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及對策分析

2015-05-30 20:56李潔慧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對策

【摘 ? ?要】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極大地影響了教師的身心健康和高教事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從社會方面、組織方面、個人背景方面對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對策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改革課題(XY0910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廣州 ?510000

一、職業倦怠的概念

職業倦怠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他把職業倦怠描述為服務于助人行業的人因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工作強度高所經歷的一種疲憊不堪的狀態。隨后Maslach等人對職業倦怠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職業倦怠的三維度模型,即情緒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這三個維度構成形式,得到了理論界廣泛認可。教師職業倦怠心理一旦產生,對教師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將帶來不良影響。第一,嚴重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第二,引發學生心理障礙。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由職業倦怠而產生的消極心境和不良性格特征會直接波及學生。

二、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成因探究

本文在個別教師訪談的基礎上,從社會方面、組織方面、個人背景方面對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

(一)社會環境因素

長期以來,社會對教師給予很高的期望。國際競爭的一個主要方面是教育與人才的競爭,而教師在人才培養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社會大眾認為教師不僅要傳承文化知識,而且還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成為學生的楷模。

但學習手段和資源的多樣化,使大學教師早已脫離傳道、授業、解惑的神圣形象,學生從多種媒介和渠道學習英語,大學英語教師已遠非是學生英語知識的唯一來源,這使得大學英語教師不像以前那樣有權威性。同時,社會對高職教師的支持也不多,高職院校教師的社會地位比較低,收入不高。此外,由于高職教育強調的是專業性和職業性,認為技術勞動者只需把專業技能學好即可,英語課程根本不需要考慮。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英語教師會逐漸陷入社會評價低、工作缺少成就感、工作熱情日益減退等困境,于是產生了職業倦怠現象。

(二)組織因素

1.學校對待專業課與公共課的差異性

“大學英語”其性質就是一門公共課,而非專業課。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學英語無論是課程建設還是教師發展,都脫離了學科建設,這在高等院校里是很難體面地生存的(夏紀梅,2012)。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重視專業課、輕公共課”的事實。首先,公共英語課教師缺乏平等參與相關教學活動的機會,教師訪談中,就有老師表示在參與一些精品課程的申報方面很少有機會,也很少有培訓和進修的機會。再者,在職稱評定與晉升方面,由于沒有相關的專業優勢,擔任公共課程的教師處于劣勢地位。長期下去,英語教師對工作、學生和周圍事物表現出日益冷漠的態度,從而導致職業倦怠的產生。

2.英語教師教學、科研工作負荷重

大學擴招直接導致了學生質量的下降、班級人數大幅度增加以及英語教師師資緊缺問題。據統計,目前大部分大學英語教師都要承擔每周15節或者更多的課時量。這種長期超重的工作使許多教師精神壓力大,身心俱疲。同時,近些年廣東高校新建的校區都遠離市區,教師在上班的路上花費大量時間,使得教師工作時間增多。年復一年,日復一日,英語教師不僅無法享受到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反而覺得自己的情感耗竭、身心疲憊,從而引發職業倦怠現象。接受訪談的教師們普遍反映教學任務重,科研壓力大,職稱晉升困難??蒲兴降娜鮿菀仓苯訉е铝舜髮W英語教師在職稱評定中的劣勢。許多高職英語教師職稱遲遲上不去,必然要導致一些教師產生一定程度的職業倦怠。

3.不合理的評價體系

目前終結性的評價體系目前卻還是評價大學英語教師的主要依據,關系著教師年終考核、職稱晉升以及勞務報酬等。而學歷進修、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課題的等級和配套經費等越來越成為評價教師的硬性指標,給教師增添了過多的壓力。由此看來,教學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公正性非常重要,若評價體系不合理則容易助長高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心理的產生。

(三)教師個體因素

教師個體因素也是職業倦怠的影響因素。有些教師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不能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職業發展規劃和工作目標,一旦失敗,便會有嚴重的挫敗感,甚至對教師職業心生厭煩,從而出現職業倦怠。另外一些教師對高職英語教師教學理論研究不夠、存在教學方法相對落后的問題,課堂缺乏趣味性、互動性,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本身基礎薄學生們更加不愿學。學生不愿學反過來又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從而降低教師職業成就感,產生職業倦。

三、解決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有效策略

由于造成我省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緩解教師職業倦怠,應從社會支持系統、學校管理制度和個體自我調節幾個方面加以努力。

(一)社會支持系統

要加大社會對大學英語教師的支持力度。社會大眾需要確立新時代的高等職業教育觀念,充分尊重高職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尊重高職英語教師在整個高職教育行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讓英語教師感覺到自身社會價值,從而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減輕高職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感。此外,呼吁整個社會關注教師職業倦怠問題,并建立一個完善的社會支撐網絡,幫助大學英語教師緩解和消除職業倦怠。

(二)學校管理制度

學校管理制度的科學化、人文化是解決教師職業倦怠的根本。學校要實行開放式的人性化的的民主科學管理模式。出臺一些關于教師切身利益的政策,多聽取教師的意見建議,減輕教師工作負荷。其次,建立規范化、制度化、可持續化的培訓制度,通過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系統培訓,豐富教師的英語教育理論知識。建立合理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

(三)大學英語教師增強自我調節能力

教師個體自我調節是降低職業倦怠、獲得心理健康的關鍵。英語教師須要主動認識到職業倦怠的危害,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各種壓力。其次,要關注自我更新,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培養自己的業余愛好,擴大人際交往,多參加集體活動均有利于遏制英語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情緒。

參考文獻

[1]胡永萍.江西省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的調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4(1)

[2]王紅麗.高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0(3)

[3]魏緒濤.高校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其對策—以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問題為例[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8)

作者簡介:李潔慧(1978-),女,山西省運城市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第二語言習得和英語教學管理研究。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職業倦怠,別“倦怠”了家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專家評價對大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影響的敘事探究
中醫藥院校公外教師向ESP教師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中國—東盟背景下廣西地區大學英語教師教育與發展的問題和對策
擴展閱讀之職業倦怠
精神科醫護人員職業倦怠相關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