和方法列為拓展模塊A中的選項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健身類項目,娛樂類項目,養生保健類項目,以及新興類運動項目等系列,規定教學時數不少于總學時的50%,依據教學大綱要求,每堂課教師根據不同類別專業體能課需求隨機組合基礎模塊、能力拓展模塊、游戲模塊的教學內容。學生必須從每個系列中任選2~3項,達到掌握兩項以上運動技能的要求。

三、課程的目標體系

通過為本課程安排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加深學生對體育文化與健康教育知識的理解,掌握有利于促進健康、調節心理、團隊合作、學會生存、美化生活、職業生涯的運動技能;不斷提高耐力、力量、速度等體能素質和運動技術水平,制定個人鍛煉計劃和自我評價鍛煉效果的方法;增強對個人職業健康水平和安全行為的重視程度,具有維護公眾健康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感;養成經常性自覺從事體育鍛煉的運動習慣,逐步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構建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體系,應以大教育觀為基本立足點,既要考慮目標達成的多層次性,以及相互之間的有機結合;也要從多個側面對課程目標定性。

四、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評

1.考核內容

通過定量評價考核、達標水平、以及掌握健康教育知識的情況,以判斷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能達到對學生是否適應實習就業最起碼的要求。對某些運動技能和有利于促進身心健康、適應社會和提高職業素質的運動項目進行考核,則應更多采取定性和發展性評價的方法,重在評價學生的進步幅度和發展潛能。

2.評價內容

對難以用定量方法考核的學習效果,則應采取自評、互評和他評等手段,把諸如學習態度、思想品德、體育作風、意志表現、合作精神、人際交往、情緒調控、健康行為、生活方式和社會責任感等人文和心理素質,都包括在定性評價的范疇內,可采取觀察記錄、口頭評述、相互比較、對照量表和自我反思等方法,以便更充分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文化教育功能。

猜你喜歡
拓展訓練中職學校體育教學
淺談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拓展訓練開展
德育工作淺談
拓展訓練融入中學體育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游戲融入教學建構靈動式體育課堂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