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味精工業發展現狀及解決對策

2015-05-29 13:43張可潘
商場現代化 2015年9期
關鍵詞:產業升級制約因素發展現狀

張可潘

摘 要:1965年以后,我國味精工業采用以糧食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麥淀粉、甘薯淀粉)通過微生物發酵、提取、精制而生產得到符合國家標準的谷氨酸鈉即味精以來,味精成為為市場上一種安全又富有營養的主要調味品之一,人們對味精的需求也日趨上升,味精進入了大規模的生產銷售階段。隨著味精銷售的高速發展,味精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在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大打價格戰、環保門檻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全國幾百家小型味精廠家退出市場,味精發展進入整合重組階段,形成了以蓮花、梅花等幾家知名廠家占主要市場份額的市場局面。但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改革和發展,味精銷售逐年萎縮,味精工業面臨著嚴峻的市場考驗和尋找新的發展出路,本文擬從味精銷售內外部環境入手,淺談影響味精銷售的主要因素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味精工業;發展現狀;制約因素;產業升級;創新營銷

20世紀80年代末,經過“味精大戰”大洗牌之后,味精行業逐步結束了價格混亂、產品層次不齊的歷史局面,在市場這只無形手的調節下,味精行業步入了有序、良性的競爭階段,迎來味精行業的銷售黃金期。在1992年,中國味精銷售成為世界第一。然而近幾年,味精銷售走上了“下坡路”,味精市場逐年萎縮,味精行業內也是變得索然無味,很多企業黯然退出了市場,以蓮花、梅花為代表的行業大頭的年銷售額也逐漸下滑,味精行業將如何突破現狀,實現持續發展,這是味精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就味精目前發展現狀淺談影響因素及解決途徑。

一、味精工業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目前,我國味精原料產地遷至中西部偏遠地區,南方和沿海地帶原料生產基本沒有,據調查得知影響味精原料加工地轉移的原因主要是原料、能源、勞動力等生產成本以及環境污染等因素。味精原料產地的遠遷,使得味精原料運輸成本增加,在遷移的過程中也有部分廠家由于各種因素不愿意搬遷而被迫關閉,味精原料生產廠家的減少也導致原材料的供不應求和價格上漲。此外市場、環境污染、經濟形勢變化、雞精的崛起等外部因素以及企業內部產能、結構、技術落后等內部因素也制約著味精工業的發展。

1.原料供應不便,生產成本上升。99%的味精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鈉——水化合物,以碳水化合物(淀粉、大米、糖蜜等糖質)為原料,味精生產流程分為淀粉的制備、淀粉水解糖的制備、谷氨酸發酵、谷氨酸的提取、谷氨酸制味精等流程。我國大部分味精生產企業都是以玉米作為主要生產原料,而玉米的產地主要分布在北方中部和東北部地區,由于原料分布的地域性特征,造成了味精生產企業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同時味精生產過程中原料的分解、提煉、發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煤炭為燃料的能源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此外由于生產味精原料會排放大量工業污染氣和廢水,東部地區人口密集,不適合傳統工業布局,因此多方面因素考慮,味精產地只能選擇在糧食、能源相對比較集中,人口稀少的中西部偏遠地區。

味精原料地的搬遷,迫使味精原料生產和味精成品加工的分離,大部分企業選擇購進谷氨酸精制之后直接生產味精的方式進行生產。隨著大米、玉米等糧食價格和煤炭能源價格的上漲,再加上長途交通運輸成本的支出,味精原材料成本不斷上升,此外勞動力成本上升,味精生產線成本也提高,從而導致味精利潤空間的減少。

2.雞精的崛起搶占味精市場份額。近幾年,雞精的迅速發展對味精市場造成很大程度的沖擊,雞精的崛起也說明了消費者觀念的改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更加注重飲食的營養和風味的多樣化。而雞精的推出就是抓住消費者這一特點,打著“比味精更鮮美的,是味精的更新換代產品,是一種復合型、營養的調味品”類似的口號吸引了消費者眼球,從而不斷與味精爭奪市場。

拋開味精和雞精哪一個更好,成分和用法有何不同這些概念比較外,仔細想想雞精之所以能夠短時間內占領調味品市場,主要在于品牌宣傳的成功,而味精輸在固守江山。一些老牌味精依仗人們傳統的消費觀念和長期形成的穩固大市場,在終端市場開拓和促銷方面力度不夠,在產品包裝和宣傳上也是沒有創新。相比之下,雞精不僅在味精的基礎上技術創新,更加注重品牌宣傳和市場渠道的拓展,它以獨特的產品和市場概念帶來市場的革新。

3.社會輿論影響味精消費市場。近幾年,導致味精消費市場逐年萎縮和消費者觀念的改變以及關于味精吃多有害的言論的傳播有很大關系?,F在網絡、微信等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品牌的負面影響傳播對企業的沖擊是相當大的。經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有一部分家庭主要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群體拒絕使用味精,這對味精未來持續發展極其不利。眾所周知,味精是用玉米等谷物釀造出,而并非謠言中的化學提煉。味精對人體沒有直接的營養價值,但能增加食品的鮮味,引起人們的食欲,有助于人體對食物的消化。而之所以會有產生味精吃多有害的各種言論,這與味精的產品宣傳不夠到位有很大關系,才使得消費者對味精的認識模棱兩可,從而給謠言制造者造成有機可乘。當不利于味精的言論剛開始傳播時,味精行業內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應對和引導,導致消費者觀念的逐步加深。

4.缺乏創新,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味精生產有近百年的歷史,然而生產工藝幾乎沒有改變,只是原料替代、菌種選擇等方面的細微變化。味精工業相對來說是核心技術不高、門檻較低的傳統工業,容易被復制和模仿。因此大部分味精廠家在生產裝備、工藝流程、產品質量和功能用法方面都大同小異,質量的差別也僅體現在谷氨酸鈉含量的高低上,從而也就導致了市場上產品同質化的競爭。市場上質量相差不大、功能用法相同、包裝類似的各種廠家的味精產品造成消費者選擇的盲目性。長期以來,一層不變的味精對消費者而言缺少了新鮮感。

二、味精工業實現持續發展的解決途徑

如今面臨嚴峻的銷售形勢,味精行業必須加快改革,以“食品安全”為核心,朝“技術創新、產品升級、綠色環保、節能減排”方向發展。而味精行業競爭要由價格戰轉向產品創新,包括產品功能、使用方法等。味精銷售要更加注重產品的宣傳效果和終端市場的開發。

1.深挖味精價值,延伸相關產業。味精本身就有很大的價值空間,除了用量上和增鮮外還有很多價值沒有被開發出來。聯合國糧食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成年人每日可攝入7克味精,而中國成年人每日平均攝入只有3.8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味精銷售市場,顯然還有很多味精市場沒有開發出來。另外還有出口味精,像2006年、2007年都有一百來噸,2008年也有四十幾噸,但由于商檢成本大程序繁瑣,以及企業出于食品安全考慮等各種因素,2008年下半年起基本停止出口外銷業務。據了解,目前味精出口需求還在,下一步可以考慮如何把這項業務重新做好做大。此外味精目前的用途只限于增鮮,可以通過技術研發在味精用途、使用方法上下工夫,不僅利于延伸味精產品價值,提高附加值,也有利于扭轉不利于味精發展的社會輿論。

2.依靠科技創新,推進產業升級。加快傳統工業向低碳、綠色、環保、高效型現代企業轉變已經成為工業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味精作為傳統工業,尤其在目前發展形勢嚴峻的環境下,通過行業結構調整和長遠發展戰略的實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藝、設備、技術革新,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實現節能減排、綠色高效環保。

3.轉變思路,創新營銷模式。調味品的營銷最初主要依賴經銷商和二級批發進行層層分銷,直到連鎖超市、賣場等終端的大量出現,才開始注重終端銷售,但是銷售渠道運作變得更加復雜,與他食品行業相比過于粗放。味精行業并未很大程度上打開大眾消費市場。大部分味精企業一直沿用這樣的營銷運作方式,因此很快被市場淘汰。而中國的隱形冠軍—梅花味精打破常規,創新營銷,以餐飲市場為突破口,迅速切入終端網絡市場,同時“深度分銷”,將渠道扁平化,提高渠道商的利潤率和確保終端運作精細化,積極協助經銷商擴展餐飲客戶和二級批發客戶,形成強有力的營銷模式。這種營銷方式雖然在其他行業很常見,但對于味精行業來講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

梅花味精銷售成功的案列說明味精行業同其他任何一個行業一樣必須不斷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提高整體行業水平,如今雞精和味精在調味品市場上各占半壁江山,雖然味精負面言論對味精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味精工業憑借幾十年的樹立的行業品牌形象和深入人心的調味理念,通過改進工藝、轉變方向、延伸產業、創新營銷,在功能用途、包裝品質、用法用料方面進行立意和宣傳說明,不僅能扭轉負面言論傳播的局面還能迎來新一輪的銷售熱潮。

參考文獻:

[1]董黎明,汪蘋,張艷萍.味精生產中污染預防工藝的研究現狀[J].北京工商大學食品學院,2012(05).

[2]毛忠貴,張建華,楊玉嶺.谷氨酸提取無廢工藝研究進展[J].發酵科技通訊,2009(02).

[3]趙曦.雞精搶市場勝在營銷[J].消費日報,2006(02).

[4]創新渠道變革終端——第二屆中國快速消費品營銷策略發展實務峰會[J]成功營銷,2004.

猜你喜歡
產業升級制約因素發展現狀
我國生產性物流業促進裝備制造業升級的策略分析
濉溪縣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
論城市社區體育的制約因素及對策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關于福建自由貿易區發展理念和輻射帶動海西產業升級模式的探究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民辦高校師資隊伍發展制約因素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