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海洋資源承載力評估與對策建議*

2015-06-05 09:39蘭冬東王紫竹宮云飛李冕許妍馬明輝梁斌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15年7期
關鍵詞:海洋資源灘涂大連市

蘭冬東,王紫竹,宮云飛,李冕,許妍,馬明輝,梁斌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 大連 116023)

承載力(Carrying Capacity)一詞在19世紀末期首次被美國牧場主和農業部用以描述牧場供養能力,以后逐漸用于描述生態系統對野生生物的供養能力[1-3],近年來,承載力理論在環境[4]、水資源[5]、生態[6-7]、海洋[8-11]等領域陸續發展。從資源耗竭到環境惡化,再到生態破壞,正是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出現促進了承載力的發展,先后出現承載力—環境容量—環境承載力—生態承載力-海洋資源環境承載力等不同概念。本文所說的海洋資源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在確保海域資源合理開發和海域生態良性循環的條件下,通過海洋資源的自我調節、自我維持,海洋資源所能夠支持人口、環境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能力或限度。海洋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海洋經濟盲目發展一旦超越了海洋資源所能容忍的極限,就會影響到原有的海洋資源水平,最終阻礙海洋經濟的長期健康持續發展,因此維持海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是維持海洋經濟發展與海洋資源開發的均衡協調。

1 大連市海洋資源現狀

1.1 區域概況

大連位于遼東半島的南端,西北瀕臨渤海,東南面向黃海,岸線曲折綿長,海岸類型復雜多樣,擁有豐富的港口航運資源、海水增養殖資源、灘涂資源、濱海旅游資源、鹽化工資源、濕地資源等海洋資源,為大連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廣闊的空間。依托于海洋資源的區位優勢,大連市海洋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態勢,2012年,全市實現海洋經濟總產值2 339億元,海洋經濟總量占全市生產總值的33.4%,比同年全國的9.6%高出20多個百分點。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連市海洋資源在拓展大連市經濟發展空間、增強城市經濟實力的同時,承受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粗放型經濟發展方式所帶來的污染和破壞,海洋資源環境面臨巨大開發壓力。

1.2 大連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大連市近岸海域優勢資源是海洋漁業資源、濱海旅游資源和港口資源。

港口資源,宜建港岸線約150 km,主要集中在黃海沿岸的大窯灣至大連灣一帶和渤海沿岸的雙島灣及長興島區域。利用率90%。部分港口資源的開發處于原始初級開發階段,資源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濱海旅游資源主要包括海濱浴場、海濱地質地貌景觀、海島和自然保護區4類。利用率為70%。海水浴場類旅游資源開發較為充分,而海島資源、海濱地貌景觀、海濱地質景觀、濱海自然保護區等濱海旅游資源還未得到有效開發與利用。

漁業資源包括生物資源和養殖空間資源。有海洋島和遼東灣兩大漁場,分布豐富的冷溫性和暖溫性海洋生物種。大潮口灣、羊頭洼灣、營城子灣、金州灣等海灣底質類型多樣,水溫和鹽度適中,餌料豐富,是刺參、鮑、扇貝、海膽等海珍品理想的生息繁衍水域。利用率大于100%。

近年來自然漁業資源處于過度捕撈狀態,捕撈產量接近零增長。其中養殖空間資源的生物資源包括灘涂和淺海在內的增養殖空間資源面積約38.8萬hm2,其中灘涂池塘養殖和灘涂底播養殖空間資源4.2萬hm2,淺海養殖空間23.3萬hm2,淺海底播11.3萬hm2。主要分布在莊河市南尖鎮至金州老鷹咀、金州石河鎮至瓦房店市仙浴灣鎮等淤泥質岸段和海島周邊海域,利用率31%。大連市目前灘涂養殖已開發面積占灘涂養殖空間資源的133.1%;淺海養殖已開發面積占淺海養殖空間資源的6%;淺海底播增殖已開發面積占淺海底播增殖空間資源的45%。

1.2.1 海洋漁業資源

大連海洋動植物種類繁多、數量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沿岸海域有海洋生物172科、414種,其中海洋魚類220種。鮑魚、海參、海膽、扇貝、對蝦、梭子蟹等優勢種為全國稀有種;海帶、裙帶菜、大連灣牡蠣、大連紫海膽、紫貽貝、魁蚶等是大連的地方種。刺參、皺紋盤鮑及櫛孔扇貝的資源量占遼寧省的97.6%。

根據《大連市海洋功能區劃》,適于開展養殖開發活動的資源量及分布如表1所示,大連市淺海養殖資源的總量為216 914 hm2,其中淺海養殖資源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市、莊河市、金州區、甘井子區和長??h。近海底播增殖資源總面積為113 356 hm2,底播增殖資源主要分布在長??h、金州區和甘井子區,資源面積分別為106 351 hm2、5 190 hm2和1 000 hm2。灘涂養殖資源總面積為41 316.6 hm2,岸線總長度為360.3 km,瓦房店市灘涂養殖資源所占岸線最長,為176.4 km,其次是莊河市(60 km)、普蘭店市(45 km)、金州區(42.4 km),資源面積分別為11 027 hm2、17 037 hm2、7 132 hm2和3 380 hm2。

表1 大連市海水養殖資源狀況

1.2.2 旅游資源

大連市旅游占用面積為43 870 hm2,占用岸線為318.3 km。全市已經開發建立了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2處市級自然保護區和1處海洋生態站、3處國家級和1處省級森林公園、2處省級自然風景名勝區、69處國家級、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開發建設了大連南部海濱景區、旅順海濱景區、金石灘旅游景區、莊河景區、普蘭店景區、金州景區、長海島嶼景區、甘井子景區、瓦房店景區9大濱海旅游熱線,長山群島、長興群島、旅順神秘島三大島群旅游基地,4處溫泉療養勝地。

1.2.3 港口資源

大連地區岸線曲折,海岸類型多樣,岬灣眾多,適宜建港岸線約150 km,主要集中在黃海沿岸的大窯灣至大連灣一帶和渤海沿岸的雙島灣及長興島區域。大連具有東北亞地區最好的港口岸線資源,東北暨遼寧地區80%以上的深水岸線均集中在大連境內,港闊水深,不凍不淤,掩護條件好。目前,大連地區已初步形成以大連港為中心,以長興島港、莊河港、皮口港、長海島嶼碼頭和旅順新港等中小型地方港口為兩翼的港口群。

2 大連市海洋資源承載力分析

2.1 海水養殖資源承載力

大連市灘涂養殖資源的開發已經嚴重超出資源的承載能力。大連市目前已開發的灘涂池塘養殖的資源總面積為29 434.9 hm2,已開發的岸線總長度為330.74 km,占資源所在岸線的91.8%,已開發的灘涂底播總面積約為26 000 hm2,灘涂養殖開發總面積為55 434.9 hm2,占灘涂養殖資源的133.1%。

大連市目前已開發的淺海養殖資源面積為1.4萬hm2,占大連市淺海養殖資源的6%,淺海養殖資源的開發潛力仍然巨大,但從資源的實際開發利用來看,近岸最適于淺海浮筏養殖的資源基本得到充分開發,而且因養殖密度過高,時常引發大規模的養殖病害,未開發的區域主要分布在離岸遠、養殖作業難度大、投入成本高的區域,這些區域適合深水網箱養殖的開發。

淺海底播養殖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已開發的淺海底播增殖資源面積為5.1萬hm2,占大連市淺海底播增殖資源的45%。底播增殖資源有利于漁業資源的增殖、養護,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是大連市海水養殖資源開發的主要潛力所在。

2.2 旅游資源承載力

全市已開發的濱海旅游資源面積為43 870 hm2,岸線為318.3 km。開發的旅游岸線資源主要分布在瓦房店市(57.54 km)、金州區(42.02 km)、大連市區南部(30 km)及甘井子區(20.55 km)、旅順口區(28 km)等。

從旅游資源類型的開發看,大連市對沿海近代戰爭遺跡及海水浴場兩類旅游資源的開發較為充分,而海島資源、海濱地貌景觀、海濱地質景觀、濱海自然保護區、歷史古跡等濱海旅游資源并未得到有效的開發與利用,這些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從開發的區域布局看,大連市南部區域處于過度開發和過渡使用階段,主要表現在人為開發對自然景觀、地質地貌破壞嚴重,人為添加的因素過多,游客的數量在旅游旺季嚴重超出環境的承載能力。旅順南路、北路等其他區域的旅游資源多處在開發的初級階段,一方面資源的開發不足,另一方面資源的浪費嚴重,不能滿足濱海旅游業迅速發展的需求,這些區域的濱海旅游資源有待于進一步的開發與利用。

2.3 港口資源承載力

全市目前尚有港口岸線資源約90 km,可建港址40處,其中包括現為漁港,可擴建為商港的港址。大連市沿海港口資源開發利用率還較低,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從港口資源開發的現狀看,港口資源浪費的現象嚴重,“深水淺用、淺水不用”的現象十分普遍。一些較好的港址資源,由于受條件的限制,開發程度和開發規模尚小,大多數港址只符合地區港口建設條件。港口資源區域開發不平衡,主要開發的港口集中分布在黃海沿岸,如莊河港、皮口港、大連港、大窯灣港等,而渤海沿岸只有旅順新港、長興島港,港口資源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直接影響了全市各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3 保障大連海洋資源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開展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空間規劃,優化產業布局

根據大連市海岸帶、近遠海及大洋海洋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在空間上合理布局海岸帶、近海、遠海及大洋海洋資源的開發強度與開發的重點,合理利用海岸線資源、海洋漁業資源、生物資源等。依據海洋生態服務功能的重要性、相似性和差異性進行海洋生態功能分區,依據區劃結果從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過程的角度探討大連市海洋資源開發的“瓶頸”,為大連市的產業空間布局、發展規模和環境準入提供重要依據。

3.2 建立海洋資源承載力動態監測與預警體系,強化海洋優勢產業

優化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盡快完成海洋資源環境承載力動態監測與預警體系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分類別、分區域的承載力動態監測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與方法。對養殖容量、旅游容量、港口容量以及區域環境容量等開展評估,研究建立海域資源環境承載狀態預測預警方法和模型。充分利用天然港口資源優勢和資源開發潛力、濱海旅游資源以及海水養殖資源,加快港口航運、游艇碼頭建設、海上觀光、垂釣、海水浴場開發等發展。加快漁業產業調整步伐,壓縮灘涂養殖規模,實現由灘涂池塘養殖向灘涂及淺海底播增殖的轉變,淺海養殖向深水養殖的轉變。如利用長山列島海域的養殖空間優勢、水質優勢和野生種質資源優勢,逐步降低長??h等區域近海養殖密度,優化增養殖種類。

3.3 創新基于海洋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海洋綜合管理機制

以海洋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主線,將產業布局、用海規劃、環境準入、總量控制、生態補償等監督管理活動連接起來。以承載力為產業布局和用海規劃的依據,以布局規劃作為環境準入和總量控制的準繩,以準入和控制機制來帶動生態補償的落實,建立創新型海洋綜合管理鏈條機制。

3.4 加大海洋資源環境監測投入

從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加大對海洋資源環境監測的投入、配套科研攻關經費和年度財政專項經費支持,擴充海洋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編制,提高技術人員業務能力,全面提升海洋資源環境監測保障水平。

[1]BARTELS G B,NORTON B E,PERIER G K.An examination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R H Behnke Jr,I Scoones,C Kerven,Eds.Range ecology at disequilibrium.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1993:89-103.

[2]YOUNG C C.Defining the range:the development of carrying capacity in management practice[J].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iology,1998,31:61-83.

[3]PRICE D.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J].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1999,21:5-26.

[4]PROGRESSIVE A E.Four township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study[EB/OL].http://www.kbs.msu.edu/ftwrc/publications/Envcapacity.pdf.

[5]龍騰銳,姜文超,何強 .水資源承載力內涵的新認識[J].水利學報,2004(1):38-45.

[6]夏軍,王中根,左其亭 .生態環境承載力的一種量化方法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04,19(6):786-794.

[7]王開運,鄒春靜,張桂蓮,等 .生態承載力復合模型系統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8]狄乾斌,韓增林,劉愷 .海域承載力研究的若干問題[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4(5):50-53.

[9]狄乾斌,韓增林 .海域承載力的定量化探討:以遼寧海域為例[J].海洋通報,2005,24(1):47-55.

[10]苗麗娟,王玉廣,張永華,等 .海洋生態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海洋環境科學,2006(3):75-77.

[11]劉容子,吳姍姍 .環渤海地區海洋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承載力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海洋資源灘涂大連市
大連市第六十九中學
霞浦灘涂
廣東省海洋資源調查監測體系構建對策建議
海洋資源資產清查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自然資源價值理論的海洋資源核算問題探究
大連市材料價格補充信息
上岸的魚
灘涂上的丹頂鶴
灘涂評估方法適用性研究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