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初探

2015-05-28 07:08王書平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聽力教學角色定位英語聽力

王書平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英語聽力教學也應改變傳統觀念和方法。教師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作用,也不該只是課堂上的知識傳輸者。本文根據大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現狀,提出教師應該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扮演多種角色,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關鍵詞:教師;英語聽力;聽力教學;角色定位

近年來,我國教學領域的改革在各個不同的層面展開,這些改革在所經歷的教學實踐的檢驗中,最受人矚目的教學觀念的轉變無疑是從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這種轉變與當代教育注重學生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尊重學生個人意志的教育背景緊密結合,對教學效果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方向同樣也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英語聽力教學也應順應這種改革思想,將傳統的英語聽力教學模式轉化為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而在這個轉化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應由以往的教學主導者變為其他角色。

一、教師是英語聽力學習的領頭軍。周總理說過“活到老,學到老”。教師這一職業,尤其在知識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更要不斷充電以保持課堂內容的豐富性。英語聽力教師更應如此。部分學生對英語聽力的學習興趣不高,教師可以帶動學生一起學習聽力,這樣既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感,又可以給自己補充新的知識,還可以增加學習學習英語聽力的好奇心和興趣,最終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師可在課外舉辦“英語論壇”等形式的活動,以帶動大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策劃者聽力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語言信號的反應能力。作為語言輸入的重要途徑之一,聽力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聽力教師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一個課程內容的策戈q者。聽力課一般都有固定的教材。教材內容豐富,如果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聽完所有的材料是不可能的。另外,一本好的聽力教材若是經過多年使用,總會有一些材料略顯陳舊。因此,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從語言運用的特點出發,從學習者的需求出發,對教材進行刪除或補充。聽力材料難度太大會引起學生的焦慮。抑制語言信息的吸收;而聽力材料中的絕對清晰、話語缺乏變化、形式單一等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要注意材料的真實性、趣味性、難易性和時效性:要體現形式豐富、題材廣泛的特點;還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發展水平。

同時,根據教材適量地補充一些課外輔助材料也非常必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語言實驗室的便利條件,讓學生多接觸真實材料。例如新聞報道、人物演講、歌曲影視作品,等等。這不僅可以擴展他們的知識面,豐富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有助于他們了解英美國家文化,學習實用的語言表達方式。學生在學習這種對其有實際意義的材料時,才能有真正接觸使用外語的感覺,才能調動并發揮外語學習的潛能。正如曾有專家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學生對該課程的實用性的評價比沒有增加額外的聽力內容的課程高得多。因此,聽力教師在課前準備的過程也是一個課程內容設計的過程。體現了教師作為“策劃者”的創作智慧和能力。

三、指揮家好的教師就如同一個樂隊的指揮,他不是演奏者,而是指揮演奏的人

在聽力課上。教師應致力于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而不是一味地講解和反復放錄音。傳統觀點認為,聽力理解過程是被動接收有聲材料的過程,因此在聽力中發揮的能動性很小。但事實上,聽力理解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心理認知過程。是各種語言能力、背景知識和思維能力協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這一特點對學生進行聽力策略訓練。培養學生的各項技能,如辨音能力、預測能力、推理能力、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等等。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痹谡n堂上,教師要通過實例,啟發學生去發現并掌握各種聽力學習方法和技巧,這樣他們在今后的練習中才懂得如何分析處理問題,他們的聽力水平才會得到實質性的提高。變“教”為“導”,由知識的灌輸者變為智力資源的開發者。是教師應該完成的角色轉換。

教師作為“指揮家”,不僅要“指揮”好學生,而且要“指揮”好教材,“指揮”好多媒體。聽力材料選好了,如何“指揮”材料很關鍵。哪個環節該用什么材料,哪種材料宜反復播放,哪個要點該做詳細講解。等等,教師不僅要做到課前心中有數。而且要在應用中做到靈活機動,使得各種材料發揮應有的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充分調動媒體的多種功能,如聽前展示PPT課件以激活學生的相關知識圖式,或適時播放一些英文歌曲、影視等來緩解學生的精神疲勞。不能把語音實驗室僅僅當成是一個放音聽音的場所,而是要熟練地“指揮”好多媒體設備,使其有效地為教學服務。

四、心理師。許多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過的聽力訓練不是很多,進入大學,開始大量接觸聽力課時,自然會感到不知所措。他們會遇到語言上的困難、內容上的困難和心理上的困難。其中心理上的困難很容易被忽視。而它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長期的。一旦學生對聽力產生了畏懼、焦慮、消極等負面情緒,便會喪失學習興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刻揣摩學生的心理,做一位出色的心理師。

在聽力課堂上。教師應該加強跟學生的交流互動,并敏感地把握學生做出的一些非語肓行為,如微笑、點頭、開小差、迷惑、緊張甚至急躁等。這些非語言行為反映了學生的心理狀態。教師要及時對之作出回應。并且根據學生給予的信息,不斷調整教學方法。當學生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疲憊懈怠時。教師要及時引導,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調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慢慢進入話題,融人課堂。當學生由于出錯而流露出緊張焦慮情緒時,教師要予以安慰和疏導。學生在聽力訓練過程中。錯誤總是不可避免。教師要容忍學生犯錯誤,多提供正面反饋,耐心地指出錯誤原因,并鼓勵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勇氣。同時。教師要適時地表揚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負面的評價極易導致學生失去自信和興趣,而一句得體的贊揚則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它可以幫助“自卑型”學生減輕壓力,樹立信心:也可以使“沉默型”學生受到感染。積極參與。

作為一名“心理師”。教師要通過情感意識在外語教學中的積極介入,建立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愉快活潑的課堂氛圍,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今天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聚焦于以學生為中心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一新的教學理念的建立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同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大學英語聽力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地改變以往的角色定位。充分發揮策劃者、指揮家、心理師的作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合理組織課堂活動,積極營造學習氣氛,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正確有效的方法和技能,逐步提高聽力水平。由此可見,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英語聽力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僅沒有削弱,反而更加重要了。

猜你喜歡
聽力教學角色定位英語聽力
讓學生動起來、笑出來
趣味英語聽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語聽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語聽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圖式理論視角下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初探
淺論對外漢語聽力課教學熱身環節中中文歌曲的應用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淺談新課程標準的新認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