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村教師培訓的問題分析與建議

2015-05-28 07:08趙麗麗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影響因素建議問題

趙麗麗

摘 要:教師培訓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是推進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農村教育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充分認識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本文針對農村教師培訓存在的問題,從相關影響因素入手,尋求合理的解決途徑,以期切實提升農村教師整體素質,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教師培訓;問題;影響因素;建議

1.農村教師培訓的重要意義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事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廣大的教師群體。教師職業可以說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師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品。而培訓是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1.1農村教師培訓是提升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

教育的進步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對教師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與時俱進,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農村教師更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更新教育觀念,增強專業知識技能,最大程度地實現自身的價值。

1.2農村教師培訓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關鍵

要把我國建設成為人力資源強國,離不開農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而農村教育的發展需要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和諧社會的發展都與教育息息相關,農村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黨的十七大報告也提出了要重點加強和發展農村教育,提高農村教師素質。開展農村教師培訓,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公平意義重大。

2.農村教師培訓的現狀與問題

近些年來,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都對教育工作越來越重視,把教師培訓擺在了學校發展的關鍵位置。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農村教師培訓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現有的培訓還遠遠不能滿足農村教師的實際需求,農村教師培訓工作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2.1培訓機會少且分配不均

教育行政部門對各類培訓的參訓教師的名額和數量都是有一定限制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偏差,真正分配給農村教師的名額相對偏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中心小學和初中,只有少數教師有參加培訓的機會。有些偏遠薄弱的村小甚至連一個名額也沒有,參加培訓也就無從談起了。

2.2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

培訓內容與教師的實際需求脫節嚴重,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現有培訓更注重的是理論知識培訓,難以幫助教師解決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再加上農村教師個體差異較大,而培訓機構提供的培訓內容更多的是針對骨干教師的,忽視了因材施教這一重要原則,培訓效果自然遠遠達不到預期。

2.3培訓模式缺乏靈活性

目前,很多教師培訓采用的是“培訓機構本位”的模式,培訓形式與課程設置主要從培訓機構自身出發,很難滿足農村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求。培訓方法仍然以傳統的講授式為主,這種“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忽視了教師的主體性,并不能調動教師的參與積極性,更不能適應教師培訓的需求,影響了培訓的實際效果。培訓形式主要是短期集中培訓,讓參訓教師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大量的知識相對比較困難。

3.影響農村教師培訓的因素

農村教師培訓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思想觀念

教師培訓各個環節的參與者,包括參訓教師、學校以及培訓機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偏差。有些農村教師自身對培訓不夠重視,學習不主動。經常遲到早退,抄襲作業,更有甚者別出心裁花錢雇人替其完成學習課時任務,應付了事,根本沒有認識到培訓的意義所在;學校也存在一定的認識偏差,校長在選擇參訓教師時考慮的更多的是學校的正常運轉,而不是教師的實際需求;有些培訓機構在利益驅動下,僅僅把培訓當成是一項任務來完成,敷衍了事,流于形式,致使培訓效果并不顯著[1]。

3.2培訓經費

教師培訓活動的正常開展需要充足的經費做保障。但就目前來看,教育經費雖然有所增加,但主要還是向城市傾斜,農村地區獲得的經費遠遠不足,再加上少數地區還存在濫用挪用現象,使本來就缺乏的經費更是捉襟見肘。另外,經費的匱乏也導致農村教師培訓的師資、硬件設施設備與城市相去甚遠,培訓效果根本就難以保證。

4.解決農村教師培訓問題的建議

通過對農村教師培訓問題和影響因素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善:

4.1完善培訓制度,更新培訓理念

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應該在培訓政策上向農村傾斜,制定和完善教師全員培訓制度,使教師培訓工作規范化、常態化。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提高農村教師成效首先必須要更新培訓理念。一是以人為本。參訓教師是培訓活動的主體,要注重他們的特點和實際需求;二是終身學習。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參訓教師只有積極主動地尋求學習機會,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科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與時俱進,全面提高自身素養才不會被社會淘汰;三是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培訓的最終目標所在,通過培訓使教師在知識、技能、態度方面都有所改善,成為一名反思者、研究者和學習者[2]。

4.2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

培訓內容立足于農村學校實際情況,從教師教學的實際需求出發。培訓機構應組織專門的需求評估小組,深入廣大農村地區,與農村教師深入接觸,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等方式開展調研,了解農村教師的特點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要注重培訓內容的前瞻性和生成性,有針對性地構建培訓內容。

4.3建立完善的評價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

完善的評價機制能夠確保培訓活動高質高效地完成,更要定期開展農村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督導評估和監督檢查,及時發布評估結果和整改意見,以質量標準和監督評估機制確保培訓質量不斷提高。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促進教師積極主動地卷入到培訓活動中去,可以采取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將培訓與教師的福利待遇掛鉤,包括工資薪酬、獎金、保險、補貼等;另一方面可以將培訓與評優、評先、職稱晉升等掛鉤,樹立教師的責任心和事業感。

國家的振興在教育,教育的振興在教師,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教育振興的關鍵。加強農村教師培訓,全面提升農村教師整體素質,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目標才能更好更快地實現。

參考文獻:

[1] 倪婷婷.農村教師培訓的現狀、問題與對策——以江西省鉛山縣為例[D].蘇州大學,2007,5,1.

[2] 趙明仁,周鈞.教師培訓的理念更新與制度保障——首屆“中國教師培訓論壇”綜述[J].教師教育研究,2007,5.

猜你喜歡
影響因素建議問題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議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