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問題研究

2015-05-29 15:15駢志坤
商場現代化 2015年9期
關鍵詞:小微企業企業發展信貸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小微企業因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國民經濟活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然而小微企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面臨著諸多苦難,其中最大的障礙即為融資難的問題。作為金融行業核心組成部分的商業銀行應當在國家相關扶持政策的基礎上,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差異化的金融支持與服務。由于小微企業自身存在的一些特點及政策制度不甚完善導致其發展壯大困難的現狀,但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已紛紛采取一些措施來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貸;企業發展

一、引言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小微企業經歷了蓬勃的發展,在實體經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改善服務民生的重要渠道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載體。然而小微企業存在的一些固有的特點造成了其融資困難的局面,商業銀行表現出的小微企業惜貸行為也符合經濟理性。但基于小微企業的重要經濟作用,在國家政策傾斜的大環境下商業銀行也相應加強對小微企業的關注,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其健康發展。

二、小微企業發展困境成因分析

1.企業自身原因

小微企業存在一些固有的特點,如:規模小,固定資產在資產總值中所占比重較低,大多以租賃的方式來購置固定資產,品牌價值等無形資產占據較大份額,這種資產結構雖然減少了小微企業的固定成本,但也導致缺乏可用于抵押、質押的固定資產;小微企業基本涵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從傳統加工制造延伸到了新興產業,大部分競爭程度較高,造成小微企業對外部環境及政策變化較為敏感;主要實行個人化或家族式管理,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與此同時社會征信體系也不完善。這些特點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給小微企業融資帶來了困難。正由于小微企業自身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且多數財務制度不健全、不透明,違約概率遠高于機制相對健全的大中型企業,商業銀行將資金貸給小微企業,將承受巨大風險;小微企業對短期借貸有較強的依賴性,使用流動資金的比率高于大型企業,同時小微企業貸款表現出規模小、次數多的特點,這也大幅度增加了商業銀行貸款管理成本。

2.政策制度方面

為了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中央及各級政府已經對此出臺了針對小微企業的減負政策,以降低利息、降低稅收、降低行政費用為主,但是政策力度仍然不夠。

稅負依然較重。目前我國中小微型企業要繳納多種稅費或隱性負擔,盡管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政策緩解小微企業稅費負擔,如:減免企業應納稅所得額及設置免征點,但仍存在稅負高、費用多導致的部分小型微型企業繳稅總額占利潤的很大部分,甚至高于其凈利潤。

社會資源分配失衡。由于成本上貸款給小微企業高于大型企業,而收益上大型企業遠大于中小微型企業,且小微企業貸款違約風險較高,因此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通常設置了苛刻的手續來抑制小微企業貸款,繁雜的條件及較低的申請通過率迫使小微企業轉向其他方式進行貸款,民間融資和非正規融資等都成為小微企業所采取的方式,這導致更多銀行信貸流向了大型企業、上市公司等,社會資源在大中及小微企業之間分配嚴重不平衡。

三、商業銀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

在國家出臺為小微企業減負政策之后,各大商業銀行也相繼制定了相應的小微企業貸款政策,響應國家的政策在銀行結構、業務、產品等多方面進行改革,給予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必要的支持。

1.融資成本降低,信貸力度加大

為貫徹國務院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的要求,減免相關費用來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成為了各家大銀行重點任務之一。2014年,工、農、建分別取消和免收了若干項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費。此外,工農中建四大行還對結算類收費項目進行了下調。

此外,各銀行紛紛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數量。根據銀監會指導意見的要求,各銀行在保證小微企業貸款增長速度的目標下,單獨設立小微企業信貸計劃并不得挪用,計劃調整時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告及闡明原因。根據人民銀行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我國主要金融機構及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城市信用社和外資銀行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分別為10.38、10.87、11.29、11.58、11.78、12.25、12.82、13.21、13.70、14.17、14.55、15.46萬億元,可見小微企業貸款一直處于增長狀態,與此同時,增速高于同期大型和重型企業貸款增速等各項貸款增速,且小微企業貸款占同期企業貸款余額比重逐步增加,至2014年第四季度占比達到30.40%,已連續六年完成了銀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兩個不低于”的目標。在政府與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小微企業的貸款難問題正在得到逐步緩解。

2.服務機制優化

在產品創新方面,根據國務院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和完善小微企業貸款服務的需求,農行、建行、交行分別推出了“連貸通”、“小企業循環貸”等產品,用新借資金償還原到期貸款,以此來緩解小微企業因借助外部高成本搭橋貸款續借貸款所導致的成本高的問題。

在貸款方式方面,信貸工廠及批量營銷模式共同深化。中行、建行、農行等引入信貸工廠模式,從授信的調查開始到貸款發放為止,對小微企業客戶進行深入的調查和了解,標準化管理,對具有共同特征和金融需求的小微企業客戶群,實行批量處理,以集約化、規?;绞椒招∥⑵髽I。

在營銷渠道方面,改變了傳統的一對一營銷模式,改而運用網絡平臺等新型渠道和載體提供在線交易,解決新興網絡小微客戶群的小額在線融資需求。工行開發了“網貸通”產品,企業只需一次性簽訂借款合同,根據銷售淡旺季等情況根據資金需要隨時申請貸款,不受時空的限制,符合小微企業短、頻、急的資金需求特點;農行推出“磐云”平臺,提供信貸、支付結算、投融資信息等,實現全程網上操作;中行大力發展中銀e社區,并推出網絡金融產品O2O體驗店,探索小微企業服務新模式;建行則在建立了網銀循環貸、善融商城之后,開始重視小微企業貸款標準化操作的網點銷售模式。

3.專營機構增多

為了增加小微企業貸款的有效供給,深化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五大行早在2008和2009年已開始推動小微企業信貸專營機構的建立,如工行和建行的小企業金融業務部、中國銀行的中小企業部、農業銀行的小企業金融部和交行的小企業信貸部。經過幾年的發展與建設,各商業銀行已逐步將專營機構向小微企業集中的地區延伸,逐步增加了為基層小微企業服務的支行機構,實現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充分零售化。建行幾乎全部一級分行均設立小企業業務專門管理部門,二級分行以“信貸工廠模式”建立了小企業專業機構700多家,服務小微企業的專業人員已超過10000人。工行2009年開始,在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支行各個層面設立了專營機構,截止2013年已設立小微企業金融業務專營機構1400多家,擁有超過15000人的小專業微企業服務團隊,完成小微企業貸款比例達全行總額的一半以上。

我國商業銀行仍在不斷壯大,但由于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等日益完善,大企業、大項目的資金需求在不斷減少,為了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拓展小微企業業務不僅符合國家的政策要求,而且可以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利于結構調整。政府等各方面提供的優惠政策是開展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外部環境保證,商業銀行應繼續在國家要求下不斷完善和優化其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政策。

參考文獻:

[1]宋燕輝.我國大型商業銀行拓展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路徑選擇[J].地方財政研究,2013(11).

[2]高媛媛.國有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支持研究[D].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3.

[3]王俊峰,王巖.我國小微企業發展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12(09).

[4]武漢大學銀行管理研究所課題組.小微企業貸款難問題的中國式解答——對國內金融機構小額貸款的調查報告[J].武漢金融,2012(05).

作者簡介:駢志坤(1991.05- ),女,河北省石家莊人,研究生,金融學專業

猜你喜歡
小微企業企業發展信貸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分析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