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紀守法,做一個有職業道德的新聞工作者

2015-05-30 23:59宋學良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

【摘 ? ?要】本文通過分析“有償新聞”現象存在的原因,提出遏制“有償新聞”現象的意見和建議?!坝袃斝侣劇爆F象的存在是受大氣候影響、新聞事業發展不成熟、法律法規不健全的產物。因此需要從遵守政治宣傳紀律,在思想上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守保密制度,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嚴格自律,抵制“有償新聞”;提高新聞工作者待遇;完善監督機制五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遵紀守法;職業道德;新聞工作者;有償新聞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中曾明確規定:“新聞工作者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宣傳法律?!睆闹锌梢钥闯鲎窦o守法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從業條件和思想素質。但近年來,“有償新聞”現象屢禁不止。筆者試圖對其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有償新聞”現象存在的原因

(一)大氣候影響

腐敗的產生歷史悠久,其波及的范圍也很廣,新聞單位也未能幸免。作為個體,人是無力改變這個大趨勢的,無論如何努力、爭取,都無濟于事。因此社會大環境出現問題,新聞工作者生活其中,避免不了“有償新聞”現象。因此,要想讓“有償新聞”現象消聲匿跡,需要改變社會風氣,弘揚正氣,剎住邪氣。

(二)新聞事業發展不成熟。

“有償新聞”現象的出現經歷了產生、發展、消失的過程。這個過程恰恰說明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過程處于從不成熟向成熟過渡階段。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出現了“有償新聞”現象,主要表現在對記者的態度上:車接車送,吃好喝好玩好,送點土特產。到了80年代越發嚴重,不再局限于吃喝,出現了采訪費、辛苦費、勞務費等等。一直到1993年,中宣部、新聞出版署發布禁止“有償新聞”的通知,1994年中宣部下發新聞隊伍職業道德建設通知,“有償新聞”才得到了暫時的遏制。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有償新聞”現象又出現回潮??磥?,遏制“有償新聞”現象任重而道遠,需要新聞工作者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三)法律、法規不健全

“有償新聞”現象之所以屢禁不止,反復回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按律法規不健全。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新聞單位沒有明確規定好“有償新聞”、“有價值新聞”的界限,沒有嚴格的層層把關,沒有嚴密的監督制度,沒有一套合理的懲獎措施,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遇到問題也不能按章辦事,懲戒力度不夠,影響不夠大,威懾力不夠強,必然會出現反復的問題。因此,要杜絕“有償新聞”現象,需要建立健全新聞自律的法律法規,讓這些規章制度去約束新聞工作者,出現一例,嚴懲一例,達到堅決遏制的目的。

二、意見或建議

“有償新聞”嚴重的損害了黨的新聞事業的聲譽,作為新聞工作者應遵紀守法,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遵守政治宣傳紀律,在思想上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聞工作者要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不能因“有償”、“有利”、“有誘惑”而忘卻職業操守,利用掌握的輿論,發布與中央決定相悖的言論。新聞工作者時刻以新聞工作的法律法規武裝自己,做一個人格高尚的,一個無愧于人民,無愧于事業,無愧于黨的新聞工作者。

(二)遵守保密制度,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新聞工作者因工作性質的原因,經常會在采訪過程中接觸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機密,報道時要嚴守秘密杜絕提及。不能因為圖一時之利,而將個人利益凌駕于國家利益之上。新聞工作者心里要有桿秤,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這是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

(三)嚴格自律,抵制“有償新聞”。新聞工作者是抵制“有償新聞”的第一道防線,這就需要他們不斷增強事業心、使命感和奉獻精神,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新聞受眾服務的宗旨,用高質量、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去正面引導新聞受眾。不能因為有利可圖就將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拋擲腦后,成為“有償新聞”的制造者。當然,完全憑借新聞工作者自己達到的可能性很小,還需要新聞單位制定新聞自律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在這些法律法規的約束之下,新聞工作者自律會效果更佳。

(四)提高新聞工作者待遇。人只有滿足了最低層次的生存需要,才會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需要?!坝袃斝侣劇币矎牧硪粋€側面反映出新聞工作者待遇低下的問題。新聞工作的性質決定了這種工作的艱辛與不易。新聞工作者為了尋找到有價值的新聞,需要長期奔波于各種線索之中,有的甚至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探尋。他們的職業看起來光鮮,背后的酸楚、隱忍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他們能在這條路上無怨無悔的付出,需要極大的奉獻精神、足夠的勇氣和極強的責任感。即便如此,仍不乏難以維持家計者。加之新聞單位經濟實力不足,工作條件艱苦,甚至有的新聞工作者付出和回報不對等,必然會出現心里不平衡,搞“有償新聞”也就順理成章了,造成新聞工作者被迫搞“有償新聞”。因此,“有償新聞”現象也在從另一個側面給新聞單位敲響了警鐘:只有不斷改善新聞工作者的生活待遇、工作條件,增加他們的收入,他們才能沒有后顧之憂,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新聞工作中來。

(五)完善監督機制?!坝袃斝侣劇痹谑澜绺鲊即嬖?。各個國家的新聞界在抵制“有償新聞”上都在進行著努力:新加坡的做法是,發現一起,報社立即將其除名,取消其按服務年限享有的養老金;瑞典的做法是設立新聞監督員和新聞委員,發現問題者必對其調查處理。我國也在不斷制定舉措,下大力氣遏制“有償新聞”現象。如中國記協設立了舉報機制,對違法亂紀、搞“有償新聞”的舉報、投訴及時向新聞單位和上級主管部分通報,監督、督促有關部門核查處理,這將推動社會監督的進程。除社會監督外,新聞單位也要搞好內部監督,制定明確的措施來約束新聞工作者。如:明確規定新聞采編者與廣告經營者分工,不得一人兼二任;明確規定不刊發各種形式的“有償新聞”;表彰不搞“有償新聞”的優秀新聞工作者,讓先進帶動后進,發揮榜樣的作用等。當然,要完善監督機制,單靠新聞單位自律,或單靠社會監督都不可能達到抵制“有償新聞”的目的,這需要兩方面的共同配合。

抵制“有償新聞”現象,道路曲折,任重道遠,需要新聞工作者時刻把遵紀守法作為新聞職業道德的一項需要恪守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只有遵紀守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參考文獻

[1]陳偉.怎樣抵制“有償新聞”[J].中國記者,1997:14-15

[2]樊河.“有償新聞”探因與制止措施[J].當代傳播,1994:11-12

[3]徐光春.堅決剎住“有償新聞”這股不正之風——在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禁止“有償新聞”座談會上的講話(摘要)[J].中國記者,1996:4-5,10—11

[4]周鴻書.遵紀守法廉潔奉公[J].新聞與寫作,1995:33-34

作者簡介:宋學良,(1979.10-),男(蒙古族),赤峰人,內蒙古自治區律師協會,助理編輯,主要從事新聞采編研究。

猜你喜歡
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現狀之我見
《司法職業道德》課的教學探討
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擴大視野 更新知識
新聞控制、采編話語權與報道影響力分析
論新聞工作者堅持正確工作取向的三個維度
我國電視新聞編輯理念的嬗變與發展
我國電視新聞編輯理念的嬗變與發展
新聞工作者要潛心踐行“實事求是”
論高校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修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