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軟實力構建目標及提升包裝路徑

2015-05-30 03:22梁艷
中國包裝工業(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絲綢之路軟實力構建

梁艷

【摘 要】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貿易往來最重要的通道。它自古以來就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全球一體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通過提升絲綢之路文化軟實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有利于擴大現代絲綢之路文化的影響力,有利于提高絲綢之路的區域品牌,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深入研究絲綢之路軟實力的構建目標,通過構建合理的多維度體系,不斷完善軟實力生態環境。將絲綢之路精神根植在文化中,通過構建絲綢之路文化帶,強化以敦煌文化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的識別力和記憶力,建設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等途徑,增強絲綢之路軟實力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絲綢之路 構建 軟實力 包裝路徑

引言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貿易往來最重要的通道。它為東西方文化、宗教、科學技術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臺。絲綢之路的存在,緊緊地將東方世界和西方世界聯系在一起。它推動了東西方多元化、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與融合,并對社會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老的絲綢之路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在當代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絲綢之路的發展被賦予了新的生機和使命。區域文化軟實力是區域綜合實力的核心和生態發展的源源動力。絲綢之路蘊含著豐富和深邃的文化寶庫。提升絲綢之路文化軟實力,對增強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創造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是推動中國西部文化軟實力建設的堅實后盾。

1 提升絲綢之路軟實力的戰略意義

古老而厚重的絲綢之路文化,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近三十年來,隨著絲綢之路研究的深入,極大地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絲綢之路文化在不斷的延伸、拓展,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新面貌。絲綢之路形成了嶄新的文化帶,并且越來越受到全球的關注。提升絲綢之路文化軟實力,對增強中國軟實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1 有利于擴大絲綢之路文化的影響力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西安,它是連接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商業貿易路線。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后,即被世界認可。

隨著對絲綢之路研究的深入,這條著名的商貿路線所產生的文化效應,越來越凸顯出它獨特的魅力。當前絲綢之路區域及周邊,已慢慢形成了文化帶,將古老的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1975年,敦煌藝術劇院以絲綢之路為背景,創作的大型舞劇“絲路花雨”正式推出。在全世界巡回演出,深受好評。它被譽為“中國現代民族舞劇的典范”。2000年由蘭州市歌舞劇院創作演出的“大夢敦煌”,它的巨大成功,將絲綢之路文化及其傳播推上了新的歷史舞臺。

一個區域的文化軟實力,取決于該區域文化的包容和魅力,同時也取決于該區域文化的傳播能力和傳播影響力。絲綢之路為區域文化軟實力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空間。大力提升絲綢之路的國際影響力,為中國增強文化軟實力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

1.2 有利于提高絲綢之路的區域品牌

面對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絲綢之路文化必須樹立區域品牌和提升區域品牌價值。區域品牌是指一個區域在推廣自身形象的過程中,根據區域的發展戰略定位所傳遞給社會的核心概念,并得到社會的認可。樹立區域品牌、提升區域品牌價值,以適應競爭需求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首要任務。

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可用的媒介都被賦予樹立品牌的功能和意義。牛仔褲、麥當勞、好萊塢等,在推銷和傳播的過程中,很好的樹立了美國文化和價值觀在全球的品牌形象。絲綢之路自古以來,是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名片之一。名片上書寫著它的區域精神,環境、資源、文化、歷史、經濟和人民。它們都是絲綢之路品牌價值的要素。將這些要素融合,并合理的構建成現代文化生態環境,構造起能被世界普遍接受和理解的現代絲綢之路文化品牌。

1.3 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軟實力和硬實力的發展是相互依存的。軟實力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隱形潛能。增強軟實力,事實上就是在為經濟發展提供深層動力。

美國、日本、韓國的發展經驗都證明,文化軟實力是增強經濟競爭力的一種戰略力量。從數據分析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美國占據43%,歐盟占據34%,日本占據10%,韓國占據5%,中國只占不足3%。中國在世界文化市場占有份額之低,對中國硬實力的發展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中國必須通過提升文化軟實力,來增強市場經濟競爭力。絲綢之路將憑借其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宗教文化、現代藝術等,提升軟實力的核心競爭力。

2 絲綢之路軟實力構建目標

中國根據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對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升絲綢之路的文化軟實力,構建合理的發展目標,提高區域綜合競爭力。

2.1 構建合理的多維度體系

絲綢之路的多維度體系是反映文化軟實力的總體情況、變化趨勢的一整套系統。它主要包括:文化的生產力、傳播力、影響力、保障力、創新力、核心力等六個方面。文化生產力是軟實力構成的基礎。它包括文化產業規模、文化企業數量、圖書發行、報刊發行、影視產量等;文化傳播力是指社會信息傳遞能力,它是文化軟實力的媒介和載體;文化影響力是指國際間文化互動對國家環境實際影響的大小,它是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標志;文化保障力是指國家在文化方面的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方面的保障能力,它是文化軟實力發展的后盾;文化創新力是指對文化元素進行區別于其他文化的變革能力,它是軟實力發展的原動力;文化核心力是文化優勢的基礎能力,它是軟實力發展的根本依據。大力發展上述六個方面,構建合理的多維度體系,是絲綢之路軟實力發展的目標和重要保證。

2.2 不斷完善軟實力生態環境

生態是一種觀念,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人文內涵,是一種生活品質和幸福感指數的組成部分。以杭州市為例。近年來,杭州深入實施“環境立市”戰略,取得了積極成效,可以說是“一個西湖城中臥,四季風情均不同,一河穿城繡美景,兩岸春色入畫來?!彼诔侵?,城在綠中,人在景中。山、水、城、人融為一體,一座綠色環抱、充滿活力的山水園林生態城市已初露芳容。

生態環境是構成現代生產力中的一部分,優質的生態環境是一種資源,是區域發展中軟實力的一種體現。建設生態型區域有利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回歸為人類生活服務的本質意旨,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構成群眾幸福指數的一部分,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更高生活環境的必然要求。

3 絲綢之路軟實力的提升路徑

絲綢之路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旅游等資源。2012年絲綢之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預備名單,證明絲綢之路的文化價值受到了世界的認同。進一步的實現絲綢之路文化資源的開發和整合,提升軟實力的國家競爭力,這是絲綢之路文化軟式實現文化繁榮的必由之路。

3.1 構建絲綢之路文化帶

絲綢之路在中國境內涉及到的省份主要包括:陜、甘、寧、青和新。這些省市在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資源分布有序。沿線每個市州都能梳理出各自獨特的文化亮點。絲綢之路文化發展帶,通過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人文資源,發揮沿線區域群落的輻射帶動作用,鎖定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兩大突破點,建設絲綢之路文化軟實力將變得更加順暢。

3.2 強化以敦煌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的識別力和記憶力

敦煌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絲綢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河西走廊,作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展示中國悠久傳統文化的一條文化生態走廊。大力建設以敦煌文化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態區,就是要圍繞敦煌文化、長城文化、絲路文化、石窟文化、簡牘文化、五涼文化、西夏文化、邊塞軍旅文化以及現代工業和科技文化等,以促進文化生態發展、保護文化形態多樣性為重點,形成集遺產保護、景觀旅游、產業發展、產品交易、文化交流為一體的文化展示研究基地和文化園區。從而提升絲綢之路文化軟實力的國際競爭力。

3.3 建設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

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發展戰略平臺,按照國家關于絲綢之路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建設區域文化的總要求,打破現有行政界限,統籌各省文化資源和各類生產要素,建設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以甘肅省為例。甘肅省確定了以絲綢之路為發展背景,創建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即圍繞“一帶”,建設“三區”,打造“十三板塊”?!耙粠А笔墙z綢之路文化發展帶。

“三區”是以始祖文化為核心的隴東南文化歷史區、以敦煌文化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態區和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蘭州都市圈文化產業區?!笆鍓K”是文物保護、大遺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利用、民族文化傳承、古籍整理出版、紅色文化弘揚、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文化產業發展、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節慶賽事會展舉辦等。將絲綢之路打造成一條文化發展帶,對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具有意義重大。

結語

未來國家的發展就是以國家軟實力來決定勝負。軟實力的提高是多層面的一個系統工程。

絲綢之路自古以來就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通過提升絲綢之路文化軟實力,對于國家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有利于擴大現代絲綢之路文化的影響力,有利于提高絲綢之路的區域品牌,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深入研究絲綢之路軟實力的構建目標,通過構建合理的多維度體系,不斷完善絲綢之路軟實力發展的生態環境。將絲綢之路精神根植在文化中,通過構建絲綢之路文化帶;強化以敦煌文化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的識別力和記憶力;建設以黃河文化為核心的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等途徑,增強絲綢之路軟實力在國際交流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8月.

[2]張國祚.中國文化軟實力發展報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

[3]張祥.文化軟實力與國際談判.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9月.

[4]鄭彪.中國軟實力.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3月.

[5]王思齊.國家軟實力的模式建構.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猜你喜歡
絲綢之路軟實力構建
“絲綢之路經濟帶”視野下國際物流港建設的思考
情灑西域,奠基樂史
環境生態類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構建游戲課堂加強體育快樂教學的探究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